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917发布日期:2019-07-27 11: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信领域,是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磁卡、射频卡(非接触类,安全性较高,塑料材质,配置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高)TM卡(接触类,安全性很高,不锈钢材质,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注重方便管理)。据统计,我国智能锁销量约占全球智能锁销量30%,且仍在增加。从全球销量来看,智能锁2016年全球市场智能锁产业规模达到1100万套。其中日本达到150万套,韩国达到170万套,欧美市场达到250万套,中国达到350万套,其它等市场约200万套。国内市场来看,2016年国内智能锁销售规模达到350万套,2017增至700万套,集中于华北、华南区域,呈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智能门锁销量将突破3200万套,2016~2021年销量复合增速达73.9%。以平均售价来估计智能锁行业规模,则对应从2016年83亿元增至2018年的279亿元左右,且2016~2021年复合增速预计也达65.2%。在2016年智能锁销量大约销售350万套,2016年开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至2017年国内智能渗透率仍仅3%左右,明显低于全球渗透率水平,且预计未来将持续快速提升,至2020年渗透率有望达到19.8%。中国约有4亿家庭,其中70%以上的家庭是三人及以上的家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老人、儿童占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在2015年已超过37%。而智能门锁相对于传统门锁,更为适合老年人及儿童使用,避免传统的丟失钥匙等行为。因此97%的家庭都存在从机械锁更新为智能锁的需求,加之每年新增住房数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活力。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在智能家居知识普及下,居民对智能锁的购买意向高达75%,且安全性以61.4%的占比成为消费购买时最为主要的考虑因素。中国14亿人口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目前约有6亿扇大门,一个锁的寿命10年左右,每年有超过5000万的锁需要更换。以前囿于硬件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智能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受众人群基本上集中在高端小区等场所。如今,伴随着价格优势凸显,智能锁已经逐渐走入大众消费的视野。早期智能锁售价为3000~4000元/把,而到了2015年初,尚能保持2500元的售价,但下半年售价就降到了2000元/把。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约55%的消费者购买智能锁预算在1000~2999元之间。2017年,智能锁整体单价更是要突破1000元/把下限,线上部分品牌售价更是低至399元/把,较传统门锁100~200元的价格竞争力凸显。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和技术进步,智能锁平均售价亲民化是趋势,且凭借其安全便捷等性能,未来有望进一步替代传统的机械锁,成为民用锁具市场的主角。

智能锁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门锁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锁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智能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现阶段的智能锁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是通信链路节点过多。例如远程开锁,需要在通信链路的端和云之间额外加信号中转设备,将云端下发开锁指令转发到门锁上,这样信号在下发或者上报的过程中多走一个节点。而未关注到数据链路中节点过多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实时性传输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智能设备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看中用户体验以及崇尚安装简单并且功能强大。未来大趋势将是智能设备上云,实现端云一体,终端设备直接与云端通信,数据更加可靠稳定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包括一个CPU模块电路、一个NB-IOT芯片电路、一个电机驱动电路、一个USIM卡电路、3.3V供电电路、一个触摸信号采集电路、一个刷卡模块、一个指纹模块、一个电容触摸模块;所述的CPU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电路、单片机晶振电路、单片机SWD接口电路和单片机复位电路;其中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的NB-IOT芯片电路包括NB-IOT芯片外圈引脚电路、NB-IOT芯片内圈引脚电路和NB-IOT芯片的稳压电路;其中NB-IOT芯片的型号为BC95-B5;所述的USIM卡电路包括USIM卡的卡槽电路、USIM卡驱动电路;USIM卡的卡槽型号MUPC719SIM;USIM卡驱动芯片型号SMF05CTC;所述的触摸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平信号采集电路、触摸唤醒电路;电容触摸模块型号为SJ-TOUCH;

所述的单片机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U1、三个滤波电容;单片机U1的第8、20、23、35、44、47脚全部接地,单片机U1的第1、9、24、36、48脚全部接3.3V电源,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23脚连接,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35脚连接,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47脚连接,单片机U1的第10、11、14、15、16、17、29、32、33、38、2、3、4、25、26、27、28、18、19、20、39、40、41、42、43、45、46脚悬空;

所述的单片机晶振电路包括一个8MHz的晶振Y1和2个负载电容;

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5脚、第十七负载电容C17的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6脚、第二十二负载电容C2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负载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二负载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SWD接口电路包括一根3.3V电源线,一根地线,两根数据线;

接插件SWIM的第1脚接3.3V电源,接插件SWIM的第4脚接地,接插件SWIM的第2脚与单片机U1的第37脚连接,接插件SWIM的第3脚与单片机U1的第34脚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复位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滤波电容和一个按键;第九上拉电阻R9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九上拉电阻R9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7脚、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和按键RESET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NB-IOT芯片外圈引脚电路和NB-IOT芯片内圈引脚电路包括两个滤波电容、三个电阻、一个板载天线座;NB-IOT芯片型号为BC95-B5;板载天线型号为IPX20279-001E-01;

