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及眼镜租还、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3496发布日期:2019-05-22 03:00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及眼镜租还、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共享眼镜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及眼镜租还、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3d电影所呈现的立体效果深受大众喜爱,3d电影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立体电影在市场份额上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电影。3d电影的立体效果需要结合3d立体眼镜才能呈现,前期电影院会免费提供观影眼镜,在用户观看完电影后归还,方便了用户的观影便捷程度。

但是提供免费眼镜对于影院方来说则导致增大其成本压力,且管理难度大,目前的影院开始不再免费提供3d眼镜,用户看3d电影需自备或购买3d眼镜,但是该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1)影院方提供的付费眼镜廉价,质量差,导致观看体验差;

(2)3d眼镜购买渠道单一,不能随时随地购买,忘记自带3d眼镜的用户必须购买影院方的廉价眼镜,增加用户重复购买廉价眼镜次数,用户体验感差;

(3)影院方售卖眼镜影响电影票房,客诉增加。

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和减低影院方的成本,观影场景下3d眼镜的刚需问题急需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控制共享眼镜柜实现租还眼镜动作,降低影院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租还眼镜方法,让客户能自助使用,借还3d眼镜并在还镜后自动统计使用费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管理方法,专人管理,实时对共享眼镜柜内眼镜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对柜内眼镜进行维护和补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共享眼镜柜,包括出租柜体和回收柜体,出租柜体内置有电子锁,出租柜体外表面设置有与电子锁相对应的二维码标签,出租柜体内放置有与二维码标签相对应的电子标签,回收柜体内置有回收装置;

控制系统,与共享眼镜柜相连接,负责接收用户扫描出租柜体上二维码标签所生成的二维码信息,控制出租柜体内对应电子锁打开,并负责接收用户将眼镜投放入回收柜体后回收装置读取归还眼镜电子标签所生成的识别信息,进行计费统计与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出租柜体,包括有多个并列的收纳腔,每个收纳腔内放置有一个格盒,每个格盒与安装在其对应收纳腔内的电子锁相连接,每个电子锁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通;每个格盒外表面都附有其唯一的二维码标签,每个格盒内放置有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每个眼镜的电子标签与其所放置的格盒的二维码标签相对应。

用户可扫描某个格盒外的二维码标签,识别二维码标签中收纳腔地址,控制该收纳腔地址中的电子锁打开,格盒在电子锁打开时被弹出收纳腔,用户即可取出格盒内的眼镜。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柜体,回收柜体安装在出租柜体下方,回收柜体上表面开设有回收孔,回收孔的正下方安装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读取归还眼镜的电子标签,生成对应的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归还眼镜对应的共享眼镜柜的唯一码、归还眼镜对应的共享眼镜柜的地址、归还眼镜内置电子标签所对应的格盒地址。

用户在使用完眼镜后,将眼镜投放入回收柜体内,回收装置读取归还眼镜中的电子标签,根据识别信息可判断归还眼镜是否是原共享眼镜柜内的原装眼镜,并便于后期自动统计眼镜的使用时长,自动进行费用结算,提高共享眼镜柜的智能程度,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标签后读取二维码标签中的二维码信息,将二维码信息传送到主控模块中;

读卡模块,通过回收装置识别眼镜中的电子标签,负责接收回收装置传送的识别信息后,将识别信息传送到主控模块中;

主控模块,负责接收由各模块反馈的信息,判断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所对应的眼镜是否可借,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传送到各模块中执行相关动作;

开锁模块,与电子锁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出的开锁指令,根据开锁指令控制对应的电子锁打开,实现对应的格盒弹出其收纳腔;

计时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出的开始计时指令和停止计时指令,计算对应眼镜的使用时长;

云后台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主控模块信号连通,负责远程采集和处理出租柜体的状态信息和每个眼镜的使用时长,根据每个眼镜的使用时长分别计算出每个收纳腔的使用费用,分别向相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结算费用的指令;并根据采集数据实时统计出租柜体的库存数量,向与其连接的设定终端设备发送提示指令。

共享眼镜柜实现租还操作后,租还的相关信息会上传到云后台模块中,管理人员可对每台共享眼镜柜的实时使用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对每台共享眼镜柜的眼镜进行回收、清洗和管理。

进一步地,判断二维码信息对应的眼镜是否可借是通过判断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是否是第一次被识别,若该二维码标签属于第一次被识别,则对该二维码标签对应的收纳腔进行预定,并继续后续的开锁动作;若该二维码标签被标识为已预订或并非第一次被识别,则直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无法开锁的指令。

