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357发布日期:2019-01-02 21: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2017年1-10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311.4亿件,预计2018年将增至500亿件,2020年有望达到近700亿件的规模。伴随快递业务的发展,快递用包装箱的使用数量将急剧增加;目前使用的快递箱都是采用瓦楞纸箱,这些快递箱在送达用户手里后大多被当作垃圾废弃。分析显示:每年保守估算将消耗掉1557万吨瓦楞纸,仅以耗费木材计算,相当于耗费木材4671万立方米,折合成年树木约1亿多棵,这对于我们这个森林资源贫乏、环境污染大的国家来说,其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即使有一部分被回收利用,仍然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转化成再生品,而且快递纸箱贴满了塑料胶带,给回收利用造成困难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可重复使用,并方便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快递包装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包括折叠箱体,所述折叠箱体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内固定有显示屏和控制电路,所述上盖板上表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显示屏和控制电路封闭在上盖板内部,挡板上固定有二维码,所述挡板上对应于显示屏的位置设有透视窗,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实现快递的寄送和收取,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云端管理系统,实现快递箱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显示屏实现信息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折叠箱体还包括底板、立柱、侧板,所述底板和上盖板的四个角上设有立柱固定孔,所述立柱安装在立柱固定孔中,所述侧板镶嵌在立柱的槽内,侧板上的侧板突槽嵌入底板边缘的凹槽内,所述上盖板对应每个立柱设有伸缩导杆单元,将四个立柱与上盖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了锁死单元和电磁开关,锁死单元与电磁开关连接,四个可伸缩导杆单元其中一个可伸缩导杆单元与锁死单元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磁开关动作实现折叠箱体的锁死与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导杆单元安装在导杆单元压板上,所述导杆单元压板通过第三固定螺钉将可伸缩导杆单元固定在上盖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的两侧设有移动卡扣、弹簧和活动卡扣导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卡扣固定槽,所述移动卡扣固定在活动卡扣导板上,弹簧固定在移动卡扣和活动卡扣导板上,活动卡扣导板通过第二固定螺钉将移动卡扣和弹簧固定在上盖板上,移动卡扣沿着活动卡扣导板移动,当整个折叠箱体拆散折叠后,上盖板上的移动卡扣卡入底板的卡扣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箱体内设有圆形固定网袋或方形固定网袋,侧板上有固定挂钩,圆形固定网袋或方形固定网袋通过网袋扎绳锁住与固定挂钩定位,所述圆形固定网袋或方形固定网袋上下设置有充气袋,所述底板上方还设置有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立柱槽和侧板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折叠箱体还包括底板、侧板,侧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其中右侧板通过第一转动轴与上盖板相连接,左侧板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底板相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由左板与右板构成,左板与右板通过中板转动轴连接,并分别通过第三转动轴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底板上还设有锁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上设有挂柱,底板上设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该快递箱能通过手机扫码快递箱二维码寄出快递,能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收取快递,能通过手机APP查看快递的位置与状况;收件人收完快递后,快递小哥可以将快递箱收缩折叠带走,重复使用。并且快递箱由电子锁控制,只有收件人能打开快递箱。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快递箱大大节约了目前采用瓦楞纸所造成的材料与能源浪费,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快递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折叠卡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网袋布置图;

图6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内部部件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8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收缩状态图;

