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智能猫眼及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8040发布日期:2019-07-13 08:1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智能猫眼及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猫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及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信息安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安全、便捷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机械锁存在易破解及使用繁琐的缺陷日益凸显,因此家庭门锁急需更新换代,结合科技的发展,变得更智能。只在门把手锁上革新,如添加指纹和人脸功能并没有增加便捷性,需要人为低头配合以及指纹和人脸易被盗取,因此这种革新方式,并不是实质便捷及安全的革新。只是硬性堆叠了一些新功能,家庭门锁还需要一种便捷与更高安全的革新。

传统猫眼是指光学猫眼,光学猫眼是装在住宅户门上的一种小型光学仪器。光学猫眼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不便。比如,视角不够大,观看范围有限。必须贴近门才能看。晚上楼道无灯就不能使用,老人眼力不好,孩子身高不够,不便于他们使用。光学猫眼可以从门外强行拆卸,增加了安全隐患。

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传统猫眼实际使用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及门锁系统,以方便使用,减少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包括:光学猫眼、第一虹膜摄像头、第一补光灯、第二虹膜摄像头、第二补光灯;一体式智能猫眼的形状是长方形;光学猫眼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顶部;第一虹膜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依次设置于光学猫眼下方;第二补光灯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底部;第二虹膜摄像头设置于第二补光灯上方;第一虹膜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连接;第二虹膜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喇叭和话筒;喇叭和话筒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喇叭和话筒依次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虹膜摄像头之间;喇叭和话筒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门铃按钮;门铃按钮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门铃按钮设置于话筒的下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为红外光补光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虹膜摄像头水平向上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补光灯水平向上倾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包括:电源、门锁、识别终端和如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一体式智能猫眼;电源与识别终端连接;识别终端与第一虹膜摄像头、第一补光灯、第二虹膜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均连接;识别终端与用户终端连接;识别终端与门锁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识别终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显示屏、话筒、喇叭和通讯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与第一虹膜摄像头、第一补光灯、第二虹膜摄像头、第二补光灯、显示屏、话筒、喇叭和通讯模块均连接;通讯模块与用户终端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识别终端还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显示屏、话筒、喇叭和通讯模块均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门把手;门把手与门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一体式智能猫眼包括光学猫眼、两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分别放置在长方形智能猫眼的顶部和底部,长方形底部的一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可以为身高较矮的人群使用,可以方便使用,并且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系统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系统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标:

11-光学猫眼;12-第一虹膜摄像头;13-第一补光灯;14-第二虹膜摄像头;15-第二补光灯;21-电源;22-门锁;23-识别终端;24-一体式智能猫眼;231-中央处理模块;232-显示屏;233-话筒;234-喇叭;235-通讯模块;236-电池模块;25-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传统的机械锁存在易破解及使用繁琐的缺陷日益凸显,因此家庭门锁急需更新换代,结合科技的发展,变得更智能。只在门把手锁上革新,如添加指纹和人脸功能并没有增加便捷性,需要人为低头配合以及指纹和人脸易被盗取,因此这种革新方式,并不是实质便捷及安全的革新。只是硬性堆叠了一些新功能,家庭门锁还需要一种便捷与更高安全的革新。传统猫眼是指光学猫眼,光学猫眼是装在住宅户门上的一种小型光学仪器。光学猫眼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不便。比如,视角不够大,观看范围有限。必须贴近门才能看。晚上楼道无灯就不能使用,老人眼力不好,孩子身高不够,不便于他们使用。光学猫眼可以从门外强行拆卸,增加了安全隐患。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及门锁系统,一体式智能猫眼包括光学猫眼、两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分别放置在长方形智能猫眼的顶部和底部,长方形底部的一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可以为身高较矮的人群使用,可以方便使用,并且减少安全隐患。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式智能猫眼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光学猫眼11、第一虹膜摄像头12、第一补光灯13、第二虹膜摄像头14、第二补光灯15。

光学猫眼由一块凹透镜(物镜)和一块凸透镜组成。物镜的焦距极短,它使室外的人或物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最后得到一个放大的正立虚像,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因此可以对门外的事情看得清楚。光学猫眼本身不具有补光的功能,因此在黑暗或者光线不足的状态下,难以看清门外的情况,实际使用有一些不便。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虹膜识别需要通过虹膜摄像头采集人的虹膜的图像信息,为了在弱光环境下同样可以采集虹膜的图像信息,因此还需要补光灯。又因为不同的用户的身高不同,可以使用两组虹膜摄像头和补光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虹膜识别技术中需要红外灯进行补光,因此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均为红外光补光灯。

