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9666发布日期:2020-06-20 18:23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用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水资源的大量使用,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于水资源的进行的合理利用。

而现有的用水系统中,大多数的用水开关都是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人为控制,对于地处偏远,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当忘记关掉水阀或者经常开着水阀随意大量用水,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用水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当忘记关掉水阀或者经常开着水阀随意大量用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

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包括:

获取所述刷卡设备中预设的可用水时长阈值;

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大于所述可用水时长阈值,则开启水阀。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之后还包括:

若用水系统产生异常信号,则将异常信号上报至云平台,用于对用水系统进行维护。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ic卡包含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后,得到所述ic卡的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ic卡包含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后,得到所述ic卡的缓存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上传所述ic卡的缓存数据至所述用水系统的云平台,用于更新所述ic卡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包括:

所述用水系统内部预置的数据自动上传时间和人工上报时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刷卡设备中预设的可用水时长阈值;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大于所述可用水时长阈值,则开启水阀。

可选地,还包括:缓存模块;

所述缓存模块,用于将所述ic卡包含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后,得到所述ic卡的缓存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联网模块;

所述联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上传所述ic卡的缓存数据至所述用水系统的云平台,用于更新所述ic卡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通过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若所述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所述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所述ic卡在所述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所述水阀,从而将用水量的控制转化为用水时长的控制,使得水阀在符合关水条件的情况下关闭,从而合理的用水,不会因为水阀长时间打开而浪费水,从而解决了当忘记关掉水阀或者经常开着水阀随意大量用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解决了当忘记关掉水阀或者经常开着水阀随意大量用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以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01、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ic卡中记录了ic卡的基本信息,例如,可以是卡号、使用时间、使用时长、用水剩余时长和用水类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实际需要设置基本信息。

步骤102、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

本实施例中,用水条件可以是规定的时间点或者预设的使用时长,具体的用水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用水情况和用水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103、当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水阀。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水阀,从而将用水量的控制转化为用水时长的控制,使得水阀在符合关水条件的情况下关闭,从而合理的用水,不会因为水阀长时间打开而浪费水,从而解决了当忘记关掉水阀或者经常开着水阀随意大量用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水量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二对用水量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01、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相同,具体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的步骤1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

本实施例中,根据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判断ic卡是否符合用水要求中的用水条件可以是剩余用水时长大于预置的用水时长,具体的用水条件可以根据用水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水阀可以是电动水阀或者其他可以电性连接的水阀。

步骤203、获取刷卡设备中预设的可用水时长阈值。

步骤204、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大于可用水时长阈值,则开启水阀。

步骤205、当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水阀。

需要说明的是,可用水时长阈值可以是60s、5分钟或者10分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针对的是上一次刷卡进行的,即第一次刷卡,打开水阀后,在水阀没有关闭前,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水阀将会关闭。

步骤206、若用水系统产生异常信号,则将异常信号上报至云平台,用于对用水系统进行维护。

步骤207、将ic卡包含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后,得到ic卡的缓存数据。

步骤208、根据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上传ic卡的缓存数据至用水系统的云平台,用于更新ic卡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每次刷卡部分数据都会发生改变,比如用水时间,剩余用水时长,刷卡次数等,在水阀关闭后,会将每次刷卡发生改变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得到缓存数据,当系统联网时,会将缓存数据上传至系统的云平台,用于将发生改变的数据更新进数据库中。在本是实施例中,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可以是用水系统内部预置的数据上传时间和人工上报时间,即对于系统的异常信号上报途径可以是人工上报,也可以是用水系统自动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还将自动检测设备的用水状态,若发现异常,会将异常信号自动上传至系统的云平台。

本实施例中,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是指上传缓存数据和上报异常信号的时间,在到了系统预置的数据上传时间时,将保存至本地的缓存数据和异常信号上传至系统的云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ic卡中的数据上传可以在异常信号上报是时候进行上传也可以是在用水系统联网时候进行上传。

需要说明的是,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为间隔的若干时间点。

本实施例中,检查用水状态是否异常可以是检查用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水阀是否正常工作、ic卡是否正常读取和用水时间是否正常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水量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以便于理解,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301、控制模块302。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控制模块302,用于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水阀。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水量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水量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二对用水量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水量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包括:

获取模块401、控制模块402和云平台403。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水条件中的可用水时长阈值可以是为单次的用水时长,当ic卡中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大于预置的可用水时长阈值时,水阀会被开启,对于可用水时长阈值,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置模块进行设置。

控制模块402,用于获取刷在刷卡设备上的ic卡的剩余用水时长数据;

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符合用水条件,则开启水阀;当水阀的开启时长达到预置使用时长或者检测到ic卡在刷卡设备上再次刷卡时,关闭水阀。

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

获取刷卡设备中预设的可用水时长阈值;若剩余用水时长数据大于可用水时长阈值,则开启水阀。

云平台403,用于接收上传的缓存数据,将缓存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还用于在将缓存数据保存至数据库的同时将ic卡更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推送至管理端界面。

用水控制系统还包括:

缓存模块404,用于将ic卡包含的数据保存至本地后,得到ic卡的缓存数据。

联网模块405,用于根据用水系统的异常数据上报时间,上传ic卡的缓存数据至用水系统的云平台,用于更新ic卡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有缓存数据上传后,缓存数据会被删除。

用水控制系统还包括:

设置模块406,用于设置刷卡设备中的可用水时长阈值、用水系统内部预置的数据自动上传时间和设备的用水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用水类型可以是生活用水和洗澡用水,管理人员设置用水类型时,云平台接收下发控制命令至设备,设备通过联网模块接收控制命令后传送给用水控制模块进行类型更改,不同类型的设备对应用水时长不同,云平台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用水数据统计。

可以理解的是,管理人员在预设模块设置系统预置的数据上报时间时,通过系统的云平台下发命令,联网模块对数据进行接收后,传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更改,更改完毕后通过联网模块反馈数据至云平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