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6654发布日期:2022-03-16 11: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传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出行条件不断改善,私家汽车已经成为有车一族的第二生活空间,但伴随着各种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的井喷式增长,城市停车场建设并没有同步跟上,停车难、难停车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全自动无人值守停车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应运而生,基本功能包括:无纸化在线停车费缴纳,无人闸道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运转效率,但无人值守停车场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型地下停车场中,高峰时期、节假日找空车位难,停完后找车难得现实问题,但如何高效引导用户找到停车位、事后快速找到车辆以及停车内恶意交通事故逃逸,一直是困扰无人值守停车场管理方的难题。无人值守停车场一般通过以下管理手段来实现监控、管理。
3.1.停车场闸道出入口后台联网,安装高清摄像头识别车牌,抬杆进场或者放行;
4.2.主干道、交叉口安装高清摄像头,监控车辆有序停放,防止恶意占道等行为;
5.3.采用低功耗蓝牙定位技术实现停车场内停车引导和反向找车,提高用户出行效率;
6.4.通过在车位上安装地磁、遮挡、红外等传感器,感知车位是否占用,借助车位上方的红、绿信号灯为待停车用户提供导引、指示作用;
7.5.停车场内出入口、电梯口等主要通道张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方式供用户提前在线缴纳停车费用。
8.以上技术对于停车场内的交通事故、恶意逃逸行为都无能为力。虽然主干道监控能拍摄到部分场景下的影像,但由于安装施工造价成本太高而无法做到停车场内全覆盖,对于监控死角、盲区的事故无法认定、确认;低功耗蓝牙依靠高密度的部署蓝牙ibeacon基站,借助用户手机蓝牙功能,对于正向停车引导和反向找车基本能够实现,但由于其3-5米的定位精度缺陷,也无法追溯还原交通事故的历史轨迹,作为管理执法处理的佐证。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不仅能实现日常停车、找车、管车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外,而且为停车场以及用户提供一种事先预警机制,防止因客户车辆长时间停放车库胎压异常引发的财产损失和行车事故。
10.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包括:mcu控制模块、uwb定位模块、串行通讯模块、mems传感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其中,mcu控制模块通过spi接口与uwb定位控制模块相连,通过iic总线和外部中断信号与mems传感器相连;mcu控制模块的串口与串行通讯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各模块连
接,为各模块提供电源。
11.进一步的,所述uwb定位模块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十集成电路和第十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型号为dw1000,第十集成电路和第十一集成电路型号为74lvc2g04dbvr,的第三十三管脚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三电阻的第二管脚与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gnd逻辑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管脚、第十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管脚相连,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管脚输出射频模拟开关的接收通路控制信号cmd_rx_vdd,第四电阻的第二管脚、第三电容的第一管脚、第十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管脚与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相连,第三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第十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管脚输出射频模拟开关的发送控制信号cmd_tx_vdd;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十四管脚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五电阻的第二管脚与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管脚与gnd逻辑地相连,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管脚、第十集成电路的第一管脚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管脚相连,输出射频功放pa的使能控制信号epa_en_c,第六电阻的第二管脚与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相连,第十集成电路第六管脚与第四电容第二管脚和第五电容的第一管脚相连,提供输出信号滤波防抖,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