图9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一的底板结构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二的外形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快递箱实施例二的折叠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上盖板;3、透视窗;4、第一固定螺钉;5、二维码;6、第二固定螺钉;7、活动卡扣导板;8、挡板;9、立柱;10、侧板;11、显示屏;12、支撑板;13、控制电路;14、弹簧;15、移动卡扣;16、卡扣固定槽;17、第三固定螺钉;18、导杆单元压板;19、可伸缩导杆单元;20、侧板突槽;21、电磁开关;22、锁死单元;23、固定挂钩;24、圆形固定网袋;25、方形固定网袋;26、垫板;27、充气袋;28、立柱槽;29、侧板槽;31、凹槽;32、立柱固定孔;33、第二转动轴;35、第三转动轴;38、第四固定螺钉;41、第一转动轴;42、挂柱;43、中板转动轴;44、左板;45、右板;4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用于电子商务快递行业快件寄送的包装、运输、收件与回收,包括折叠箱体,所述折叠箱体的上盖板2内固定有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所述上盖板2上表面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将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封闭在上盖板2内部,挡板8上固定有二维码5,所述挡板8上对应于显示屏11的位置设有透视窗3,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5实现快递的寄送和收取,所述控制电路13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云端管理系统,实现快递箱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电路13连接显示屏11实现信息显示。

以下通过两个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折叠箱体可折叠,包括底板1、上盖板2、立柱9、侧板10,所述底板1和上盖板2的四个角上设有立柱固定孔32,所述立柱9安装在立柱固定孔32中,所述侧板10镶嵌在立柱9的槽内,侧板10上的侧板突槽20嵌入底板1边缘的凹槽31内,所述上盖板2对应每个立柱设有伸缩导杆单元19,将四个立柱与上盖板2固定。

本实施例四个立柱9通过旋转固定在底板1的立柱固定孔32上,四块侧板10镶嵌在立柱9的槽内,侧板10上的侧板突槽20嵌入凹槽31内,所述四个立柱9的另一端放入上盖板2的立柱固定孔32内。

本实施例上盖板2对应每个立柱设有伸缩导杆单元19,可伸缩导杆单元19将四个立柱9与上盖板2固定。四个导杆单元压板18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7将可伸缩导杆单元19固定在上盖板2内,四个可伸缩导杆单元19深入立柱9上端内孔,起到定位上盖板2的作用。但由于可伸缩导杆单元19是可伸缩的,达不到锁死上盖板2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上盖板2上还设置了锁死单元22和电磁开关21,锁死单元22与电磁开关21连接,本实施例四个可伸缩导杆单元19其中一个可伸缩导杆单元与锁死单元22连接,控制电路13控制电磁开关21动作实现折叠箱体的锁死与打开。

本实施例上盖板2的两侧设有移动卡扣15、弹簧14和活动卡扣导板7,所述底板1上设有卡扣固定槽16,所述移动卡扣15固定在活动卡扣导板7上,弹簧14固定在移动卡扣15和活动卡扣导板7上,活动卡扣导板7通过第二固定螺钉6将移动卡扣15和弹簧14固定在上盖板2上,移动卡扣15可以沿着活动卡扣导板7移动,当整个折叠箱体拆散折叠后,上盖板2上的移动卡扣15卡入底板1的卡扣固定槽16,达到固定的效果。

本实施例侧板10上有固定挂钩23,折叠箱体内设有圆形固定网袋24或方形固定网袋25,其内部可装入快件,并通过网袋扎绳锁住与固定挂钩23定位,网袋的上下可加入充气袋27,防止快件损坏。

此外在底板1上方还可以设置垫板26,起到托起充气袋27的作用。

本实施例底板1上设有立柱槽28,以及侧板槽29,当快递箱拆开折叠时,立柱9可以放入立柱槽28,侧板10、圆形固定网袋24、方形固定网袋25与充气袋27放入侧板槽29中,上面盖上垫板26,上盖板2通过移动卡扣15卡入底板1的卡扣固定槽16,形成收缩模式,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上盖板2内固定有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透视窗3位于显示屏11的上方,与挡板8胶联。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周围还设有用于保护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的支撑板12,防止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被压坏,挡板8通过第一固定螺钉4与上盖板2连接,将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封闭在上盖板2内部,挡板8上固定有二维码5,是快递箱的数字标记,用于识别和标识快递箱,方便取件和寄件。