用户可通过扫描共享眼镜柜上的二维码标签,对想要开锁取出的眼镜进行预约,防止其他用户再次扫描同一个二维码标签,导致开锁情况混乱。若二维码标签被识别未并非第一次被识别,提醒用户留意该眼镜可能存在恶意调换的情况,防止用户使用恶意调换的眼镜后无法正常归还,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开锁指令是通过主控模块接收到由二维码识别模块传送的二维码信息后生成,所述开始计时指令是通过主控模块在电子锁打开时生成,所述停止计时指令是通过主控模块在接收到读卡模块识别到对应归还眼镜的电子标签时生成。

主控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反馈信息,生成对应的指令传送到对应的模块中进行执行,整体上提供共享眼镜柜的智能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出租柜体的唯一码、出租柜体地址、已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所对应的收纳腔地址。

用户扫描二维码标签后,所识别的二维码信息能反映出用户使用的共享眼镜柜的具体位置,还能根据出租柜体的唯一码进行防伪操作,同时还能反映出用户扫描的收纳腔地址,可根据用户扫描的收纳腔地址打开对应的收纳腔,提高开锁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出租柜体的唯一码、出租柜体地址、已开锁收纳腔地址。

状态信息反映了出租柜体目前投入使用的地址,同时增加了出租柜体的防伪功能,及时反馈出租柜体中已经开锁的收纳腔的具体位置,还能统计出已经开锁的收纳腔的数量,让后台人员及时了解共享眼镜柜的实时状态,提高共享眼镜柜的管理便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多个端口,包括但不限于usb端口、视频端口和网络端口,所述主控模块通过usb端口连接有语音设备和输入设备,主控模块通过视频端口连接有显示设备,主控模块通过网络端口连通无线网络。

提高共享眼镜柜的扩展性,提高共享眼镜柜的使用便捷程度,同时可通过端口进行广告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户验证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软件平台对录入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登录。

用户预先在软件平台上录入用户信息,绑定支付信息,当用户在借还眼镜后,可根据支付信息自动扣费,提高支付的便捷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初始化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在触发后控制各模块清除上一次操作的执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化模块的触发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外置的设定读卡器或权限人员手动选择的任一方式触发。

在共享眼镜柜内的眼镜统一进行清洗和补充后,初始化模块的启动能让共享眼镜柜内上一次操作的执行数据清除掉,让共享眼镜柜能重新投入新一轮的租借活动,防止上一次的操作数据影响下一次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共享眼镜柜的操作精确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租还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括用户通过软件平台输入的登录信息和预先交付的押金金额;

步骤s2:接收由不同用户使用其各自的终端设备扫描出租柜体格盒外表面上的二维码标签所生成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3:从二维码信息中获取二维码地址,控制该二维码地址上的电子锁打开,将放置有眼镜的已扫码的格盒弹出收纳腔,并开始计算眼镜的使用时长;

步骤s4:接收由回收装置读取归还眼镜内置的电子标签后所生成的识别信息,并停止计算眼镜的使用时长;

步骤s5:统计眼镜使用时长,并根据眼镜使用时长计算出相应的使用费用,并向相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结算费用的指令,要求用户缴纳费用,完成眼镜的租还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21:预先判断已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是否是第一次被识别,若该二维码标签属于第一次被识别,则对该二维码标签对应的收纳腔进行预定,并继续步骤s3的开锁动作;若该二维码标签并非第一次被识别,或该二维码标签被标识为已预订,则直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无法开锁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41:将识别信息与该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进行比较,若眼镜的识别信息与柜体信息中的每一组数据组都不相符,则进行提示处理;若眼镜的识别信息与柜体信息中的某一组数据组相符,则继续进行步骤s5。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信息包括共享眼镜柜的唯一码、共享眼镜柜地址和每个收纳腔地址,每个收纳腔地址分别与共享眼镜柜唯一码、共享眼镜柜地址共同组成一系列数据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每台共享眼镜柜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统计每台共享眼镜柜中的已开锁收纳腔数量,计算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

步骤s2:采集每台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根据柜体信息统计每台共享眼镜柜中所有收纳腔的总数;

步骤s3:实时检测某一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是否低于设定值;若某一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低于设定值,向设定的终端设备发送该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和提示指令;

