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352发布日期:2019-07-24 09:1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娱乐游戏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币机的叠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推币机中,由上币器将游戏币弹射到推币机构后,无固定位置,比较凌乱,或者掉入到暗槽里,当推币机构进行推币时甚至会出现卡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游戏币统一有序放置的叠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叠币装置,包括顶板及托盘;

顶板,具有第一通孔,与位于其中的芯体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具有至少两个与平放的游戏币为间隙配合的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具有不能容纳平放游戏币的过渡区域;区域沿以芯体为中心的虚拟圆轨迹分布,所述的两个区域的之间旋转角度小于4*arcsin(游戏币半径/虚拟圆半径);托盘在间隙上下移动及旋转,其旋转角度小于2*arcsin(游戏币半径/虚拟圆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的托盘的旋转角度为arcsin(游戏币半径/虚拟圆半径)。

叠币装置还包括带动托盘在间隙内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带动托盘旋转的传动机构,及连接升降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驱动机构。

还包括平板,所述平板设置在顶板的底部,与顶板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芯体设置在平板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平板底部与其旋转相接的螺杆、与螺杆螺旋相接的升降台、驱动螺杆旋转的第一马达。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大小齿轮及与小齿轮连接的第二马达。驱动机构包括程序驱动板、与程序驱动板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五个光电开关: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第四光电开关、第五光电开关。托盘设置大齿轮上,大齿轮可旋转地设置在升降台上。

清币机构包括:在顶板表面上设有可供游戏币通行的第二通孔,在其底部设有若干向心走向的条形凹槽,所述第二通孔完整穿过所述凹槽;转盘,覆盖在所述的第二通孔上,与顶板螺旋连接;转盘的顶面设有通孔,底部设有由外向内走向的若干条状凸起;设在凹槽中与其数量相应的若干推片,所述推片的厚度小于凹槽深度,能在凹槽中滑行,且位于第二通孔之后,推片上设有柱体;盖板上设有长条状通孔,其宽度小于推片的宽度,其长度与凹槽相应,并穿过柱体将推片覆盖。柱筒与盖板连接,其上的通孔大于或等于顶板的第一通孔。底盘,与柱筒旋转连接,具有与推片数量相应的若干条形槽,由外朝内走向,能容纳柱体;条形槽上到圆心的最远距离大于柱体到圆心的距离,到圆心的最短距离小于推片到圆心的距离。柱体上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散乱的游戏币整齐有序地叠加起来,达到更好的推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2为顶板的正面图

图3为顶板背面图:

图4为叠币的原理简图;

图5为游戏币与间隙的关系图;

图6为另一种叠币方式图;

图7为去除顶板及其附属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8为齿轮与光电开关的配合图;

图9升降台与光电开关的配合图;

图10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清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清币机构的组装图;

图13为清币机构的正面图;

图14为清币机构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3、4所示,叠币装置包括顶板,其上具有第一通孔105,与位于其中的芯体3形成间隙2,所述间隙2具有至少两个与平放的游戏币为间隙配合的区域201,两个区域201之间具有不能容纳平放硬币的过渡区域202。放置游戏币的托盘6能在间隙2中上下移动及旋转。托盘6带动游戏币由区域201上升到间隙2的顶部,旋转到区域202,放下游戏币4,托盘6下降,游戏币搁置在区域202上,与顶板1及芯体3交接,并且其向下投影部分与两边的区域201有交集。当下一组游戏币再由托盘6上升时,将托起上一组放置好的游戏币,托盘6旋转,再将后来的这一组游戏币放置在区域202上。如此反复循环,将一组组的游戏币叠加起来。

进一步地说明,如图5所示,

区域201沿以芯体3为中心虚拟圆5轨迹平分布,圆心与游戏币外周的切线所形成的角度为α,α=2*arcsin(游戏币半径/虚拟圆5 半径)。为了使游戏币放置在区域202时,能与底下的放置在托盘6 上区域201内的游戏币有交集,两个区域201之间的旋转角度不能超过2α,同理托盘6的旋转角度小于α。优选地,托盘的角度为α/2。

除了图5的结构外,游戏币与间隙2的配合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如图6所示,其实现原理同上述。

如图7所示,叠币装置,还包括带动托盘6在间隙2内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带动托盘6旋转的传动机构及控制托盘6的旋转驱动机构。

平板7设置在顶板1的底部,通过4根柱体与顶板1相接。所述的芯体3设置在平板7的上表面,通过顶板1上的第一通孔105形成间隙2。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平板7底部与通过轴承旋转相接的螺杆8、与螺杆8螺旋相接的升降台、驱动螺杆旋转的第一马达13。

