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6735发布日期:2021-10-09 12:4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道闸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但是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严重影响着道闸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
3.①
不具备防疫应急功能,不能满足防疫应急管控的需求;
4.②
设备众多,安装复杂,运营维护麻烦;
5.③
不能与车位信息联动,不能快速寻找、预定、导航到车位;
6.④
停车后不能很好的定位车位信息,不能很好的找到车辆;
7.⑤
不能与门禁门服信息链接,不方便社区、小区、园区、楼宇安全管理;
8.⑥
缴费手续繁琐,不利于快速通行;
9.⑦
人工值守,运营维护成本高,不利于防疫工作;
10.⑧
不能办理其他业务,如汽车售后服务、交通违章处理、保险业务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及系统,其目的在于:使道闸具有防疫应急管控功能,安装设备少,停车后精准定位车位信息方便快速准确取车;与门禁门服信息链接,方便社区、小区、园区、楼宇一体化安全管理;门岗自动控制,减少人工成本;可以办理多种业务。
1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3.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包括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所述车行通道中设置有道闸装置和地感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检测栏杆,所述人行通道中设置有智慧门,所述车行通道中设置有减速带,所述减速带内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检测栏杆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显示器、读卡器、发卡器、语音提示器、人脸识别装置、车辆识别装置和热成像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两个检测栏杆之间设置有管理控制室。
14.采用上述方案,道闸装置对车道进行管控,智慧门对人行道进行管控,机箱用于道闸装置失效或识别不了后开启道闸装置,检测栏杆检测通行的车辆和人;地感装置测量车辆的车速和车辆各类情况信息以及提醒道闸装置进行检测感应;管理控制室可以由门卫人员进入并进行门岗的控制,在疫情或者特殊情况时门卫人员则可以不进入管理控制室,实现自动管理和控制。
15.优选的,所述道闸装置包括道闸机箱,所述道闸机箱上设置有补光灯,所述道闸机箱转动连接有闸杆,所述闸杆远离道闸机箱的一端卡接有宽度调节装置,所述闸杆上设置
有消毒喷射带。
16.采用上述方案,道闸装置的补光区在夜间对道闸前方区域进行光补偿,辅助摄像头进行识别;宽度调节装置可根据车道的宽度进行伸缩,增加或者缩减闸杆的拦截宽度,适用范围更广,满足道闸技术的发展需求;消毒喷射带根据情况自动控制喷洒消毒液,保证道闸的安全卫生、车辆人员的安全防御。
17.优选的,所述智慧门、道闸装置和检测栏杆上设置有数个感应器,所述智慧门和道闸装置上设置有数个摄像头和数个电子显示屏,所述智慧门和道闸机箱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网络装置、识别装置、储存装置、广播装置、报警装置、计算装置、电源装置、定位装置和无线收发装置。
18.采用上述方案,智慧门和道闸装置的摄像头对靠近的车辆、物品或人进行实时识别;道闸装置、智慧门和检测栏杆的感应器对周围的人、动物、物品及环境进行感应分析;电子显示屏展示各类信息,便于查看信息;智慧门和道闸装置中还设置有网络装置、识别装置、储存装置、广播装置、报警装置、电源装置、定位装置和无线收发装置,通过上述的多种结构装置实现门岗功能多样化,精准定位,精细管理,适用的范围大大增加。
19.优选的,所述感应器包括:重力感应器、人体感应器、体温感应器、表情感应器、服装感应器、细菌病毒感应器、气溶胶感应器、金属感应器、环境感应器、空气探测器、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pm2.5感应器、烟雾感应器和地震感应器。
2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备上的感应器包含但不仅限于重力、体温、表情、服装、细菌、金属、环境(气溶胶、病毒、烟雾、空气、温度、湿度、pm2.5等)、地震等感应器对人、动物、物品及环境进行感应探测分析,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保证道闸的检测效果。车辆靠近减速带,减速带、地感装置、机箱、探测栏杆、道闸建立起来的多维感应检测区,各类感应检测器对进出的人、车、物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各类高效检测科学分析有效管理。
21.优选的,所述电子显示表面设置有透明太阳能发电膜,所述管理控制室和智慧门上设置有光伏发电板,所述透明太阳能发电膜与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网络装置为网络基站,所述计算装置采用边缘计算模式,所述储存装置采用分布式储存模式,所述网络装置连接有其他网络基站。
22.采用上述方案,透明太阳能发电膜将显示屏覆盖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光伏发电板将管理控制室和智慧门遮挡住,避免显示屏、管理控制室和智慧门因为风吹日晒而损坏,同时还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为门岗提供电力支持,减少外部电力的使用。网络装置与其他网络基站连接实现数据的互通,并且为周边设备提供网络服务。计算装置在满足自身计算同时还可以为其他设备系统提供边缘计算、储存装置在满足自身储存同时还可以为其他设备系统提供分布式储存。
23.一种基于智慧门岗终端设备的系统,包括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所述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包括感应系统、识别系统、显示办理系统和接收系统,所述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连接有系统管理平台,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云平台、app和服务系统,所述系统管理平台绑定有车位链接。
