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2168发布日期:2022-08-31 02:4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隔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设置有复合机的隔间。


背景技术:

2.已知一种纸张排出机构,其设置于内置有打印装置的室外放置机,该纸张排出机构具备:纸张取出口;门,其通常使纸张取出口关闭,当被施加外力时打开;纸张通路,其以使从打印装置向纸张取出口送出的纸张朝向内侧卷曲的方式施加卷痕;以及引导件,其呈从纸张通路起经由铅垂方向而朝向纸张取出口的里侧的形状(日本特开2020-59563号公报)。
3.还已知一种自动照片制作装置,其制作拍摄使用者得到的照片,该自动照片制作装置具备:拍摄部,其拍摄位于规定的使用者空间的内部的使用者;打印部,其将由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打印成照片,并朝向使用者空间的外部排出;以及受理部,其设置于使用者空间的外部,在进行拍摄之前从使用者接受费用,受理部构成为能够选择性地设置于远离打印部的多个设置位置中的任一个设置位置(日本特开2007-580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者从隔间内部和隔间外部中均能够操作设置于隔间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隔间。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隔间,其被设置为能够通过预约来使用,并内置有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隔间具有:第一开口部,进入所述隔间的内部的人能够通过该第一开口部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操作;以及第二开口部,人能够从所述隔间的外部通过该第二开口部对内置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操作。
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述第一开口部具备阻止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门,在使用者在预约了所述隔间的使用的阶段预约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的情况下,当所述使用者进入所述隔间时,所述第一门移动到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供所述使用者使用的位置。
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打开所述第一门来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向所述隔间的内部抽出。
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人正在从所述第二开口部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门不打开。
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所述第二开口部具备第二门,该第二门具有能够使用开锁钥匙信号进行开锁的上锁单元,以阻止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者通过对预先预约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的终端进行操作而进行开锁,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用。
10.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打开所述第二门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向所述隔间的外部抽出。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在人正在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门不打开。
12.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所述第二开口部具备第三门,在该第三门的打开状态下能够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收纳单元。
1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一排纸托盘,它的纸张的取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排纸托盘,它的纸张的取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
1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原稿的插入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原稿的载置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图像读取装置。
1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一操作显示部,其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受理人的操作并且显示画面;以及第二操作显示部,其从所述第二开口部受理人的操作并且显示画面。
16.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载打印完毕的纸张的多个收纳箱,通过对预先预约了所述隔间的使用的终端或者预先预约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的终端进行操作而进行开锁,使得所述收纳箱能够使用。
1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
18.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因纸张用尽而未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不进行收费。
1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因纸张用尽而未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将打印作业向其他隔间的图像形成装置转送,并显示所述其他隔间的设置场所。
20.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案,在所述隔间中设置有遮蔽部件,使得设置于所述隔间的空调机的排气、进气、水蒸气中的任意1个以上均不会流入配置有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空间。
21.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案,所述空调机产生的气流的流路配置在不会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冲突的区域。
22.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案,供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设置的设置面的高度能够调整。
23.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实施加工成在所述隔间的外部难以从所述第二开口部所在的正面以外的位置被视觉确认。
2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案,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所述正面周边显示有通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在的引导信息。
25.(效果)
