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图书借阅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6031发布日期:2018-12-28 20:3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图书借阅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内容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以及一种相应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也称为价值互联网。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反篡改、数据一致性存储、过程透明可追踪等技术优势,其被认为在金融、征信、物联网、经济贸易结算、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根据访问权限通常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其中,公有链是指任意区块链服务客户均可使用,任意节点均可接入,所有接入节点均可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联盟链是指仅由一组具有利益相关的特定区块链服务客户使用,仅有授权节点可接入,接入节点可按规则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私有链是指仅由单个区块链服务客户使用,仅有授权的该客户节点可接入,接入节点可按规则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

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确定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其能够表现为在区块链上准确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用户通过使用智能合约进行事务、共享数据、建立信任,并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而保障数据的存储、读取以及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不可篡改。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的共享模式通常是由一家服务提供商提供产品,然后用户按需租赁消费,随用随还,同时服务提供商负责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以此收取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图书借阅终端以及存储介质,使得不同服务商所提供的图书能够保存在与其存在共享协议的其他服务商所提供的图书借阅终端中,进而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图书借阅终端处借阅所需图书,以便真正实现图书的“随借随还”。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g.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借书凭证相对应的被锁定图书,其中,所述被锁定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

h.在存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情况下,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识别芯片中存储本次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用户账号id;

i.向用户提供所述被锁定图书;以及

j.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一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调用请求至少包括出借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出借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出借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出借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m.读取图书的识别芯片中的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

n.基于所述借阅记录确定所述图书是否能够在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不同;

o.当确定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时,保存所述图书;以及

p.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二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少包括还书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还书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还书操作,并且其中,所述还书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g.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借书凭证相对应的被锁定图书,其中,所述被锁定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

h.在存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情况下,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识别芯片中存储本次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用户账号id;

i.向用户提供所述被锁定图书;以及

j.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一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调用请求至少包括出借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出借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出借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出借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m.读取图书的识别芯片中的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

n.基于所述借阅记录确定所述图书是否能够在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不同;

o.当确定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时,保存所述图书;以及

p.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二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少包括还书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还书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还书操作,并且其中,所述还书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

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图书借阅终端以及相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使得用户能够灵活地实现在同一个或不同的图书借阅终端中借阅图书;并且还能够使得具有与图书借阅终端所属服务商的共享协议的其他服务商的图书保存在该图书借阅终端中,最终实现了图书共享服务。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此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示例性应用示意图100;

图2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第一方面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第二方面的流程图

图4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第三方面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应当注意,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各个实施例中所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备选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同样应当注意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使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使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及类似术语应该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术语,即“包括/包含但不限于”,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等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对于附图中的各单元之间的连线,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其表示至少连线两端的单元是相互通信的,并非旨在限制未连线的单元之间无法通信。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对本公开内容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公开内容所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其在本公开内容说明书的上下文及有关领域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共享协议”是指不同服务商为了共享图书、实现服务商之间的清结算业务等达成的协议。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第一智能合约”是指用于实现用户对图书的预定、借阅、还书以及新书入库的智能合约。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第二智能合约”是指用于实现服务商之间进行清结算操作的智能合约。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服务商后台系统”是指分别用于实现与用户终端、图书借阅站点进行通信以及将图书借阅过程所产生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与服务商区块链进行通信(例如,读或写)的应用系统。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isbn号”是指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简称isbn),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

本公开内容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指代、目的或某具体事物,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现有的图书馆作为与当前共享经济不同的共享模式,存在如下特点:1、图书馆具有极强的中心化特点,借书、还书都需去固定地点办理,图书过期滞留不还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与图书的取还地点不够灵活、方便存在直接关系,妨碍了图书的流转速度;2、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参差不齐,现有服务无法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需求,比如读者想预订某个小众的图书,但是图书馆可能并不藏有此书。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主要关注以下技术问题:鉴于现有的图书馆模式的特点而使其经济性较弱、效率较低;以及现有的图书馆模式不具备“随借随还”的便利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能够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图书共享服务。所公开的方法采用区块链的联盟链技术,由不同的服务商作为相应的节点组成联盟链,使得每一个服务商节点部署和管理自己的图书借阅站点(包括图书借阅实体店以及图书借阅终端)以及在联盟链上的相应节点。另外,本公开内容还使得图书借阅站点特别是图书借阅终端与服务商后台系统实现通信,以便于将图书借阅过程中图书借阅终端所产生的数据更新在上述联盟链上,从而使得服务商节点与联盟链上的其他服务商节点进行交易,以实现多个图书服务商所建立的图书共享服务系统。

