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进票机构和票据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9989发布日期:2018-08-10 20: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助金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票据进票机构和票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各类票据大多由人工进行识别和处理,费时费力且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影响客户体验,少数票据自助处理设备可完成票据的自动处理,但由于实际操作中需要适应不同规格票据(例如不同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因此对票据放入设备的进票姿态(特别是票据的进票偏斜角度)要求非常严格,如果票据存在较大偏斜的话,很难将票据送入到设备内部,客户体验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票据自助设备的票据进票过程操作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票据进票机构和票据处理设备,可实现票据较大范围内的自动对齐和纠偏的进票方案,解决用户操作时放票状态的随意性问题,提升客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票据进票机构,具有进票口3的进票通道301和位于进票通道301两侧的滚轮走票组件,

所述进票通道301上设有在进票方向将通道完全挡住和打开的挡爪组件6,所述挡爪组件6包括垂直于进票方向往复运动的挡爪607和驱动挡爪的往复驱动系统;

所述挡爪607靠近进票口一侧的进票通道上布置有至少两组对齐传感器组件,其中两组所述对齐传感器组件分别靠近挡爪607位于进票通道301内的两端;

所述对齐传感器组件与与走票电机401往复驱动系统反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齐传感器组件包括对齐发射传感器、对齐接收传感器和对齐光纤,所述对齐发射传感器和对齐接收传感器沿挡爪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所述对齐光纤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对齐光纤的两端面分别与对齐发射传感器和对齐接收传感器对接,形成检测票据位置的对齐闭合回路。

进一步的,所有的对齐传感器组件的对齐发射传感器、对齐接收传感器沿平行于挡爪的直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挡爪607为L型长条构件,长度不小于进票通道301的宽度,其中垂直于进票方向的一面设置成梳齿结构,所述梳齿结构位于进票通道内,完全挡住票据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挡爪组件6的往复驱动系统包括凸轮轴组件和挡爪复位弹簧606;

所述凸轮轴组件的驱动轴平行于挡爪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上装配有至少两组相同的驱动凸轮,至少两组所述挡爪复位弹簧606压缩布置在挡爪607的另一面上,将挡爪607的外侧与驱动凸轮压紧接触;

所述驱动轴与挡爪电机402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票据进票机构中,所述走票组件包括布置在进票通道两侧一一对应的若干组滚轮,其中一侧的滚轮为主动轮,与走票电机401传动连接;另一侧的滚轮为从动轮,通过从动轮扭簧与主动轮对辊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进票口3内侧的进票通道两侧设置有进票口检测传感器组件,所述进票口检测传感器组件与走票电机401和往复驱动系统反馈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爪607远离进票口一侧的进票通道上布置的两组检偏传感器组件,所述检偏传感器组件与走票电机401反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偏传感器组件包括检偏发射传感器、检偏接收传感器和检偏光纤,所述检偏发射传感器和检偏接收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所述检偏光纤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检偏光纤的两端面分别与检偏发射传感器和检偏接收传感器对接,形成检测票据位置的检偏闭合回路;

所有的检偏传感器组件的检偏发射传感器、检偏接收传感器沿平行于挡爪的直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用于上述票据进票机构的进票方法,具体如下:

票据100由操作人员通过进票口3塞进进票通道301,所述进票口检测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票据100后将挡爪607挡住进票通道301,同时启动走票电机401,通过走票组件将任意角度的票据100向输送通道301内运动;

如果票据有偏斜,先接触到挡爪607的部分票据切断其中一组对齐传感组件的信号并由挡爪阻挡该部分票据继续运动,走票组件持续带动票据100运动,将偏斜的另一部分票据逐渐向挡爪607靠近,直至接触到挡爪607,此时票据同时切断所有对齐传感器组件的信号,控制走票组件暂停,控制挡爪607打开进票通道301;

如果票据没有偏斜,票据100前端同时接触挡爪607,直接切断所有对齐传感器组件的信号,控制挡爪607打开进票通道301;

挡爪607打开进票通道后,继续启动走票组件带动票据100经过检偏传感器组件,判断检偏传感器组件之间信号切断的时间差Δt,如果Δt超过设定的范围,则认为票据100在进票通道内运动的过程发生了偏斜,控制走票组件将票据100从出票口退出,如果Δt在设定范围内,则票据正常向内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票据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票据进票机构,以及票据扫描机构10和票据存储箱13;

