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831发布日期:2018-09-11 22: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步成熟,现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在使用公共交通的时候更愿意选择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或者IC卡,所以传统意义上的IC卡终端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了。

新时代的IC卡终端机应该同时拥有人脸识别、IC卡辨识以及二维码录入等功能,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节约人们的时间,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以实现通过人脸识别完成公共交通支付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包括机体、摄像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机体正面上方设有摄录槽,摄录槽用于放置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录箱、主摄头、辅摄头、感光器、补光器、固定板和防护玻璃;所述固定板置于摄录箱内部,并将摄录箱分为装置空间和镜头空间;所述主摄头、辅摄头、感光器和补光器均置于摄录箱内部,并通过固定板固定;所述防护玻璃置于固定板前方,防护玻璃为蓝宝石玻璃,能有效避免划痕的产生,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晰程度;在正常工作时,主摄头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当环境光线较差时,感光器会发出指令,打开补光器和辅摄头,保证人脸图像采集的清晰程度;在所述摄录槽的左右两内壁上均设有连接槽,在连接槽的圆心位置还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销、连接座和连接块,在连接座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轴,连接座的下端面上设有销孔,在连接块的圆心处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块与摄录箱的端面相连,所述固定销的一端插入固定槽中,另一端插入销孔中,所述连接座置于连接槽内部,定位轴插入定位孔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电源接口和数据接口,机体的左侧下方设有音频外放口,机体右侧下方设有重置按钮,在机体的正面还设有显示屏、扫码窗口和IC卡识别区域;在机体内部设有扫码枪、图像识别器、IC卡读写模块、中央处理器、内存和通讯模块;所述主摄头、辅摄头通过数据线连接图像识别器,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IC卡读写模块、图像识别器、显示屏、扫码枪、内存以及通讯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空间内部充满惰性气体,能避免防护玻璃在温度变化时产生水雾。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玻璃与摄录箱的连接处覆有密封硅胶,能有效防止惰性气体外泄。

进一步的,所述主/辅摄头与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防震胶圈,能有效减少镜头的晃动,并且能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机体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以定位轴为圆心,环状均布于连接座的上表面,每个限位槽均与连接座的径向相重合;所述连接块还包括若干顶块,所述顶块以定位孔为圆心,环状均布与连接块内部,顶块的一端通过连接块表面的圆孔伸出连接块外,在顶块和连接块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顶块和限位槽能对连接装置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的侧壁设有限位块,在销孔和固定槽上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限位块能避免连接座产生轴向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能通过人脸图像实现身份确定,并通过人脸识别完成公共交通支付过程;本装置设有双摄头,能在拍摄环境较差的场所清晰采集人脸图像;本装置内的摄像装置能够自由旋转,避免因装置安装高度造成的图像采集困难。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主视图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俯视图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摄录槽;111-连接槽;112-固定槽;12-IC卡识别区域;13-显示屏;14-扫码窗口;15-重置按钮;16-音频外放口;2-摄像装置;21-摄录箱;22-固定板;23-镜头空间;24-装置空间;25-防护玻璃;26-辅摄头;27-主摄头;28-感光器;29-补光器;31-连接座;311-定位轴;312-销孔;313-限位槽;32-连接块;321-定位孔;322-顶块;33-固定销;33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8所示的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IC卡终端机,其机体1的底部设有电源接口和数据接口,机体1的左侧下方设有音频外放口16,机体1右侧下方设有重置按钮15,在机体1的正面还设有显示屏13、扫码窗口14和IC卡识别区域12;在机体1内部设有扫码枪、图像识别器、IC卡读写模块、中央处理器、内存和通讯模块;主摄头27、辅摄头26通过数据线连接图像识别器,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IC卡读写模块、图像识别器、显示屏13、扫码枪、内存以及通讯模块相连。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为昌显CX-5912-2,扫码枪为霍尼韦尔1902无线扫码枪,中央处理器为ARM-Cortex-A53,内存为KAC-MEMG/2G,IC卡读写模块为M102GX,通讯模块为MZ382-4G通讯模块,感光器为MI2010,补光器为镁光灯,主摄头和辅摄头为索尼IMX386,图像识别器为ARM-Mail-T880。上述设备的结构、布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为大众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摄像装置2包括摄录箱21、主摄头27、辅摄头26、感光器28、补光器29、固定板22和防护玻璃25;固定板22置于摄录箱21内部,并将摄录箱21分为装置空间24和镜头空间23,镜头空间23内部充满惰性气体,能避免防护玻璃25在温度变化时产生水雾,防护玻璃25与摄录箱21的连接处覆有密封硅胶,能有效防止惰性气体外泄;主摄头27、辅摄头26、感光器28和补光器29均置于摄录箱21内部,并通过固定板22固定,主/辅摄头27/26与固定板22的连接处设有防震胶圈,能有效减少镜头的晃动,并且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护玻璃25置于固定板22前方,防护玻璃25为蓝宝石玻璃,能有效避免划痕的产生,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晰程度;在正常工作时,主摄头27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当环境光线较差时,感光器28会发出指令,打开补光器29和辅摄头26,保证人脸图像采集的清晰程度。

如图4所示,机体1正面上方设有摄录槽11,摄录槽11用于放置摄像装置2;在摄录槽11的左右两内壁上均设有连接槽111,在连接槽111的圆心位置还设有固定槽112。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销33、连接座31和连接块32;在连接座31的上端面设有定位轴311,连接座31的下端面上设有销孔312,在连接块32的圆心处设有定位孔321;连接块32与摄录箱21的端面相连,固定销33的一端插入固定槽112中,另一端插入销孔312中,连接座31置于连接槽111内部,定位轴311插入定位孔321当中,固定销33的侧壁设有限位块331,在销孔312和固定槽112上设有与限位块331相配合的凹槽;限位块331能避免连接座31产生轴向转动;连接座31上设有限位槽313,限位槽313以定位轴311为圆心,环状均布于连接座31的上表面,每个限位槽313均与连接座31的径向相重合;连接块32还包括若干顶块322,顶块322以定位孔321为圆心,环状均布与连接块32内部,顶块322的一端通过连接块32表面的圆孔伸出连接块32外,在顶块322和连接块32之间还设有弹簧;顶块322和限位槽313能对连接装置起到定位作用;当摄像装置2拍摄位置不合适时,以定位轴311的轴线为旋转轴,即可实现摄像装置2的转动,顶块322和限位槽313能在摄像装置2旋转到合适位置后对其进行固定。

将本终端机安装在公共交通车辆之中,将电源线与数据线连通,随后即可开始工作。使用智能IC卡的乘客将IC卡悬停在IC卡识别区域上方,即可完成刷卡操作;手机移动支付乘客将手机二维码对准扫码窗口,即可完成刷卡操作;需要人脸识别的乘客应在乘车之前,在公共交通系统内录入面部图像,上车时摄像装置会采集乘客图像,进行识别并上传网络,完成刷卡操作。

当周围环境光线不足时,感光器会发出指令,补光器和辅摄头开始工作,主摄头负责采集人脸图像,辅摄头负责采集环境图像,进而实现在昏暗环境下的人脸清晰识别。与此同时,摄像装置还可以进行角度调整,方便采集乘客的面部,避免因终端机安装位置而导致的拍摄不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