26.根据上述第一方案,从隔间内部和外部均能够使用设置于隔间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27.根据所述第二方案,隔间的使用者能够使用设置在隔间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28.根据所述第三方案,能够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
29.根据所述第四方案,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被从隔间外部使用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装置不会从隔间的内部被访问。
30.根据所述第五方案,能够从隔间外部使用设置于隔间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31.根据所述第六方案,能够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
32.根据所述第七方案,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从隔间的内部被使用的情况下,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不会从隔间的外部被使用。
33.根据所述第八方案,能够从隔间的外部向内置于隔间的图像形成装置补给纸张。
34.根据所述第九方案,能够从隔间内部以及隔间外部分别执行印刷作业。
35.根据所述第十方案,从隔间内部和隔间外部均能够使用图像读取装置。
36.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从隔间内部和隔间外部均能够使用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显示部。
37.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能够防止从隔间内部以及隔间外部分别打印的打印物被盗。
38.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从隔间内部和隔间外部均能够使用设置于隔间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39.根据所述第十四方案,能够使收费合理化。
40.根据所述第十五方案,能够通知可进行打印的隔间的场所。
41.根据所述第十六方案,能够使来自空调机的进/排气、水蒸气不流入图像形成装置。
42.根据所述第十七方案,能够使空调机产生的气流不对图像形成装置造成影响。
43.根据所述第十八方案,能够使纸张的排出位置恒定。
44.根据所述第十九方案,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不易被看到。
45.根据所述第二十方案,能够通知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
附图说明
46.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47.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的外观的立体图。
48.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的设置例。
49.图4是表示内置于隔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50.图5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的图。
51.图6的(a)是表示从第一开口部抽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从第二开口部抽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图。
52.图7是表示隔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主视示意图。
53.图8是说明使得从第二开口部难以视觉确认图像形成装置的遮蔽板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
54.图9的(a)是表示隔间内的空调室外机的配置和排气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
55.图10的(a)是表示隔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
56.图11的(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从第一开口部操作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从第二开口部操作的状态的立体图。
57.图12是对纸张托盘的使用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58.图13的(a)是表示变形例的隔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侧
面示意图。
59.图14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隔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
60.图15是说明从隔间的内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61.图16是说明从隔间的外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62.图17的(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隔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
63.图18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隔间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被打印的纸张的取出进行说明的图。
64.图19是概略地表示隔间的预约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5.接着,参照附图,在以下列举实施方式和具体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和具体例。
66.另外,在以下的使用附图进行的说明中,附图是示意性的,应注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不同,为了容易理解,适当省略说明所需的部件以外的图示。
[0067]“第一实施方式”[0068]
(1)隔间的整体结构
[0069]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的设置例的图。以下,参照附图说明隔间1的整体结构。
[0070]
如图1所示,隔间1整体为箱型,在内部设置有桌子11、椅子12、显示器13、照明部14、配电盒15、空调的空调室内机16、空调室外机17、图像形成装置100,设定为使用者能够在隔间1内形成的空调空间s1内坐在该椅子12上对着桌子11、显示器13进行工作、学习等各种作业,或者经由电气通信线路接受在线服务。另外,设置在隔间1内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从隔间1的内部以及外部被使用而受理打印、复印、扫描等服务。
[0071]
隔间1的主体由顶棚面板21、地面22、安装有对供使用者出入的开口s进行开闭的门23的前壁面板24、位于前壁面板24的两侧的左壁面板25和右壁面板26、以及位于门23的对面侧的里壁面板27构成。
[0072]
在本实施方式中,门23为拉门。另外,在门23上安装有能够利用电子钥匙进行解锁的电子锁(未图示),能够提供出借这样的服务。
[0073]
如图2所示,在隔间1的左壁面板25的内侧面设置有能够从隔间1的内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一开口部30。另外,在前壁面板24设置有能够从隔间1的外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开口部40。
[0074]
在第一开口部30安装有能够在打开第一开口部30的打开位置与关闭第一开口部30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参照图2中箭头)的第一门31。
[0075]
在第二开口部40安装有能够在打开第二开口部40的打开位置与关闭第二开口部40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参照图2中箭头)的第二门41。
[0076]