在本公开内容中,图书借阅终端通常部署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例如,机场、地铁、医院等),以便于用户在这些公共场所借阅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并且能够提高图书借阅的频率。同时,与这些图书借阅终端以及图书借阅实体店互相通信的联盟链上的节点可以部署在云上或者服务商自有的机房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该联盟链中包括图书服务商a、b和c、分别与服务商a、b和c相对应的服务商后台系统110。其中,图书服务商a包括城市b机场门店133、城市c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1、城市d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2以及三个相应的区块链节点;图书服务商b包括城市a机场门店123、城市a地铁站图书借阅终端121、城市a医院图书借阅终端122以及三个相应的区块链节点;图书服务商c包括城市a火车站门店143、城市a便利店图书借阅终端141、城市a人才公寓图书借阅终端142以及三个相应的区块链节点。在本公开内容中,图书借阅站点既可以是图书借阅终端,也可以是实体店(例如,机场门店、火车站门店等各种门店)。

图2至图4具体的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应用中的具体实现。

图2示出了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图书借阅终端(例如,城市a地铁站图书借阅终端121、城市a医院图书借阅终端122、城市c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1、城市d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2、城市a便利店图书借阅终端141、城市a人才公寓图书借阅终端142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方法实现对要借阅的图书进行锁定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用户需要借阅图书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利用终端应用程序或者在线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查询消息进行图书预订。然后,服务商后台系统向该用户终端发送与查询消息相关联的图书清单。接下来,用户根据该图书清单确定要借阅的图书并对该图书进行预订,并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出预订请求。第四,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基于预订请求中的用户账号id以及图书唯一编号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预定相关联的记录项。第五,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冻结所述用户账户中的所述借阅抵押资产,并向当前图书状态信息中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借阅终端发送锁定图书请求。其中,所述当前图书状态信息中的每一个图书状态记录项至少包括相应的图书唯一编号、第二状态信息;当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显示在库时,所述图书状态记录项还包括服务站点编号,其中,与该服务站点编号相对应的图书借阅终端保存了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

在步骤210中,接收来自服务商后台系统(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商后台系统110)的锁定图书请求,其中,所述锁定图书请求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以及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

在本步骤中,服务商后台系统基于当前图书状态信息中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向与该服务站点编号相对应的图书借阅终端发送锁定请求。

在步骤220中,基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锁定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相对应的图书,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在本步骤中具体包括:

首先,基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中的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确定所述图书借阅终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

其次,在存在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的情况下,锁定所述图书。

本步骤使得图书借阅终端能够有效地判断其是否保存了满足锁定图书请求的相应图书,并且在能够满足锁定图书请求的情况下锁定相应的图书,以避免其他用户对该本图书的重复借阅。

在步骤230中,向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在锁定成功的情况下,图书借阅终端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借书凭证,使得用户能够知悉预定的图书所在的具体位置(也即,与该服务站点编号相对应的图书借阅终端)以便于该服务商后台系统将该借书凭证发送给相应的用户终端,使得用户可以进一步利用该用户终端中的借书凭证在与该服务站点编号相对应的图书借阅终端中进行取书操作。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一方面能够通过锁定要借阅的图书以避免图书的重复借阅,并经由服务商后台系统向用户终端提供借书凭证以便于用户取书。另一方面,图书借阅终端还能够满足用户借阅不属于该图书借阅终端服务商(也即,所描述的第二服务商)的其他服务商(也即,所描述的第一服务商)的图书,实现了在不同服务商之间共享图书的效果,从而最大化图书共享的功能。

图3示出了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图书借阅终端(例如,城市a地铁站图书借阅终端121、城市a医院图书借阅终端122、城市c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1、城市d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2、城市a便利店图书借阅终端141、城市a人才公寓图书借阅终端142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方法实现对要借阅的图书的取书操作,具体如下:

