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777发布日期:2019-04-09 22:12阅读:2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病人由于隐私问题或者需要静音休息,一般会把房门关起来,但病房门不带锁,单纯咬合关门开关。医生查房或者护士夜间巡房时,对于其所负责的区域的所有病房,每一次都需要逐间病房地去开锁方能进入病房中,在开锁的时候会影响到病人的休息,同时浪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虽然说,现有的很多医院病房都安装了电子锁,可以通过刷门卡开门,但是,每一间病房都有不同的门卡,使得医护人员在查房时,需要携带大量的门卡,十分不方便,同时逐个房门开门也会产生干扰病人休息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可避免医护人员在查房时携带大量门卡的不方便,且避免逐个开门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门锁系统,包括:若干个电子门锁、中心控制板、传输导线,若干个电子门锁分别安装在各病房的房门上,所述传输导线包括干线和支线,支线的一端与电子门锁连接,支线的另一端汇集到干线中,所述中心控制板设置在护士站中,所述中心控制板包括:自锁开关、二极管,自锁开关的一端外接12V电源,自锁开关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干线串接,所述电子门锁用于响应支线传输过来的高电平开启房门。

进一步,所述电子门锁设有单片机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用于为电子门锁供电,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电子门锁开启房门,所述单片机与支线之间设有电压稳定电路,所述电压稳定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运算放大器U1,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支线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2的阳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单片机的一GPIO口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呼叫模块,所述呼叫模块设置在病床头或病房洗手间中,所述呼叫模块与单片机的另一GPIO口连接,所述呼叫模块用于发出高电平,所述单片机用于响应所述高电平并控制电子门锁开启房门。

进一步,所述呼叫模块包括:电阻R6、R7、R8,光电耦合器U3,按键开关,电阻R8的一端外接12V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阴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发射极分别与单片机的另一GPIO口,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MEG324P。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通过设置在护士站中的中心控制板,利用自锁开关可一键开启巡房区域内的各个病房的房门,从而使得医护人员不需要配带房卡或者房门钥匙就可以进入病房,十分方便,同时,避免了逐个开门的噪音干扰病人休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电压稳定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呼叫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门锁系统,包括:若干个电子门锁2、中心控制板1、传输导线,若干个电子门锁2分别安装在各病房的房门上,所述传输导线包括干线31和支线32,支线32的一端与电子门锁2连接,支线32的另一端汇集到干线31中,所述中心控制板1设置在护士站中,所述中心控制板1包括:自锁开关11、二极管12,自锁开关11的一端外接12V电源,自锁开关1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1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12的负极与所述干线31串接,所述电子门锁2可响应支线32传输过来的高电平开启房门。

当医护人员晚上需要巡视病房时,可在护士站中按下自锁开关11,所述自锁开关11导通,外接的12V电源通过干线31和支线32传送12V的高电平到各个电子门锁2上,电子门锁2接收到这高电平信号后,控制巡房区域内各个病房开启房门,从而使得医护人员不需要配带房卡或者房门钥匙就可以进入病房,十分方便,同时,避免了逐个开门的噪音干扰病人休息。

所述电子门锁2设有单片机21和电池组22,所述电池组22用于为电子门锁2供电,所述单片机21用于控制电子门锁2开启房门,所述单片机21与支线32之间设有电压稳定电路23,所述电压稳定电路23包括:电阻R1、R2、R3、R4、R5,运算放大器U1,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支线3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2的阳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与电池组22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单片机的GPIO口P1.0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22的负极连接。

利用电压稳定电路23避免了从支线32传输过来的高电平因为线路过长而导致电压不足以达到单片机21的响应阈值的情况,电压稳定电路23的具体原理为:当支线32传输过来的高电平通过光电耦合器U2时,光电耦合器U2导通,电池组22的正极通过电阻R5作用到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中,运算放大器U1,电阻R3、R5组成了同相比例放大器,该同相比例放大器将电池组22的正极的电平放大形成超过单片机21响应阈值的高电平,该高电平作用到单片机21的GPIO口P1.0中,从而触发单片机21响应。

参考图3,本系统还包括呼叫模块4,所述呼叫模块4设置在病床头或者病房洗手间中,所述呼叫模块4包括:电阻R6、R7、R8,光电耦合器U3,按键开关41,电阻R8的一端外接12V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41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4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阴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池组22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发射极分别与单片机21的GPIO口P1.1,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22的负极连接。

通过设置在病床头或病房洗手间的呼叫模块4,使得病人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呼叫模块4迅速打开房门,让医护人员可快速的进入病房,争取了救护时间。其中,呼叫模块4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按键开关41被按下时,外接的12V电源可通过电阻R8驱动光电耦合器U3导通,光电耦合器U3导通后,电池组22的正极作用在单片机21的GPIO口P1.1中触发单片机21响应,单片机21控制电子门锁2开启房门。

作为优化,所述单片机21的型号为ATMEG324P。

其中,电子门锁2还可以包括密码、指纹、扫码等开锁功能,通过多样化的开锁方式,方便医护人员和病人开启房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