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4101发布日期:2020-06-12 14:0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取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票机。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景支持自助服务。例如,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场景中通过取票机自助取票,在酒店、旅馆等场景中自助核验入住或退房等。

以取票机为例,通过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场景中设置取票机,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票,并在到达电影院后通过取票机自助取票,这样用户无需提前到达电影院并排队购票,减少了等待时间,提升了取票效率。但是,现有的取票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功能较为单一、设计不合理导致用户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取票机,以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取票机,其包括取票机壳体和信息指示部,信息指示部设置在取票机壳体上,取票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操作台面,操作台面位于信息指示部的前侧,且操作台面的远离信息指示部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信息指示部的一端的高度,操作台面上设置有朝上的出票口。

可选地,取票机包括至少两个出票打印部,至少两个出票打印部设置在取票机壳体内,并对应于出票口,以使打印的票据从出票口伸出。

可选地,操作台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取票机还包括用于进行机器可读码识别的第一验证单元,第一验证单元设置在取票机壳体内对应于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并从第一开口露出。

可选地,操作台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取票机还包括用于进行射频识别的第二验证单元,第二验证单元设置在取票机壳体内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位置处,并从第二开口露出。

可选地,信息指示部包括倾斜设置于取票机壳体内的显示屏,显示屏与竖直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且在取票机的前后方向上,显示屏的下端位于显示屏的上端的前侧。

可选地,取票机还包括指示灯带,指示灯带设置在取票机壳体的两侧。

可选地,取票机壳体包括用于设置信息指示部的壳体上部和用于设置操作台面的壳体下部,壳体上部的第一后壁面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后壁面的前侧。

可选地,壳体下部设置有朝向取票机壳体的前侧开口的减重凹槽。

可选地,取票机还包括人脸图像识别单元,人脸图像识别单元通过取票机壳体上的安装凸起设置在信息指示部的上方,或者,人脸图像识别单元通过取票机壳体上的安装凹槽设置在信息指示部的上方。

可选地,取票机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票机,取票机壳体用于安装信息指示部和操作台面等结构。信息指示部可以用于指示取票信息(如取票机是否正常工作、票据是否已经出票等)。操作台面设置在等信息指示部的前侧,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而且操作台面的远离信息指示部的一端(即前端)高度较低,由此形成朝向取票机的前侧倾斜的操作台面,从而使用户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在操作台面上设置有朝上的出票口,使得打印出的票据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直接掉到地上,从而方便用户取票,解决现有的取票机操作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取票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取票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取票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取票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取票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取票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取票机未设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取票机壳体;11、第一后壁面;12、第二后壁面;13、减重凹槽;141、安装凸起;142、安装凹槽;20、信息指示部;30、操作台面;31、出票口;41、第一验证单元;42、第二验证单元;50、指示灯带;60、人脸图像识别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取票机,其包括取票机壳体10和信息指示部20,信息指示部20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上,取票机壳体10上设置有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操作台面30,操作台面30位于信息指示部20的前侧,且操作台面30的远离信息指示部20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信息指示部20的一端的高度,操作台面30上设置有朝上的出票口31。

在本实施例中,取票机壳体10用于安装信息指示部20和操作台面30等结构。信息指示部20可以用于指示取票信息(如取票机是否正常工作、票据是否已经出票等)。操作台面30设置在等信息指示部20的前侧,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而且操作台面30的远离信息指示部20的一端(即前端)高度较低,由此形成朝向取票机的前侧倾斜的操作台面30,从而使用户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在操作台面30上设置有朝上的出票口31,使得打印出的票据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直接掉到地上,从而方便用户取票,解决现有的取票机操作不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操作台面30位于取票机壳体10的中部,从而防止用户弯腰操作和取票,使用户操作更加方便。操作台面30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以使取票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取票机包括至少两个出票打印部(图中未示出),至少两个出票打印部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内,并对应于出票口31,以使打印的票据从出票口31伸出。这样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出票打印部,可以实现多打印备份。当检测到其中一个打印部故障时,可以及时启动其余打印部,以保证能够可靠地打印票据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通过将各出票打印部对应的出票口整合在一起,可以保证在一个出票口31出票,从而防止用户迷惑,可以快速取票,便于用户操作。

出票打印部可以是任何适当的能够打印票据的结构,例如,打印机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为了便于验证用户的权限,并打印对应的票据,操作台面3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取票机还包括用于进行机器可读码识别的第一验证单元41,第一验证单元41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内对应于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并从第一开口露出。

第一验证单元41可以是二维码识别单元,用户可以通过展示购票时的二维码,通过第一验证单元41验证展示的二维码,确定用户的权限,并打印与二维码对应的票据。当然,第一验证单元41也可以是其他适当的能够进行机器可读码进行识别的单元,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操作台面3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取票机还包括用于进行射频识别的第二验证单元42,第二验证单元42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内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位置处,并从第二开口露出。

第二验证单元42可以用于进行射频id识别,例如,通过射频识别身份证信息、护照信息等,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身份证、护照等直接进行购票和取票,使用户购票、取票都更加方便。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取票机功能的丰富性,解决功能单一的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取票机还包括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通过取票机壳体10上的安装凸起141设置在信息指示部20的上方,或者,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通过取票机壳体10上的安装凹槽142设置在信息指示部20的上方。

