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8414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既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个人无需操心管理维护,又可用来强身健体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已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推广实施。

cn103313437a公开一种公共自行车物联网系统,以锁柱来约束共享自行车的有序停放,通过锁柱,可以查询当前所停放自行车的身份、追溯在其上自行车停放的历史状态、诊断停车锁柱的工作状态等;并通过在锁柱上刷ic卡来进行用户管理。但这种系统由于自行车网点的锁柱和配套的管理箱成本高、且往往需要复杂的施工而不利于网点数量的快速扩展。且为降低成本和简化数据处理,通常不需要再部署车载的智能锁。

与上述采用锁柱方式相对应的另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借模式为用户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等app扫码车载智能锁上的二维码,但这种方式采用的是随停随取的模式,没有专门的站点对共享自行车进行有序管理,从而导致共享自行车被随意的丢弃或停放,严重扰乱了公共环境;各种负面报导层出不穷,成为公共管理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以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包括:

共享自行车,配置有唯一的车载电子标签;

电子围栏,用于发送广播帧供车载智能锁扫描获取;

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的路边锁柱和部署于共享自行车上的车载智能锁;

所述路边锁柱,包括mcu及其连接的基于ic卡的第一读写器、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通信模块、第一电子锁以及读写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第二读写器;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

所述车载智能锁,包括mcu及其连接的第二电子锁、以及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gprs模块、基于ic卡的第三读写器、gps模块以及扫描电子围栏用的短程无线通信模块;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

所述app客户端,用于采用不区分二维码类型的同一扫码数据处理方式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车载智能锁的mcu,还用于在扫描到电子围栏信息后,开放所述第二电子锁的锁车权限;

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与各所述路边锁柱、车载智能锁和app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动态跟踪站点、共享自行车的信息及处理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且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数据库保存人、车及站点之间的各类动态和静态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任一所述路边锁柱身份信息与第一类二维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任一车载电子标签与第二类二维码的第二映射关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服务器建立与各路边锁柱、各车载智能锁及用户app客户端之间的物联网连接,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

2、通过在路边锁柱上部署二维码,在通过ic卡刷卡的方式之外,引入了扫码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路边锁柱的软硬件结构,成本可控。

3、同理,通过在第二电子锁上设置ic卡刷卡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

4、电子围栏的制造成本和所需的功耗都比较低、且部署方便,简单实用,能有效的促使用户到指定的有电子围栏的站点租车及还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并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以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

其中,所述混合匹配规则包括:

租车发起方式一和方式二对应还车方式五或方式六中的任意一个,租车发起方式三和方式四对应还车方式七或方式八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方式一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二为用户在任一电子围栏的广播帧辐射区域通过车载智能锁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三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路边锁柱的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四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车载智能锁的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五为用户在任一所述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六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七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八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方式三和方式四的发起方式。

考虑ic卡(如市民的一卡通)有严格的管控,而用户的租用共享自行车的时间和里程又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必须要在租还时分两次跟进才能形成完整的租车记录,一旦形成不了完整的租车记录,则会导致ic卡处于被锁定状态,而影响使用;现有的ic卡解锁能在配套的管理箱上进行解锁操作,但存在严重的发现滞后性。而本发明上述相关混合匹配规则处理则可使得刷卡租车方式与刷卡还车方式相对应、以及扫码租车方式与扫码还车方式相对应;确保共用同一服务器的两种方式的并行有序的实施。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包括:

共享自行车,配置有唯一的车载电子标签;

电子围栏,用于发送广播帧供车载智能锁扫描获取;

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的路边锁柱和部署于共享自行车上的车载智能锁;

所述路边锁柱,包括mcu及其连接的基于ic卡的第一读写器、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通信模块、第一电子锁以及读写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第二读写器;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

所述车载智能锁,包括mcu及其连接的第二电子锁、以及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gprs模块、基于ic卡的第三读写器、gps模块以及扫描电子围栏用的短程无线通信模块;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

所述app客户端,用于采用不区分二维码类型的同一扫码数据处理方式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车载智能锁的mcu,还用于在扫描到电子围栏信息后,开放所述第二电子锁的锁车权限;

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与各所述路边锁柱、车载智能锁和app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动态跟踪站点、共享自行车的信息及处理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且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数据库保存人、车及站点之间的各类动态和静态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任一所述路边锁柱身份信息与第一类二维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任一车载电子标签与第二类二维码的第二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方法主要运行于远程服务器侧,包括:

步骤s1、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

步骤s2、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

步骤s3、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

针对上述例举的系统,相对应的混合匹配规则包括:

租车发起方式一和方式二对应还车方式五或方式六中的任意一个,租车发起方式三和方式四对应还车方式七或方式八中的任意一个。各方式分述如下:

所述方式一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二为用户在任一电子围栏的广播帧辐射区域通过车载智能锁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三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路边锁柱的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四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车载智能锁的租车请求的方式。

所述方式五为用户在任一所述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六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七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所述方式八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

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在通过方式一或方式三发起租车请求时,相对应路边锁柱的mcu将识别的租车方式写入所述车载电子标签中;当所述用户通过方式五或方式七发起还车请求时,相对应路边锁柱的mcu读取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租车方式,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启动相对应的还车流程使得刷卡租车方式与刷卡还车方式相对应、以及扫码租车方式与扫码还车方式相对应。

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通过方式五或方式七发起还车请求时,相对应路边锁柱的mcu向所述远程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车载电子标签所记录的租车发起方式是否失效,当失效时,根据所述远程服务器所记录的对应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最新租车信息进行还车流程处理。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方式三和方式四的发起方式。

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标签芯片中记录车载配对的第二电子锁的身份信息;在基于方式一或方式三发起的租车请求时,相对应路边锁柱的mcu检测所述第一电子锁是否由闭锁切换到开启状态,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锁由闭锁切换到开启时,通过所述第二读写器读取配对的所述车载芯片中的第二电子锁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电子锁的身份信息通过短程无线方式向目标第二电子锁发送同步开锁指令。藉此,可使得:在现有两种租借模式对接与兼容的场景下,针对同一共享自行车需同时被第一电子锁和第二电子锁落锁或开锁这一特殊情况,即使第一电子锁和/或第二电子锁在断开与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现有的在锁柱刷ic卡等方式进行租还车,然后待网络故障恢复后,再上传相关数据;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应对系统网络故障的自愈能力。

综上,本实施例公开的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服务器建立与各路边锁柱、各车载智能锁及用户app客户端之间的物联网连接,并基于混合匹配规则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

2、通过在路边锁柱上部署二维码,在通过ic卡刷卡的方式之外,引入了扫码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路边锁柱的软硬件结构,成本可控。

3、同理,通过在第二电子锁上设置ic卡刷卡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

4、电子围栏的制造成本和所需的功耗都比较低、且部署方便,简单实用,能有效的促使用户到指定的有电子围栏的站点租车及还车。

5、考虑ic卡(如市民的一卡通)有严格的管控,而用户的租用共享自行车的时间和里程又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必须要在租还时分两次跟进才能形成完整的租车记录,一旦形成不了完整的租车记录,则会导致ic卡处于被锁定状态,而影响使用;现有的ic卡解锁能在配套的管理箱上进行解锁操作,但存在严重的发现滞后性。而本发明上述相关混合匹配规则处理则可使得刷卡租车方式与刷卡还车方式相对应、以及扫码租车方式与扫码还车方式相对应;确保共用同一服务器的两种方式的并行有序的实施。

值得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本发明上述技术可以大力推广到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电动单车、新能源电动车等细分的共享出行经济技术领域,此种替换皆属于本领域的等同替换,且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