所述票据扫描机构10与进票通道301的出票口对接,所述票据存储箱13 内的票据暂存通道11与票据扫描机构10对接,所述票据暂存通道11的一侧设有将票据推入票据存储箱的推票机构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票通道内设置挡爪和多组对齐传感器组件进行配合动作,能够将任意角度放入进票通道内的票据进行自动对齐纠偏,并且通过多组检偏传感器组件,对票据进行自动检偏,杜绝了偏斜的票据进入后续的票据处理系统,同时能够对放入的不同角度的票据进行处理。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放票据进入前的自动纠偏功能和在走票过程中的自动检偏功能,提高了设备的体验感,可在各类票据自助处理设备上进行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票据进票机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票据进票机构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中的票据进票机构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中的挡爪组件传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挡爪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对齐传感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检偏传感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的上部偏斜票据的进票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的下部偏斜票据的进票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的票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底座、201-主动轮支架、202-第一主动轮、203-第二主动轮、

3-进票口、301-进票通道、

401-走票电机、402-挡爪电机、

501-从动轮支架、502-第一从动轮、503-第二从动轮、504-第一从动轮扭簧、505-第二从动轮扭簧、

6-挡爪组件、601-第一挡爪驱动齿轮、602-第二挡爪驱动齿轮、603-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4-挡爪驱动轴、605-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6-挡爪复位弹簧、607- 挡爪、701-进票口检测发射传感器、702-进票口检测接收传感器、703-对齐传感器板、7031-上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2-上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3-下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4-下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4-检偏传感器板、7041-上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3-上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2-下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4-下端检偏发射传感器、801-第一对齐光纤、802-第二对齐光纤、803-第一检偏光纤、 804-第二检偏光纤、10-票据扫描机构、100-票据、11-票据暂存通道、12-推票机构、13-票据存储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票据进票机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包括底座 1、进票口3、进票通道301以及设置在进票通道内的走票组件、挡爪组件7、对齐传感器组件、检偏传感器组件,其中走票组件用于带动票据在进票通道301 内沿进票方向运动;挡爪组件7在往复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可垂直于进票方向将进票通道301完全挡住,阻挡票据通过进票通道,也可在往复驱动系统的驱动下,打开进票通道301,让对齐后的票据通过;对齐传感器组件和走票组件配合,在挡爪组件的阻挡下将偏斜的票据自动对齐;检偏传感器组件可对即将送出进票通道的票据进行再次检偏。

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进票通道30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一端设置进票口3,票据从进票口3插入进票通道301内,走票组件包括设置在进票通道 301两侧的两组平行的滚轮组件,具体包括主动轮支架201、第一主动轮202、第二主动轮203、从动轮支架501、第一从动轮502、第二从动轮503、第一从动轮扭簧504、第二从动轮扭簧505。两组滚轮组件一前一后布置,形成对票据的连续传送。

底座1、主动轮支架201和从动轮支架501构成进票通道的机架,票据由进票口3处进入进票通道,通道同一侧的主动轮指夹201上设有第一主动轮202 和第二主动轮203,走票电机401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主动轮202和第二主动轮 203传动连接,带动第一主动轮202和第二主动轮203同步转动。第一从动轮 502和第二从动轮503设置在进票通道另一侧的从动轮支架501上,分别与第一主动轮202和第二主动轮203对辊压紧票据,并通过第一从动轮扭簧504和第二从动轮扭簧505来获得合适的弹性压紧力。

在进票口3内侧的进票通道两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票据进入进票通道的进票口检测传感器组件,包括分别位于进票口内侧进票通道两侧分布的进票口检测发射传感器701和进票口检测接收传感器702,当票据通过进票口检测发射传感器701和进票口检测接收传感器702后,切断相互之间的检测光线,发出票据位置信号,进票口检测传感器组件将票据的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走票组件的走票电机401和往复驱动系统的挡爪电机402,实现走票组件对票据进行输送,同时将挡爪挡住进票通道,便于对票据进行自动对齐。

