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点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0214发布日期:2018-08-10 20:5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点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点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去餐厅消费时,普遍的一种用户的点餐方式为:柜台服务员向顾客询问需要点的菜单,在顾客点餐后,服务员手动向柜台的点餐机输入顾客点餐信息,并会给顾客发送一个号码牌,然后通过柜台的点餐机发送顾客的点餐信息和号码牌信息到厨房的接收终端,厨师根据接收终端了解客户的点餐,然后开始做菜;菜品做好后,需要人工吆喝号码,顾客应答后,服务人员菜品端至相应的客户的餐桌上。整个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1)客户在柜台点餐的时候通常需要排队,排到了队的客户通常还在注视菜单,不能快速点餐,耽搁了排在后面的客户的时间;(2)给顾客发送号码牌,通过吆喝的方式寻找对应的顾客位置,使得饭店嘈杂,如果店面够大,服务人员每天吆喝,会造成服务人员身体劳累,客户有时候顾着聊天,没注意到服务员念的号码,就会增加服务员找到客户的时间,影响后面的上餐。或者,另外一种常见的点餐方式为:服务人员或顾客手写菜单,但是,手写菜单无疑会增加服务人员的工作量,通常需要多个服务人员,并且,手写菜单的笔、本上难以保证较为安全的卫生,现有的也有通过平板点餐的,但同样会需要多个服务人员,并不是特别智能化,同时,平板不方便服务人员携带,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说明的现有的普遍存在的两种点餐方式存在的问题,即,第一,耽搁顾客的时间;第二,容易使得服务员身体劳累;第三,手写菜单增加服务员工作量,还需要多个服务人员,同时卫生也无法保证;第四,平板点餐同样会需要多个服务人员,不方便服务人员携带,成本也较高;为了解决在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点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点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位于餐桌上的多个WIFI音箱、位于厨房的数据终端。

所述每个WIFI音箱包括:

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知顾客是否坐到餐桌上,并将感知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

语音接收模块,用于对客户的点餐语音进行采集。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与提前设定的语音菜单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对客户的点餐语音进行菜单识别从而获取菜单数据。

第一WIFI模块,用于向厨房数据接收终端进行菜单数据传输,用于接收从厨房数据终端发出的取餐语音。

播放模块,用于接收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息后,向客户询问用餐信息,用于将WIFI模块获取的取餐语音进行播放,还用于接收主控模块的价格数据信号进行语音播放。

定位模块,用于通过第一WIFI模块向厨房数据终端发送位桌号信息。

电源模块,用于对整个WIFI音箱提供电源。

主控模块,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所述WIFI模块、所述播放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对语音接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WIFI模块、播放模块发出控制信号,并用于计算每一桌点餐的价格总和得到价格数据,并将价格数据发送只播放模块。

语音接收模块的连接如下:电解电容C22阴极连接单片机的AVSS1对应的P1.4,电解电容C22阳极经由电阻R6连接单片机的VMIC对应的P1.5,电解电容C22阳极还连接电阻R5连接麦克风MK1的1接口,麦克风MK1的1接口还连接电容C23后连接单片机的MICP对应的P1.7,麦克风MK1的2接口连接电容C24后连接单片机的MICN对应的P3.0,电容C23还经由电阻R7连接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后,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VCM和AVSS2对应的P1.6和P3.5,电容C24经由电阻R8连接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

所述数据终端包括:

第二WIFI模块,用于接收第一WIFI模块发送的菜单数据、桌号信息,用于向第一WIFI模块发送取餐信息。

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示第二WIFI模块接收到菜单数据信息,同时用于厨房工作人员发布取餐信息,并将取餐信息发送给第二WIFI模块。

打印模块,与所述第二WIFI模块相连接,用于打印菜单信息和桌号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WIFI模块和所述第二WIFI模块之间采用802.11nWIFI协议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中,变压器T的接口1和接口2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变压器T接口3与二极管D1正极连接,变压器T接口4接地,变压器T接口5与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极与极性电容C5正极、电阻R4一端、电阻R5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和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极性电容C5负极接地,电阻R4另一端与二极管D3正极连接,二极管D3负极接地,电阻R5与三极管Q2基极和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阻R6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额三极管Q4基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与电阻R6另一端和电阻R7一端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与三极管Q1基极和电阻R9一端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集电极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电阻R10一端和电容C6正极与输出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和电容C6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底部的支脚,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侧面的红外感应头、扬声器、麦克风、多个USB接口,还包括位于外壳顶部的低电量闪烁灯、开关显示灯以及开关按钮。

优选地,所述音箱的外形采用卡通人物的外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后,无需顾客排队点餐,节省了排队客人的时间;无需给顾客发送号码牌,服务人员不再实用吆喝的方式就可以直接寻找对应的顾客位置,节省了服务人员的劳力;简化了服务人员的数量;整个系统智能程度高,方便、卫生,由于平板上很多功能是不需要的,本系统节约了成本。

(2)在语音接收模块中,对采集到的信号首先进行滤波处理,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电磁波的干扰带来的畸变。因为滤波及AD转换信号为电压信号,所以在电流输入端加入了一个250Ω的精密电阻和一个电压跟随器,电流信号首先通过精密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再经过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匹配后进入滤波电路滤去高频干扰,对于电压输入则直接进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在滤波电路中,巴特沃斯响应能够最大化滤波器的通带平坦度,有利于维护增益的平坦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语音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红外感应模块,2-语音接收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第一WIFI模块,5-播放模块,6-定位模块,7-电源模块,8-主控模块,9-第二WIFI模块,10-人机交互模块,11-打印模块,12-外壳,13-支脚,14-红外感应头,15-扬声器,16-麦克风,17-USB接口,18-低电量闪烁灯,19-开关显示灯,20-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WIFI音箱的点餐系统,包括位于餐桌上的多个WIFI音箱、位于厨房的数据终端;具体在实施时,WIFI音箱可以放置在餐桌上,也可以挂在餐桌;旁边的墙壁上,WIFI音箱采用迷你型小音箱。

