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8747发布日期:2018-10-26 20: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验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建筑逐渐发展起来,锁具安全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它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通过钥匙和锁的自动匹配,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了安全保障。最近几年随着各种各样的钥匙技术的发展,锁具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现有的锁具系统存在着一种隐患,当钥匙丢失或掉落时,捡到钥匙的人也可以通过钥匙与锁体的自动匹配进入,从而造成各种财产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通过人体与可穿戴设备进行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与锁具进行安全验证,使得锁具的身份验证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所述锁具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可穿戴设备和锁具,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佩戴状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可穿戴设备;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采集、存储、验证用户的指纹/心电数据;

开锁验证模块,用于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进行安全验证,以对锁具进行授权开锁;

所述锁具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识别、校验可穿戴设备发来的开锁命令;

开关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锁钩锁闭/打开。

优选地,所述佩戴状态识别模块具体为光电传感器或通过判断是否闭合来识别佩戴状态的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优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锁具包括门禁卡和锁体,所述锁体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和开关锁控制模块设置在锁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优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锁具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与可穿戴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和开关锁控制模块设置在锁体中。

优选地,所述开锁验证模块采用NFC通信方式或蓝牙通信方式或RFID通信方式,实现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的安全验证。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

优选地,心电数据具体为心电图。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输出端与开锁验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进行安全验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钥匙和锁体单一匹配,即只要有钥匙就能打开锁体的不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利用人体心电图的唯一性以及人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的双重验证,使得锁具的身份验证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锁具身份验证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锁具身份验证装置,所述锁具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可穿戴设备和锁具,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状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可穿戴设备;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采集、存储、验证用户的指纹/心电数据;开锁验证模块,用于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进行安全验证,以对锁具进行授权开锁;所述锁具包括:身份验证模块,用于识别、校验可穿戴设备发来的开锁命令;开关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锁钩锁闭/打开。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户,手环,锁具。锁具包括门禁卡(或门禁钥匙)和锁体,手环通过门禁卡(或门禁钥匙)开启锁体。

当用户佩戴上手环时,手环中的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是否有反射光来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手环。其中,光电传感器也可以采用通过判断是否闭合来识别佩戴状态的电路替代。当用户佩戴上手环时,手环表带中的电路闭合;当用户取下手环时,手环表带中的电路断开。通过判断表带中的电路闭合或断开来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手环。

本实施例中,手环中的身份验证模块可采用微处理器,用于采集、存储、验证用户的指纹/心电图。

若识别用户已佩戴手环,则微处理器采集用户的指纹/心电图进行分析处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的变化图形。生物统计的实验已经证实:每个人的心电图都不一样。本实施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锁具主人的指纹/心电图存储在手环的身份验证模块中,通过比对指纹/心电图进行验证。

微处理器对用户的指纹/心电图进行分析处理,并与预先存储的锁具主人的指纹/心电图进行比对验证。若比对结果一致,则验证成功。证明佩戴手环的是锁具主人。

本实施例中,手环中的开锁验证模块采用NFC通信方式或蓝牙通信方式或RFID通信方式,实现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的安全验证,以对锁具进行授权开锁。当手环靠近门禁卡(或门禁钥匙),通过NFC技术或蓝牙技术或RFID技术进行无线验证。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讯技术,具有快速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的优势,能够在两个设备之间置于近距离(一般小于10cm)时,快速建立连接(一般小于1s),并完成数据的传递。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了NFC、蓝牙和RFID的这些特点,完成手环和门禁卡(或门禁钥匙)的快速通讯和验证。

手环可以自动向锁体发送开锁命令。在此过程之前,需在锁体内预设开锁命令,可以是一个信号或一串数字。为了防止误开锁,也可以在手环上设置按钮或开关。当按下按钮或打开开关时,手环向锁体发送开锁命令。锁体接收开锁命令并与预设的开锁命令比对验证,验证通过后才可以利用门禁卡(或门禁钥匙)开门:当门禁卡(或门禁钥匙)靠近锁体时,开关锁控制模块驱动锁钩打开,类似于目前常见的刷门禁卡开门技术。如此,即便其它人捡到门禁卡(或门禁钥匙),没有授权用户发送的开锁命令,仍然无法打开锁体,提高了门禁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可以设置一个门禁卡(或门禁钥匙)对应多个锁体的开锁命令。即一个门禁卡(或门禁钥匙)可以打开多个锁体,方便管理。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户,手环,锁体。

当用户佩戴上手环时,手环中的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是否有反射光来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手环。其中,光电传感器也可以采用通过判断是否闭合来识别佩戴状态的电路替代。当用户佩戴上手环时,手环表带中的电路闭合;当用户取下手环时,手环表带中的电路断开。通过判断表带中的电路闭合或断开来识别用户是否佩戴/摘取手环。

本实施例中,手环中的身份验证模块可采用微处理器,用于采集、存储、验证用户的指纹/心电图。

若识别用户已佩戴手环,则微处理器采集用户的指纹/心电图进行分析处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的变化图形。生物统计的实验已经证实:每个人的心电图都不一样。本实施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锁具主人的指纹/心电图存储在手环的身份验证模块中,通过比对指纹/心电图进行验证。

微处理器对用户的指纹/心电图进行分析处理,并与预先存储的锁具主人的指纹/心电图进行比对验证。若比对结果一致,则验证成功。证明佩戴手环的是锁具主人。

本实施例中,手环中的开锁验证模块采用NFC通信方式或蓝牙通信方式或RFID通信方式,实现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的安全验证,以对锁具进行授权开锁。当手环靠近锁体,通过NFC技术或蓝牙技术或RFID技术进行无线验证。手环可以自动向锁体发送开锁命令。在此过程之前,需在锁体内预设开锁命令,可以是一个信号或一串数字。为了防止误开锁,也可以在手环上设置按钮或开关。当按下按钮或打开开关时,手环向锁体发送开锁命令。锁体接收开锁命令并与预设的开锁命令比对验证,验证通过后才可以利用手环开门:当手环靠近锁体时,开关锁控制模块驱动锁钩打开。

更进一步的,可以设置一个手环对应多个锁体的开锁命令。即一个手环可以打开多个锁体,方便管理。

针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需要说明的是,人在各种状态下(比如生气,高兴,悲伤等)的心电图是不一样的,但是差别不大。从目前的测试来看,这种差别基本上不影响手环识别用户是否是锁具主人。

相比于现有的锁具安全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开锁方式上做出改进,通过人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与锁具之间进行安全验证的双重保障,使得锁具的身份验证更加安全可靠。可穿戴设备可选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手环,结合本实用新型使得智能手环的功能和用途得到了扩展,而且通过功能和用途的结合,节约了生产商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