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29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管理系统应用广泛,例如,应用在电子工厂中。现有技术中,电子工厂对于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例如,金属物品),只能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弊端是,浪费人力,检测时间长且通行效率低。尤其是在人员通行量大的时间内,逐一通过人工来检测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金属或其他违禁物品,将导致通行速度非常缓慢。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来检测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造成浪费人力且通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的身份识别装置、安检装置和翼闸装置;所述安检装置包括安检通道,所述安检通道内设置有安检探测仪器;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和所述翼闸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安检通道的两端;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一端口,所述安检探测仪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二端口,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三端口和用于发送信号的第四端口,所述翼闸装置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五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五端口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为人脸识别装置和/或二维码识别装置。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屏与摄像单元,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上还设置有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单元控制按键和图像发送按键。优选地,所述门禁管理系统还设置有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安检探测仪器为金属探测仪器。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安检装置和所述翼闸装置中的至少一者与后台管理系统连接。优选地,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红外感应单元,所述红外感应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安检装置的设置有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翼闸装置的背离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的一段设置有用于控制翼闸开启的门禁机。优选地,所述门禁机为刷卡门禁机、指纹识别门禁机及密码门禁机中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通过第三端口接收身份识别装置发出的信号,并通过第三接口接收安检探测仪器发出的信号,同时,控制装置通过第四端口向翼闸装置发送信号,翼闸装置通过第五端口接收控制装置的信号。该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中的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通行人员的身份,控制装置在通行人员的身份识别通过时控制翼闸装置开启,然后通行人员进入安检通道进行安检,安检通道中设置有安检探测器,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未超标时,通行人员即可从打开的翼闸处通过;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超标时,例如,携带违禁物品或携带的违禁物品的数量、重量超标时,控制装置控制翼闸装置关闭,因此携带地物品超标的通行人员,或者携带的违禁物品超过设定重量的通行人员无法从翼闸处通过,只有当通行人员退出全检通道,并放下违禁物品后,才能重新利用身份识别装置开启翼闸装置,以实现顺利通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身份识别装置控制翼闸装置是否开启,又能通过安检装置控制已开启的翼闸装置是否关闭,从而使满足安检条件的通行人员顺利通过,而不满足安检条件的人员在放下违禁物品后才可以通过,不需要人工检测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是否超标,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来检测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造成浪费人力且通行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中各个端口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禁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禁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身份识别装置2安检装置3安检通道4安检探测仪器5翼闸装置6第一端口7第二端口8第三端口9第四端口10第五端口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请参照图1和图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未图示)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的身份识别装置1、安检装置2和翼闸装置5;所述安检装置2包括安检通道3,所述安检通道3内设置有安检探测仪器4;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和所述翼闸装置5分别设置于所述安检通道3的两端;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一端口6,所述安检探测仪器4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二端口7,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三端口8和用于发送信号的第四端口9,所述翼闸装置5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五端口10,所述第一端口6和所述第二端口7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8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端口9与所述第五端口10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通过第三端口8接收身份识别装置1发出的信号,并通过第三接口接收安检探测仪器4发出的信号,同时,控制装置通过第四端口9向翼闸装置5发送信号,翼闸装置5通过第五端口10接收控制装置的信号。该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中的身份识别装置1用于识别通行人员的身份,控制装置在通行人员的身份识别通过时控制翼闸装置5开启,然后通行人员进入安检通道3进行安检,安检通道3中设置有安检探测器,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未超标时,通行人员即可从打开的翼闸处通过;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超标时,例如,携带违禁物品或携带的违禁物品的数量、重量超标时,控制装置控制翼闸装置5关闭,因此携带地物品超标的通行人员,或者携带的违禁物品超过设定重量的通行人员无法从翼闸处通过,只有当通行人员退出全检通道,并放下违禁物品后,才能重新利用身份识别装置1开启翼闸装置5,以实现顺利通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身份识别装置1控制翼闸装置5是否开启,又能通过安检装置2控制已开启的翼闸装置5是否关闭,从而使满足安检条件的通行人员顺利通过,而不满足安检条件的人员在放下违禁物品后才可以通过,不需要人工检测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是否超标,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来检测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造成浪费人力且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的,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一端口6,所述安检探测仪器4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的第二端口7,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三端口8和用于发送信号的第四端口9,所述翼闸装置5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五端口10,所述第一端口6和所述第二端口7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8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端口9与所述第五端口10信号连接。所述第三端口8用于接收第一端口6和第二端口7的数据,所述第四端口9用于向第五端口10发送数据。系统中可以预存有身份数据库,身份识别装置1获取到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后,将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与身份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当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属于身份数据库中的数据时,判断通行人员具有通行权限。所述身份数据可以是人脸图像、指纹、密码和二维码中的至少一项。安检探测仪器4用于探测所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是否超标。所述携带违禁物品超标可以是物品种类超标和/或物品的重量超标。