12.进一步的,所述mems传感模块包括第九集成电路,第九集成电路型号为sc7660,第二十六电容为第九集成电路的io电源滤波电容,连接在第九集成电路的vdd_iovdd电源输入端;第二十五电容为第九集成电路逻辑电源滤波电容,连接在第九集成电路的vdd电源输入端,第九集成电路的外部中断信号与mcu控制模块的gpio中断信号g-sensor_int_pb5相连,由mems传感器状态触发中断信号给mcu控制模块;第九集成电路第五管脚与mcu控制模块控制信号g-sensor_int_pb5连接,第六管脚与iic总线信号i2c1_scl_pb6连接,第七管脚与iic总线信号i2c1_sda_pb7连接,第十七电阻第二管脚和第十八电阻第二管脚均与第一电源连接,第十七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九集成电路第七管脚连接,第十八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九集成电路第六管脚连接,第二十六电容第二管脚、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九管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二十六电容第一管脚接地,第九集成电路第三管脚、第二十五电容第一管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二十五电容第二脚接地,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八管脚接地。
13.进一步的,所述串口通讯模块包括第三集成电路,第三集成电路型号为utc3232g-s316-r,第三集成电路的第一管脚与第六电容的第一管脚连接,第3管脚与第六电容的第2管脚连接,第三集成电路的第四管脚与第七电容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的第五管脚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第一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九电容第二管脚接地,第一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的第六管脚连接,第十电容的第一管脚和第三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一电源3v3,第十电容的第二管脚和第三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管脚接地;第三集成电路第12管脚和第11管脚分别与第十九电阻和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十九电阻和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管脚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mcu_rxd2_pa3和mcu_rxd2_pa2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集成电路型号为stm32l151cbu6,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管脚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管脚相连,第一电阻的第一管脚与第二电源mcu_3v0相连;第一集成电路第七管脚与第一电容第一管脚相连,第一电容第二管脚与gnd相连;第一集成电路第四十管脚与第二电阻第一管脚相连;第一集成电路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管脚分别与mems传感器的第九集成电路的第五、六、七管脚相连;第一
集成电路第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管脚分别与uwb定位模块的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十三、二十四、四十一、四十、三十九、四十五和二十七管脚相连;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十二、十三管脚分别与串口通讯模块的第三集成电路的第十一、十二管脚相连。
1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四集成电路、第七集成电路、第五集成电路和第六集成电路,其中:
16.第四集成电路型号为sgm66099-adjytdi6g/tr,第四集成电路第四管脚与第七电阻第二管脚和第八电阻第一管脚相连,第七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一集成电路第二十五管脚连接;第八电阻第二管脚与gnd连接;第四集成电路第六管脚、第十一电容第一管脚、第一电感(l301)第一管脚与第四电源相连,第十一电容第二管脚接地;第一电感第二管脚与第四集成电路第五管脚相连,第四集成电路第一管脚和第七管脚接地,第四集成电路第二管脚、第九电阻第一管脚、第十二电容第一管脚和第十三电容第一管脚均与第三电源相连,第十二电容第二管脚和第十三电容第二管脚接地;第九电阻第二管脚、第十电阻第一管脚与第四集成电路第三管脚连接,第十电阻第二管脚接地;
17.第五集成电路型号为tps79301dbvr,第十四电容第一管脚、第十五电容第一管脚、第五集成电路第一管脚均与第四电源vin相连,第十四电容第二管脚和第十五电容第二管脚均接地,第十一电阻第一管脚与电源使能信号rf_pwren_pb13相连,第十一电阻第二管脚、第十二电阻第一管脚连接与第五集成电路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二电阻第二管脚接地;第五集成电路第二管脚接地,第五集成电路第四管脚与电容第十七电容第一管脚连接,第十七电容第二管脚、第十四电阻第二管脚、第十八电容第二管脚和第十九电容第二管脚接地,第十四电阻第一管脚、第十三电阻第二管脚和第十六电容第二管脚与第五集成电路第五管脚连接,第十六电容第一管脚、第十三电阻第一管脚、第十八电容第一管脚、第十九电容第一管脚和第五集成电路第六管脚与数字电源相连;