一体式智能猫眼的形状是长方形;光学猫眼11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顶部;第一虹膜摄像头12和第一补光灯13依次设置于光学猫眼下方;第二补光灯15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底部;第二虹膜摄像头14设置于第二补光灯15上方。

一体式智能猫眼是长方形的,第一虹膜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设置在长方形上方,适合身材较高的用户使用;第二虹膜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设置在长方形下方,适合身材较矮的用户使用。而光学猫眼设置在长方形顶部,可以在虹膜识别出故障的时候、或者供不会使用虹膜识别的用户使用。

第一虹膜摄像头12和第一补光灯13连接;第二虹膜摄像头14和第二补光灯15连接。

每一组虹膜摄像头和对应的补光灯均通过导线电连接,当虹膜摄像头需要补光的时候,对应的补光灯发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一体式智能猫眼包括光学猫眼、两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分别放置在长方形智能猫眼的顶部和底部,长方形底部的一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可以为身高较矮的人群使用,可以方便使用,并且减少安全隐患。

除了虹膜识别的功能之外,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还具有对讲功能,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还包括:喇叭和话筒;喇叭和话筒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喇叭和话筒依次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虹膜摄像头之间;喇叭和话筒连接。

喇叭与话筒的位置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喇叭和话筒依次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虹膜摄像头之间,这样设置,无论是身材较高的用户还是身材较矮的门外用户,都可以较为方便的使用喇叭与话筒门内用户进行沟通,不会存在因喇叭、话筒与门外用户身高不匹配而导致门内用户听不清声音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的喇叭与话筒,实现了对讲功能,同时不存在因喇叭、话筒与门外用户身高不匹配而导致门内用户听不清声音的情况。

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还具有门铃的功能,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还包括:门铃按钮;门铃按钮设置于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门铃按钮设置于话筒的下方。

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的门铃按钮,同样可以供身高不同的门外用户使用,无论是身材较高的门外用户、还是身材较矮的门外用户,都可以方便的使用门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具有门铃的功能,通过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的门铃按钮,可以方便身高不同的门外用户使用门铃。

对于第二虹膜摄像头,为了方便中等身高的用户使用,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中第二虹膜摄像头水平向上倾斜。可以使第二虹膜摄像头具有一个水平向上的倾斜角,这样就可以方便中等身高的用户使用。对应地,上述一体式智能猫眼中第二补光灯水平向上倾斜,第二补光灯同样具有水平向上的倾斜角,也是为了方便中等身高的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通过水平向上倾斜的第二虹膜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可以方便中等身材的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智能猫眼,一体式智能猫眼包括光学猫眼、两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分别放置在长方形智能猫眼的顶部和底部,长方形底部的一组虹膜摄像头和闪光灯可以为身高较矮的人群使用;通过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的喇叭与话筒,实现了对讲功能,同时不存在因喇叭、话筒与门外用户身高不匹配而导致门内用户听不清声音的情况;有门铃的功能,通过设置在一体式智能猫眼的长方形中部的门铃按钮,可以方便身高不同的门外用户使用门铃;通过水平向上倾斜的第二虹膜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可以方便中等身材的用户使用。因此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减少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门锁系统,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21、门锁22、识别终端23和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一体式智能猫眼24。

电源可以采用电池模块进行供电,电源的作用是给门锁、识别终端和一体式智能猫眼供电;门锁为电子门锁,识别终端用于控制门锁开关、控制和接收一体式智能猫眼采集虹膜的图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开门。

电源21与识别终端23连接;识别终端23与第一虹膜摄像头12、第一补光灯13、第二虹膜摄像头14和第二补光灯15均连接;识别终端23与用户终端连接;识别终端23与门锁22连接。

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门锁系统的连接方式示意图,识别终端23包括:中央处理模块231、显示屏232、话筒233、喇叭234和通讯模块235;中央处理模块231与第一虹膜摄像头12、第一补光灯13、第二虹膜摄像头14、第二补光灯15、显示屏232、话筒233、喇叭234和通讯模块235均连接;通讯模块235与用户终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整个门锁系统,显示屏可以显示识别的信息,话筒和喇叭用于对讲,通讯模块用于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

识别终端还包括:电池模块236;电池模块236与中央处理模块231、显示屏232、话筒233、喇叭234和通讯模块235均连接。电池模块用于给识别终端的供电。

门锁系统还包括:门把手25;门把手25与门锁22连接。

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门锁系统的正面示意图、图5所示的一种门锁系统的背面示意图和图6所示的一种门锁系统的侧面示意图,上述门锁系统的正面包括一体式智能猫眼24、门锁22和门把手25,上述门锁系统的背面包括电源21、识别终端23、门锁22和门把手25。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智能猫眼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