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7181发布日期:2021-06-15 20:1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安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



背景技术:

目前,访客登记和管理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出现纰漏,且效率较低,无法接待大流量的外来人员且信息可追溯性差。

普遍采用的人证核验机也需要人为参与核验,来访者身份证等个人私密信息需要交给门禁管理者,这样的方式对访客的信息保密性差,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无法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包括主控板、通过通信电缆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人证输入面板、通过主显示电缆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主显示屏、通过从显示电缆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从显示屏,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cpu模块以及与该cpu模块电性连接的人脸识别算法模块、图像对比算法模块、二维码解密模块、wifi通信模块、4g无线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板上设有外设接口电路和扩展接口电路;所述主显示屏上设置有主摄像头;所述从显示屏上设置有从摄像头;所述人证输入面板上设置有身份证读卡器和二维码扫描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控板通过wifi通信模块、4g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任意一种与服务器云平台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cpu模块包括有cpu芯片,该cpu芯片的型号为stm32f207vct6。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4g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电性连接的sim卡芯片以及4g控制芯片,该4g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im7600ce。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脸识别算法模块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电性连接的人脸识别算法芯片、与该人脸识别算法芯片电性连接的lcd接口、与该人脸识别算法芯片电性连接的视频控制芯片以及与该视频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接口,所述主摄像头和从摄像头均与该摄像头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主显示屏和从显示屏均与该lcd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维码解密模块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连接的二维码解密芯片以及与该二维码解密芯片连接的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扩展接口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的电阻r41、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0和与该发光二极管d10连接的电阻r35、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继电器k1、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稳压管d9以及与继电器k1连接的扩展接口,该电阻r41连接所述cpu模块,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设接口电路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连接的max232接口芯片以及与该max232接口芯片连接的外设接口,该外设接口还连接有防静电二极管d11和防静电二极管d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主从双摄像头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工作在访客自助和人工管理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预约功能在访客来访时提前生成有时效性的通行二维码,访客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接收该通行二维码,工作在访客自助方式时,不需要门卫管理员等的参与,主显示屏朝向访客。访客自己将身份证放置于身份证读卡器上,脸对准主摄像头同时在二维码扫描区扫描通行二维码即可输出人证核验是否允许通行的结果。工作在人工管理模式时,主显示屏朝向门禁管理员,从显示屏朝向访客。由门卫管理员刷身份证和从摄像头识别访客人脸来判断人证是否一致。本实用新型将人脸、身份证以及通行二维码三者进行自动核验,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以及便捷等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为一种人证核验智能访客机,其包括主控板1、通过通信电缆20与主控板1电性连接的人证输入面板2、通过主显示电缆30与主控板1电性连接的主显示屏3、通过从显示电缆40与主控板1电性连接的从显示屏4,所述主控板1上设置有cpu模块11以及与该cpu模块11电性连接的人脸识别算法模块12、图像对比算法模块13、二维码解密模块14、wifi通信模块15、4g无线通信模块16、以太网通信模块17;所述主控板1上设有外设接口电路18和扩展接口电路19;所述主显示屏3上设置有主摄像头31;所述从显示屏4上设置有从摄像头41;所述人证输入面板2上设置有身份证读卡器21和二维码扫描头22。本实用新型采用主从双摄像头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工作在访客自助和人工管理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预约功能在访客来访时提前生成有时效性的通行二维码,访客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接收该通行二维码,工作在访客自助方式时,不需要门卫管理员等的参与,主显示屏朝向访客。访客自己将身份证放置于身份证读卡器上,脸对准主摄像头同时在二维码扫描区扫描通行二维码即可输出人证核验是否允许通行的结果。工作在人工管理模式时,主显示屏朝向门禁管理员,从显示屏朝向访客。由门卫管理员刷身份证和从摄像头识别访客人脸来判断人证是否一致。本实用新型将人脸、身份证以及通行二维码三者进行自动核验,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以及便捷等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主控板1通过wifi通信模块15、4g无线通信模块16、以及以太网通信模块17中的任意一种与服务器云平台电性连接。云平台服务器与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电性连接。

所述cpu模块11包括有cpu芯片,该cpu芯片的型号为stm32f207vct6。

所述4g无线通信模块16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11电性连接的sim卡芯片161以及4g控制芯片162,该4g控制芯片162的型号为sim7600ce。

所述人脸识别算法模块12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11电性连接的人脸识别算法芯片121、与该人脸识别算法芯片121电性连接的lcd接口122、与该人脸识别算法芯片121电性连接的视频控制芯片123以及与该视频控制芯片123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接口124,所述主摄像头31和从摄像头41均与该摄像头接口124电性连接,所述主显示屏3和从显示屏4均与该lcd接口122电性连接。

所述二维码解密模块14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11连接的二维码解密芯片141以及与该二维码解密芯片141连接的第一接口142,该第一接口142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头22。

所述扩展接口电路19包括有三极管q2、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的电阻r41、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0和与该发光二极管d10连接的电阻r35、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继电器k1、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稳压管d9以及与继电器k1连接的扩展接口191,该电阻r41连接所述cpu模块11,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

所述外设接口电路18包括有与所述cpu模块11连接的max232接口芯片181以及与该max232接口芯片181连接的外设接口182,该外设接口182还连接有防静电二极管d11和防静电二极管d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访客需要访问某一个区域时,事先与被访者取得联系,经被访者同意后由被访者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向云平台服务器申请一个加密且具有时效性的通行二维码。该通行二维码在云平台服务器上有一定的时效性,超过一定的时间自动失效。被访者将该通行二维码发送给访客。

访客到达门禁通道口时,先自助进行人证核验,将身份证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身份证读卡器区域,人脸对准主摄像头。身份证读卡器读出身份证里面的个人信息以及照片信息。经过通信电缆传送到cpu模块。同时主摄像头拍摄到人脸照片传输到人脸识别算法模块中,人脸识别算法模块分析出有效的人脸特征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到cpu模块。cpu模块将接收到的身份证照片信息和人脸特征数据传送到图像对比算法模块中。图像对比算法模块将身份证照片信息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人,至此自动完成人证核验。图像对比算法模块将人证核验的结果传输到cpu模块。cpu模块将对比结果显示在主显示屏和从显示屏上。人证核验成功后访客将通行二维码放置于二维码扫描头上扫描。二维码扫描头将加密的通信二维码信息传送至二维码解密模块。二维码解密模块将二维码解密后传送至cpu模块。cpu模块通过以太网接口、4g无线通信模块以及wifi通信模块中的任意一种将该通行二维码传送至云平台服务器进行判断是否合法。云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合法后将结果返回给cpu模块。cpu模块将判断的结果分别在主显示屏和从显示屏上显示。提示访客是否可以通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主从双摄像头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工作在访客自助和人工管理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预约功能在访客来访时提前生成有时效性的通行二维码,访客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接收该通行二维码,工作在访客自助方式时,不需要门卫管理员等的参与,主显示屏朝向访客。访客自己将身份证放置于身份证读卡器上,脸对准主摄像头同时在二维码扫描区扫描通行二维码即可输出人证核验是否允许通行的结果。工作在人工管理模式时,主显示屏朝向门禁管理员,从显示屏朝向访客。由门卫管理员刷身份证和从摄像头识别访客人脸来判断人证是否一致。本实用新型将人脸、身份证以及通行二维码三者进行自动核验,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以及便捷等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