步骤310: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步骤320: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借书凭证相对应的被锁定图书,其中,所述被锁定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本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基于所述借书凭证中的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服务站点编号确定是否存在相匹配的锁定图书请求。

图书借阅终端利用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服务站点编号确定其是否接收过相应的锁定图书请求。

第二,在存在所述相匹配的锁定图书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查找所述被锁定图书。

步骤330:在存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情况下,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识别芯片中存储本次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用户账号id。

在利用图书唯一编号在该图书借阅终端中查找到相应的被锁定图书的情况下,图书借阅终端将在该图书的识别芯片中存储本次借阅记录。

步骤340:向用户提供所述被锁定图书。

步骤350: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一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调用请求至少包括出借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出借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出借操作;并且所述出借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

在步骤350中,图书借阅终端首先利用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等数据生成第一调用请求,然后再将所生成的第一调用请求发送到服务商后台系统,以便于该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基于所述出借消息中的用户账号id、图书唯一编号以及借阅抵押资产(其与所借阅图书的价值相关联)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取书相关联的记录项。具体地,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的预定记录、账户信息、用户出借记录、交易流水信息、当前图书状态信息以及图书存管记录,从而便于该联盟链中的其他服务商后台系统能够实时了解每本的动态,从而对图书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便于后续进行新书入库、还书、服务商之间的清结算之类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记录可以包括多个预定记录项,每一个预定记录项可以包括:预订记录id、用户账号id、图书唯一编号、借阅抵押资产以及此时的第一状态信息(例如,“未取”等)。账户信息可以包括多个账户记录项,每一个账户记录项都包括:账号id(可以是用户或服务商的所属服务商账号id)、剩余额度(也即,用户账户或服务商账户中存储的数字资产的总量)、用户名(可以是个人用户或服务商)以及账号类型(包括用户、服务商)。用户出借记录可以包括多个用户出借记录项,每一个用户出借记录项可以包括出借记录id、用户账号id、图书唯一编号、出借时间以及归还时间;当图书借出未归还时,所述归还时间记录为空;当图书借出并且归还时,所述归还时间记录了具体的归还时间点。交易流水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交易记录项,每一个交易记录项可以包括交易记录id、交易类型、出借记录id、交易费用、用户账号id以及所属服务商id。当前图书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多个图书状态记录项,每一个图书状态记录项可以包括图书唯一编号、第二状态信息(例如,图书“在库”、“已借出”以及“已预订”等)、服务站点编号以及用户账号id;其中,当某一图书状态记录项中服务站点编号不为空时,表明该图书保存在该服务站点中。当某一图书状态记录项中用户账号id不为空时,表明该图书已经被具有该用户账号id的用户预订或借阅。图书存管记录可以包括多个图书管存记录项,每一个图书管存记录项可以包括:图书存管记录id、图书唯一编号、服务站点编号、入柜类型、入柜时间、出柜类型以及出柜时间。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首先,能够实现用户根据借书凭证将其所预定的图书从图书借阅终端中取出;其次,能够将所生成的出借消息发送到相应的服务商后台系统,使得该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第一智能合约更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取书相关联的记录项,以便于后续进行新书入库、还书、服务商之间的清结算之类的操作;最后,还能够实现具有共享协议的不同服务商的图书能够在同一图书借阅终端(其中,该图书借阅终端所属服务商也加入了该共享协议)被借出的目的,消除了不同服务商不能共享图书的障碍,扩大了用户借阅图书的范围。

图4示出了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图书借阅终端(诸如城市a地铁站图书借阅终端121、城市a医院图书借阅终端122、城市c机场图书借阅终端131等)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方法实现对已经借阅的图书进行归还操作,具体如下:

步骤410:读取图书的识别芯片中的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

步骤420:基于所述借阅记录确定所述图书是否能够在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不同。本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基于所述借阅记录中的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确定所述图书所属的第一服务商。

其次,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第二服务商是否存在共享协议。

再次,在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第二服务商存在所述共享协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图书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420能够实现将图书归还到与图书的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的其他服务商所提供的图书借阅终端中。