步骤s4:接收到提示指令后,安排相关人员根据柜体信息前往该共享眼镜柜的现场对眼镜进行回收,对回收的眼镜进行统一清洗;

步骤s5:通过只读式读卡器扫描已清洗眼镜的电子标签,识别出与该眼镜电子标签相对应的收纳腔地址,将已清洗的眼镜对应放回收纳腔的格盒内,并关闭对应的电子锁;

步骤s1和步骤s2同步进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6:对已经补货完毕的共享眼镜柜进行初始化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值设置为共享眼镜柜所有收纳腔总数的设定百分比值。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供一种共享眼镜柜,实现自助借还3d眼镜,提高每个眼镜的使用率,减少用户重复购买劣质3d眼镜的次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实现全自动眼镜租赁售卖,对共享眼镜柜进行远程智能监控管理,实时了解共享眼镜柜的使用状态,及时安排人员对眼镜进行清洗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收纳腔和电子锁的局部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电子锁和格盒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读卡机构驱动电路的单片机芯片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读卡机构驱动电路的晶振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读卡机构驱动电路的rfid电路(左)和放大电路图(右);

图8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租还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管理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1、出租柜体;101、收纳腔;102、电子锁;2、回收柜体;201、回收孔;202、限位框;203、读卡机构;204、开合设备;205、动力机构;3、格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所述共享眼镜柜包括出租柜体1和回收柜体2,包括有多个并列的收纳腔101,每个收纳腔101内放置有一个格盒3,每个格盒3与安装在其对应收纳腔101内的电子锁102相连接,每个电子锁102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通;每个格盒3外表面都附有其唯一的二维码标签,每个格盒3内放置有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每个眼镜的电子标签与其所放置的格盒3的二维码标签相对应。

其中共享眼镜柜每个收纳腔101内的电子锁102可设置为电磁锁,该电磁锁为一般储物柜常用的电磁锁,电子锁102的锁头处设置有凹槽,格盒3末端处设置有环形把手,格盒3的环形把手锁紧在电子锁102的凹槽处,凹槽处内含弹簧,电子锁102在接收到开锁指令后,电子锁102开锁的同时电子锁102锁头内的弹簧将格盒3从电子锁102的凹槽处弹出,从而实现格盒3弹出收纳腔101的动作。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限位框202,设置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结构,限位框202的上框口位于回收孔201的正下方,限位框202的下框口处安装有开合设备204;

开合设备204,由动力机构205连接控制,动力机构205控制开合设备204在限位框202下框口处进行平移或旋转实现开合动作;

读卡机构203,多个读卡机构203围绕安装在限位框202的外表面,用于读取眼镜内置电子标签所对应的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传送到与读卡机构203相连接的控制系统中。

本实施例中,读卡机构203包括线圈和固定板,所述线圈缠绕固定在固定板上,线圈两端口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如图5~7所示,驱动电路包括:

单片机芯片,采用stm8l051f3芯片,单片机芯片通过多个端口与各电路相连接,负责接收并控制各电路执行工作,单片机芯片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将读取信息传送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

电源电路,与单片机芯片连接,为单片机芯片提供3.3v电压,电源电路包括100nf和2.2uf的滤波电容,连接在直流电压的正负极之间,以滤除高频交流电;

晶振电路,与单片机芯片连接,为单片机芯片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rfid电路,与线圈和单片机芯片相连接,一个rfid电路驱动两个线圈,用于驱动线圈识别眼镜内置的电子标签,包括电阻r8、r9、r18和两个三极管q1和q2;

放大电路,与线圈和单片机芯片相连接,放大电路用于将线圈读取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到单片机芯片中,单片机芯片对读取信号进行处理。

此外,动力机构205可设置为电机或气缸等,带动开合设备204平移或反转到限位框202的下框口,开合设备204能遮挡住限位框202,当用户将已经使用完毕的眼镜投放到限位框202内,此时归还的眼镜及可停留在限位框202内,让限位框202外的读卡机构203读取归还眼镜中的电子标签,读取出归还眼镜中的识别信息,当读取成功后,主控模块控制动力机构205带动开合设备204进行平移或反转到设定角度,让限位框202的下框口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限位框202内的眼镜即可从限位框202内落下,收藏在回收柜体2内;当开合设备204打开设定时间后,开合设备204自动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让限位框202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眼镜所在出租柜体1的唯一码、该眼镜所在出租柜体1的地址、该眼镜所对应的收纳腔101地址;读卡机构203在读取归还眼镜的电子标签后,将识别信息传送到主控模块中进行后续操作。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控制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

