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027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1)、红外接收电路(2)、红外发射电路(3)、门磁电路(4)、复位电路(5)、开关电路(6)、S50卡读卡电路(7)、USB摄像头电路(8)、终端控制电路(9)、存储电路(10)、电机驱动电路(11)、报警显示电路(12)、GSM通信电路(13)以及供电电路(14),所述控制电路(1)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红外接收电路(2)、门磁电路(4)、复位电路(5)、开关电路(6)、S50卡读卡电路(7)、USB摄像头电路(8)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射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控制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机驱动电路(11)、报警显示电路(12)、GSM通信电路(1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1)分别与终端控制电路(9)、存储电路(10)之间双向通信连接,终端控制电路(9)与PC机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4)用于为各个电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系列芯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2)包括型号为HS0038的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的引脚1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并接地,红外接收管的引脚2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红外接收管的引脚3分别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以及电源,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A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A2的基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A2的发射极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3)包括NE555芯片,所述NE555芯片的引脚4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以及电源,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NE555芯片的引脚7,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均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NE555芯片的引脚2、引脚6,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NE555芯片的引脚1、第一三极管A1的发射极并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NE555芯片的引脚5,所述第一三极管A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A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S50卡读卡电路(7)包括读卡芯片,所述读卡芯片的型号为MFRC5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电路(9)包括终端控制芯片,所述终端控制芯片的型号为CC25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路(10)为EEPROM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显示电路(12)包括蜂鸣器以及LCD显示器,所述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和LCD显示器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控制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14)包括有线电源以及电池,所述有线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以及稳压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有线电源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以及电源VCC,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