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为人脸识别装置和/或二维码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还可以进一步为指纹识别装置或密码识别装置。所述二维码识别装置可以识别通行人员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以进行通行人员身份识别。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屏与摄像单元,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以使通行人员能够根据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调整自己面对摄像单元的位置,从而使人脸识别装置获取到的人脸图像角度更好,提高识别准确率。具体的,可以将摄像单元设置在显示屏上,也可以将摄像单元与显示屏分离。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上还设置有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单元控制按键和图像发送按键。在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失败时,通行人员或其他人员可以控制摄像单元控制按键重新获取人脸图像。当系统中不存在某一陌生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而该陌生通行人员需要从此处通行时,陌生通行人员或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该摄像单元控制按键控制摄像单元获取人脸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发送按键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审批人员的终端审批,以生成临时权限(针对临时访客),或者审批人员将该陌生通行人员的人脸图像增加至身份数据库中(针对员工或其他长期需要通行的人员),该陌生通行人员即可通过身份识别装置1的身份识别过程获取通行权限。优选地,所述门禁管理系统还设置有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提示装置可以是报警提示装置和语音提示装置中的至少一者。报警提示装置在安检探测仪器4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超标时发出报警提示,也可以在身份识别装置1无法识别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或识别到通行人员不具有通信权限时发出报警提示。所述报警提示可以是声音提示、光信号提示、语音提示、文字提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所述语音提示装置可以发出语音提示音。优选地,所述安检探测仪器4为金属探测仪器。金属探测仪器对于通行人员是否携带金属物品,以及携带的金属物品的重量进行探测。进一步的,当检测到金属物品,或检测到金属物品重量超标时,发出提示,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所述安检装置2和所述翼闸装置5中的至少一者与后台管理系统连接。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到通行人员的通行情况,并且接收到身份识别数据、安检装置2、翼闸装置5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控制单元将携带物品超标的通行人员的通行图像发送至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并形成通行异常数据,以及存储该通行异常数据生成通行异常报表。优选地,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红外感应单元,所述红外感应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安检装置2的设置有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的一端。在红外感应单元在感应到人体时所述控制单元启动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和/或安检装置2,在红外感应单元未感应到人体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和/或安检装置2休眠,以节约能源。优选地,所述翼闸装置5的背离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的一段设置有用于控制翼闸开启的门禁机。优选地,所述门禁机为刷卡门禁机、指纹识别门禁机及密码门禁机中的任一种。翼闸装置5的一端可以通过身份识别和安检控制翼闸开启,翼闸装置5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该门禁机打开,以使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翼闸开启。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介绍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应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门禁管理系统,所述门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获取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获取的通行人员身份数据;步骤S20,将所述身份数据与预设的身份数据库比对,以确定所述通行人员是否具有通行权限;当所述通行人员具有所述通行权限时,执行步骤S30,控制所述翼闸装置打开翼闸;步骤S40,获取所述安检探测仪器的探测结果;步骤S50,当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超标时,控制所属翼闸装置关闭所述翼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具有探测功能的门禁管理系统中的身份识别装置1用于识别通行人员的身份,控制装置在通行人员的身份识别通过时控制翼闸装置5开启,然后通行人员进入安检通道3进行安检,安检通道3中设置有安检探测器,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未超标时,通行人员即可从打开的翼闸处通过;当安检探测器探测到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超标时,例如,携带违禁物品或携带的违禁物品的数量、重量超标时,控制装置控制翼闸装置5关闭,因此携带地物品超标的通行人员,或者携带的违禁物品超过设定重量的通行人员无法从翼闸处通过,只有当通行人员退出全检通道,并放下违禁物品后,才能重新利用身份识别装置1开启翼闸装置5,以实现顺利通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身份识别装置1控制翼闸装置5是否开启,又能通过安检装置2控制已开启的翼闸装置5是否关闭,从而使满足安检条件的通行人员顺利通过,而不满足安检条件的人员在放下违禁物品后才可以通过,不需要人工检测通行人员携带的物品是否超标,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来检测通行人员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造成浪费人力且通行效率低的问题。步骤S50具体可以是当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通行人员携带金属时,控制所属翼闸装置关闭所述翼闸。请参阅图4,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步骤S21,获取员工身份数据库;步骤S22,将所述身份数据与所述员工身份数据库中的员工身份数据比对;步骤S23,当所述身份数据属于所述员工身份数据时,确定所述通行人员具有通行权限。可以将身份数据库划分为多个数据库,其中一个为员工数据库,因为通行人员是员工的概率最大,因此,先将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与员工身份数据库进行比对,而不是与全部的身份数据库进行比对,能有效节约员工通行时的身份比对数据量,以提高员工通行过程中的比对效率和身份识别速度。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还包括:步骤S24,获取访客身份数据库;步骤S25,当所述身份数据不属于所述员工身份数据时,将所述身份数据与所述访客身份数据库中的访客身份数据比对;步骤S26,当所述身份数据属于所述访客身份数据时,确定所述通行人员具有通行权限。具体的,在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上还可以设置访客选项,或同时设置员工选项和访客选项,通行人员可以选择员工选项和访客选项中的其中一个。控制单元根据通行人员选择的选项确定用于比对通行人员身份的身份数据库。例如,侦测到通行人员选择了访客选项后,将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与访客身份数据库进行比对,以识别通行人员是否为具有通行权限的访客,在具有通行权限时开启翼闸装置5。进一步的,在侦测到通行人员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并完成当次身份识别后,自动将下次比对的数据库恢复到默认设置,默认设置可以是员工身份数据库。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还包括:步骤S27,当所述身份数据不属于所述访客身份数据时,确定所述通行人员不具有通行权限。在通行人员不具有通行权限时,该翼闸装置5不开启,该通行人员无法通行。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门禁管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单元,所述门禁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60,在获取到身份数据录入指令时,将所述摄像单元获取的所述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增加至所述预设的身份数据库。进一步地,当系统中不存在某一陌生通行人员的身份数据,而该陌生通行人员需要从此处通行时,陌生通行人员或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该摄像单元控制按键控制摄像单元获取人脸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发送按键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审批人员的终端审批,以生成临时权限(针对临时访客),或者审批人员将该陌生通行人员的人脸图像增加至身份数据库中(针对员工或其他长期需要通行的人员),该陌生通行人员即可通过身份识别装置1的身份识别过程获取通行权限。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