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装置及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2913发布日期:2020-06-09 19: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出货装置及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货装置及售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存有各种售卖机,比如饮料售卖机、面包售卖机等。这些售卖机通常都包括出货装置,出货装置可以在顾客选择需要的货物并付款后,将需要的货物输送到出货口,以便顾客取走。然而,对于一些外观较大且比较薄的货品,比如辣条等袋装货品,出货装置中能够放置的货品的数量非常有限,在售卖量较大的情况下,使得补货人员不得不频繁的补货,增大了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货装置,可以减小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货装置,所述出货装置包括:货架、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一组或多组挂钩、挡料机构以及控制器,每个传送机构对应一组挂钩;

所述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中的每个传送机构固定在所述货架上,每个传送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每个传送机构均能够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

每组挂钩均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上,且每组挂钩均用于悬挂货品,每组挂钩中存在能够朝向所述挡料机构移动的至少一个挂钩,且所述挡料机构能够在每个传送机构转动时促使每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沿所述货架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杆,所述挡料杆能够在每个传送机构转动时促使每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沿所述货架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挡料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挡料杆,每个挡料杆对应传送机构,每个挡料杆能够在对应的传送机构转动时促使对应的一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可选地,将多个传送机构划分为多组传送机构,所述多组传送机构沿所述货架的高度方向排列,每组传送机构包括的至少一个传送机构沿所述货架的宽度方向排列;

相邻两组传送机构中的第一组传送机构上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组传送机构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挡料杆,每个挡料杆对应一组传送机构,每个挡料杆能够在对应的一组传送机构转动时促使对应的一组传送机构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可选地,所述挡料杆所在的直线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

可选地,每组挂钩包括:一个或多个挂钩;

所述一个或多个挂钩在对应的传送机构上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挂钩中的每个挂钩均用于悬挂货品。

可选地,每个挂钩包括:拉杆和开口型挂环;

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口型挂环连接,所述开口型挂环用于悬挂货品。

可选地,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货品检测器,每个货品检测器对应一个传送机构;

每个货品检测器固定在对应的传送机构上,每个货品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每个货品检测器用于检测对应的一组钩挂中每个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是否掉落。

可选地,每个挂钩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相反。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售卖机,所述售卖机包括货柜,以及上述一方面提供的任一所述的出货装置,所述货柜的下端设置有出货口,所述出货装置设置在所述货柜内,所述出货口用于对掉落的货品出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控制每个传送机构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上的每组挂钩中的至少一个挂钩开始朝向挡料机构移动时,不难看出,悬挂在该至少一个挂钩上的货品也会随着每个传送机构的转动朝向挡料机构移动。接下来,当货品与挡料机构接触,而传送机构继续转动时,挡料机构可以阻挡货品跟随传送机构继续转动,进而促使每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也即是,实现了货品的自动出货。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些外观较大且比较薄的货品来说,通过悬挂在一组或多组挂钩上的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换句话说,该出货装置上可以悬挂数量较多的货品,以降低补货人员的补货频率,进而减小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售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货架;2:传送机构;3:挂钩;4:挡料机构;5:货品检测器;

21:支架板;31:拉杆;32:开口型挂环;41:挡料杆;

001:货柜;002:出货装置;