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NB-IOT芯片的53脚、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板载天线座U7的1,2脚接地,板载天线座U7的3脚接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NB-IOT芯片BC95-B5的2,43,47,48,51,52,54接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接NB-IOT芯片的30脚,另一端接单片机U1的PB11引脚;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接NB-IOT芯片的29脚,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PB10引脚;NB-IOT芯片的45,46引脚接3.3V;

NB-IOT芯片的;59,60,61,62,63,64,65,66,71,72,73,74,81,82,83,92,93,94接地;

所述的NB-IOT芯片的稳压电路包括一个稳压二极管,四个滤波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D1阴极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三滤波电容C3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四滤波电容C4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五滤波电容C5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六滤波电容C6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USIM卡的卡槽电路包括三个电阻、四个滤波电容;USIM卡的卡槽型号MUPC719SIM;

第七滤波电容C7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第4脚和NB-IOT芯片BC95-B5的第42脚,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1脚;第八滤波电容C8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脚;第九滤波电容C9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脚;第十滤波电容C10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脚;第三电阻R3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脚,另一端接NB-IOT芯片BC95-B5的第39脚;第四电阻R4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脚,另一端接NB-IOT芯片BC95-B5的第41脚;第五电阻R5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脚,另一端接NB-IOT芯片BC95-B5的第40脚;

所述的USIM卡驱动电路,包括USIM卡驱动芯片;USIM卡驱动芯片型号SMF05CTC;

USIM卡驱动芯片第1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1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2引脚接地;USIM卡驱动芯片第4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5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6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引脚;

所述的3.3V供电电路包括两个滤波电容、一个分流电阻、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型号为TPS70933;

第十一滤波电容C11一端接3.3V另一端接地;第十三滤波电容C13一端接5V另一端接地;第八分流电阻R8一端接3.3V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发光二极管阳极接第八分流电阻一端,阴极接地;

所述的为电平信号采集电路包括六个分压电阻、一个三口端子;第十分压电阻R10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3引脚,另一端接单片机CPU1的第11引脚和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二分压电阻R12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2引脚,另一端接单片机CPU1的第5引脚和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五分压电阻R15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1引脚,第十六分压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一分压电阻R11另一端接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另一端接地;第十六分压电阻R16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触摸唤醒电路包括三个二极管、一个限流电阻、一个电容触发开关;电容触发开关型号为SJ-TOUCH;

第三二极管D3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一分压电阻R11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三分压电阻R13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六分压电阻R16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十七限流电阻R17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一个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型号为L9110S;

电机驱动芯片第1引脚接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第2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的第2,3引脚接5V电源;电机驱动芯片第4引脚接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第1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的第5,8引脚接地;电机驱动芯片第6引脚接CPU1的第5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第7引脚接CPU1的第8引脚;电机驱动的型号为L9110S;

所述的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包括一个滤波电容、一个二口端子;滤波电容一端接端子的1脚,另外一端接端子的2脚;

所述的刷卡模块接口电路包括一个四口端子;刷卡模块型号为射频Mifare RFID M104;

刷卡模块接口端子1脚接3.3V,刷卡模块接口端子2脚接CPU1的2脚,刷卡模块接口端子3脚接CPU1的3脚,刷卡模块接口端子4脚接地;

所述的指纹模块接口电路包括一个四口端子;指纹模块型号TFS-M712;

指纹模块接口接口端子1脚接3.3V,指纹模块接口端子2脚接CPU1的10脚,指纹模块接口端子3脚接CPU1的11脚,指纹模块接口4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包括本地刷卡开锁、指纹开锁、门锁开锁状态及设备电量监测和上报、记录并上报入住时间以及入住刷卡人身份信息、支持远程手机开锁、管理员可以对住户远程授权。

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远程开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它能够与基站保持连接,NB-IOT节点设备注册一次,成功连接基站数据上传至云端后,云端保存NB-IOT设备的接入信息,与当前设备保持有效连接,并且建立一条稳定的数据传输链路。上行下行数据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应答,使用户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通过电脑浏览器或者手机APP实时查看门锁的开锁记录以及开锁人信息、门锁电量信息及授权住户信息,拥有最高权限或者已经被授权过的住户可通过网页或手机APP对门锁的开关实施控制,远程便捷开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CPU1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CPU1晶振电路原理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CPU1的SWD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CPU1的复位电路原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NB-IOT芯片外圈引脚电路原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NB-IOT芯片内圈引脚电路原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NB-IOT芯片的稳压电路原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USIM卡的卡槽电路原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USIM卡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3.3V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平信号采集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唤醒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卡模块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模块接口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包括一个CPU模块电路、一个NB-IOT芯片电路、一个电机驱动电路、一个USIM卡电路、3.3V供电电路、一个触摸信号采集电路、一个刷卡模块、一个指纹模块、一个电容触摸模块。