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在取票机壳体10上设置安装凹槽142,可以将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设置在安装凹槽142内,从而实现对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进行安装,并保护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

或者,如图4所示,在取票机壳体10上设置有安装凸起141,可以将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设置在安装凸起141内,从而实现对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进行安装,并保护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

人脸图像识别单元60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识别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例如为摄像头等,其用于采集包含人脸图像。识别单元可以设置在取票机壳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外,与图像采集单元通信连接,获取人脸图像,并进行人脸识别,从而验证用户的权限,并打印相应的票据。

可选地,信息指示部20包括倾斜设置于取票机壳体10内的显示屏,显示屏与竖直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且在取票机的前后方向上,显示屏的下端位于显示屏的上端的前侧。通过将信息指示部20向后倾斜设置,降低压迫感,且可以增加可视距离,同时提高可视面积,使用户通过信息指示部20查看信息的效果更好。

可选地,为了能够将显示屏安装到取票机壳体10上,并保证其与竖直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可以在取票机壳体10上设置用于安装显示屏的凹槽,并使得由上到下,凹槽的深度逐渐变浅,使得显示屏嵌入凹槽内之后,显示屏下端位于显示屏上端的前侧,从而形成第二夹角b。

当然,除了显示屏外,信息指示部2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指示灯、语音播报单元等。取票机壳体10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安装显示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显示屏可以根据需要显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是触摸显示屏,其不仅可以显示信息,而且可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实现与用户的互动,获取用户输入的信息。

优选地,第二夹角b的取值范围为5°~10°。例如,第二夹角b可以是5°、6°、7°、8°、9°或10°等。这样可以保证显示屏朝向用户倾斜,方便用户查看显示屏上的信息。

可选地,取票机还包括指示灯带50,指示灯带50设置在取票机壳体10的两侧。通过设置指示灯带50可以在需要时显示需要的颜色,不仅可以进行照明,而且可以更好地配合使用场景的氛围,使取票机更好地融入使用场景。

指示灯带50可以是rgb灯带等结构,其可以根据需要显示不同的颜色。

可选地,为了能够降低取票机整体的重量,使取票机更加便于搬运和移位,取票机壳体10包括用于设置信息指示部20的壳体上部和用于设置操作台面30的壳体下部,壳体上部的第一后壁面11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后壁面12的前侧。

由于壳体上部的第一后壁面11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后壁面12的前侧,从而使得取票机后背部实现镂空处理,一方面可以减少取票机自重,同时可以使取票机在搬运、移位时更加便于操作。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降低重量,壳体下部设置有朝向取票机壳体10的前侧开口的减重凹槽13。减重凹槽13一方面可以降低取票机壳体10整体的重量,另一方面,减重凹槽13的底壁可以用于设置喷涂层或者嵌入透明展示框,以通过喷涂层展示信息,或者通过在透明展示框中放入用于展示信息的展示板或显示屏来展示信息。

此外,通过喷涂层形成需要的图案,还可以使取票机的外观风格更好地融入环境,实现与使用环境风格的统一。

减重凹槽13的底壁之外的侧壁上可以用于放置照明灯条等结构,以进行照明,还可以通过调节灯光颜色制造不同的环境氛围。

此外,还可以在壳体下部的前壁面直接设置喷涂层,通过喷涂层形成需要的图案,从而使取票机的外观风格形成需要的风格,实现与使用环境风格的统一。可选地,取票机壳体的底面可以包括安装结构,使其可以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取票机壳体的底面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图中未示出),以使取票机移动更加方便、省力。

可选地,取票机还可以包括底座(其结构如图1-6所示),取票机壳体10设置在底座上,根据需要可以在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图中未示出),以使取票机移动更加方便、省力。

取票机壳体10可以固定在底座上,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面上的滚轮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该取票机可以应用至任何适当的场景中,例如在电影院等场馆中设置的取票机等,或者在火车站、汽车站以及机场等的自助售票机等。例如,可以将取票机设置在火车站或机场中,用户可以通过身份证、护照进行网上购票,并在火车站或者机场中,通过第二验证单元42刷身份证、护照等,进行取票。

本实施例的取票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显示屏后倾斜5度设置,降低压迫感,增加可视距离,同时提高可视面积。通过将双出票口(即与每个出票打印部对应的出票口)整合设计为一个出票口,使用户可以直接从出票口取票,而不用先确定是哪个出票打印部打印了票据,使取票更加方便快捷。此外,通过多打印备份,确保取票机可靠性,保证即使在有出票打印部失效时也可以正常打印票据。前倾斜的操作台面,可以便于用户方便地进行显示屏操作——扫码/刷身份证——打印出票——取票;相比现有的取票机需要弯腰取票,用户体验更佳。出票口向上出票,可以防止打印好的票据被切割完成后直接掉落在地上。取票机后背部,进行减重处理,一方面可以减少取票机自重,同时可以改善取票机在搬运、移位时的便捷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