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还伞装置及借还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632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借还伞装置及借还伞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借还伞装置及借还伞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经济体现为公众或企业将闲置的资源、非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进行共享使用,从而获得收益。雨伞作为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公众日常生活用品应用于共享公共场景,具有较高的商业以及社会价值。

目前共享雨伞的借还主要通过雨伞租赁设备来实现,现有的雨伞租赁设备多以一锁对一伞的形式实现共享雨伞的借取与归还,首先通过锁具实现雨伞借还缺乏安全性;其次一方面锁具雨伞租赁设备存储的雨伞数量有限,不利于推广,另一方面当雨伞数量增加时,会使锁具雨伞租赁设备借还装置变得更为复杂。

可见,现有的借还伞装置存在安全性和便捷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借还伞装置和借还伞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借还伞方案存在安全性和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借还伞装置,包括伞柜和至少一个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围合支架和螺旋伞架,所述围合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伞柜内,所述螺旋伞架位于所述围合支架的传动空间内,所述螺旋伞架上设置有用于悬挂伞把的螺旋凹槽,所述围合支架的底端上对应所述螺旋伞架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纳与所述伞把连接的伞体的通孔,所述螺旋伞架的连接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围合支架上,所述螺旋伞架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围合支架;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螺旋伞架的连接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旋伞架旋转,进而使得所述螺旋伞架的螺旋凹槽内的伞把经由所述螺旋伞架的自由端滑进或者滑出所述围合支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借还伞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借还伞装置;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借还伞装置的驱动电机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通过驱动电机连接螺旋伞架正反转从而带动雨伞进出伞道,实现雨伞借还,提高借还伞装置的安全性能。此外,所提供的借还伞装置内雨伞的存储量与传动组件的数量和传动组件中螺旋伞架的长度相关,实现一个借还伞装置对应多把共享雨伞的借还,相较于传统锁具借还装置结构更为简单,雨伞存储量大,且易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借还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借还伞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的传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伞柜100;

传动组件200;

围合支架210,侧板211,盖板212,底板213,止挡板214;

螺旋伞架220,螺旋凹槽221;

转轴230;限位组件240;还伞按钮250;读卡器260;伞把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借还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提供的借还伞装置主要应用于共享雨伞租赁场景。如图1所示,所述借还伞装置主要包括伞柜100和至少一个传动组件20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传动组件200包括围合支架210和螺旋伞架220,所述围合支架210固定设置于所述伞柜100内,所述螺旋伞架220位于所述围合支架210的传动空间内,所述螺旋伞架220上设置有用于悬挂伞把300的螺旋凹槽221,所述围合支架210的底端上对应所述螺旋伞架220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纳与所述伞把300连接的伞体的通孔,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连接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围合支架210上,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围合支架210;

所述传动组件200还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轴230,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230与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连接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旋伞架220旋转,进而使得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螺旋凹槽221内的伞把300经由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滑进或者滑出所述围合支架210。

本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主要包括伞柜100,伞柜100内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传动组件200,每个传动组件200则可以控制该组内全部雨伞中的单个雨伞的借还。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伞柜100的侧面开口,所述传动组件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200的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均伸出所述伞柜100的侧面开口。

每个借还伞装置内可放置的雨伞数量较多,具体数量可以由伞柜100的大小和传动组件200的数量决定,便于市场推广,且有效降低储存成本。

具体的,传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和螺旋伞架220,驱动电机通过转轴230驱动螺旋伞架220旋转。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螺旋伞架220的螺旋凹槽221内悬挂有至少一个雨伞的伞把300。

在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转轴230旋转,进而带动螺旋伞架220的旋转。以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连接端至自由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螺旋伞架220可以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螺旋伞架220顺时针旋转,可以带动围合支架210内的雨伞经由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滑出所述围合支架210,实现自动借伞流程。螺旋伞架220逆时针旋转,可以带动挂在螺旋伞架220自由端的伞滑进所述围合支架210内,实现自动还伞流程。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通过驱动电机连接螺旋伞架正反转从而带动雨伞进出伞道,实现雨伞借还,提高借还伞装置的安全性能。此外,所提供的借还伞装置内雨伞的存储量与传动组件的数量和传动组件中螺旋伞架的长度相关,实现一个借还伞装置对应多把共享雨伞的借还,相较于传统锁具借还装置结构更为简单,雨伞存储量大,且易于市场推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围合支架210可以包括侧板211、盖板212和底板213,所述侧板211固定在所述伞柜100上,所述盖板212和所述底板213的端部均固定在所述侧板211上,所述底板213上开设所述通孔;

所述底板213的远离所述侧板211的一端设置有止挡板214,所述止挡板214的远离所述底板213的端部与所述盖板212之间存在能够进出所述伞把300的空间;

所述螺旋伞架2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板211上,所述螺旋伞架22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止挡板214上。

装配时,所述转轴230与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与左侧的侧板211通过固定在所述侧板211上的轴承滑动连接,下侧的底板213一端固定在左侧的所述侧板211上,底板213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挡板214,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通过止挡板214上的轴承与所述止挡板214及底板213相对设置。螺旋伞架220的上侧设置有盖板212,盖板212的一端与左侧的侧板211固定连接,盖板212的右侧可以开设螺纹孔,与伞柜100内侧固定连接。这样,上侧的盖板212、左侧的侧板211及下侧的底板213围合形成所述围合支架210,围合形成的传动空间作为借还伞移动的伞道,实现雨伞在伞道内的自动移进或者移出。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开关和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所述螺旋伞架220抵接,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开关的拨片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的信号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端电连接。

