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490发布日期:2018-06-23 01:00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邮政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



背景技术:

邮政网点是国家的基础服务设施,邮政普遍服务是中国邮政承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目前,有些邮政局所业务量较小,但为了保证服务水平,柜台需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办理,人力成本很高。

随着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有必要研制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用于邮政业务量较小网点的业务自助办理设备,在保障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减少人力配备,提高人均贡献率,提升收寄环节的自动化处理水平,为后续处理环节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并提升客户体验,展现邮政形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种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包括智能操作台、自动称重台和缓冲输送装置;

所述智能操作台包括:工控机和分别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人脸识别设备、现金支付设备、身份证识别设备、人体感应设备、密码键盘、银联支付设备、面单打印设备、条码扫描设备和凭条打印设备;

所述自动称重台包括控制仪表、信函存储箱、重量测量装置、体积测量装置;所述重量测量装置和所述体积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仪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仪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所述缓冲输送装置包括缓冲皮带和倾斜滑槽,所述缓冲皮带与所述重量测量装置中的所述重量测量装置衔接。

优选地,所述重量测量装置的主体结构为箱体结构,所述信函存储箱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内部,所述重量测量装置为称重皮带,所述称重皮带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

更优选地,所述体积测量装置包括长度光栅、宽度光栅和高度光栅;所述长度光栅沿所述称重皮带的传输方向且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两个所述高度光栅相对设置在所述称重皮带的两侧且与所述箱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宽度光栅固定在两个所述高度光栅(233)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缓冲输送装置的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缓冲皮带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所述倾斜滑槽位于在所述缓冲皮带的传送尾端,且所述倾斜滑槽的固定端活动连接所述框架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工控机与所述密码键盘、所述银联支付设备分别通过USB连接;所述工控机与所述面单打印设备、所述条码扫描设备和所述凭条打印设备分别通过USB或RS232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控机与所述自动称重台通过USB或RS232或GPIO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替代人工业务处理。该终端与后端邮政营业系统等生产系统联接,完成函件、包裹等邮件收寄,报刊订阅、公共事业缴费(水、电、煤气费)等代收业务的自助办理以及邮政业务咨询。所述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将使用先进的视觉、声音、触觉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为客户提供一种全新、高效、优质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操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自动称重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自动称重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自动称重台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自动称重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缓冲输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缓冲输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缓冲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与工控机连接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包括智能操作台1、自动称重台2,以及缓冲输送装置3。适合收寄包裹重量35kg,包裹尺寸1000mm×600mm×600mm。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以人体工程学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易于客户操作使用,感受便捷、安全、舒适的体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为:

(一)智能操作台1

参照图2,所述智能操作台包括:工控机和分别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人脸识别设备、现金支付设备、身份证识别设备、人体感应设备、密码键盘、银联支付设备、面单打印设备、条码扫描设备和凭条打印设备,保证所述智能操作台具有易用性、功能性、稳定性、维护性,带给用户全新、舒适的体验。

(二)自动称重台2

参照图3至图6,所述自动称重台2包括控制仪表、信函存储箱21、重量测量装置22、体积测量装置23;所述重量测量装置22和所述体积测量装置23分别与所述控制仪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仪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所述重量测量装置22的主体结构为箱体结构,所述信函存储箱21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内部,所述重量测量装置22为称重皮带221,所述称重皮带221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所述体积测量装置23包括长度光栅231、宽度光栅232和高度光栅233;所述长度光栅231沿所述称重皮带221的传输方向且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两个所述高度光栅233相对设置在所述称重皮带221的两侧且与所述箱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宽度光栅232固定在两个所述高度光栅233的顶部。

当待邮寄物品经过重量测量装置22和体积测量装置23的工作台面时,重量测量装置22、体积测量装置23分别获得待邮寄物品的重量和体积信息,经控制仪处理后发送给智能操作台。包裹类的待邮寄物品被传送到缓冲输送装置,信函类的待邮寄物品被人工投进信函投寄口。

(三)缓冲输送装置3

参照图7至图9,所述缓冲输送装置包括缓冲皮带31和倾斜滑槽32。

所述缓冲输送装置3的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缓冲皮带31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所述倾斜滑槽32位于在所述缓冲皮带31的传送尾端,且所述倾斜滑槽32的固定端活动连接所述框架结构上。

缓冲皮带与重量测量装置22中的传输皮带衔接,为待邮寄包裹的宽度测量和高度测量提供辅助支撑,同时将待邮寄包裹输送到后置储物箱内。在缓冲皮带31传送方向的尾部装有光电检测开关,用来获取包裹离开缓冲皮带的信号。倾斜滑槽32的倾斜角可调,用于将待邮寄包裹送到储物箱,完成一个包裹类的待邮寄物品的收寄流程。

(四)参照图10,所述工控机与所述密码键盘、所述银联支付设备分别通过USB连接;所述工控机与所述面单打印设备、所述条码扫描设备和所述凭条打印设备分别通过USB或RS232连接;所述工控机与所述自动称重台2通过USB或RS232或GPIO连接。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1)智能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抗拒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关键设备(显示屏、通讯设备、电源等)在设计时具有防灰尘、防电压过载能力。

(2)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设计考虑到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各个设备操作部件的位置分布合理和人性化,外型美观、亲切大方、线条简洁明朗,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优化;工艺要求精湛,可扩展性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适合在营业厅的安装布置。

(3)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设备的自身稳定性,杜绝设备在投放运营后,发生倾倒,开焊,变形等问题。保障邮政智能自助收寄终端设备的物理实体安全,防止自然灾害、有害环境、电源及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损失。

(4)在设备的防护上保障不能被外人轻易打开箱体,保障操作系统、内部部件的安全,屏蔽非法的外部接入接口,保障应用软件的安全,防止非法入侵、恶意攻击、IP地址欺骗、病毒传播等行为。

(5)除了为维护升级人员留有必要的维护接口外,封闭一切外部数据来源接口,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取、处理、使用和传输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以及用户的可控性,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失密。

交易采用经过银联认证的密码键盘、银联刷卡器设备,密码键盘符合PBOC标准,确保银联交易时的密码输入安全和银行卡信息的读取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