24.采用上述方案,基于智慧门岗终端设备的系统通过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连接系统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并反馈给门岗终端设备,实现门岗终端设备的自动控制,有利于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同时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平台绑定车位链接,
在停车后精准定位车位信息,方便快速准确取车。
25.优选的,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体温感应探测模块、表情感应探测模块、服装感应探测模块、细菌感应探测模块、金属感应探测模块、环境感应探测模块和地震感应探测模块,所述感应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处理系统。
26.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多种感应模块集成感应系统,增加了感应系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多样化,更加广泛的信息精准采集。
27.优选的,所述识别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静脉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和门禁功能识别模块,所述识别系统将识别信息反馈给处理系统。
28.采用上述方案,多样化的识别模块让智慧门岗终端的适用范围更广阔,融合多种识别模块的设备也能快速精准的识别身份,更是为加快互联网安全建设和网民网络活动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9.优选的,所述显示办理系统包括显示模块和办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展示出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的宣传广告信息,所述办理模块用于办理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的相关业务。
30.采用上述方案,显示办理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用户阅读、收听相关信息和办理业务(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等),为每一位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零距离、便捷式服务。
31.优选的,所述接收系统将处理系统的数据信息输送至系统管理平台并接收系统管理平台的反馈信息。
32.采用上述方案,接收系统将信息及时的输送到系统管理平台并接收反馈的信息,以控制设备完成相应的指令,实现无人操作。
3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4.1、道闸装置对车道进行管控,智慧门对人行道进行管控,机箱用于道闸装置失效或识别不了后开启道闸装置,检测栏杆检测通行的车辆和人;地感装置测量车辆的车速和车辆各类情况信息以及提醒道闸装置进行检测感应;管理控制室可以由门卫人员进入并进行门岗的控制,在疫情或者特殊情况时门卫人员则可以不进入管理控制室,实现自动管理和控制。
35.2、道闸装置的补光区在夜间对道闸前方区域进行光补偿,辅助摄像头进行识别;宽度调节装置可根据车道的宽度进行伸缩,增加或者缩减闸杆的拦截宽度,适用范围更广,满足道闸技术的发展需求;消毒喷射带根据情况自动控制喷洒消毒液,保证道闸的安全卫生、车辆人员的安全防御。
36.3、智慧门和道闸装置的摄像头对靠近的车辆、物品或人进行实时识别;道闸装置、智慧门和检测栏杆的感应器对周围的人、动物、物品及环境进行感应分析;电子显示屏展示各类信息,便于查看信息;智慧门和道闸装置中还设置有网络装置、识别装置、储存装置、广播装置、报警装置、电源装置、定位装置和无线收发装置,通过上述的多种结构装置实现门岗功能多样化,精准定位,精细管理,适用的范围大大增加。
37.4、通过设备上的感应器包含但不仅限于重力、体温、表情、服装、细菌、金属、环境 (气溶胶、病毒、烟雾、空气、温度、湿度、pm2.5等)、地震等感应器对人、动物、物品及环境进行感应探测分析,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保证道闸的检测效果。车辆靠近减速带,减速带、地感装置、机箱、探测栏杆、道闸建立起来的多维感应检测区,各类感应检测器对进出的人、车、物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各类高效检测科学分析有效管理。
38.5、透明太阳能发电膜将显示屏覆盖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光伏发电板将管理控制室和智慧门遮挡住,避免显示屏、管理控制室和智慧门因为风吹日晒而损坏,同时还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为门岗提供电力支持,减少外部电力的使用。网络装置与其他网络基站连接实现数据的互通,并且为周边设备提供网络服务。计算装置在满足自身计算同时还可以为其他设备系统提供边缘计算、储存装置在满足自身储存同时还可以为其他设备系统提供分布式储存。
39.6、基于智慧门岗终端设备的系统通过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连接系统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并反馈给门岗终端设备,实现门岗终端设备的自动控制,有利于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同时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平台绑定车位链接,在停车后精准定位车位信息,方便快速准确取车。
40.7、采用多种感应模块集成感应系统,增加了感应系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多样化,更加广泛的信息精准采集。
41.8、多样化的识别模块让智慧门岗终端的适用范围更广阔,融合多种识别模块的设备也能快速精准的识别身份,更是为加快互联网安全建设和网民网络活动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42.9、显示办理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用户阅读、收听相关信息和办理业务(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等),为每一位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零距离、便捷式服务。
43.10、接收系统将信息及时的输送到系统管理平台并接收反馈的信息,以控制设备完成相应的指令,实现无人操作。
附图说明
44.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45.图1是本发明的门岗设备俯视图。
46.图2是本发明的道闸装置正视图。
47.图3是本发明的车位查询流程图。
48.附图说明:1