步骤430:当确定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时,该图书借阅终端保存所述图书。

步骤440: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二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少包括还书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还书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还书操作;并且所述还书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在步骤440之后,服务商后台系统接收到该图书借阅终端发送的第二调用请求,然后通过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基于所述还书消息中的用户账号id、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服务站点编号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还书相关联的第一类记录项。另外,在存在逾期还书的情况(也即,借阅时间超过了预设时间)下,该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基于该还书消息中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还书相关联的第二类记录项,并通过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将用户账户的逾期费用转入与本次借阅相对应的服务商的服务商账户,其中,所述逾期费用与所借阅的图书以及逾期时间相关联。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使得用户能够实现将其所持有的借阅图书归还到与该图书的服务商存在共享协议的其他服务商所提供的图书借阅终端中;并且使得该图书借阅终端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还书消息,以便于该服务商后台系统利用该还书消息更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还书相关联的记录项,以便于后续不同服务商之间进行清结算操作。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实现用户在与其取书的不同地区的图书借阅终端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图书借阅终端实现图书归还操作,与现有的图书馆共享模式相比,为用户借阅图书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借阅图书方式;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不同图书服务商之间共享图书的目的。

此外,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还能够实现服务商提供的新书保存在该服务商所拥有的图书借阅终端的操作,具体如下:

第一,图书借阅终端从新的图书的识别芯片中获得属性信息。其中,该属性信息至少包括该图书的图书名称、isbn号以及图书唯一编号。

第二,将图书保存在该图书借阅终端中。

第三,该图书借阅终端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与该图书相对应的新书入库消息。其中,所述新书入库消息至少包括图书的图书名称、isbn号、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该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服务站点编号,所述图书借阅终端能够保存其所属的第一服务商所拥有的图书和/或与所述第一服务商不同的其他服务商所拥有的图书。

在服务商后台系统接收到与该图书相对应的新书入库消息之后,通过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基于所述图书的图书名称、所述isbn号、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服务站点编号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新书入库相关联的记录项。

另外,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在图书服务商之间还可以利用共享协议实现清结算操作,具体如下:

第一: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第二智能合约基于区块链的账本上存储的图书存管记录、图书列表以及服务站点信息来执行第三服务商与其他服务商之间的清结算操作,其中,所述其他服务商是与所述第三服务商不同的服务商。在本实施例中,图书列表可以包括多个图书记录项,每一个图书记录项可以包括:图书名称、图书唯一编号、isbn号以及所属服务商id;服务站点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服务站点项,每一个服务站点项包括:服务站点编号以及所属服务商id。

在本公开内容中可以采用而不限于以下方式来实现上述步骤:

首先,通过利用所述图书存管记录、所述图书列表以及服务站点信息匹配关系来查找第三服务商存管的第一类图书,其中,所述第一类图书是属于其他服务商的图书。

其中,图书存管记录、图书列表以及服务站点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具体是指:在图书存管记录中查找到任一个图书唯一编号所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也即,该本图书实际存放的图书借阅终端),利用该上述所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在服务站点信息中查找到相应的所属服务商id(也即,实际存放上述图书的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服务商),如果上述图书唯一编号在图书列表中对应的所属服务商id(也即,该本图书实际所属的服务商)与上述所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在服务站点信息中查找到相应的所属服务商id(也即,实际存放上述图书的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服务商)不同,则确定该本图书是第三服务商存管的第一类图书,否则可以确定该本图书属于第三服务商。

其次,服务商后台系统确定所述第一类图书所属的服务商是否与所述第三服务商处于同一地区。

再次,在所述第一类图书所属的服务商与所述第三服务商处于同一地区的情况下,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利用所述图书存管记录来确定所述第一类图书中具有第一isbn码的第一图书所属的第四服务商是否存管了所述第三服务商的所述第一图书;以及

接下来,在所述第四服务商存管了所述第三服务商的所述第一图书的情况下,服务商后台系统执行对所述第三服务商与所述第四服务商之间的、与所述第一图书相关的存管费用的扎清操作。

本步骤中的扎清操作是指,服务商后台系统将第三服务商与第四服务商关于所述第一图书的相同存管天数的存管费用进行互相抵消操作。

另外,在确定所述第一类图书所属的服务商与所述第三服务商处于不同地区的情况下,上述步骤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利用所述图书存管记录来确定所述第一类图书中具有第二isbn码的第二图书所属的第五服务商是否存管了所述第三服务商的所述第二图书;以及

