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8894发布日期:2018-12-28 18:5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出线在我们的生活中,现有充电设备的充电线一般裸露在外壁,当不使用时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在充电完成后充电线随意放置在地面上,容易遭到汽车车轮碾压,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车辆碾压的充电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包括主体、控制器、充电器、驱动块和限位机构,主体内部设有充电器,主体侧壁上沿设有出线口,主体内腔设有对应出线口的竖向隔板形成出线腔,充电器上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自下向上穿过出线腔后穿过出线口伸出主体外部,所述充电线末端对应连接有充电插头;出线腔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固连在充电线上;充电线末端靠近充电插头处设有大端指向充电插头的锥形限位凸缘,驱动块位于出线腔底部时,限位凸缘回收至出线口内侧;所述出线口内壁设有对应限位凸缘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竖向固连在主体内壁的驱动杆和设置在驱动杆上端且侧壁贴合主体内壁的限位板,限位板中部设有对应限位凸缘的V形孔,充电线对应穿过V形孔,限位板通过驱动杆竖向驱动与出线口形成交错;主体外壁设有二维码,充电器上对应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网络云端。

作为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GPS定位装置。隔板下沿设有对应充电线的定滑轮。

更进一步地,充电线位于限位凸缘与充电插头之间固连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挂钩或者磁铁。主体上沿向外伸出有对应出线口的挡板。驱动杆为电磁推杆。

有益技术效果:设置驱动块,驱动块受重力作用向下受力,能够充电线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二维码,通过手机或其他扫码设备进行扫码,扫码后通过手机APP连接连接网络云端,通过网络云端对控制器实现控制,结构简单,通过扫码进行充电器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限位机构结构简图;

图3为本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充电器、3驱动块、4限位凸缘、5充电插头、6限位装置、7驱动杆、8限位板、9控制器、10无线传输模块、11隔板、12二维码、13触动开关、14V形孔、15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充电设备,参见图1-3:包括主体1、控制器9、充电器2、驱动块3和限位机构,主体1内部设有充电器2,主体1侧壁上沿设有出线口,主体1内腔设有对应出线口的竖向隔板11形成出线腔,充电器2上设有充电线15,所述充电线15自下向上穿过出线腔后穿过出线口伸出主体1外部,所述充电线15末端对应连接有充电插头5;出线腔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驱动块3,所述驱动块3固连在充电线15上;充电线15末端靠近充电插头5处设有大端指向充电插头5的锥形限位凸缘4,驱动块3位于出线腔底部时,限位凸缘4回收至出线口内侧;所述出线口内壁设有对应限位凸缘4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竖向固连在主体1内壁的驱动杆7、设置在驱动杆7上端且侧壁贴合主体1内壁的限位板8,限位板8中部设有对应限位凸缘4的V形孔14,充电线15对应穿过V形孔14,限位板8通过驱动杆7竖向驱动与出线口形成交错;主体1外壁设有二维码12,充电器2上对应连接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连接网络云端。网络云端为服务器。

设置驱动块3,驱动块3受重力作用向下受力,充电完成后能够充电线15向主体1内部缩回;设置二维码12,通过手机或其他扫码设备进行扫码,扫码后通过手机APP连接网络云端,通过网络云端对控制器9实现控制,结构简单,通过扫码进行充电器2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

设置触动开关13,当充电完成后,充电完成后,通过手机APP点击确认,即可通过控制云端向控制器发送结束信息;此时放开充电线15,驱动块3向下位移,当驱动块3触碰到触动开关13时候,控制器9控制驱动杆7向上推动限位板8,限位板8V形孔14与出现孔交错,通过V形孔14卡接在限位凸缘4大端,从而实现充电线15限位;充电时,通过手机扫码进行充电控制,网络云端向控制器9发送充电信号,控制器9控制充电器2启动,此时控制器9驱动驱动杆7向下位移,使限位凸缘4顺利穿过V形孔14。

所述控制器9上设有GPS定位装置。控制器9控制充电器2充电的同时,利用GPS定位装置收集位置信息,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判断充电者较多的地点,从而对充电设备进行投放调度。

所述控制器9上设有GPS定位装置。隔板11下沿设有对应充电线15的定滑轮。

充电线15位于限位凸缘4与充电插头5之间固连有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为挂钩或者磁铁。设置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机构固定在车体上,保证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插头不受力,提高充电的稳定性,通过挂钩或者磁铁连接,方便固定和拆卸。

主体1上沿向外伸出有对应出线口的挡板。驱动杆7为电磁推杆。设置挡板,通过挡板对出现口进行遮挡,保证出线口不受雨水侵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