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2347发布日期:2020-12-04 13: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考场防作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定点场所互联网考试过程中,传统技术主要是:

1.用户利用账号密码在上课之前登录考试系统。然而,传统的账号密码登录技术方式,只能确保是用户使用了考试系统认可的账号密码予以登录,但是无法验证使用账号密码登录的用户是否真实属于考试管理机构所认证管理的特定人,更无法保证特定人登录后是否依然还由其在考试场所完成考试过程;

2.在所述传统的账号密码登录技术方式基础上,采用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即在上课之前予以专用的生物特征识别设备予以验证签到。然而,采用专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技术应用的缺点在于需要定点考试管理用户至少采购一台价格不菲的专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而如考虑多用户验证的效率而要求定点考试管理用户购买多台专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更不可行,这种不菲的额外成本使得这类技术应用的普及受到限制;更进一步地,这类采用专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技术仅有的签到应用并不能保证用户参加考试过程完整性。而如这类技术中增加中签或签退技术应用,则基于这类专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的使用和安装特点必然导致用户体验较差而难以普遍应用实施;同时,基于这类设备具有可随意移动而不具有定位的特点,在定点考试管理人员协助作弊下,极易发生用户未到达定点考试场所却采集到了签到信息,导致用户考试档案签到信息出现作弊现象。

3.纸质签到方法,是当前定点考试场所开展具有考试质量管理要求的考试项目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法。但是,这种管理方法存在的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已经普遍受到社会诟病。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通过在教室门口安装摄像头或扫描仪器识别考生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在教室内安装多个扫描设备对考生的绝对位置进行定位,解决了现有的考试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考生作弊、他人代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考生进入考场时,通过安装在考场门上的摄像头或扫描仪器识别考生的身份信息;

步骤s2:考生的身份信息与现场考生的面部采集图像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允许学生进入考场;

步骤s3:考生根据终端显示的信息找到指定的位置入座等待考试;

步骤s4:考场墙壁上安装多个扫描仪器;

步骤s5:扫描仪器识别区域内的射频识别卡,确定考生在某个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步骤s6:多台扫描仪器通过以方向的角度计算出考生在区域内的绝对定位,结合二维码、射频识别卡的信息,判定考生位置;

步骤s7:对位置坐错的考试发出报警,提醒监考人员。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之前,考生通过浏览器/服务器的方式来实现多用户并发访问,考生通过终端与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交互注册,系统向注册成功的考生下发二维码或射频识别卡;在保证服务器安全和正常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解析服务器返回考生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在终端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若面部采集图像比对不通过,则通过终端提醒考生走错考场,同时,通知监考人员有考生走错考场。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在考试的途中,用户端与相连考场扫描仪器进行连续性或周期性或随机性信号通信,在考试管理机关规定禁止离场时间内,当考场扫描仪器监测到用户端信号强度rssi值减弱至设定临界值后,向后台服务器推送该信息,后台服务器据此视该考生用户擅自离开考试场所串通作弊,后台服务器自此时自动停止或由考务管理员停止该考生考试,通知考试场所考务管理员用户端予以查证考生用户端信号强度rssi值变弱原因,并视情况是否正常而由考务管理员判断处理并通过用户端批注上传管理后台,用于系统分析并计入考生考试数据档案。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需要建立三维空间立体坐标系,以考场门口的扫描仪器为立体坐标系的原点;并得出教室内部安装的其余扫描仪器在立体坐标系内所处的坐标。

优选地,所述三维空间立体坐标系根据考生的的考试的位置预先建立空间坐标系;多个所述扫描仪器根据扫描对实际采集射频识别卡进行空间坐标的计算,得出每个考生在教室座位上的实际坐标。

优选地,所述考生的坐标取多个扫描仪器的计算的实际坐标的平均值,并与考生的考试座位进行比较,当测量的平均值与考试座位的坐标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确定考试没有出现更换座位的情况;当测量的平均值与考试座位的坐标不在允许的范围内,则通知监考人员进行现场审核。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教室门口安装摄像头或扫描仪器识别考生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在教室内安装多个扫描设备以方向的角度计算出考生在区域内的绝对定位,并结合二维码、射频识别卡的信息,判定考生位置,一旦出现考生换座位、替考等问题,及时通知监考老师计入考生考试数据档案,提高考场监管力度、减轻监考老师工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考场考生智能认证及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考生进入考场时,通过安装在考场门上的摄像头或扫描仪器识别考生的身份信息;

步骤s2:考生的身份信息与现场考生的面部采集图像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允许学生进入考场;

步骤s3:考生根据终端显示的信息找到指定的位置入座等待考试;

步骤s4:考场墙壁上安装多个扫描仪器;

步骤s5:扫描仪器识别区域内的射频识别卡,确定考生在某个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步骤s6:多台扫描仪器通过以方向的角度计算出考生在区域内的绝对定位,结合二维码、射频识别卡的信息,判定考生位置;

步骤s7:对位置坐错的考试发出报警,提醒监考人员。

其中,步骤s1之前,考生通过浏览器/服务器的方式来实现多用户并发访问,考生通过终端与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交互注册,系统向注册成功的考生下发二维码或射频识别卡;在保证服务器安全和正常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解析服务器返回考生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在终端上。

其中,步骤s2中,若面部采集图像比对不通过,则通过终端提醒考生走错考场,同时,通知监考人员有考生走错考场。

其中,步骤s5中,在考试的途中,用户端与相连考场扫描仪器进行连续性或周期性或随机性信号通信,在考试管理机关规定禁止离场时间内,当考场扫描仪器监测到用户端信号强度rssi值减弱至设定临界值后,向后台服务器推送该信息,后台服务器据此视该考生用户擅自离开考试场所串通作弊,后台服务器自此时自动停止或由考务管理员停止该考生考试,通知考试场所考务管理员用户端予以查证考生用户端信号强度rssi值变弱原因,并视情况是否正常而由考务管理员判断处理并通过用户端批注上传管理后台,用于系统分析并计入考生考试数据档案。

其中,步骤s6中,需要建立三维空间立体坐标系,以考场门口的扫描仪器为立体坐标系的原点;并得出教室内部安装的其余扫描仪器在立体坐标系内所处的坐标。

其中,三维空间立体坐标系根据考生的的考试的位置预先建立空间坐标系;多个扫描仪器根据扫描对实际采集射频识别卡进行空间坐标的计算,得出每个考生在教室座位上的实际坐标。

其中,考生的坐标取多个扫描仪器的计算的实际坐标的平均值,并与考生的考试座位进行比较,当测量的平均值与考试座位的坐标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确定考试没有出现更换座位的情况;当测量的平均值与考试座位的坐标不在允许的范围内,则通知监考人员进行现场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