所述每个WIFI音箱包括:

红外感应模块1,用于感知顾客是否坐到餐桌上,并将感知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8。

语音接收模块2,用于对客户的点餐语音进行采集。

语音识别模块3,用于与提前设定的语音菜单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对客户的点餐语音进行菜单识别从而获取菜单数据。

第一WIFI模块4,用于向厨房数据接收终端进行菜单数据传输,用于接收从厨房数据终端发出的取餐语音。

播放模块5,用于接收到主控模块8的控制信息后,向客户询问用餐信息,用于将WIFI模块获取的取餐语音进行播放,还用于接收主控模块8的价格数据信号进行语音播放。

定位模块6,用于向厨房数据终端发送位桌号信息。

电源模块7,用于对整个WIFI音箱提供电源。

主控模块8,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2、所述语音识别模块3、所述WIFI模块、所述播放模块5和所述电源模块7相连接;用于对语音接收模块2、语音识别模块3、WIFI模块、播放模块5发出控制信号,并用于计算每一桌点餐的价格总和得到价格数据,并将价格数据发送只播放模块5。

如图2所示,所述语音接收模块的连接如下:电解电容C22阴极连接单片机的AVSS1对应的P1.4,电解电容C22阳极经由电阻R6连接单片机的VMIC对应的P1.5,电解电容C22阳极还连接电阻R5连接麦克风MK1的1接口,麦克风MK1的1接口还连接电容C23后连接单片机的MICP对应的P1.7,麦克风MK1的2接口连接电容C24后连接单片机的MICN对应的P3.0,电容C23还经由电阻R7连接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后,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两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VCM和AVSS2对应的P1.6和P3.5,电容C24经由电阻R8连接并联的电容C25和电解电容C26。

所述数据终端包括:

第二WIFI模块9,用于接收第一WIFI模块4发送的菜单数据,用于向第一WIFI模块4发送取餐信息。

人机交互模块10,用于接收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示第二WIFI模块9接收到菜单数据信息,同时用于厨房工作人员发布取餐信息,并将取餐信息发送给第二WIFI模块9。

打印模块11,与所述第二WIFI模块9相连接,用于打印菜单信息和桌号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顾客坐到座位上后,红外感应模块1感应到顾客坐下的时间超过了8-10s,则向主控模块8传送信息,则判定此座位上的人是将要在此饭店用餐的人,主控光模块向播放模块5发送控制信息,播放模块5播放“您好,请点餐”,每一张桌子上都配有纸质菜单,客户根据纸质菜单上的菜单点餐,语音接收模块2对客户的点餐的语音进行搜集,客户点餐时不可能一口气说完菜单,通常会点了一个菜后,翻阅菜单,隔几秒,再点下一个菜单,这时候就要注意设置时间间隔,如果在点完一个菜品后,语音接收模块2检测到30秒内都没有点餐语音,则向客户询问:“是否点餐完毕”,如果客户回答?“是”,则完成对点餐语音的采集,如果回答“否”,则继续点餐,相应地,客户也可以选择自行在点菜完毕后说出“点餐完毕”,此时语音接收模块2将立即完成对点餐语音的采集,然后将这些语音点餐信号发送至语音识别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3将顾客点餐的语音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然后将这些文字信息压缩编码,通过第一WIFI模块4发送至数据终端的第二WIFI模块9,第二模块将接收到的文字信息压缩编码发送至人机交互模块10进行显示,厨房工作人员看到后,点击打印按钮,打印模块11打印菜单信息和桌号信息,然后开始准备菜品。菜品准备好后,厨房工作人员在人机交互模块10上点击请取餐,第二WIFI模块9向第一WIFI模块4发送取餐信息,然后播放模块5向顾客播放“请取餐”;也可以是店内服务人员根据菜单上的桌号信息将菜品端到顾客位置上。以上过程完成为一次完整的点餐服务。在此基础上,扬声器播放的语句可以自行设置,时间间隔阈值也可以自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WIFI模块4和第二WIFI模块9之间采用802.11nWIFI协议进行通信。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模块7中,变压器T的接口1和接口2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变压器T接口3与二极管D1正极连接,变压器T接口4接地,变压器T接口5与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极与极性电容C5正极、电阻R4一端、电阻R5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和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极性电容C5负极接地,电阻R4另一端与二极管D3正极连接,二极管D3负极接地,电阻R5与三极管Q2基极和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阻R6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额三极管Q4基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与电阻R6另一端和电阻R7一端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与三极管Q1基极和电阻R9一端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集电极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电阻R10一端和电容C6正极与输出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和电容C6另一端接地。

在电源模块7中,220V的交流电源首先通过变压器T转换为5V的交流电压,变压器T的接口3和接口5输出交流5V电流,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转换为直流5V电流,然后通过极性电容C5滤波,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定电压,将5V直流电流转化为稳定的直流5V电流,以完成供电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音箱包括外壳12、设置在外壳12底部的支脚13,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2侧面的红外感应头14、扬声器15、麦克风16、多个USB接口17,还包括位于外壳12顶部的低电量闪烁灯18、开关显示灯19以及开关按钮20。通过USB接口17,饭店内工作人员可以对音箱内的参数进行修改。

更优选的情况,所述音箱的外形采用卡通人物的外形,卡通人物可以使得整个音箱的外观更加新颖,起到了吸引顾客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