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21287发布日期:2020-05-06 20:51阅读:20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检安全技术领域,也别是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安检流程一般为:过安检人员首先刷自己身份证,安检人员通过身份证信息和过安检人员脸部特征进行识别,判断人员是否通过安检;随着人脸识别的发展,人脸识别装置代替了安检人员眼睛,将人脸识别结果与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安检结果。

用人脸识别装置代替安检人员眼睛,相较于传统安检,实现了自动化识别,节约了安检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然而,在特殊地区,因受到分裂势力的骚扰,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人不离证”,无论是过检查站,还是进入商场、小区这类人员密度高的区域,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份审查。这样的流程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需要一种人员能无感知通过安检,无需自带身份证的安检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人员身份单元、展示单元,其中: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识获取过安检人员人脸图像,并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

人员身份单元,根据人脸识别单元传输的人脸图像,得到人员身份信息;还用于按预设规则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向展示单元输出安检结果;

展示单元,用于接收安检结果并将安检结果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人员身份单元还包括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和人员身份判断子单元;其中:

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接收人脸识别单元传输的人脸图像,并与预存有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

人员身份判断子单元,按预设规则元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并向展示单元输出安检结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方法,包括:

人脸识别单元采集过安检人员人脸图像,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传输给人员身份单元;

人员身份单元接收人脸识别单元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并与预存有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

人员身份单元按预设规则元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并向展示单元输出安检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图像包括:人脸静态图像、人脸动态图像。

进一步的,人脸识别单元对人脸图像处理,包括:对人脸图像的预处理和人脸图像特征信息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库,可以直接连接公安人口数据库,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公安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

进一步的,人员身份单元根据人员身份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判断,所述预设规则将过安检人员的人员身份信息分为的黑名单、白名单和未识别名单。

进一步的,安检结果为允许通过和禁止通过;当过安检人员为白名单时,安检结果为允许通过;当过安检人员为黑名单和未识别名单时,安检结果为禁止通过;

进一步的,对于黑名单人员,公安部门直接逮捕;对于未识别人员,重新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得到未识别人员安检结果。

进一步的,当未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和人员身份信息均不在人脸图像数据库时,可以将所述人脸信息和人员身份信息添加至人脸图像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中的人员身份单元中预存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能将人脸识别单元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直接进行匹配,无需人员刷身份证,直接得到人员身份信息。并且人员身份单元预存有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判断安检结果的预设规则,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得到安检结果。

本发明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安检的特殊地区,无需过安检人员随身携带身份证,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和判断身份信息全部实现自动化,系统工作全程在过安检人员无感知情况下进行,既降低了安检人员劳动强度、又为过安检人员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人员身份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实施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人员身份单元2、展示单元3,其中:

人脸识别单元1用于识获取过安检人员人脸图像,并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过安检人员的人脸图像包括人脸静态图像、人脸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的人脸图像。

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对人脸图像预处理和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系统获取的原始图像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随机干扰,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图像处理的早期阶段对它进行灰度校正、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对于人脸图像而言,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几何校正、滤波以及锐化等。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主要是根据人脸器官的形状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特性来获得有助于人脸分类的特征数据,其特征分量通常包括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曲率和角度等。人脸由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局部构成,对这些局部和它们之间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作为识别人脸的重要特征。

人员身份单元2,根据人脸识别单元1传输的人脸图像,得到人员身份信息;还用于按预设规则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向展示单元3输出安检结果;人脸识别单元1获取过安检人员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人脸图像特征后,将得到的人脸特征与预存有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匹配,匹配人脸图像数据库的人脸图像和人脸图像对应人员身份信息。人员身份单元2里面还根据人员身份信息预存有安检通过规则,将得到的人员身份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员身份单元2还包括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21和人员身份判断子单元22;

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21,接收人脸识别单元1获取和预处理的人脸图像,并与预存有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脸图像数据库也可以直接连接公安人口数据库,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21获取到人脸识别单元1的图像后,可以直接将得到的人脸图像与公安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