所述升降台包括第一面板9、第二面板10、第三面板11,其中第二面板上设置了具有螺纹的套筒101与所述螺杆8螺旋连接,第一面板9与第二面板10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102,将两者相连。第三面板11 与四根导柱1101的一端固定,导柱110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面板9与第二面板10上的通孔固定于平板7的底部。第一面板9与第二面板10通过螺杆8的旋转,沿导柱1101上下移动。第三面板11上设有第一马达13,第一马达13通过传送带与螺杆8连接,驱动螺杆8旋转。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大小齿轮:大齿轮15、小齿轮14及与小齿轮14连接、驱动齿轮旋转的第二马达12。大齿轮15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面板9上。托盘6的底部设置在大齿轮15上,托盘6的顶部位于平板7之上,由三根透过平板上的通孔的支柱与底部相连。通孔701设计为具有使支柱旋转活动的空间。托盘6的顶部为圆环形的设计,通过升降机构及传动机构的带动可以在间隙2上下移动及旋转。

驱动系统包括程序驱动板、与其连接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光电开关;驱动器与电源及马达连接。

如图8、9所示,在侧板20上设有上下两个光电感应开关,第一光电开关18、第二光电开关19的设置距离与托盘6在间隙2中的上下运动距离相同;第一面板9的底部设有小铁片901,小铁片901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二光电开关19的凹槽中。在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16、第四光电开关17,两者之间的角度为托盘6的旋转角度,在大齿轮15的底部设有小铁片1501,其起始位置位于第三光电开关16的凹槽内。

当升降台带动托盘6带着游戏币上升到顶板1的上表面时的同时,第一面板9上的小铁片901也上升到第一光电开关18的凹槽中,第一光电开关18发出信号给驱动器使第一马达13及螺杆8停止运转,升降台静止,第二马达12带动大齿轮15及托盘6旋转,将游戏币放置在区域202上。此时大齿轮15上的小铁片1501旋转到第四光电开关17的凹槽中,第四光电开关17发出信号给驱动器使第二马达12及大齿轮15 停止运转,同时升降台带动托盘6下降;升降台下降到第二光电开关 19时,光电开关发送信号到驱动器使升降台静止,大齿轮15反转回到原始位置上,大齿轮上的小铁片1501回到第三光电开关16的凹槽中,第三光电开关16发送信号到驱动器使第一马达13及螺杆8运转,升降台带动托盘6带着游戏币上升。如此反复运动,实现叠币功能。

叠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币机构,所述清币机构包括:

如图2、3所示,在顶板1表面上设有可供游戏币通行的第二通孔 102,在其底部设有若干朝向心走向的条形凹槽103,所述第二通孔102 完整穿过所述凹槽103;

如图10至14所示,

转盘20,覆盖在所述的第二通孔102上,与顶板1螺旋连接;转盘 20的顶面设有通孔201,底部设有由外向内走向的若干条状凸起2020;

设在凹槽103中与其数量相应的若干推片22,所述推片22的厚度小于凹槽103深度,能在凹槽103中滑行,且位于第二通孔102之后,推片上设有柱体2201,柱体上设有轴承2202;

盖板23上设有长条状通孔2301,其宽度小于推片22的宽度,其长度与通道103相应,并穿过柱体2201将推片22覆盖。

柱筒24与盖板23连接,其上的通孔大于或等于顶板的第一通孔 105。

底盘25,与柱筒24旋转连接,具有与所述通道103相应的若干条形槽2501,由外朝内走向,能容纳柱体2201的轴承2202。条形槽 2501上到圆心的最远距离大于柱体2201到圆心的距离,最短距离小于柱体2201到圆心的距离。

当游戏币从转盘20的通孔201,进入到转盘20底部时,转盘转动,其底部条状凸起2020,推动游戏币向顶板1的第二通孔102运动,并使游戏币通过第二通孔102掉入到凹槽103中,这时底盘25转动带动推片 22推动游戏币向圆心方向运动,当游戏币掉入到间隙2后,底盘25反转,带到推片22复位。

作为优选地,转盘20由第四马达27通过传送带2701带动旋转。底盘25由第三马达26通过连杆2602带动旋转,与马达转轴连接的圆盘 2601上设有小铁片对应第五光电开关28。当圆盘转动一圈后,光电开关发送信号给驱动系统,控制圆盘2601反转,从而使转盘20带动推片 22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