0011:出货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出货装置可以包括:货架1、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一组或多组挂钩3、挡料机构4以及控制器,每个传送机构2对应一组挂钩3;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中的每个传送机构2固定在货架1上,每个传送机构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传送机构2均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每组挂钩3均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且每组挂钩3均用于悬挂货品,每组挂钩3中存在能够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的至少一个挂钩,且挡料机构4能够在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控制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的每组挂钩3中的至少一个挂钩3开始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时,不难看出,悬挂在该至少一个挂钩3上的货品也会随着每个传送机构2的转动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接下来,当货品与挡料机构4接触,而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时,挡料机构4可以阻挡货品跟随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进而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也即是,实现了货品的自动出货。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些外观较大且比较薄的货品来说,通过悬挂在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的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换句话说,该出货装置上可以悬挂数量较多的货品,以降低补货人员的补货频率,进而减小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用时,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有不同的操作逻辑。比如,在售卖场景中,假设该出货装置用于售卖辣条。那么可能的操作逻辑为:首先,补货人员可以将辣条悬挂在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接下来,假设控制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订单信息,该订单信息指示需出货2包辣条,此时,控制器可以基于该订单信息控制传送机构2带动悬挂有辣条的一组挂钩3中的至少一个挂钩3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当第一包辣条在挡料机构4以及传送机构2转动作用下掉落之后,控制器可以控制传送机构2继续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直至第二包辣条也掉落,至此,则实现了2包辣条的出货任务。

在运送货品的场景中,假设需要将一批辣条从第一位置运送至第二位置,那么可能的操作逻辑为:首先可以使出货装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且出货装置包括的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相同。之后,可以在第一位置处在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悬挂辣条,以使悬挂的辣条能够在第二位置处掉落,也即是,实现了辣条的运送任务。

上述出货装置的使用场景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两种可能的使用场景,当然,该出货装置还可以在其他可能的场景中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出货装置的使用场景不做具体的限定。

其中,每组挂钩3上可以悬挂相同的货品,也可以悬挂不同的货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比如,该出货装置包括2组挂钩,分别为第一组挂钩和第二组挂钩,那么,第一组挂钩和第二组挂钩上均可以悬挂辣条,或者第一组挂后上悬挂辣条,第二组挂钩上悬挂瓜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此外,同一组挂钩3上可以悬挂相同的货品,也可以悬挂不同的货品,继续接上述实施例,假设第一组挂钩包括两个挂钩,分别为a挂钩和b挂钩。在一种场景中,a挂钩和b挂钩均可以悬挂辣条,在另一种场景中,a挂钩可以悬挂辣条,b挂钩可以悬挂瓜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和货架1的深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度,换句话说,每个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与货架1的深度方向将平行,这样,更有利于挡料机构4在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当然,每个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和货架1的深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其他的数值,比如可以为10度、20度或者30度等,只需满足挡料机构4在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能够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说明,结合附图1所示的出货装置,上述货架1的深度方向是指平行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的方向。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货架1的深度方向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其中,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中的每个传送机构2均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货架1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货架1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每组挂钩3均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比如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或者通过转轴设置在传送机构2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每组挂钩3中的每个挂钩通过转轴的方式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时,可以理解的是,随着传送机构2的转动,挂钩存在两种可能的状态,第一种状态中,当挂钩位于传送机构2的正下方时,挂钩在重力的作用下呈现“舒展”的状态,随着传送机构2的转动,当挂钩位于传送机构2的正上方时,挂钩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绕着转轴旋转,进而“趴在”传送机构2,在这种状态下,挂钩在货架1的高度方向上将占用更少的空间,起到节省货架1的空间的作用。

在一种场景中,挡料机构4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货架1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货架1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另一种场景中,挡料机构4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挡料机构4既可以固定在货架1上,也可以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也即是,只需挡料机构4能够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挡料机构4的固定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沿货架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挡料机构4可以包括挡料杆41,挡料杆41能够在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这样,一个挡料杆41可以同时对应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且能够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比如,当传送机构2的数量为2个时,一个挡料杆41可以同时对应2个传送机构2,显然,当2个传送机构2同时朝向挡料杆41转动时,该一个挡料杆41能够同时促使该2个传送机构2上的2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为了便于说明,结合附图2所示的出货装置,上述货架1的宽度方向是指垂直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的方向。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货架1的宽度方向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沿货架1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挡料机构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挡料杆41,每个挡料杆41对应一个传送机构2,每个挡料杆41能够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对应的一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这样,一个挡料杆41对应一个传送机构2,且能够促使对应的一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同时沿货架1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排列,挡料机构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挡料杆41,每个挡料杆41与位于同一高度的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一一对应,每个挡料杆41能够在同一高度的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对应的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其中,为了挡料杆41能够更好地促使对应的一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料杆41所在的直线可以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垂直。当然,挡料杆41所在的直线也可以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不垂直,只需满足挡料杆41可以促使对应的一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同时沿货架1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排列时,在一种可能的排列方式中,参见图4,可以将多个传送机构划分为多组传送机构,多组传送机构沿货架1的高度方向排列,每组传送机构包括的至少一个传送机构沿货架1的宽度方向排列;相邻两组传送机构中的第一组传送机构上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组传送机构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挡料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挡料杆,每个挡料杆对应一组传送机构,每个挡料杆能够在对应的一组传送机构转动时促使对应的一组传送机构的挂钩上悬挂的货品掉落。