18.第六集成电路型号为lr6232b30m,第二十电容第一管脚、第二十一电容第一管脚、第六集成电路第一管脚、第六集成电路第三管脚与第四电源相连,第二十电容第二管脚、第二十一电容第二管脚均接地,第六集成电路第二管脚接地,第六集成电路第五管脚、第二十二电容第一管脚和第二十三电容第一管脚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二十二电容第二管脚和第二十三电容第二管脚接地,实现第一电源输出滤波;
19.第七集成电路型号为ap5054bes5,第七集成电路第一管脚、二极管第二管脚与mcu控制模块的充电状态监测信号chrg_satin_pa8相连,二极管第一管脚与第十五电阻第一管脚连接,第十五电阻第二管脚、第二十四电容第一管脚、第七集成电路第四管脚与usb电源连接,第二十四电容第二管脚接地,第七集成电路第三管脚与电池正极vbat连接,第七集成电路第五管脚与第十六电阻第二管脚连接,第十六电阻第一管脚和第七集成电路第二管脚接地。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21.(1)本实用新型装置将微型uwb定位标签内置在国标强制的胎压监测中控,无需二次部署;
22.(2)本实用新型装置完美融合用户无需拿卡、换卡的使用习惯,大大提升用户黏性和体验;
23.(3)本实用新型装置借助uwb高精度定位,能极大的提升停车、找车、管车多方面效
率;
24.(4)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uwb无线信道实时监测驻车胎压异常,提前预警,预防事故纠纷;
25.(5)本实用新型装置与停车场内原有微信扫码付费、出入口高清摄像头扫码放行有机结合,部署维护方便,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和黏性,改善用户体验,倡导文明、高效、有序的智能化、人性化停车环境。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定位装置原理框图。
27.图2为本发明中mcu控制模块原理图。
28.图3为uwb定位模块核心控制器原理图。
29.图4为uwb定位模块外部逻辑控制原理图。
30.图5为串口通讯模块原理图。
31.图6为电源管理模块中5v升压电路原理图。
32.图7为电源管理模块中射频电源3.3v降压电路原理图。
33.图8为电源管理模块中mcu供电电源3.3v降压电路原理图。
34.图9为电源管理模块中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图。
35.图10为mems传感器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如图1所示,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停车场的新型定位传感装置,包括:mcu控制模块、uwb定位模块、串行通讯模块、mems传感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其中mcu控制模块主要用来控制外部uwb定位模块、mems传感模块以及充电管理,将uwb定位模块感知的位置信息以及mems传感器获取的车辆的状态信息通过串口发送给胎压系统中控;uwb定位模块主要与停车场内的定位系统相结合实现车辆泊车、找车过程中的精确定位;串行通讯模块主要用来在uwb标签与胎压中控之间进行数据通讯;mems传感器主要用来感知车辆当前的状态,行车或驻车状态,行车状态下uwb定位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定位功能;驻车情况下,uwb定位模块不仅要实现定位功能外,还要实现异常胎压数据接收和上传,电源管理模块为各模块提供电源。
37.如图2所示,mcu控制模块主要通过spi接口与uwb定位控制模块相连,实现对定位控制器内部寄存器和射频参数的配置,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通讯。通过iic总线和外部中断信号与mems传感器相连,接收mems传感器的状态信号,感知监测车辆的状态。第一集成电路u101型号为stm32l151cbu6,第一集成电路u101的第一管脚与第一电阻r101的第二管脚相连,第一电阻r101的第一管脚与第二电源mcu_3v0相连,为内部lcd控制模块供电;第一集成电路u101第七管脚与第一电容c105第一管脚相连,第一电容c105第二管脚与gnd相连,实现外部上电复位功能;第一集成电路u101第四十管脚与第二电阻r108第一管脚相连,作为调试预留;第一集成电路u101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管脚分别与外部mems传感器u102的第五、六、七管脚相连;第一集成电路u101第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管脚分别与定位控制器的第二集成电路u201的第二十三、二十四、四十一、四十、三十九、四十五
和二十七管脚相连;第一集成电路u101的第十二、十三管脚分别与串口控制器u402的第十一、十二管脚相连,实现串口数据收发。
38.如图3所示,uwb定位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处理器mcu相连接,用来进行寄存器配置和测距定位数据传输;uwb定位模块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01,第二集成电路u201型号为dw1000,dw1000外部采用高精度、低温漂补偿有源晶振提供38.4mhz时钟信号,时钟输出串入第二电容c234(1nf),过滤时钟毛刺,通过dw1000内部pll进行倍频,实现高达4ghz的信号,产生纳秒级超窄脉冲,进而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和测距。数字电源rf_3v3与射频电源rf_vcc通过磁阻隔开,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与普通数字电源5v,射频功放pa和低噪放lna电源vdd_lna均通过磁阻隔开,防止数字电源信号串扰到射频电源部分。uwb控制器dw1000不同电源vddldo2、vddlna、vddldo1、vddaon、vddpa1和vddpa2分别通过不同高频电容分别进行滤波,降低电源纹波、提升工作稳定性。
39.如图4所示,包括第十集成电路u203a和第十一集成电路u203b,第十集成电路u203a和第十一集成电路型号为74lvc2g04dbvr,外部射频收发通路控制信号cmd_tx_vdd与cmd_rx_vdd由dw1000输出控制信号ex_txen信号和通过第一三极管q201一次反相和反相器u203两级反相提供。pa使能信号通过epa_en通过三极管q202反相实现。
