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3074发布日期:2021-06-01 23:4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



背景技术:

智能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价格方面:偏高;在技术方面:不能实现数据同步,没有将数据同步到云端,完不成远程体温跟踪,因此,人们试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天波智能硬件研发的一款人脸识别终端,该终端主体采用工业级主板高通六核1.8ghzcpu,8英寸触摸屏幕,4gram+16grom超大内存,集成双目宽动态摄像头,配双补光灯,支持4g全网通/wifi/蓝牙/以太网,另外,还可选配定制4g全网通、nfc功能以及二代证识别功能,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无接触式体温测量。

但现有的测温门,需要在人员看守的场所进行辅助使用,而被测量人员是否主动配合还有很大的未知性,从而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工作受到阻碍,或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大工作人员的受伤危险,并且该产品不能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和云端存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在以往去过疫情事发地的民众们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大了传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的测温门不能提供实时监控和云端储存功能,且不能为在以往去过疫情事发地的民众们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大了传播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卡接有拉杆,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立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服务储存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外壳的正面安装有语音播报器,所述语音播报器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窗口,所述语音播报器的侧面安装有操作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采用进口贴片式led灯芯,所述警示灯的外壳采用pc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内侧安装有人体识别探头,所述人体识别探头采用红外感应技术,所述人体识别探头呈十五度角度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语音播报器的正面安装有大功率喇叭,所述大功率喇叭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所述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的一侧与人体识别探头电性连接,所述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的另一侧与服务储存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t字形”,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呈条纹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和人体识别探头,达到一米距离,非接触式测温,同时辅助人脸识别功能,让体温与个人信息相匹配,并能通过移动模块,快速传输到云端,实现智能的体温溯源与行程记录,通过警示灯和语音播报器,达到了在探测人体经过时,发出温馨提示、警报、问候语等语言,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随时更换不同的语音,达到不同需求的播放效果,在对装置进行安装后,访客进入测温门范围内,人体识别探头对使用的人员身份信息进行辨识,通过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即便戴口罩也能较好识别,对使用人员的表皮体温进行感知,理想情况下,测温精度能够达到±0.3℃,检测完成后,将上传数据是由4g、5g上传,使用人员的单位、姓名、体温、测量时间等疫情关注信息实时通过网络上传至政府管理平台上,若访客温度高于产品预先设置高温预警阈值时,立即启动语音报警机制(不超过预警值时可以提升通过),提示传染风险,有效保障人员健康,高效防控疫情,再通过服务储存器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系统能够从不同纬度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各个单位发热人员情况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解决了不能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和云端存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在以往去过疫情事发地的民众们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大了传播的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座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户注册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户体温测量流程图。

图中:1、立柱;2、底座;3、滑槽;4、拉杆;5、连接柱;6、警示灯;7、外壳;8、人体识别探头;9、语音播报器;10、红外线感应窗口;11、操作面板;12、大功率喇叭;13、服务储存器;14、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5、信号收发器;16、滑轮;17、限位块;18、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服务储存器:poweredget140;

信号收发器:tk-um-dwt;

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hw-tf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中,一种人脸识别红外测温门,包括立柱1,立柱1的侧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侧卡接有拉杆4,立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立柱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8,立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7,外壳7的内部安装有服务储存器13和信号收发器15,外壳7的正面安装有语音播报器9,语音播报器9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窗口10,语音播报器9的侧面安装有操作面板1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6,警示灯6采用进口贴片式led灯芯,警示灯6的外壳采用pc塑料制成,使得警示灯6在使用时,能够保持高亮度,不发热,经久耐用,使用寿命大大提升,pc塑料能够耐高低温,耐腐蚀,不断裂,也可任意更换灯罩颜色和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此警示灯的层数。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内侧安装有人体识别探头8,人体识别探头8采用红外感应技术,人体识别探头8呈十五度角度倾斜设置,当通行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可对其前额、面膜皮肤温度进行同时测温,用非接触、准确、可靠、高效且无感知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语音播报器9的正面安装有大功率喇叭12,大功率喇叭1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在探测人体经过时,会发出温馨提示、警报、问候语等语言。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7的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4,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4的一侧与人体识别探头8电性连接,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4的另一侧与服务储存器13电性连接,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所有进入园区的人员进行人脸记录,方便二次查询,针对火车站、机场等大型通行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异常报警,现场可以识别发烧人员,同时留下所有通行人员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呈“t字形”,限位块17的底部呈条纹状,在对装置进行安装后,工作人员拉动拉杆4,使得压缩弹簧18对限位块17下压,限位块17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保证了立柱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底部安装有滑轮16,滑轮16设置有四个,在需要对立柱1进行移位时,工作人员解除限位块17的固定,推动滑轮16,对立柱1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对立柱1进行固定,对拉杆4进行下压,使得压缩弹簧18对限位块17下压,限位块17与地面进行接触,开始进行使用时,对于未录入信息的访客,人体识别探头8和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4对访客进行测温,访客取出身份证信息,人体识别探头8对身份证信息进行读取,并与公安数据库进行信息对比,信息通过后,给予访客访问权限,并将访客信息储存在服务储存器13内,访客信息录入成功,结束信息录入过程,在访客进行二次访问时,人体识别探头8和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器14对访客进行拍照测温,对访客信息进行登记,通过信号收发器15对访客位置进行记录,若访客位置信息在设定权限内,给予访客通过权限,若超出设定权限时,警示灯6会进行亮起,语音播报器9会进行温馨提示,访客无法进行通过,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