实施例二、如图10-11所示,所述折叠箱体包括底板1、上盖板2、侧板10,侧板10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其中右侧板通过第一转动轴41与上盖板2相连接,左侧板通过第二转动轴33与底板1相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由左板44与右板45构成,左板44与右板45通过中板转动轴43连接,并分别通过第三转动轴35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形成一个有8快板组成的连接体。

同样地,上盖板2内装有显示屏11和控制电路13,透视窗3胶联在挡板8上,挡板8通过第四固定螺钉38固定在上盖板2上,保护内部的控制电路13和显示屏11。

如图10所示,折叠箱体处于使用状态,此时需要将底板1、上盖板2、侧板10相互之间锁紧。本实施例在上盖板2和底板1上设置锁紧单元,在对应的侧板10上设置锁紧孔,用于底板1、上盖板2、侧板10相互之间的锁紧。具体地,上盖板2的前端内部设有锁紧单元,左侧板对应的位置设有锁紧孔,该锁紧单元在上盖板的内侧,从图中无法看到,该锁紧单元为电子锁紧单元,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插入左侧板上对应的锁紧孔,将上盖板2与快递箱侧板10中的左侧板锁死。底板1上也设置有锁紧单元(至少需要一个锁紧单元,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锁紧单元),右侧板对应的位置设有锁紧孔,底板1上的锁紧单元为手动模式,通过手动操作锁紧单元插入右侧板上对应的锁紧孔,将底板1与右侧板固定锁死。

四块左板44与右板45通过中板转动轴43转动,上盖板2与底板1向外转动折叠,上盖板2转动后与右侧板靠紧,底板1转动后与左侧板靠紧,上盖板2上设有挂柱42,底板1上设有挂钩47,在折叠后通过挂钩47挂在挂柱42上,形成折叠状态,如图11所示。

本技术方案控制电路13由电池供电,本实施例控制电路具有无线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例如GPS或北斗模块),能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云端管理系统通信,并识别出位置信息上传到云端管理系统,并接收云端管理系统的控制,进行显示以及实现快递箱的开启与关闭。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均包括一个电子锁,通过控制电路实现锁紧。

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来进行快递的寄送和收取,通过操作软件APP实现对快递箱的控制操作、付费、位置显示和状态查询。

快递操作中的步骤如下:

1、快递小哥携带快递箱上门收件,能通过手机APP扫码快递箱二维码寄出快递,输入寄件人和收件人的相关信息;

2、手机扫描二维码后,云端管理系统通知控制电路打开快递箱,将快件放入包装网中固定好,操作手机APP控制电磁开关将快递箱关闭,通过手机APP完成快递的付费操作;

3、快递公司扫码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寄件人、快递公司和收件人可以实时获悉快件的位置与状况;

4、到达目的地后,快递小哥将快递箱送给收件人,收件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收取快递;

5、收件人收完快递后,快递小哥可以将快递盒收缩折叠带走,重复使用;

6、在运输过程中,快递箱四周挂有一定弹性的绳子或网袋,将快件固定在中间,快件的上下位置有充气气囊隔离,保护快件不会被摔坏,快递箱折叠收缩时,可以将网袋和气囊收缩放好;

7、在运输过程中,快递箱上电子锁始终处于关闭锁死状态,电子锁由快递小哥、寄件人和收件人的手机APP软件操作控制,快递箱显示屏可显示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和联系电话。

本技术方案,一是能通过手机APP开锁与关锁,二是在没有绑定手机之前,可通过设置的按钮进行开锁和关锁;三是在绑定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按钮进行锁定或者定时自动锁定,但不能打开。快递箱显示屏可显示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和联系电话;箱子四周的板子和立柱之间有卡扣,箱子无法从内或外推开;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改变箱子的外形尺寸,方便快递箱回收。

本技术方案通过云端管理快递箱的开启与关闭,可通过手机、云端管理系统、控制电路的交互完成,即手机扫描二维码,向云端管理系统发送消息,云端管理系统向控制电路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控制电子锁,打开或关闭快递箱,快递小哥无法自行打开,或即使打开也会产生记录,提高了快递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