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81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门锁已经愈发不能满足人们对家具/办公室等场所的安全防御需求,随着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密算法安全性能的提高,为“万物互联”这一概念起到了实质上的推进作用,其中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备作为人们家具/办公室场所安全的忠实“护卫”,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到“互联互通,安全智能”的这一突破性转变,而作为此类设备中就为重要的就是门锁设备,目前市场上也有安全系数较高的门锁,如指纹门锁、密码门锁等。现有的密码门锁通常通过设定固定的密码,进入时通过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的方式解锁,这种方式最大的隐患就是一旦密码泄露,安全性将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

锁体;以及皆设置在锁体上的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的开锁操作指令并向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一开锁信息;

摄像头模块,用于进行门外图像信息的采集;

WiFi模块,用于将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终端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终端内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处理后通过WiFi模块向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二开锁信息;

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WiFi模块将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主控制模块还与输入模块电性连接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的第一开锁信息、WiFi模块传输的第二开锁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开锁信息、第二开锁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电子锁具,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主控制模块能够驱动电子锁具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输入模块设置为NFC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模块、IC卡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主控制模块还电性连接有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门外是否有人。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以及门铃按键,所述门铃按键通过接口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扬声器、麦克风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向主控制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以用于向蓄电池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发射部和无线充电接收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部设置在锁体上并位于门体一侧,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位于门框上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相对设置,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接收部耦合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在锁体内部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电性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包括第一转换模块和无线发射线圈,第一转换模块与无线发射线圈电性连接,第一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无线发射线圈将能量向外辐射,无线充电接收部包括第二转换模块以及与无线发射线圈相耦合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组件,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分别与无线接收线圈组件、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用于接收无线发射线圈向外辐射的能量并通过第二转换模块向蓄电池充电。

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无线接收线圈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输入模块的第一开锁信息、摄像头模块和WiFi模块传输的第二开锁信息进行解锁,对访客进行了双重识别,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体1;以及皆设置在锁体1上的输入模块2、摄像头模块3、WiFi模块4、主控制模块5和电子锁具,所述输入模块2用于输入用户的开锁操作指令并向主控制模块5传输第一开锁信息;所述摄像头模块3用于进行门外图像信息的采集;所述WiFi模块4用于将摄像头模块3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终端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终端内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处理后通过WiFi模块4向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二开锁信息;终端可以是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对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智能判断和控制,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子设备,屋主可使用电子设备对拍摄的的图像信息进行判断以确认是否进行开锁操作,优选地,电子设备会对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信息进行比较,以提示屋主两者之间的相似度,以更好的辅助屋主进行判断。主控制模块5分别与摄像头模块3、WiFi模块4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WiFi模块4将摄像头模块3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在未接受到主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时,WiFi模块4处于睡眠状态、不工作,从而起到了省电的作用。主控制模块5还与输入模块2电性连接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2的第一开锁信息、WiFi模块4传输的第二开锁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开锁信息、第二开锁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电子锁具与主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主控制模块5能够驱动电子锁具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模块5可以是ZigBee模块、蓝牙模块、433Mhz模块、NB-IoT模块、Lora模块或其他无线协议模块,优选地,主控制模块5设置为ZigBee模块,在本技术方案中,同时采用ZigBee与WiFi两种无线通讯技术,使用模化的方式搭建,其中型号为JN5169的控制器作为ZigBee模块的核心控制器,因其具有发射功率强劲,功耗低的特点在系统中担任协调的工作,不但处理ZigBee模块的下发信息、与设备信息的推送工作,同时还担任输入模块2的主控工作。摄像头模块3和WiFi模块4内部采用型号为HI3518和型号为MT7601的芯片,因其传输速率高,连接方便的特点,在系统中负责图像的采集和传输。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摄像头模块3进行摄影、摄像,并通过WiFi模块4将照片跟影像上传至终端,终端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终端内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后,再结合第二辨识机制即通过输入模块2输入进行解锁,从而达到了双重用户安全辨识,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性。用户也可以通过锁体1内设置的、存储有脸部资料的记忆卡进行脸部识别,从而进行开锁。