结合参见图4,挡爪组件6具体包括第一挡爪驱动齿轮601、第二挡爪驱动齿轮602、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3、挡爪驱动轴604、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5、挡爪复位弹簧606和挡爪607。

如图5所示,挡爪607为一L形长条构件,其长度不小于进票通道的宽度,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面,其中一个垂直于进票方向设置,并且该面设置成梳齿状,挡爪挡住进票通道时,若干个梳齿沿进票通道分布,能够完全票据通过。在挡爪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导向的圆柱凸台。

挡爪607在进票通道内有抬起和放下两种状态,挡爪通过往复驱动系统在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的往复驱动系统包括挡爪复位弹簧606和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3、挡爪驱动轴604以及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5构成的凸轮轴组件来实现。其中,挡爪驱动轴604平行于挡爪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3和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5结构相同,分别固定套装在挡爪驱动轴604的两端,安装方向也相同,保证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3和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5 同步与挡爪两端接触,两组挡爪复位弹簧606压缩布置在挡爪607的另一面和进票通道外壁之间,将挡爪607的外侧向第一挡爪驱动凸轮603和第二挡爪驱动凸轮605推紧接触;挡爪驱动轴604通过第一挡爪驱动齿轮601和第二挡爪驱动齿轮602组成的齿轮传动副与挡爪电机402传动连接。

当挡爪电机402正向转动时,通过第一挡爪驱动齿轮601和第二挡爪驱动齿轮602的带动挡爪驱动轴604正向旋转,其上相同设置的两个挡爪驱动凸轮转动至最大行程位置接触挡爪,两个挡爪驱动凸轮克服挡爪复位弹簧606的阻力将挡爪607压下,此时挡爪607处于放下状态,挡爪上的梳齿全部位于进票通道内,将进票通道完全阻挡;挡爪电机402反向转动,通过第一挡爪驱动齿轮601和第二挡爪驱动齿轮602带动挡爪驱动轴604反向旋转,两个挡爪驱动凸轮转动至最小行程位置接触挡爪,挡爪复位弹簧606的回弹力将挡爪607抬起,此时挡爪607处于抬起状态,进票通道打开。

挡爪607靠近进票口一侧的进票通道上布置有两组对齐传感器组件,其中两组对齐传感器组件分别靠近挡爪607位于进票通道301内的两端。具体如图6 所示,对齐传感器组件包括对齐传感器板703、第一对齐光纤801和第二对齐光纤802,其中在对齐传感器板703上设置有上端发射传感器7031、上端接收传感器7032、下端接收传感器7033和下端发射传感器7034,这四个传感器位于一条平行挡爪607长度方向的直线上。

其中,上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1、上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2和第一对齐光纤801为一组对齐传感器组件,上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1和上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2沿挡爪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第一对齐光纤801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的第一对齐光纤801的两端面分别与上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1和上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2对接,形成检测票据位置的第一对齐闭合回路。

下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3、下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4和第二对齐光纤802 为另一组对齐传感器组件组,下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3和下端对齐发射传感器 7034挡爪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第二对齐光纤802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的第二对齐光纤802的两端面分别与下端对齐接收传感器7033和下端对齐发射传感器7034对接,形成检测票据位置的第二对齐闭合回路。

当票据沿进票通道无偏斜到达挡爪位置时,票据同时切断第一对齐闭合回路和第二对齐闭合回路,此时认为票据为对齐状态,当第一对齐闭合回路和第二对齐闭合回路任一个未被切断时,判断票据未对齐。

对齐传感器组件与走票电机401和往复驱动系统的挡爪电机402反馈连接,票据对齐后,反馈信号至往复驱动系统,控制挡爪打开进票通道。

本实施例在挡爪607远离进票口一侧的进票通道上布置的两组检偏传感器组件。具体如图7所示,检偏传感器组件包括检偏传感器板704、第一检偏光纤 803和第二检偏光纤804,检偏传感器板704上设置上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1、上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3、下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2、下端检偏发射传感器 7044,四个传感器位于一条平行挡爪607长度方向的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对齐传感器组件采用双峰布置的方式,即两组对齐传感器组件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开来布置,两个对齐光纤独立布置,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票据对齐。两组检偏传感器组件采用交叉布置的方式,即两组检偏传感器组件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交错分布,两个检偏光纤呈交叉布置,与对齐传感器组件在装配中形成防止出错的防呆设计。