关于相邻两组传送机构中的第一组传送机构上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组传送机构的挂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可以理解为:第一组传送机构的挂钩与第二组传送机构的挂钩“错位”排列。

比如,在一种场景中,假设第一组传送机构包括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沿货架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二组传送机构包括c传送机构,c传送机构位于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的正下方,且c传送机构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间隙中。那么,即可认为第一组传送机构的挂钩与第二组传送机构的挂钩“错位”排列。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错位”排列方式中,可以让c传送机构上的挂钩位于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中,这样,在避免c传送机构上的挂钩与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干涉的同时,还能减小c传送机构在货架1的高度方向上与a传送机构和b传送机构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沿货架1的高度方向上布局更多组传送机构,起到节省货架1的空间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每组挂钩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挂钩3。一个或多个挂钩3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一个或多个挂钩3中的每个挂钩3均用于悬挂货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一个或多个挂钩3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还可以同时沿传送方向和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为了便于理解,接下来将举例说明。

假设每组挂钩3包括4个挂钩3,假设该4个挂钩3分别为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三挂钩和第四挂钩,那么,首先可以沿着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之后,参见图5,可以沿着垂直于传送方向且和第一挂钩平行的多个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处设置第三挂钩,沿着垂直于传送方向且和第二挂钩平行的多个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处设置第四挂钩。使得第一挂钩和第三挂钩所在的直线和挡料杆41平行,第二挂钩和第四挂钩所在的直线和挡料杆41平行,这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三挂钩和第四挂钩上均悬挂有货品,且传送机构2转动时,挡料杆41可以同时促使2个货品掉落。显然,可以增大货品的出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描述,通过不同的挂钩3的设置方式,挡料杆41还可以同时促使其他数量的货品掉落,比如,可以沿着垂直于传送方向且和第一挂钩平行的多个位置处依次设置多个挂钩3,那么,挡料杆41可以同时促使多个货品掉落,在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挂钩3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货品能够顺畅的从每个挂钩3上掉落,每个挂钩3的开口方向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可以相反。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挂钩3的开口方向与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也可以不相反,只需挡料杆41能够促使每个挂钩3上的货品掉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其中,参见图6,每个挂钩3可以包括:拉杆31和开口型挂环32。拉杆31的第一端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拉杆31的第二端与开口型挂环32连接,开口型挂环32用于悬挂货品。

需要说明的是,拉杆3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设置在传送机构2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传送机构2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拉杆3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开口型挂环32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开口型挂环32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拉杆31的第二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开口型挂环32连接时,拉杆31的第二端与开口型挂环32连接处可能存在焊疤,可以理解的是,焊疤会使挂钩3不平滑,影响挡料机构4促使开口型挂环32上悬挂的货品掉落。基于此,为了挡料机构4能更顺畅地促使开口型挂环32上悬挂的货品掉落,进一步地,拉杆31和开口型挂环32可以一体成型,挡料机构4能够在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时促使开口型挂环32上的货品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拉杆31和开口型挂环32的材料均可以为不锈钢,当然,拉杆31和开口型挂环32的材料也均可以为其他的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该出货装置出货的过程中,在第一货品掉落之后,控制器可以控制传送机构2带动下一个货品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其中,第一货品是指最靠近挡料杆41的货品。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存在第一货品出货失败的情况。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出货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货品检测器5,每个货品检测器5对应一个传送机构2;每个货品检测器5固定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每个货品检测器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货品检测器5用于检测对应的一组钩挂3中每个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是否掉落。