人员身份判断子单元22,按预设规则元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并向展示单元3输出安检结果。人员身份判断子单元22预存有根据过安检人员信息对应的安检通过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分为白名单和黑名单,可以理解的,社会有很多逃避法律制裁的逃犯和欠钱不还的老赖等,预设规则将此类型分为黑名单,对于黑名单人员,安检系统禁止通过,并将禁止通过结果传输给展示单元3;对于那些在公安系统遵纪守法的人员,预设规则将此类型分为白名单,对于白名单人员,安检系统允许通过,并将允许通过结果传输给展示单元3。可以理解的,由于人脸图像数据库或人脸识别单元1限制,可能存在识别的人脸图像无法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匹配,得不到人员身份信息。因此,人员判断子单元将此类人员预设为未识别名单,对于未识别名单,需要重新确认人员身份信息,并将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添加至人脸图像数据库。

展示单元3,用于接收安检结果并将安检结果进行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展示单元3为显示屏、声光报警器中的至少一种,当人员身份单元2判断过安检人员为白名单、黑名单或未识别名单时,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可以通过声音设备广播,将安检结果进行展示。

本发明中的人员身份单元2中预存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能将人脸识别单元1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直接进行匹配,无需人员刷身份证,直接得到人员身份信息。并且人员身份单元2预存有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判断安检结果的预设规则,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得到安检结果。

本发明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安检的特殊地区,无需过安检人员随身携带身份证,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和判断身份信息全部实现自动化,系统工作全程在过安检人员无感知情况下进行,既降低了安检人员劳动强度、又为过安检人员提供了方便。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结合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方法,包括:

s100.人脸识别单元1采集过安检人员人脸图像,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传输给人员身份单元2;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过安检人员的人脸图像包括人脸静态图像、人脸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的人脸图像。

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对人脸图像预处理和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系统获取的原始图像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随机干扰,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图像处理的早期阶段对它进行灰度校正、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对于人脸图像而言,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几何校正、滤波以及锐化等。

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主要是根据人脸器官的形状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特性来获得有助于人脸分类的特征数据,其特征分量通常包括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曲率和角度等。人脸由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局部构成,对这些局部和它们之间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作为识别人脸的重要特征。

s200.人员身份单元2接收人脸识别单元1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并与预存有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例如,人脸图像数据库预存有a、b和c这3组人脸图像a1、b1和c1和对应身份信息a2、b2、c2,将人脸识别单元1获取和预处理的人脸图像和这三组进行匹配,当a、b和c这3组中a组的人脸图像a1与人脸识别单元1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匹配度最高时,获取a组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身份信息a2,人员身份信息a2为人脸识别单元1采集的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身份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人脸图像数据库也可以直接连接公安人口数据库,人员身份确认子单元21获取到人脸识别单元1的图像后,可以直接将得到的人脸图像与公安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人员身份信息。

s300.人员身份单元2按预设规则元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得到安检结果,并向展示单元3输出安检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规则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将过安检人员分为禁止通过的黑名单和允许通过的白名单,可以理解的,社会有很多逃避法律制裁的逃犯和欠钱不还的老赖等,为了将逃脱法律制裁的人绳之于法,预设规则将此类型分为黑名单,对于黑名单人员,安检系统禁止通过,并将禁止通过结果传输给展示单元3;对于那些在公安系统遵纪守法的人员,预设规则将此类型人员分为白名单,对于白名单人员,安检系统允许通过,并将允许通过结果传输给展示单元3。可以理解的,由于人脸图像数据库样本限制或人脸识别单元1准确率限制,可能存在识别的人脸图像无法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匹配,得不到人员身份信息。因此,人员身份单元2按预设规则将此类人员分为未识别名单,对于未识别名单,可以通过重新人脸识别或者刷身份证等方法来重新确认人员身份信息,并将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添加至人脸图像数据库,使人脸图像数据库样本更加丰富。

本发明中公开的一种人员无感知安检方法,将人脸识别单元1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和对应人员身份信息的人脸图像数据库直接进行匹配,无需过安检人员刷身份证,直接得到人员身份信息。并且人员身份单元2预存有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判断安检结果的预设规则,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得到安检结果,并且对于未识别的用户,进行二次识别,将识别结果添加至人脸图像数据库,丰富了人脸图像数据库样本,提供了识别准确率。

本发明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安检的特殊地区,无需过安检人员随身携带身份证,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和判断身份信息全部实现自动化,系统工作全程在过安检人员无感知情况下进行,既降低了安检人员劳动强度、又为过安检人员提供了方便。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连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人员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人员终端中。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