用户验证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软件平台对录入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登录。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软件app等方式预先进行用户注册登录,提前交付一定的押金,并输入用户的支付信息,便于后期的扣费环节。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标签后读取二维码标签中的二维码信息,将二维码信息中的出租柜体1的唯一码、出租柜体1地址、已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所对应的收纳腔101地址识别出来,并将其传送到主控模块中进行处理。

读卡模块,通过回收装置识别眼镜中的电子标签,负责接收回收装置传送的识别信息后,将识别信息传送到主控模块中。

主控模块,负责接收由各模块反馈的信息,判断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所对应的眼镜是否可借,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传送到各模块中执行相关动作。

开锁模块,与电子锁102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出的开锁指令,根据开锁指令控制对应的电子锁102打开,实现对应的格盒3弹出其收纳腔101,即可取出格盒3内的眼镜。

计时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出的开始计时指令和停止计时指令,计算对应眼镜的使用时长。

云后台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主控模块信号连通,负责远程采集和处理出租柜体1的状态信息和每个眼镜的使用时长,根据每个眼镜的使用时长分别计算出每个收纳腔101的使用费用,分别向相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结算费用的指令;并根据采集数据实时统计出租柜体1的库存数量,向与其连接的设定终端设备发送提示指令。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用户在需要租借眼镜时,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对共享眼镜柜上的任一二维码标签进行扫描,终端设备将扫描的二维码标签传送到二维码识别模块中;若多个用户同时扫描不同的二维码标签,二维码识别模块将按照终端设备传送二维码标签的顺序依次对二维码标签进行识别。

二维码识别模块对二维码标签进行识别,读取二维码标签对应的二维码信息,并将其二维码信息传送到主控模块中,主控模块根据二维码信息中对应的收纳腔101地址,向开锁模块发出开锁指令,开锁模块在接收到开锁指令后控制该收纳腔101地址上的电子锁102打开,实现格盒3从收纳腔101中弹出,用户即可从弹出的格盒3中取出眼镜。

而为了提高扫码取镜的准确程度,主控模块在接收到二维码信息后会判断该二维码标签是否第一次被识别,若二维码标签被识别到是第一次识别,则在用户的确认下对该二维码标签标注为预定状态,用户也可通过终端设备解除其预订状态,并在解除预订状态时将其识别次数记录归零;若识别到该二维码标签已经处于预定状态,则直接发送相关指令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进行提示,告知用户该收纳腔101中的眼镜已被其他用户预订,请用户重新扫描其他二维码标签;若识别到该二维码标签并非第一次被识别且未处于预订状态或者若识别到二维码标签的二维码信息并非共享眼镜柜中原有的标签,则直接发送相关指令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进行提示,告知用户该眼镜可能被恶意调换,请用户重新扫描其他二维码标签,并发送提示指令到云后台模块中,将该收纳腔101列为异常状态,待管理人员检查确认。

上述判断过程能避免多个用户先后或同时扫描同一二维码标签所导致的开锁混乱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避免眼镜被恶意调换,导致用户使用到劣质眼镜或在使用眼镜后无法正常归还。

当主控模块采集到某个收纳腔101的电子锁102被打开后,则向计时模块发出开始计时指令,开始计算该收纳腔101内眼镜的使用时长,等到该眼镜被回收装置读取成功时,主控模块根据回收装置传送的识别装置,判断归还眼镜是否原装眼镜,通过主控模块将回收装置读取到的识别信息与该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进行比较,若眼镜的识别信息与柜体信息中的每一组数据组都不相符,则代表归还眼镜并非该共享眼镜柜内的原装眼镜,则做出提示处理,提示用户将眼镜放回原来的共享眼镜柜中;若相符,则代表归还眼镜为原装眼镜,则控制开合设备204运动到打开状态,让归还的原装眼镜落入回收柜体2内。

待主控模块确认了归还眼镜为原装眼镜后,则向计时模块发出停止计时指令,结束眼镜使用时长的计算,并统计出该眼镜的使用总时长,并将总时长上传到云后台模块中进行计费处理。

云后台模块实时采集每台共享眼镜柜中主控模块的各种参数,例如出租柜体1的状态信息和每个眼镜的使用时长,对每个出租的眼镜进行计费处理的同时,还会对共享眼镜柜中借出的眼镜数量进行实时统计,若某台共享眼镜柜的眼镜库存数量低于设定值,则提示相关人员到场对归还眼镜进行回收、并及时补充共享眼镜柜内的眼镜。