由刷卡模块采集到卡号数据,CPU1采集到卡号信息,与CPU1内部存储的卡号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比对通过输出电机驱动信号到电机驱动芯片L9110驱动电机。由指纹模块采集到指纹序列号,CPU1采集到指纹序列号进行加密处理,CPU1通过识别算法将加密后的指纹序列与内部存储的加密指纹序列进行比对,比对通过输出电机驱动信号到电机驱动芯片L9110驱动电机。CPU1记录下门锁状态和设备电量信息并打包传输给NB-IOT芯片BC95-B5,NB-IOT芯片BC95-B5将数据发送到远端Web门锁管理系统。Web门锁管理系统授权用户卡号,发送授权卡号信息到NB-IOT芯片BC95-B5,CPU1接收卡号数据加密后存储在本地密码库中。远程通过Web或者手机端APP对门锁下发开关锁指令,指令信息发送到NB-IOT芯片BC95-B5,触摸电容触摸模块,CPU1读取NB-IOT芯片BC95-B5缓存指令数据进行开关锁操作。

所述的CPU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电路、单片机U1晶振电路、单片机SWD接口电路和单片机复位电路。其中单片机U1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所述的NB-IOT芯片电路包括NB-IOT芯片外圈引脚电路,NB-IOT芯片内圈引脚电路,NB-IOT芯片的稳压电路。其中NB-IOT芯片的型号为BC95-B5。

所述的USIM卡电路包括USIM卡的卡槽电路、USIM卡驱动电路。USIM卡的卡槽型号MUPC719SIM;USIM卡驱动芯片型号SMF05CTC。

所述的触摸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平信号采集电路、触摸唤醒电路。电容触摸模块型号为SJ-TOUCH。

如图2(a)所示,所述的单片机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U1、三个滤波电容。单片机U1的第8、20、23、35、44、47脚全部接地,单片机U1的第1、9、24、36、48脚全部3.3V电源,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23脚连接,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35脚连接,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47脚连接,单片机U1的第10、11、14、15、16、17、29、32、33、38、2、3、4、25、26、27、28、18、19、20、39、40、41、42、43、45、46脚悬空。

如图2(b)所示,所述的单片机U1晶振电路包括一个8MHz的晶振Y1和2个负载电容;

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5脚、第十七负载电容C17的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6脚、第二十二负载电容C2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负载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二负载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2(c)所示,所述的单片机U1的SWD接口电路包括一根3.3V电源线,一根地线,两根数据线。

接插件SWIM的第1脚接3.3V电源,接插件SWIM的第4脚接地,接插件SWIM的第2脚与单片机U1的第37脚连接,接插件SWIM的第3脚与单片机U1的第34脚连接。

如图2(d)所示,所述的单片机U1复位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滤波电容和一个按键。第九上拉电阻R9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九上拉电阻R9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第7脚、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和按键RESET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3(a)所示,所述的NB-IOT芯片外圈引脚电路包括两个滤波电容、三个电阻、一个板载天线座。NB-IOT芯片型号为BC95-B5;板载天线型号为IPX20279-001E-01;

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BC95的53脚、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天线座U7的1,2脚接地,3脚接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NB-IOT芯片BC95-B5的2,43,47,48,51,52,54接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接BC95-B5的30脚,另一端接单片机U1的PB11引脚。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接BC95-B5的29脚,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PB10引脚。BC95-B5的45,46引脚接3.3V。

如图3(b)所示,所述的NB-IOT芯片内圈引脚电路。59,60,61,62,63,64,65,66,71,72,73,74,81,82,83,92,93,94接地。

如图3(c)所示,所述的NB-IOT芯片的稳压电路包括一个稳压二极管,四个滤波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D1阴极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三滤波电容C3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四滤波电容C4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五滤波电容C5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第六滤波电容C6一端接电源VBAT,另一端接地。

如图4(a)所示,所述的USIM卡的卡槽电路包括三个电阻、四个滤波电容。USIM卡的卡槽型号MUPC719SIM。

第七滤波电容C7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第4脚和NB-IOT芯片BC95-B5的第42脚,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1脚。第八滤波电容C8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脚。第九滤波电容C9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脚。第十滤波电容C10一端接地,另外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脚。第三电阻R3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脚,另一端接BC95-B5的第39脚。第四电阻R4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脚,另一端接BC95-B5的第41脚。第五电阻R5一端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脚,另一端接BC95-B5的第40脚。