在使用时,所述挡片被挤压时所述限位开关处于置位状态,未被挤压时所述限位开关处于复位状态,用于检测所述螺旋伞架220的旋转行程。

相应的,所述围合支架210上还可以设置有借还伞按钮250,所述借还伞按钮250的信号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端电连接。

通过增设限位开关、挡片以及借还伞按钮250,以控制螺旋伞架220的旋转量,使得每次借出或者收回的雨伞数量为1把。

此外,所述传动组件200还可以包括读卡器260,所述读卡器260固定设置于所述围合支架210上,所述读卡器260的数据采集端朝向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所述读卡器260的信号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读卡器260用于采集进出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的伞把300内的标识信息。

在伞把300内安装rfid卡,悬挂在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螺纹凹槽中,将能够感应rfid的读卡器260固定在上侧的盖板212上,读卡器260的采集范围为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自由端区域,这样,读卡器260就可以以读取并记录进入所述rfid读卡器260的检测距离的所述雨伞的rfid卡号信息。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200还可以包括限制所述螺旋伞架220旋转量的限位组件240,所述限位组件240设置于所述盖板212上,所述限位组件240与所述螺旋伞架220抵接。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借还伞装置的传动过程如下:

所述减速电机转动通过所述转轴230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伞把300沿着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螺纹凹槽在所述伞道中移动。所述伞把300可以在所述螺旋伞架220的头部横向放入,然后通过所述螺旋伞架220旋转带动所述伞把300进入所述伞道,或者通过所述螺旋伞架220旋转带动所述伞把300退出所述伞道,到达所述螺旋伞架220自由端,然后横向取出。

在进出所述伞道的过程中,所述伞把300会通过所述读卡器260检测范围,所述读卡器260可读取所述伞把300头部的rfid卡号信息。所述限位开关检测所述螺旋伞架220的旋转行程,所述一个旋转行程为所述螺旋伞架220旋转360度,即所述螺旋伞架220带动所述伞把300移动所述螺旋伞架220上一圈螺纹凹槽的距离。所述限位开关上挡片在一个旋转行程开始时被所述螺旋伞架220上螺纹条挤压,所述限位开关处于置位状态,随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旋转,所述螺旋伞架220上螺纹条与所述限位开关上挡片分离,所述限位开关进入复位状态。随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旋转,当所述限位开关上挡片再次被所述螺旋伞架220上螺纹条挤压时,所述限位开关再次进入置位状态,一个旋转行程结束。

借还伞装置的借伞流程如下:

借伞流程开始时,所述限位开关处于置位状态。以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为参考,所述减速电机顺时针转动可通过所述转轴230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旋转,从而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螺纹凹槽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悬挂在所述螺旋伞架220螺纹凹槽中的所述伞把300沿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在所述伞道中移动。

随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旋转,所述限位开关进入复位状态;所述减速电机继续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顺时针旋转,所述伞把300继续沿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在所述伞道中移动,当所述限位开关再次进入置位状态,所述减速电机将停止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顺时针旋转,一个旋转行程结束,所述螺旋伞架220带动所述伞把300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移动所述螺旋伞架220上一圈螺纹凹槽的距离,若一个旋转行程过程中,有所述伞把300,通过所述读卡器260检测范围,从而退出所述伞道,到达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所述读卡器260可读取并记录所述伞把300头部的rfid卡号信息,作为雨伞借出记录,用于查询,所述伞把300到达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时,可横向取出,一个借伞流程结束。

若一个旋转行程过程中,无所述伞把300到达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所述读卡器260未读取到所述伞把300头部的rfid卡号信息,则所述减速电机将继续推动所述伞把300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尾部到头部的方向移动多个旋转行程,直到所述伞把300,通过所述读卡器260检测范围,退出所述伞道,到达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所述读卡器260可读取到所述伞把300头部的rfid卡号信息为止,一个借伞流程结束。

所述借还伞装置的还伞流程如下:

还伞流程开始时,所述限位开关处于置位状态。横向放入所述伞把300悬挂到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的螺旋凹槽221中,如图1所示,点击安装在所述伞柜100外侧的还伞按钮250,以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为参考,所述减速电机逆时针转动,可通过所述转轴230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旋转,从而所述螺旋伞架220的螺纹凹槽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悬挂在所述螺旋伞架220螺纹凹槽中的所述伞把300沿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在所述伞道中移动。

随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旋转,所述限位开关进入复位状态;所述减速电机继续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逆时针旋转,所述伞把300继续沿着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在所述伞道中移动,当所述限位开关再次进入置位状态,所述减速电机将停止带动所述螺旋伞架220在所述伞道中逆时针旋转,一个旋转行程结束,所述螺旋伞架220带动所述伞把300向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到尾部的方向移动所述螺旋伞架220上一圈螺纹凹槽的距离。

一个旋转行程过程中,所述伞把300从所述螺旋伞架220头部,通过所述读卡器260检测范围,从而进入所述伞道,所述读卡器260可读取并记录所述伞把300头部的rfid卡号信息,作为雨伞归还记录,用于查询,一个还伞流程结束。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借还伞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借还伞装置。其中,所述借还伞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借还伞装置的驱动电机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借还伞装置还包括读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读卡器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借还伞系统通过服务器与借还伞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实现共享雨伞租赁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费用支付等数据的交互,进一步提高借还伞流程的便捷性和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借还伞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