实施例二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租还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括用户通过软件平台输入的登录信息和预先交付的押金金额;

用户预先通过微信小程序、软件app或其他软件平台注册登录相关账号,预先交付一定押金,并输入支付信息或绑定支付软件,例如微信钱包或支付宝钱包。

步骤s2:接收由不同用户使用其各自的终端设备扫描出租柜体1格盒3外表面上的二维码标签所生成的二维码信息;

用户利用各自的终端设备扫描任一二维码标签,并对其进行预定确认,防止其他人员在确认开锁前再次扫描同一二维码标签,导致出现开锁情况混乱。

步骤s21:预先判断已扫描的二维码标签是否是第一次被识别,若二维码标签被识别到是第一次识别,则在用户的确认下对该二维码标签标注为预定状态,用户也可通过终端设备解除其预订状态,并在解除预订状态时将其识别次数记录归零;若识别到该二维码标签已经处于预定状态,则直接发送相关指令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进行提示,告知用户该收纳腔101中的眼镜已被其他用户预订,请用户重新扫描其他二维码标签;若识别到该二维码标签并非第一次被识别且未处于预订状态或者若识别到二维码标签的二维码信息并非共享眼镜柜中原有的标签,则直接发送相关指令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进行提示,告知用户该眼镜可能被恶意调换,请用户重新扫描其他二维码标签,并发送提示指令到云后台模块中,将该收纳腔101列为异常状态,待管理人员检查确认。

步骤s3:从二维码信息中获取二维码地址,控制该二维码地址上的电子锁102打开,将放置有眼镜的已扫码的格盒3弹出收纳腔101,并开始计算眼镜的使用时长;

步骤s4:接收由回收装置读取归还眼镜内置的电子标签后所生成的识别信息,并停止计算眼镜的使用时长;

用户在开锁后取出眼镜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将眼镜投放到回收柜体2中,回收装置在识别到归还眼镜的电子标签后,即可完成眼镜的归还操作。

步骤s41:将识别信息与该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进行比较,即判断归还的眼镜是否是原装眼镜;若眼镜的识别信息与柜体信息中的每一组数据组都不相符,即代表该归还眼镜并非本共享眼镜柜原有的眼镜,则进行提示处理,让用户将眼镜归还到原来的共享眼睛柜中;若眼镜的识别信息与柜体信息中的某一组数据组相符,即代表归还的眼镜为本共享眼镜柜的原装眼镜,则继续进行步骤s5。

步骤s5:统计眼镜使用时长,并根据眼镜使用时长计算出相应的使用费用,并向相对应的终端设备发出结算费用的指令,要求用户缴纳费用,完成眼镜的租还操作。

实施例三

一种共享眼镜柜的眼镜管理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s1:采集每台共享眼镜柜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统计每台共享眼镜柜中的已开锁收纳腔101数量,计算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

步骤s2:采集每台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根据柜体信息统计每台共享眼镜柜中所有收纳腔101的总数;

步骤s3:实时检测某一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是否低于设定值;所述设定值设置为共享眼镜柜所有收纳腔101总数的设定百分比值;若某一共享眼镜柜的库存数量低于设定值,向设定的终端设备发送该共享眼镜柜的柜体信息和提示指令;

步骤s4:接收到提示指令后,安排相关人员根据柜体信息前往该共享眼镜柜的现场对眼镜进行回收,对回收的眼镜进行统一清洗,即将眼镜统一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紫外线扫描清洗;

步骤s5:通过只读式读卡器扫描已清洗眼镜的电子标签,识别出与该眼镜电子标签相对应的收纳腔101地址,将已清洗的眼镜对应放回收纳腔101的格盒3内,并关闭对应的电子锁102;

步骤s6:对已经补货完毕的共享眼镜柜进行初始化设置。

步骤s1和步骤s2同步进行。

其中眼镜的回收和清洗还采取以下方式:

在共享眼镜柜的每一个收纳腔101内均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安排相关人员前往共享眼镜柜的现场进行回收时,可通过读卡器直接对归还但未清洗的眼镜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将每个眼镜放回对应的收纳腔101的格盒3内,并将格盒3推进电子锁102的凹槽处进行锁紧,然后利用共享眼镜柜内的紫外线消毒灯对每个收纳腔101内的眼镜进行消毒,减少眼镜运输所带来的麻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