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797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中人员密集的活动场所之一,图书馆的安防监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的安防监控工作涉及面极为广泛,如图书管理监控、人员安全监控、消防安全监控和空气质量监控。现有的图书馆安防监控功能单一,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极大且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能够高效地完成图书馆中图书出入管理信息、人员安全监控信息、消防安全监控信息和空气质量信息的高效快速采集,并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和物联网关;

所述的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图书馆进出口的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器、门体、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门禁控制器、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门体上,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分别连接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

所述的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采用移动式红外监控装置,移动式红外监控装置包括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和设置在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内的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上端设置有墙体连接装置,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下端连接有摄像机电控云台,摄像机电控云台下端设置有点阵式红外摄像机,摄像机电控云台和点阵式红外摄像机连接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

所述的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包括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和消防栓提示装置,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包括中空的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上端设置有粘贴装置,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流通过孔,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内还设置有火灾检测传感模块,火灾检测传感模块连接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消防栓提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消防栓处的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和声光报警装置,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连接声光报警装置,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

所述的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包括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内还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上设置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表面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连接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控制连接空气净化装置,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

所述的门禁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与门禁控制器连接,摄像装置设置在门体顶部。

所述火灾检测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所述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采用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湿隔板和水箱隔板,将长方体壳体分为加湿腔、净化腔和储水箱,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加湿腔,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净化腔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风机、出风风机、前置复合滤网、后置复合滤网和紫外杀菌灯管,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上的进风端与净化腔底部导通,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风机设置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上的进风端,前置复合滤网、后置复合滤网和紫外杀菌灯管依次水平置于净化腔内且位于进风端上方,加湿隔板中部设置有管状的出风通道使净化腔与加湿腔连通,加湿腔内设置有超声波加湿装置,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上的出风端与加湿腔连通,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风机设置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上的出风端。

所述前置复合滤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无纺布滤网、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静电无纺布滤网。

所述后置复合滤网包括纳米银离子滤网、HEPA滤网、第二活性炭滤网和纳米光触媒滤网。

所述紫外杀菌设置在加湿隔板下表面。

所述水泵采用静音水泵。

所述储水箱和加湿腔内均设置有水位监控传感器,水位监控传感器连接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

所述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同时完成图书馆中图书出入管理信息、人员安全监控信息、消防安全监控信息和空气质量信息的高效快速采集,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能够对出入学生是否随身携带图书馆内安置有RFID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监控记录;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能够对处于图书馆内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监控视频留存;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能够高效完成火灾监测,并能够及时提醒在场人员最近的消防设施的位置;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所在位置的空气质量,并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进行空气净化;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和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能够通过物联网关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和物联网关。

所述的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图书馆进出口的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器、门体、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门禁控制器、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门体上,RFID阅读器和报警器分别连接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

图书管理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记录出入学生是否随身携带图书馆内安置有RFID电子标签的图书,同时可以记录出入学生随身携带的具有本人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并将得到的相关信息通过物联网关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留存相关信息便于后期核实调阅。本实施例中,门禁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与门禁控制器连接,摄像装置设置在门体顶部。摄像装置能够记录出入学生的视频信息,便于后期调阅管理。进一步的,在现有技术的配合下,本实用新型所收集到的信息还可与现有图书管理系统信息进行核对,判断带有本人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的出入学生所携带的图书,是否为图书管理系统信息所记录过的图书,若借阅图书信息与学生个人信息不符,报警器即可报警提示,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准确性。

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采用移动式红外监控装置,移动式红外监控装置包括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和设置在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内的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上端设置有墙体连接装置,移动式红外监控壳体下端连接有摄像机电控云台,摄像机电控云台下端设置有点阵式红外摄像机,摄像机电控云台和点阵式红外摄像机连接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人员安全监控控制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墙体连接装置可采用膨胀螺栓。

人员安全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对处于图书馆内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监控视频留存,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并留存相关视频证据。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图书馆内场所及人员聚集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移动式红外监控装置的位置及数量,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点阵式红外摄像机能够在摄像机电控云台的配合下,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监控拍摄,提高监控质量,并结合现有无线传输设备通过物联网关将拍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留存。

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包括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和消防栓提示装置,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包括中空的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上端设置有粘贴装置,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流通过孔,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壳体内还设置有火灾检测传感模块,火灾检测传感模块连接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消防栓提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消防栓处的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和声光报警装置,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连接声光报警装置,消防栓提示装置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本实施例中,火灾检测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火灾监测,并能够及时提醒在场人员最近的消防设施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消防安全监控子系统采用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相对于现有消防监控设备,设置位置更为灵活,可随时对新确定的重点监控位置进行消防监控。例如,通过粘贴装置将移动式消防安全监控装置粘贴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图书存储位置或书架上,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此位置是否出现温度升高及出现烟雾,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物联网关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消防栓提示装置能够结合现有技术,及时产生声光报警,提示在场人员最近的消防设施所在位置,以便第一时间处理相关火灾隐患。

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包括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内设置有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内还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表面还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连接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控制连接空气净化装置,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与物联网关通讯连接。本实施例中,空气质量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

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控所在位置的空气质量,并将相关检测结果通过物联网关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利用空气净化装置进行空气净化,以提高图书馆内的空气质量,防止对室内学生的身体损伤。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图书馆内场所及人员聚集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移动式的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采用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湿隔板2和水箱隔板3,将长方体壳体分为加湿腔4、净化腔5和储水箱6,储水箱6内设置有水泵7,水泵7的出水端通过水管8连接加湿腔4,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净化腔5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风机9、出风风机10、前置复合滤网11、后置复合滤网12和紫外杀菌灯管13,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的进风端与净化腔5底部导通,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风机9设置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的进风端,前置复合滤网11、后置复合滤网12和紫外杀菌灯管13依次水平置于净化腔5内且位于进风端上方。前置复合滤网1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无纺布滤网、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静电无纺布滤网,后置复合滤网12包括纳米银离子滤网、HEPA滤网、第二活性炭滤网和纳米光触媒滤网,紫外杀菌设置在加湿隔板2下表面。加湿隔板2中部设置有管状的出风通道14使净化腔5与加湿腔4连通,加湿腔4内设置有超声波加湿装置15,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的出风端与加湿腔4连通,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风机10设置在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的出风端。

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在使用时,进风风机9将室内空气抽入净化腔5中,前置复合滤网11中的第一静电无纺布滤网和第二静电无纺布滤网能够直接经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吸附取出,第一活性炭滤网能够有效分解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去除异味,后置复合滤网12中的纳米银离子滤网能够配合前置复合滤网11中的第一静电无纺布滤网和第二静电无纺布滤网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HEPA滤网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pm2.5颗粒及其他悬浮颗粒,第二活性炭滤网能够进一步分解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纳米光触媒滤网能够在紫外杀菌灯管13的配合下活化光触媒,以杀灭致病霉菌病毒,分解有害物质。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管状的出风通道14从净化腔5进入加湿腔4。加湿腔4内的超声波加湿装置15能够将加湿腔4内的纯净水进行雾化,最终在出风风机10的作用下,经净化的空气与雾化后的水汽一同通过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壳体1上的出风端排出,实现空气的净化加湿。本实施例中,储水箱6可实现纯净水的存储,并在水泵7的作用下将储水箱6内的纯净水输送至加湿腔4内,配合超声波加湿装置15进行雾化。为避免噪音影响,水泵7可选用静音水泵。储水箱6和加湿腔4内还设置有水位监控传感器,水位监控传感器连接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控处理器。水位监控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控储水箱6和加湿腔4内的水位,防止设备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