检测栏杆;2

管理控制室;3

机箱;4

地感;5

智慧门;6

闸杆;7

道闸机箱;8

减速带;9

摄像头;10

感应器;11

电子显示屏;12

消毒喷射带;13

宽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以任何方式组合。
50.下面结合图1

图3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51.实施例一:
52.一种智慧门岗终端设备,包括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所述车行通道中设置有道闸装置和地感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检测栏杆1,所述人行通道中设置有智慧门5,所述车行通道中设置有减速带8,所述减速带8内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检测栏杆1连接有机箱3,所述机箱3上设置有显示器、读卡器、发卡器、语音提示器、人脸识别装置、车辆识别装置和热成像装置,所述车行通道的两个检测栏杆1之间设置有管理控制室2。
53.所述道闸装置包括道闸机箱7,所述道闸机箱7上设置有补光灯,所述道闸机箱7转动连接有闸杆6,所述闸杆6远离道闸机箱7的一端卡接有宽度调节装置13,所述闸杆6上设置有消毒喷射带12。
54.所述智慧门5、道闸装置和检测栏杆1上设置有数个感应器10,所述智慧门5和道闸装置上设置有数个摄像头9和数个电子显示屏11,所述智慧门5和道闸机箱7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网络装置、识别装置、储存装置、广播装置、报警装置、计算装置、电源装置、定位装置和无线收发装置。
55.所述感应器10包括:重力感应器、人体感应器、体温感应器、表情感应器、服装感应器、细菌病毒感应器、气溶胶感应器、金属感应器、环境感应器、空气探测器、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pm2.5感应器、烟雾感应器和地震感应器。
56.所述电子显示屏11表面设置有透明太阳能发电膜,所述管理控制室2和智慧门5上设置有光伏发电板,所述透明太阳能发电膜与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网络装置为网络基站,所述计算装置采用边缘计算模式,所述储存装置采用分布式储存模式,所述网络装置连接有其他网络基站。
57.一种基于智慧门岗终端设备的系统,包括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所述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包括感应系统、识别系统、显示办理系统和接收系统,所述道闸系统和智慧门系统连接有系统管理平台,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云平台、app和服务系统,所述系统管理平台绑定有车位链接。
58.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体温感应探测模块、表情感应探测模块、服装感应探测模块、细菌感应探测模块、金属感应探测模块、环境感应探测模块和地震感应探测模块,所述感应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处理系统。
59.所述识别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静脉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和门禁功能识别模块,所述识别系统将识别信息反馈给处理系统。
60.所述显示办理系统包括显示模块和办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展示出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的宣传广告信息,所述办理模块用于办理安全、法治、宣传、政务、公共、便民、防疫、应急、文化、公益、教育、健康、医疗、养老、双创、物业、业委会和社区营造的相关业务。
61.所述接收系统将处理系统的数据信息输送至系统管理平台并接收系统管理平台的反馈信息。
62.在上述实施例一中,依托智慧门岗终端设备的识别系统(包含但不仅限于人脸识别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静脉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和门禁功能识别模块等)进行身份确认,设备上的感应系统(包含但不仅限于
重力感应器、人体感应器、体温感应器、表情感应器、服装感应器、细菌病毒感应器、气溶胶感应器、金属感应器、环境感应器、空气探测器、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pm2.5 感应器、烟雾感应器和地震感应器等)将各类信息反馈到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分析,随后将整理后的信息下分至接收系统,最后由接收系统将信息送至系统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将信息反馈给接收系统,信息在电子显示屏11上显示,方便随时了解和办理服务平台推送的信息和服务,或者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企业机构系统并网联动对多智慧门岗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相关部门如卫生部门通过系统平台能对城市分区域对园区、小区、楼宇进行精准强制开门、关门、宣传、封闭、服务和管理。
63.门岗的管理方法:
64.s1:用户下载app,完成车辆、车位、实名、人脸、银行、手机等信息认证。
65.s2:用户根据需求在app平台输入目的地,寻找车位,预定车位,车位上智能设备启动封锁车位,系统导航到车位所在停车场。
66.s3:车辆行驶到停车场,进入智慧门岗,检测栏杆1、地感装置4、道闸机箱7上的识别、各类感应器10对车辆、驾驶员及车上成员进行身份确定,防疫应急安全检测,检测合格者闸杆6自动打开,开始计费,导航到指定车位;检测不合格,系统自动报警,启动管理机制,根据需要消毒喷射带12喷洒消毒液;在排除危机后,风险解除并打开道闸,开始计费,导航到指定车位。
67.s4:车辆停入预定车位后,车上人员通过系统找到道闸装置或智慧门(大门、地下室门、单元门)的定位,根据导航找到合适出口;
68.s5:车上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或授权系统通过道闸装置或智慧门(大门、地下室门、单元门)打开门禁,系统对于非本小区楼宇成员进出信息同步到物业及相关部门的流动人口管理系统;
69.s6::车上人员通过导航到达指定位置或者离开停车场所在区域;
70.s7:开车离开时,车上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或授权系统通过道闸装置或智慧门(大门、地下室门、单元门)打开门禁进入停车场所在区域,通过导航找到车位或车辆,选择出口导航智慧门岗,减速带8、检测栏杆1、地感装置4、道闸机箱7的人脸识别、各类感应器10 对车辆、驾驶员及车上成员进行身份确定,防疫应急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扣费,交费后道闸打开车辆离开停车场;
71.s8:车辆离开停车场系统平台自动将停车、缴费信息、电子发票发送到用户指定邮箱或系统绑定的账户。
7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