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1713发布日期:2020-01-31 18:27阅读:1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是用于将干食材按照用户的需求加工成相应的可供用户食用的熟食制售设备。其主要用于自动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而传统的手工制作汤粉或汤面的方法具有很多个步骤,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则是将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步骤按照流水线的方式,通过不同工位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通过设备进行汤粉或汤面的制售。

但当前市面上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大多都是一个通道一个出餐口,而汤粉或汤面的制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加热的时间较长,因此,用户在采用现有的设备进行自助点餐是,需要等到前一份餐食准备完毕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份餐食的制备。这样设置的智能存在整体出餐效率偏低,设备利用率低,同比设备性价比低的问题,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其通过将汤粉或汤面的制作过程中的工序划分成共用单元与非共用单元,通过单个共用单元支撑多个非共用单元,使得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能够在制作第一份餐食的同时制作其他餐食,从而提升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出餐效率,减少出餐的平均时间,降低设备的成本,缩减设备的体积,具有出餐效率高,平均出餐时间短,设备成本低、体积小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所述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工时间不同的加工工序,且若干个加工时间不同的所述加工工序按照顺序依次连接以形成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加工单元,将先后顺序关联的所述加工工序划分为若干个加工单元;

s2,确定共用单元和非共用单元,从若干个加工单元中选择一个加工单元,并将该加工单元及其在后的所有加工单元确定为非共用单元,其余的为共用单元;

s3,复制非共用单元并复用共用单元,根据出餐速度需求,对非共用单元进行复制且与共用单元进行并接,复制后的所述非共用单元与所述共用单元皆形成一条完整的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以使共用单元在一非共用单元正在制餐时持续工作并与其他非共用单元形成一完整的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实现共用单元的复用并提升出餐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选择的加工单元为根据各加工单元的耗时选择的加工耗时最长的加工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非共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加工单元。

进一步地,耗时最长的所述加工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加工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共用单元支撑至少两个所述非共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共用单元内至少包括两个工站段,至少两个所述工站段均由独立开关控制且按照汤粉或汤面的制作工序顺序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工站段均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共用单元内的工序,且至少两个所述工站段顺序连接形成所述共用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的出餐方法,其能够通过多个非共用单元并接在共用单元上,使得非共用单元在进行餐食制作时,共用单元可以持续工作并与其他非共用单元进行并接形成另一条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程,实现多份汤粉或汤面同时制作,这样的出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出餐效率,而且通过共用单元的复用,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同时,将在共用单元内划分工站段,并且在每个工站段上设置对应的控制开关,使得每个工站段内的工序能够单独工作,在共用单元投入使用时,能够保证共用单元不同工站段内的工序同时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出餐效率,使得该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的设备具有出餐效率高,平均出餐时间短,设备成本低、体积小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框图。

附图标记:1、共用单元;2、非共用单元;3、第一工站段;4、第二工站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高效出餐方法,如图1-3所示,其中,该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工时间不同的加工工序,并且这若干个加工时间不同的加工工序按照顺序依次连接,从而形成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加工单元,将先后顺序关联的加工工序划分为若干个加工单元;

s2,确定共用单元1和非共用单元2,从若干个加工单元中选择一个加工单元,并将该加工单元及其在后的所有加工单元确定为非共用单元2,其余的为共用单元1;

s3,复制非共用单元2并复用共用单元1,根据出餐速度需求,对非共用单元2进行复制且与共用单元1进行并接,复制后的非共用单元2与共用单元1皆形成一条完整的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以使共用单元1在一非共用单元2正在制餐时持续工作并与其他非共用单元2形成一完整的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水线,实现共用单元1的复用并提升出餐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选择的加工单元为根据各加工单元的耗时选择的加工耗时最长的加工单元。非共用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加工单元。耗时最长的加工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加工工序。共用单元1支撑至少两个非共用单元2。

优选地,共用单元1内至少包括两个工站段,至少两个工站段均由独立开关控制且按照汤粉或汤面的制作工序顺序连接。每个工站段均包括至少一个在共用单元1内的工序,且至少两个工站段顺序连接形成共用单元1。

需要说明的是,现将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内部的加工工序以及对应的大致时间分配如下:工序①、下餐盒(约3秒);工序②、下粉或面(约3秒);工序③、下固体调料(约3秒);工序④、下干菜(约3秒);工序⑤、下液体调料(约3秒);工序⑥、加水加热(约45秒)工序⑦、封口出餐(约5秒)。

传统的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内部所设置的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为:①下餐盒(约3秒)→②下粉或面(约3秒)→③下固体调料(约3秒)→④下干菜(约3秒)→⑤下液体调料(约3秒)→⑥加水加热(约60秒)→⑦封口出餐(约5秒)。按照上述完整的工序流程需约80秒-100秒出一份餐。

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首先将单个工序设定成一加工单元,从而挑选出耗时最长的加工单元所包含的加工工序为工序⑥,然后将工序⑥一起其后面的工序⑦划分为非共用单元2,并将该非共用单元2对应的出餐口命名为第一出餐口,同时,复制该非共用单元2并将其对应的出餐口命名为第二出餐口。剩下的工序①、工序②、工序③、工序④、工序⑤划分为共用单元1。

自助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包含有智能控制模块,该智能控制模块用于用控制共用单元1和对应的非共用单元2,且该智能控制模块设置有多个,每个出餐口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智能控制模块以供用户点餐。当第一出餐口先点餐,紧接着第二出餐口也点餐时,第一出餐口对应的智能控制模块先控制共用单元1进行第一份餐食的制餐工作,并在共用单元1制餐步骤完成后将第一份餐食的半成品送入与智能控制模块对应的非共用模块进行后续制作,并将制作完成的第一份餐食送至第一出餐口;而在第一份餐食在非共用单元2内进行加工时,第二出餐口对应的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共用模块进行第二份餐食的制餐工作,并在共用单元1完成制作后将第二分餐食的半成品放入与智能模块对应的非共用单元2进行后续制作,再将制作完成的第二风餐食送至第二出餐口。

另外,如图3所示,在共用单元1内再对其内部的工序划分成两个工站段,具体地,将工序①、工序②划分为第一工站段3,将工序③、工序④、工序⑤划分为第二工站段4,在共用单元1进行加工时,第一份餐食先经过第一工站段3进行加工,在第一加工段加工完成后,第一份餐食进入第二工站段4进行加工,此时,第一加工段开始进行第二份餐食的加工,这样设置的共用单元1能够同时加工至少两份餐食,极大地提升了自动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设备的出餐效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采用上述的出餐方法,其能够通过多个非共用单元2并接在共用单元1上,使得非共用单元2在进行餐食制作时,共用单元1可以持续工作并与其他非共用单元2进行并接形成另一条汤粉或汤面的制作流程,实现多份汤粉或汤面同时制作,这样的出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出餐效率,而且通过共用单元1的复用,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同时,将在共用单元1内划分工站段,并且在每个工站段上设置对应的控制开关,使得每个工站段内的工序能够单独工作,在共用单元1投入使用时,能够保证共用单元1不同工站段内的工序同时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出餐效率,使得该智能制售汤粉或汤面的设备具有出餐效率高,平均出餐时间短,设备成本低、体积小的优势。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