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3991发布日期:2018-12-19 05:49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地铁、公园等收取门票进出站的场所,目前都需要刷卡、刷二维码完成进出站,其势必会借助一定的物品(卡片、手机),但当没有携带卡片,或手机无法显示二维码,此时,便只能通过现场排队购卡完成进出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借助物品刷信息进出站带来的不便。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包括:

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

所述出站服务器获取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

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

所述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后,向进站闸机发送进站指令,以使所述进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所述收费感应信号包括投币感应信号、刷二维码感应信号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图像或掌纹图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之前,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预存人员数据库中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将匹配成功获得的预存人员数据库中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进行相应扣减,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小于预设阈值,所述出站服务器向出站闸机发送提示音。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进站人员身份信息的进站采集器;

用于供进站人员进站的进站闸机;

用于采集出站人员身份信息的出站采集器;

用于供出站人员出站的出站闸机;

用于根据进站人员身份特征控制进站闸机开闭的进站服务器;

用于根据出站人员身份特征控制出站闸机开闭的出站服务器;

所述进站服务器用于:

获取进站采集器发送的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

所述出站服务器用于:

获取出站采集器发送的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

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

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所述出站服务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之前,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预存人员数据库中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将匹配成功获得的预存人员数据库中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进行相应扣减,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所述进站服务器还用于: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后,向进站闸机发送进站指令,以使所述进站闸机打开闸门。

可选地,所述收费感应信号包括投币感应信号、刷二维码感应信号中的一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出站服务器获取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并在所述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实现身份识别完成进出站,改变原有借助物卡的进出站方式,应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票务用进出站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闸机和采集器的组合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闸机和采集器的组合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包括:

s11、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

s12、所述出站服务器获取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

s13、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

s14、所述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针对步骤s11-步骤s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无论适用于地铁进出站场景、公园进出站场景等收取门票的场所,进站人员既可事先去场所办事地进场身份信息采集,也可以不必事先采集身份信息。由于本系统适于收取门票,因此,对于事先采集身份的人员可在身份特征与身份信息绑定后,还可预存一定的金额,用于门票金额的扣减。而对于未事先采集身份的人员,可在进站时不用排队购票直接进入而在出站时收取门票(如投硬币、纸币、刷二维码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指纹图像或掌纹图像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进站人员进入进站闸机前,先站立在进站采集器前,此时进站采集器会对进站人员进行身份信息(人脸图像、指纹图像或掌纹图像等)身份图像采集,采集后的身份信息会上传给进站服务器。

进站服务器接收到身份信息后,会对身份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属于进站人员的进站身份特征。此时,进站服务器会向进站闸机发送进站指令。进站闸机接收到进站指令后会自动打开闸门,让进站人员通过。进站人员通过后,进站闸机会自动关闭闸门,等待下一个进站人员的进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站服务器与出站服务器相互通信连接,可共享信息。对于进站人员来说,各个车站或门口所设的服务器为进站服务器,对于出站人员来说,各个车站或门口所设的服务器为出站服务器。即各个车站或门口所设的服务器既可作为进站服务器也可作为出站服务器。

进站服务器会将所述进站人员对应的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以使出站服务器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存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进站人员会存在很多,故凡是进站人员的身份特征均会存储在同一数据库(即出站数据库)中。即人员一进站便会被当做进站人员,其身份特征会被共享到各站所设的数据库中。

出站采集器采集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出站服务器对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出站数据库中预存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特征比对。当匹配成功时,则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费感应信号包括投币(硬币、纸币)感应信号、刷二维码感应信号中的一种。但不局限于此。只有是在出站付费,无需购买门票即可。

当出站人员投币或刷二维码后,出站闸机会采集到收费感应信号,并发送给出站服务器。

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则表明收费成功,此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在本实施例中,进站服务器和出站服务器通信连接,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互。例如进站人员a进站后,进站服务器会将a的身份特征以“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各个出站地的出站服务器,此时出站服务器会将a的身份特征暂存在用于“出站人员”的出站数据库中。当a出站时,出站采集器会对a进行身份图像采集,将身份图像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出站服务器会对身份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出站身份特征。将该出站身份特征与出站数据库中的身份特征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进站服务器会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出站闸机接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则表明收费成功,此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供出站人员a出去。

另外,当匹配未成功,则可说明a在进站时未能有效被识别,或进站服务器与出站服务器交互失败,等等。此时,需要出站地工作人员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之前,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预存人员数据库中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将匹配成功获得的预存人员数据库中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进行相应扣减,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为了方便出站人员对各种情况的了解,所述出站采集器可包括采集摄像头和提醒装置,所述采集摄像头和所述提醒装置封装于一壳体中,所述壳体设置在出站闸机上。任何情况的提醒均可在提醒装置上体现。

a出站后,进站服务器会将余额进行扣减,并对预存人员数据库中的身份特征进行相应更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更新后的身份识别信息可共享在每个服务器上。对余额的扣减属于现有成熟技术。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余额信息可与第三方账单进行绑定,金额扣除可在第三方账单信息上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方法,通过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出站服务器获取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并在所述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实现身份识别完成进出站,改变原有借助物卡的进出站方式,应用方便快捷。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票务用进出站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进站人员身份信息的进站采集器1;

用于供进站人员进站的进站闸机2;

用于采集出站人员身份信息的出站采集器5;

用于供出站人员出站的出站闸机6;

用于根据进站人员身份特征控制进站闸机开闭的进站服务器3;

用于根据出站人员身份特征控制出站闸机开闭的出站服务器4;

所述进站服务器用于:

获取进站采集器发送的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

所述出站服务器用于:

获取出站采集器发送的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

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

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所述出站服务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之前,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预存人员数据库中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将匹配成功获得的预存人员数据库中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进行相应扣减,并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出站闸机打开闸门。

所述出站服务器还用于:若匹配成功的预存人员身份特征对应的余额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提示音。

针对上述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系统中,其执行原理与上述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系统,如图3和图4所示为闸机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进站闸机和所述出站闸机的闸机体上,在闸机体7侧设置一立柱8,壳体9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壳体9的一侧设置转动装置,所述壳体以一侧为转动点,呈90度转动。

如图3所示,进站时,闸门为关闭状态,壳体也置于出站人员前方,供出站人员人脸采集。当识别成功后,闸门10打开,壳体通过转动装置转动如图4所示的状态,给进站人员让开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票务用进出站识别系统,通过通过进站服务器获取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进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进站身份特征,将所述进站身份特征发送给出站服务器,并存储在出站数据库中;出站服务器获取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出站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出站身份特征;所述出站服务器将所述出站身份特征与所述出站数据库中的进站身份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后,则向出站闸机发送收费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根据所述收费出站指令采集收费感应信号,并在所述出站服务器接收所述出站闸机发送的收费感应信号后向出站闸机发送出站指令,以使所述出站闸机打开闸门,实现身份识别完成进出站,改变原有借助物卡的进出站方式,应用方便快捷。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