这样,就可以通过货品检测器5检测第一货品是否掉落,当货品检测器5检测到第一货品没有掉落时,控制器可以控制传送机构2沿着远离挡料机构4的方向移动第一距离,之后,控制器可以控制传送机构2朝向挡料机构4的方向移动,以使挡料机构4再一次促使第一货品掉落。当货品检测器5检测到第一货品掉落之后,控制器可以控制传送机构2朝向挡料机构4的方向移动,以使下一个货品在传送机构2和挡料机构4的作用下掉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距离是能够使得第一货品重新回到挡料机构4处,以便挡料机构4重新促使第一货品掉落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货品检测器5用于检测货品是否掉落,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货品检测器5可以固定在靠近货品掉落的位置处。对于传送机构2来说,货品掉落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货品检测器5的位置也应是固定不变的,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货品检测器5可以固定在传送机构2包括的支架板21上。当然,货品检测器5还可以固定在其他位置处,只需满足货品检测器5能够检测到货品是否掉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接下来,本申请实施例将对货品检测器5检测每个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是否掉落的原理作简单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货品检测器5可以理解为两个对射传感器,两个对射传感器的中间位置悬挂有货品,这样,可以理解的是,当货品未掉落时,由于货品的阻隔作用,两个对射传感器将均检测不到对方的信号,此时,即可认为货品未掉落。当货品掉落之后,由于两个对射传感器之间没有货品的阻隔,可以实现对射,进而检测到对方的信号,此时,即可认为货品已掉落。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货品检测器5还可以为接近开关或者其他能够检测第一货品是否掉落的元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货品检测器5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传送机构2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控制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的每组挂钩3中的至少一个挂钩开始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时,不难看出,悬挂在该至少一个挂钩上的货品也会随着每个传送机构2的转动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接下来,当货品与挡料机构4接触,而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时,挡料机构4可以阻挡货品跟随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进而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也即是,实现了货品的自动出货。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些外观较大且比较薄的货品来说,通过悬挂在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的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换句话说,该出货装置上可以悬挂数量较多的货品,因此,还可以降低补货人员的补货频率,进而减小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在可以自动出货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补货人员的补货频率,减少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售卖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该售卖机可以包括货柜001,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出货装置002,货柜001的下端设置有出货口0011,出货装置002设置在货柜001内,出货口0011用于对掉落的货品出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货架1、一个或多个传送机构2、一组或多组挂钩3、挡料机构4、控制器以及货品检测器5的具体描述可以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该售卖机还可以包括减震片003,减震片003固定在出货口0011处,减震片003用于防止掉落的货品损坏。

其中,减震片003的材料可以为橡胶,当然,减震片003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只需能够防止掉落的货品损坏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减震片003的材料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控制每个传送机构2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对应的传送机构2上的每组挂钩3中的至少一个挂钩开始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时,不难看出,悬挂在该至少一个挂钩上的货品也会随着每个传送机构2的转动朝向挡料机构4移动。接下来,当货品与挡料机构4接触,而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时,挡料机构4可以阻挡货品跟随传送机构2继续转动,进而促使每组挂钩3上悬挂的货品掉落至出货口0011处,出货口0011处的减震片003可以防止掉落的货品损坏。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些外观较大且比较薄的货品来说,通过悬挂在一组或多组挂钩3上的方式可以节省空间,换句话说,该出货装置上可以悬挂数量较多的货品,因此,还可以较低补货人员的补货频率,进而减小补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