如图4(b)所示,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USIM卡驱动电路。USIM卡驱动芯片型号SMF05CTC。

USIM卡驱动芯片第1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1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2引脚接地。USIM卡驱动芯片第4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6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5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3引脚。USIM卡驱动芯片第6引脚接USIM卡的卡槽的第2引脚。

如图5所示,所述的3.3V供电电路包括两个滤波电容、一个分流电阻、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型号为TPS70933。

第十一滤波电容C11一端接3.3V另一端接地。第十三滤波电容C13一端接5V另一端接地。第八分流电阻R8一端接3.3V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发光二极管阳极接第八分流电阻一端,阴极接地。

如图6所示,所述的为电平信号采集电路包括六个分压电阻、一个三口端子。第十分压电阻R10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3引脚,另一端接单片机CPU1的第11引脚和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二分压电阻R12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2引脚,另一端接单片机CPU1的第5引脚和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五分压电阻R15一端接三口端子的第1引脚,第十六分压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一分压电阻R11另一端接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另一端接地。第十六分压电阻R16另一端接地。

如图7所示,所述的触摸唤醒电路包括三个二极管、一个限流电阻、一个电容触发开关。电容触发开关型号为SJ-TOUCH。

第三二极管D3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一分压电阻R11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三分压电阻R13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阳极接电平信号采集电路第十六分压电阻R16非地的一端,阴极接第十七限流电阻的一端。第十七限流电阻R17另一端接地。

如图8所示,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一个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型号为L9110S;

电机驱动芯片第1引脚接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第2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的第2,3引脚接5V电源。电机驱动芯片第4引脚接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第1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的第5,8引脚接地。电机驱动芯片第6引脚接CPU1的第5引脚。电机驱动芯片第7引脚接CPU1的第8引脚。电机驱动的型号为L9110S。

如图9所示,所述的电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包括一个滤波电容、一个二口端子。滤波电容一端接端子的1脚,另外一端接端子的2脚。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刷卡模块接口电路包括一个四口端子。刷卡模块型号为射频Mifare RFID M104;

刷卡模块接口端子1脚接3.3V,刷卡模块接口端子2脚接CPU1的2脚,刷卡模块接口端子3脚接CPU1的3脚,刷卡模块接口端子4脚接地。

如图11所示,所述的指纹模块接口电路包括一个四口端子。指纹模块型号TFS-M712;

指纹模块接口接口端子1脚接3.3V,指纹模块接口端子2脚接CPU1的10脚,指纹模块接口端子3脚接CPU1的11脚,指纹模块接口4脚接地。

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上电后,单片机CPU1(即单片机U1)进行系统初始化,然后BC95-B5进行网络配置初始化,网络配置成功进入模式选择环节。选择进入用户信息录入模式,单片机CPU1读取卡号,进行卡号信息加密并对其进行存储。存储成功后将当前录入用户信息上传至云端。录入指纹信息时,单片机CPU1读取指纹信息,然后进行指纹信息加密及存储。选择进入工作模式,用户可以刷卡和刷指纹,单片机CPU1读取刷卡信息或者指纹信息,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当用户信息认证通过,单片机CPU1驱动门锁电机开锁,单片机CPU1读取当前门锁状态和设备剩余电量信息,打包发送至云端。设备可以及时将门锁状态以及设备剩余电量变动信息通过CPU1发送给BC95-B5然后上传至云端,从而实现数据上报的功能,最终用户通过电脑浏览器或者手机APP即可查看当前家里门锁的实时开关状态信息以及刷卡人的身份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电脑浏览器或者手机APP进行远程开关门锁。访客拜访,用户通过电脑浏览器或者手机APP远程下发开锁,电容触发开关植入门把手,访客手握门锁唤醒门锁直接开锁。

硬件运行原理,板子电池供电,板子供电电路变压输出3.3V,给单片机、NB-IOT芯片BC95-B5,USIM卡、指纹模块、刷卡模块、电容触发开关、电机驱动芯片供电。刷卡、指纹模块与单片机U1串口连接,当有刷卡或指纹数据读入时,单片机U1通过串口读入。USIM卡与BC95-B5进行数据交互完成通信。BC95-B5与单片机U1通过串口连接,单片机串口发数据配置BC95-B5完成组网建立稳定网络通道,完成上下行数据。电容触发开关,电机驱动芯片与单片机U1的IO口连接。单片机U1通过IO口实时读取电容触发开关电平信号,判断是否有人触摸门把手。刷卡,密码,远程开锁其中一个验证成功,单片机U1两个IO口输出高低电平信号驱动电机驱动芯片来控制电机完成动作。

上述说明并非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