40.结合图3和图4,第二集成电路u201型号为dw1000,第二集成电路u201的第三十三管脚与第三电阻r205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三电阻r205的第二管脚与第一三极管q201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一三极管q201的第二管脚连接gnd逻辑地,第一三极管q201的第三管脚与第四电阻r206的第一管脚、第十一集成电路u203b的第三管脚相连,第四电阻r206的第二管脚与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相连,第三电容c229的第一管脚与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相连,对电源进行滤波,第三电容c229的第二管脚接地;第一三极管q201的第三管脚与第十一集成电路u203b的第三管脚相连,提供射频模拟开关的接收通路控制信号cmd_rx_vdd;u203b的第四管脚提供射频模拟开关的发送控制信号cmd_tx_vdd;第二集成电路u201的第三十四管脚与第五电阻r207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五电阻r207的第二管脚与第二三极管q202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二三极管q202的第二管脚与gnd逻辑地相连,第二三极管q202的第三管脚与第六电阻r208的第一管脚相连,第二三极管q202的第三管脚与u203a的第一管脚相连,提供射频功放pa的使能控制信号epa_en_c,第六电阻r208的第二管脚与射频功放pa电源vdd_pa相连,第十集成电路u203a第六管脚与电容第四电容c230和第五电容c231的第一管脚相连,提供输出信号滤波防抖,第四电容c230和第五电容c231的第二管脚接地。
41.如图5所示,串口通讯模块通过专用芯片第三集成电路u402实现ttl电平转换为标准rs232电平信号,适合长距离稳定传输,第三集成电路u402(电平转换控制器)型号为utc3232g-s316-r,mcu控制器的串口ttl输出信号mcu_rxd2_pa3串联100欧电阻接入电平转换控制器u402的输出端,mcu控制器的串口ttl输出信号mcu_txd2_pa2串联100欧电阻接入电平转换控制器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输出和输入端,实现限流保护功能。第六电容c406的第一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第一管脚连接,第六电容c406的第2管脚与u402的第3管脚连接,第七电容c407的第一管脚与u402的第四管脚连接,第七电容c407的第二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第五管脚连接,第八电容c408的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与u402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九电容c409第一管脚接地,第二管脚与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第六管脚连接,第六电容c406、第七电容c407、第八电容c408和第九电容c409实现rs232内部电荷泵升压功能,
产生rs232的逻辑“1”电平:-3v~-15v,逻辑“0”电平:+3v~+15v,第十电容c405的第一管脚和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一电源3v3,第十电容c405的第二管脚和第三集成电路u402的第十五管脚接地,第十电容c405用来为控制器提供电源滤波功能;第三集成电路u402第12管脚和第11管脚分别与第十九电阻r414和第二十电阻r415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十九电阻r414和第二十电阻r415的第一管脚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mcu_rxd2_pa3和mcu_rxd2_pa2连接。
42.如图6所示,电源转换部分采用拨动开关s301实现电源开关,第四集成电路u301型号为sgm66099-adjytdi6g/tr,实现将电池电压升至5v,通过mcu控制信号pa_pween_pb12实现升压使能和禁止,高电平使能,低电平禁止;第十一电容c301实现电池电压输入滤波,第一电感l301与第四集成电路u301内部震荡电路配合实现升压功能,r313和r314作为输出电压反馈输入,实时反馈输出电压值,进一步使升压电路稳定在设定5v电压,第十二电容c302和第十三电容c303为输入滤波稳压电容,第七电阻r301是限流电阻,防止升压电路短路,反向烧坏mcu端口;选用dc-dc升压芯片静态待机电流地址0.65微安,最大限度提升电池续航寿命。第七电阻r301第一管脚与mcu控制信号pa_pwren_pb12相连;第七电阻r301第二管脚和第八电阻r312第一管脚与u301第四管脚相连,控制升压电路使能,第八电阻r312第二管脚与gnd连接;第十一电容c301第一管脚与第四电源vin和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六管脚相连,第二管脚接地,实现电源输入滤波;第一电感l301第一管脚与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六管脚相连,第二管脚与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五管脚相连,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一管脚和第七管脚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二管脚、第九电阻r313第一管脚、第十二电容c302第一管脚和第十三电容c303第一管脚均与第三电源5v0相连,第十二电容c302第二管脚和第十三电容c303第二管脚接地,实现电源输出滤波;第九电阻r313第二管脚、第十电阻r314第一管脚与第四集成电路u301第三管脚连接,第十电阻r314第二管脚接地,实现分压反馈功能。