在所述第五服务商存管了所述第三服务商的所述第二图书的情况下,服务商后台系统在所述第三服务商与所述第五服务商之间对所述第二图书执行对销操作。

在本步骤中的对销操作是指,服务商后台系统将第三服务商的所述第二图书的所属服务商更换为第五服务商,并且将第五服务商的所述第二图书的所属服务商更换为第三服务商。

第二,通过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基于所属服务商id、图书唯一编号来分别更新所述区块链的账本中与所述清结算相关联的记录项。本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基于所述清结算操作更新账户信息中与所述所属服务商id相对应的账户记录项中的剩余额度;以及

其次,通过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基于所属服务商id在交易流水信息中添加新的交易记录项,其中,所述交易记录项至少包括所述所属服务商id、交易类型以及与所述清结算操作相关联的交易费用。

在执行所述对销操作的情况下,该步骤还包括:

通过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在图书列表中与所述第二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记录项中利用新的所属服务商id替换被对销的所属服务商id。

服务商后台系统通过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在所述图书列表中与所述第二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记录项中将原本的第五服务商的所属服务商id替换为第三服务商的所属服务商id;和/或在所述图书列表中与所述第二图书的另一个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记录项中将原本的第三服务商的所属服务商id替换为第五服务商的所属服务商id。

根据不同服务商之间共享协议的不同,不同服务商之间可以相互共享图书借阅站点(例如,图书借阅终端,或实体店),为用户提供借阅服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清结算方式。例如,每次记件按时间段结算;尤其是异地借还且涉及不同服务提供商时,清结算方式可以定期按书本对销、折价转让等诸多方式进行,这些交易均可采用智能合约来实现。

此外,替代地,上述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图5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500的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500包括处理器501和与处理器501耦接的存储器502,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500能够实现如图2所示的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方法,其中,存储器502存储有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50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501执行以下动作: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g.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借书凭证相对应的被锁定图书,其中,所述被锁定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

h.在存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情况下,在所述被锁定图书的识别芯片中存储本次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用户账号id;

i.向用户提供所述被锁定图书;以及

j.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一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调用请求至少包括出借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出借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出借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出借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以及所述图书唯一编号。

在依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f之前,当所述指令执行时进一步使得处理器501执行以下操作:

a.接收来自服务商后台系统的锁定图书请求,其中,所述锁定图书请求至少包括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以及所借阅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

b.基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锁定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相对应的图书,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具有共享协议;以及

c.向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借书凭证,其中,所述借书凭证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在依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基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锁定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相对应的图书进一步包括:

b1.基于所述锁定图书请求中的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以及

b2.在存在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相对应的图书的情况下,锁定所述图书。

在依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借书凭证相对应的被锁定图书进一步包括:

g1.基于所述借书凭证中的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所述服务站点编号确定是否存在相匹配的锁定图书请求;以及

g2.在存在所述相匹配的锁定图书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图书唯一编号查找所述被锁定图书。

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图书借阅终端500还能够实现如图4所示的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方法。其中,指令在由处理器50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501执行以下动作: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m.读取图书的识别芯片中的借阅记录,其中,所述借阅记录至少包括所述图书的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本次借阅相关联的用户账号id;

n.基于所述借阅记录确定所述图书是否能够在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其中,所述图书属于第一服务商,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所属的第二服务商不同;

o.当确定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时,保存所述图书;以及

p.向服务商后台系统发送第二调用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少包括还书消息,并且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商后台系统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利用所述还书消息在区块链上完成还书操作,并且其中,所述还书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账号id、所述图书唯一编号以及与所述图书借阅终端相对应的服务站点编号。

在依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n中基于所述借阅记录确定所述图书是否能够在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进一步包括:

n1.基于所述借阅记录中的所述图书唯一编号确定所述图书所属的第一服务商;

n2.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第二服务商是否存在共享协议;以及

n3.在所述第一服务商与所述第二服务商存在所述共享协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图书能够在所述图书借阅终端处归还。

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基于区块链实现图书共享的方法、图书借阅终端以及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由不同的服务商组成联盟投放图书,丰富图书的多样性,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要。另外,本公开内容还充分利用不同服务商之间的共享协议,实现图书的跨服务商借还的共享模式,进一步扩大异地借还的地区范围,真正实现图书的“随借随还”。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设备的若干装置或子装置,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