其中,上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1、上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3和第一检偏光纤803为一组检偏传感器组件,上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1、上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3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第一检偏光纤803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的第一检偏光纤803的两端面分别与上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1、上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3对接,形成第一检偏闭合回路。

下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2、下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4和第二检偏光纤804 为第二组检偏传感器组件,下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2、下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4 固定设置在进票通道的同一侧,第二检偏光纤804弯曲呈U型并固定在进票通道的另一侧,其中U型的第二检偏光纤804的两端面分别与下端检偏接收传感器7042、下端检偏发射传感器7044对接,形成第二检偏闭合回路。

当票据无偏斜到检偏位置时,票据同时切断第一检偏闭合回路和第二检偏闭合回路,此时认为票据未偏斜,若切断两个检偏闭合回路的时间存在时间差的话,认为票据发生了偏斜。

检偏传感器组件与走票电机401反馈连接,当检测到票据未偏斜时,反馈信号控制走票电机401正转,带动票据向前运动;当监测倒票据发生了偏斜时,反馈信号控制走票电机401反转,将票据退出。

本实施例中的进票口传感器组件、对齐传感器组件和检偏传感器组件均采用发射和接收光线的光电传感器,具体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反馈传输和自动控制方案为常用的传感器技术,本实施例在此故作赘述。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票据进票机构的具体进票流程:

票据100由操作人员从进票口3放入,进票口检测发射传感器701和进票口检测接收传感器702检测到有票据后,挡爪电机402转动使挡爪607放下,同时走票电机401驱动第一主动轮202和第二主动轮203旋转,票据在走票组件带动下向进票方向运动。

如图8所示,当票据100向上偏斜时,票据下端将先接触到挡爪607,此时票据100未对齐,第一主动轮202带动票据继续运动,但由于挡爪607的存在,票据下端贴紧挡爪后不能继续向前运动,票据上端则逐渐向挡爪607靠近,直至贴紧挡爪,此时第一对齐闭合回路和第二对齐闭合回路均处于切断状态,票据判断已对齐,走票电机401停止转动暂停进票。

如图9所示,当票据100向下偏斜时,票据上端将先接触到挡爪607,此时票据100未对齐,第一主动轮202带动票据继续运动,但由于挡爪607的存在,票据上端贴紧挡爪后不能继续向前运动,票据下端则逐渐向挡爪607靠近,直至贴紧挡爪,此时第一对齐闭合回路和第二对齐闭合回路均处于切断状态,票据判断已对齐,走票电机401停止转动暂停进票。

当票据100对齐无偏斜,票据上端和下端同时先接触到挡爪607,第一对齐闭合回路和第二对齐闭合回路均处于切断状态,票据判断已对齐,走票电机401 停止转动暂停进票。

票据100对齐完成后,挡爪电机402转动使挡爪607抬起,走票电机401 继续转动,票据100向里运动。票据到达检偏位置时,判断第一检偏闭合回路和第二检偏闭合回路被切断的时间差Δt,若此时间差Δt超出设定的范围时,则认为票据100在向里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偏斜,此时若票据继续向里运动则有可能发生卡票或影响后续扫描,必须停止进票或控制走票电机401将票据退出,由此避免损坏票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票据进票机构应用的票据处理设备,用于票据的自助扫描和存储,包括上述的票据进票机构,以及票据扫描机构10和票据存储箱13;票据扫描机构10与进票通道301的出票口对接,票据存储箱13内的票据暂存通道11与票据扫描机构10对接,票据暂存通道11的一侧设有将票据推入票据存储箱的推票机构12。

票据从进票口3进入,经过进票通道301纠偏对齐之后进入票据扫描机构 10,在票据扫描机构10处完成票据正反两面图像的扫描,之后票据进入票据暂存通道11,设备完成票据图像的处理后由推票机构12将票据推入票据存储箱 13,至此整个业务流程结束。

具体的票据扫描和票据存储方案均可参照现有票据自助设备中的扫描模块和存储模块,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