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425发布日期:2019-04-13 00: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异常报警功能的金融自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和银行之间金融交易的增加、以及我国金融电子化改革的深入,金融自助设备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主要途径。它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采用全自动的运营模式、设备及相应应用系统,能够对客户提供足够的指引和帮助,不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运作。

然而,目前金融自助设备技术存在不近如人意的地方,如硬件脆弱、软件不完善、环境恶劣等,屡屡发生针对金融自助设备犯罪的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持卡人投诉次数很多,因此解决好金融自助设备的安防问题一直是金融行业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

其中,针对金融自助设备的犯罪活动主要有增加或拆除有关设备、张贴虚假提示、安装偷录设备,读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胁迫持卡人取款、以及靠近持卡人进行偷窥等等。然而发生上述违法行为后,传统的人工视频监控由监控人员逐一识别监控系统大量的实时画面,很难做到对违法行为的提前警示、震慑,而不能及时取措施制止,使犯罪得逞,给银行和储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并且在违法行为发生后调查取证通常会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不能及时挽回损失。

保证金融自助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持卡人和银行的利益,防范各种针对金融自助设备的犯罪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能够利用图像处理、视觉技术和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分析操作者的动作,一旦分析出具有威胁到金融自助设备安全的异常行为,立即进行报警处理。该设备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控分析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忽略漏报可疑行为、不能实时报警的问题,提高了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证了金融自助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持卡人和银行的利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包括ATM机、门禁系统、视频采集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ATM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屏、命令输入装置、红外传感器、GPS定位装置、振荡传感器、存储器和信息发送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视频分析模块、视频自检模块、异常报警模块、振荡数据处理模块、命令处理模块;

所述门禁系统包括控制芯片和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电子锁、手动开关按钮和电子开锁装置;所述手动开关按钮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所述电子开锁装置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外侧;

所述视频采集装置和警报装置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门禁系统通过控制芯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警报装置为闪烁灯或蜂鸣器;

进一步,所述视频采集装置由位于金融自助设备顶部的广角摄像头和嵌入ATM机内的摄像头组成;

进一步,所述红外传感器测量人体与ATM机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1m时,发送有人进入的命令至中央处理器,进而启动视频采集装置进行视频采集;

进一步,所述振荡传感器测量金融自助设备受到的振荡数据,并将振荡数据传送至中央处理器的振荡数据处理模块对振荡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振荡数据超过阈值,则表明金融自助设备受到外力破坏,则发送命令至异常报警模块,异常报警模块通过控制芯片将电子锁关闭,以及开启警报装置;同时通过信息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传送至监控中心;此时,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的手段开关按钮将不能打开电子锁;

进一步,所述视频分析模块对采集的视频中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所述异常行为包括操作过于频繁、遮挡面部、遮挡摄像头、行人徘徊、偷窥、多人打架、危险物品等;

进一步,所述视频自检模块对视频是否出现质量异常进行自我检查,并示警;

进一步,所述命令处理模块对ATM机的操作命令、红外传感器的命令等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存储器存储异常事件的视频信息和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持卡人利用银行卡或身份证通过电子开锁装置打开电子锁,进入金融自助设备内部,待持卡人进入后电子锁关闭;在靠近ATM机时,红外传感器测量人体与ATM机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1m时,发送有人进入的命令至中央处理器,进而启动视频采集装置对持卡人的周边环境和操作进行视频采集;视频分析模块对采集的视频中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异常行为则发送指令至异常报警模块,异常报警模块通过控制芯片将电子锁关闭,以及开启警报装置;同时通过信息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传送至监控中心;此时,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的手段开关按钮将不能打开电子锁;待警报解除后,打开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能够利用图像处理、视觉技术和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分析操作者的动作,一旦分析出具有威胁到金融自助设备安全的异常行为,立即进行报警处理;

(2)所述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控分析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忽略漏报可疑行为、不能实时报警的问题,提高了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证了金融自助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持卡人和银行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金融自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ATM机的结构框架图。

其中,1-ATM机,2-门禁系统,3-视频采集装置,4-警报装置,5-中央处理器,6-显示屏,7-命令输入装置,8-红外传感器,9-GPS定位装置,10-振荡传感器,11-存储器,12-信息发送装置,13-电子锁,14-手动开关按钮,15-电子开锁装置;31-广角摄像头,32-嵌入ATM机内的摄像头,51-视频分析模块,52-视频自检模块,53-异常报警模块,54-振荡数据处理模块,55-命令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包括ATM机1、门禁系统2、视频采集装置3和警报装置4。

其中,ATM机1包括中央处理器5和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屏6、命令输入装置7、红外传感器8、GPS定位装置9、振荡传感器10、存储器11和信息发送装置12;

中央处理器5包括视频分析模块51、视频自检模块52、异常报警模块53、振荡数据处理模块54和命令处理模块55;

门禁系统2包括控制芯片和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电子锁13、手动开关按钮14和电子开锁装置15;且手动开关按钮14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电子开锁装置15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外侧;

视频采集装置3和警报装置4与中央处理器5连接;门禁系统2通过控制芯片与中央处理器5连接,且视频采集装置3由位于金融自助设备顶部的广角摄像头31和嵌入ATM机内的摄像头32组成;

持卡人利用银行卡或身份证通过电子开锁装置15打开电子锁13,进入金融自助设备内部,待持卡人进入后电子锁13关闭;在靠近ATM机1时,红外传感器8测量人体与ATM机1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1m时,发送有人进入的命令至中央处理器5,进而启动视频采集装置3对持卡人的周边环境和操作进行视频采集;视频分析模块51对采集的视频中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偷窥行为则发送指令至异常报警模块53,异常报警模块53通过控制芯片将电子锁13关闭,以及开启警报装置4;同时通过信息发送装置12将报警信息传送至监控中心;此时,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的手段开关按钮14将不能打开电子锁13;待警报解除后,打开电子锁13。

实施例2

一种具有异常报警的金融自助设备,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持卡人利用银行卡或身份证通过电子开锁装置15打开电子锁13,进入金融自助设备内部,待持卡人进入后电子锁13关闭;此时,振荡传感器10测量金融自助设备受到的振荡数据,并将振荡数据传送至中央处理器5的振荡数据处理模块54对振荡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振荡数据超过阈值,则表明金融自助设备受到外力破坏,则发送命令至异常报警模块53,异常报警模块53通过控制芯片将电子锁13关闭,以及开启警报装置4;同时通过信息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传送至监控中心12;此时,位于金融自助设备内侧的手段开关按钮14将不能打开电子锁13;待警报解除后,打开电子锁13。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