43.如图7所示,第五集成电路u303型号为tps79301dbvr,第五集成电路u303实现将电池电压转换为uwb控制器dw1000的逻辑电源,采用ti的超低功耗ldo,稳定提供200毫安电流,关断电流低至1微安,第十四电容c314和第十五电容c315为第四电源vin进行滤波,第十六电容c322作为反馈电压滤波电容,第十七电容c323作为旁路滤波电容,第十三电阻r315和第十四电阻r316作为分压反馈电阻,实时反馈输出电压,通过内部反馈控制使电压稳定在3.3v,第十八电容c316和第十九电容c317是输出滤波电容,稳定电压输出,防止过载时的电压跌落;通过mcu控制gpio信号rf_pwren_pb13控制电压使能和禁止,高电平使能,低电平禁止。第十四电容c314第一管脚、第十五电容c315第一管脚、第五集成电路u303第一管脚均与第四电源vin相连,第十四电容c314第二管脚和第十五电容c315第二管脚均接地,第十一电阻r302第一管脚与电源使能信号rf_pwren_pb13相连,第十一电阻r302第二管脚、第十二电阻r311第一管脚连接与u303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311第二管脚接地,实现电源转换使能控制;第五集成电路u303第二管脚接地,第五集成电路u303第四管脚与电容第十七电容c323第一管脚连接,第十七电容c323第二管脚、第十四电阻r316第二管脚、第十八电容c316第二管脚和第十九电容c317第二管脚接地,第十四电阻r316第一管脚、第十三电阻r315第二管脚相连和第十六电容c322第二管脚与第五集成电路u303第五管脚连接,第十六电容c322第一管脚、第十三电阻r315第一管脚、第十八电容c316第一管脚、第十九电容c317第一管脚和u303第六管脚与数字电源rf_3v3相连,实现数字电源rf_3v3滤波。
44.如图8所示,第六集成电路u304型号为lr6232b30m,mcu供电电源3.3v由超低功耗ldo控制器第六集成电路u304实现,静态待机电流低至0.8微安,第二十电容c319和第二十一电容c321实现电池电压输入滤波,第二十二电容c318和第二十三电容c320为输出电压滤波电容,稳定输出电源电压。第二十电容c319第一管脚、第二十一电容c321第一管脚、u304第一管脚、u304第三管脚与第四电源vin相连,第二十电容c319第二管脚、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管脚均接地,第六集成电路u304第二管脚接地,第六集成电路u304第五管脚、第二十二电容c318第一管脚和第二十三电容c320第一管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二十二电容c318第二管脚和第二十三电容c320第二管脚接地,实现第一电源3v3输出滤波。
45.如图9所示,充电电流由芯鹏微电子的ap5054bes5实现锂电充电管理,第七集成电路u302型号为ap5054bes5,第七集成电路u302第一管脚、d301第二管脚与mcu充电状态监测信号chrg_satin_pa8相连,d301第一管脚与第十五电阻r304第一管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304第二管脚、第二十四电容c304第一管脚、第七集成电路u302第四管脚与充电电源vusb连接,第二十四电容c304第二管脚接地,第七集成电路u302第三管脚与电池正极vbat连接,第七集成电路u302第五管脚与第十六电阻r305第二管脚连接,控制充电电流,第十六电阻r305第一管脚和第七集成电路u302第二管脚接地。
46.如图10所示,mems传感器采用士兰微电子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sc7660,工作功耗仅20微安,采用iic信号与mcu控制模块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参数配置,iic信号配置10k上拉电阻,保证数字逻辑电平稳定可靠,第九集成电路u102型号为sc7660,第二十六电容c114为第九集成电路u102的io电源滤波电容,连接在u102的vdd电源输入端vdd_io;第二十五电容c115为u102逻辑电源滤波电容,连接在u102的vdd电源输入端vdd_io,第九集成电路u102的外部中断信号与mcu控制模块的gpio中断信号g-sensor_int_pb5相连,由mems传感器状态触发中断信号给mcu控制模块。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五管脚与mcu控制信号g-sensor_int_pb5连接,第六管脚与iic总线信号i2c1_scl_pb6连接,第七管脚与iic总线信号i2c1_sda_pb7连接,第十七电阻r106第二管脚和第十八电阻r107第二管脚均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十七电阻r106第一管脚与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七管脚连接,第十八电阻r107第一管脚与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六管脚连接,第二十六电容c114第二管脚、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九管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二十六电容c114第一管脚接地,第九集成电路u102第三管脚、第二十五电容c115第一管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第二十五电容c115第二脚接地,实现电源滤波。
47.本实用新型针对无人值守停车场内的交通事故恶意逃逸的管理难题,提出一种新型传感定位装置,巧妙的将uwb高精度定位标签与国标已强制执行的胎压监测系统无缝结合,在不破坏用户已养成非接触、无需拿卡使用习惯的前提下,又能同时实现高精度定位相关的正向引导寻找停车位、反向找车等基本需求,而且能利用uwb定位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实现诸如交通事故溯源追责、车位精细化管理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