屋主可使用通讯设备,例如手机等,连接到云服务器,当输入模块2开始工作时,主控制模块5自动控制摄像头模块3进行工作,将访客的影像资料通过WiFi模块4上传至云服务器,手机从云服务器中下载影像资料并根据访客的影像资料连辨识来访者或过滤不明人士。当摄像头模块3不工作时,WiFi模块4处于睡眠状态,以减少电量消耗。

所述输入模块2设置为NFC识别模块21、指纹识别模块22、密码输入模块23、IC卡识别模块24、语音识别模块2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NFC识别模块21支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进行开锁;指纹识别模块22通过收集并设别访客的指纹特征解锁;密码输入模块23通过输入设定的密码进行解锁;IC卡识别模块24用于访客使用IC卡进行解锁;语音识别模块25用于识别访客的语音信息进行解锁。

本技术方案具有权限分享功能,即如遇访客来访,屋主可通过APP给访客分配动态密码的方式赋予访客开锁权限,访客在拜访前将其声音/影像信息发送至屋主,屋主上传至终端储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屋主在APP中选择权限分配功能;

步骤b,屋主在APP中输入访客电话后并向访客发送具有时限的动态密码;

步骤c,访客输入动态密码;若验证失败,则重复步骤c,当验证通过时,进入步骤d,采集访客的声音/影像信息并上传至终端并与终端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若验证失败,则重复步骤d,若验证通过即可开锁。需要注意的是,若重复步骤c与步骤d的次数超过3次时,主控制模块5自动控制摄像头模块3进行拍摄工作并作为报警事件推送至屋主手机。

所述主控制模块5还电性连接有人体感应模块6,所述人体感应模块6用于感应门外是否有人。当检测到门外有人时,主控制模块5自动控制摄像头模块3进行拍摄工作并将信息发送给屋主。

优选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6设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以及门铃按键7,所述门铃按键7通过接口与主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扬声器、麦克风分别与主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当有访客按下门铃按键7时,扬声器发出声音,摄像头模块3和WiFi模块4同时工作,对门外影像实时推送到屋主手机里,访客可通过麦克风与屋主实时通话;当客户到访,屋主不在家时,访客按下门铃按键7超时,扬声器提示访客留言,将留言信息通过WiFi模块4传输至终端中,并将该留言信息推送至屋主手机里。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主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以向主控制模块5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9,所述无线充电模块9与蓄电池8电性连接以用于向蓄电池8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9包括无线充电发射部91和无线充电接收部92,所述无线充电接收部92设置在锁体1上并位于门体一侧,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91位于门框上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92相对设置,无线充电发射部91与无线充电接收部92耦合连接,所述蓄电池8设置在锁体1内部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92电性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91包括第一转换模块911和无线发射线圈912,第一转换模块911与无线发射线圈912电性连接,第一转换模块911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无线发射线圈912将能量向外辐射,无线充电接收部92包括第二转换模块921以及与无线发射线圈912相耦合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组件922,所述第二转换模块921分别与无线接收线圈组件922、蓄电池8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922用于接收无线发射线圈912向外辐射的能量并通过第二转换模块921向蓄电池8充电。本技术方案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无线发射线圈912和无线接收线圈组件922进行能量耦合以实现能量的传递,不妨碍正常开关门,同时蓄电池能在关门时就会得到充电,蓄电池的电量始终保持着饱满状态。外部电源一般是交流电电源。

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922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无线接收线圈9221组成,无线接收线圈9221呈矩阵形式排列并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使无线充电发射部91和无线充电接收部92之间的位置在非严格对正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无线接收线圈9221获得相同或近似的电磁耦合强度,进而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提高充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