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571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高校、大型公司及工厂等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在就餐高峰期时经常会出现大家排着很长的队伍进行选餐和待刷卡结算。目前,食堂的供餐基本上都是将菜品随机放在不同区域,就餐人员为了拿到想要的菜就要穿梭于不同的区域,这既造成拥挤又浪费时间。另外,当前的费用计算方式主要依靠人工,一个员工一台计算终端,基本都是人工目视餐盘中的菜样并按价格逐一相加结算,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在菜的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出错率较高,尤其是餐厅的菜价经常调整。在当今这个追求效率和秩序的时代,旧有的供餐模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如何有效的解决目前这一严重瓶颈问题迫在眉睫食堂是单位、企业、学校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堂中人群密集、就餐拥堵的现象一直存在。目前,传统的食堂刷卡系统通常具有以下缺点:就餐结算时,需要员工识别食物的种类后输入食物价格再来刷卡结算,人工方式计费出错难以避免、时有发生;由于需要员工识别再来刷卡计费,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自助式餐厅,特别是在学校、医院等就餐人数较多的单位,自助式取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自助式餐厅的结算系统至关重要,其性能、效率等将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到餐厅的客流量。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41211,公开日2011 年2月9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餐饮结算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餐饮结算系统,它包括餐盘、打价器、结算器、结算服务计算机以及消毒确认器,所述的餐盘包括盘体以及设在盘体中的RFID 电子标签,所述的打价器与一管理服务器相连,所述的结算器与结算服务计算机相连,消毒确认器设在消毒柜中。其不足之处是,该结算系统采用RFID 电子标签识别的方法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结算,但其所用的餐盘必须定制,成本较高。

目前餐饮行业内的结算模式还处于人工结算阶段,都是人为对菜品进行判断定价后再在计算机上进行运算,这种结算方法不但费时费工,而且经常会由客观因素导致出错。尤其是在快速餐饮行业中,在人流高峰时,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并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但人力有限,因此会导致顾客的时间被耽误,进而导致客源的流失。

2003年9月3日公开、公开号为CN1439993的一种餐饮管理系统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收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台位分配以及制卡单元、点菜及上传单元、分单打印单元以及条码划菜单元,台位分配以及制卡单元、点菜及上传单元、分单打印单元以及条码划菜单元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这一实施方式提高上菜速度以及结算效率,提高客流量,但这一方案仍存在缺点,这一方案不能适应快速餐饮行业,而且对于信息的处理不能做到实时快速的更改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智能结算,结算方式更为精确、可靠,且效率较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颜色识别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和红外接收控制电路,颜色识别模块包括色敏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放大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红外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色敏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放大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依次顺序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依次顺序连接;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识别区域上有餐盘放置时向微控制器模块发出触发信号;微控制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颜色识别模块;

颜色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识别区域上餐盘的颜色,并将颜色信息输出至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对获取的颜色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将食物总分数、单价以及需支付的总价经无线传输模块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红外发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PNP三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第一电阻的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红外发射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红外接收控制电路包括LM393比较器、第三至第七电阻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正极、LM393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极与地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LM393比较器的的负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LM393比较器的电源端与电源、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LM393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显示模块为LCD液晶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色敏传感器的芯片型号为CLS9032。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智能结算,避免了人工结算时易出错、耗时长等问题的发生,结算方式更为精确、可靠,且效率较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2)采用芯片型号为CLS9032的色敏传感器进行颜色识别,识别精度高;

(3)本装置使整个餐厅的运营更加自动化、合理化,可以节省用餐者的时间,增加用餐人数,有效减少收费错误的次数;

(4)本装置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在油污、潮湿的环境中仍可使用,使用寿命长,保养和维护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结算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颜色识别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和红外接收控制电路,颜色识别模块包括色敏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放大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红外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色敏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放大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依次顺序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连接,微控制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依次顺序连接;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识别区域上有餐盘放置时向微控制器模块发出触发信号;微控制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颜色识别模块;

颜色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识别区域上餐盘的颜色,并将颜色信息输出至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对获取的颜色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将食物总分数、单价以及需支付的总价经无线传输模块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红外发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PNP三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第一电阻的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红外发射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红外接收控制电路包括LM393比较器、第三至第七电阻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正极、LM393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极与地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LM393比较器的的负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LM393比较器的电源端与电源、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地连接,LM393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显示模块为LCD液晶显示器,色敏传感器的芯片型号为CLS9032。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智能结算,避免了人工结算时易出错、耗时长等问题的发生,结算方式更为精确、可靠,且效率较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采用芯片型号为CLS9032的色敏传感器进行颜色识别,识别精度高;本装置使整个餐厅的运营更加自动化、合理化,可以节省用餐者的时间,增加用餐人数,有效减少收费错误的次数;本装置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在油污、潮湿的环境中仍可使用,使用寿命长,保养和维护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