另外,在第二开口部40,以能够开闭(参照图2中箭头)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到达作为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张收纳单元的纸张托盘120的第三门42。
[0077]
如图2所示,在前壁面板24的第二开口部40的上部显示有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在的引导显示101。引导显示101是表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图标,可以是打印有图标的贴纸,也可以直接打印。另外,引导显示101不限于图标,也可以是文字、图像、二维图案等。这样,通过在第二开口部40的正面周边显示引导显示101,能够向从隔间1的外部使用设置于隔间1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人通知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
[0078]
这样构成的隔间1在工厂等中被组装,成为能够载置在卡车等的货台上进行搬运并设置在规定的设置场所的结构。作为设置场所,作为同时存在行人和隔间1的使用者的外部空间的一例,可以举出建筑物主体的内角部、墙的面前。另外,作为设置场所,不限于建筑物主体的内角部和墙的面前,能够自由地配置于大厅空间、办公楼通路、展会会场、商业区、便利店等外部空间。
[0079]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针对构成内角空间的两个第一壁面x和第二壁面y,右壁面板26与内角空间的第一壁面x对置设置,内壁面板27与内角空间的第二壁面y对置设置。通过这样设置,隔间1不会超出必要地突出到通路中,从而能够配置成,在从隔间1外从设置于前壁面板24的第二开口部40操作内置于隔间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不阻碍行人的通行(图3中箭头r所示)。
[0080]
(2)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和操作
[0081]
图4是表示内置于隔间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操作的图,图6的(a)是表示从第一开口部30抽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从第二开口部40抽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隔间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说明从第二开口部40难以视觉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遮蔽板60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9的(a)是表示隔间1中的空调室外机17的配置和排气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以下,参照附图对包含于隔间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及其操作进行说明。
[0082]
(2.1)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0083]
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将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部110的下方具备作为纸张收纳单元的一例的纸张托盘120。纸张托盘120根据纸张尺寸对纸张引导件(未图示)进行切换而收纳纸张p,收纳于纸张托盘120的纸张p通过进给装置(未图示)而被逐张分离地送入图像形成部110。在图4中,示出了一层的纸张托盘120,但纸张托盘120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0084]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为了能够从第二开口部40进入纸张托盘120,纸张托盘120以面向前壁面板24的方式配置,如图5所示,能够从第二开口部40抽出纸张托盘120(参照图5中箭头r1)而进行纸张p的补给。即,对于内置于隔间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从隔间1外进行纸张补给。
[0085]
在图像形成部110的上方配置有图像读取装置130。图像读取装置130将放置在原稿台131上的原稿g输送到图像读取部(未图示),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被转换为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数据。被图像读取部读取了图像的原稿g被排出到原稿排出部132上。
[0086]
如图5所示,对于图像读取装置130,进入隔间1的内部的使用者将原稿g从第一开口部30插入到原稿台131上(参照图5中箭头r2)以进行图像读取。另外,隔间1的外部的使用者从第二开口部40将原稿g载置于原稿台131上(参照图5中箭头r3)以进行图像读取。
[0087]
在图像形成部110的上方且图像读取装置130的下方的主体内空间st形成有排纸托盘140。在排纸托盘140上,排出并装载由图像形成部110形成了图像的纸张p。
[0088]
如图5所示,进入隔间1的内部的使用者从第一开口部30使用排纸托盘140,取出排出到排纸托盘140上的纸张p(参照图5中箭头r4)。另外,隔间1外的使用者将从第二开口部40排出到排纸托盘140上的纸张p取出(参照图5中箭头r5)。
[0089]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面侧配置有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显示部150。操作显示部150组合液晶显示面板、各种操作按钮、触摸面板等而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经由操作显示部150进行各种设定、指示的输入,并经由液晶显示面板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者显示各种信息。另外,具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触摸部,能够与使用者所操作的设备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0090]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显示部150还配置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表面呈90度交叉的侧面侧,如图5所示,进入隔间1的内部的使用者从第一开口部30使用侧面侧的操作显示部150并进行操作以确认显示(参照图5中箭头)。此外,隔间1的外部的使用者从第二开口部40使用前面侧的操作显示部150(参照图5中箭头)。
[0091]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载置于设置台50而设置。设置台50经由滑轨(未图示)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左壁面板25和前壁面板24水平移动。
[0092]
而且,如图6的(a)所示,能够打开第一门31而从第一开口部30将图像形成装置100向隔间1的内部抽出(参照图中箭头),能够进行调色剂这样的油墨的补充、卡纸的错误处理等维护。另外,同样地,如图6的(b)所示,能够打开第二门41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00从第二开口部40向隔间1的外部抽出(参照图中箭头),并进行维护。
[0093]
设置台5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整高度。如图7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张托盘120由多层托盘构成的情况下(在图7中示出3层托盘),设置台50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参照图7中箭头)而使纸张的排出位置恒定。
[0094]
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中,如图8所示,在前壁面板24上配置有遮蔽板60,使得从第二开口部40的正面以外的位置难以从第二开口部40目视确认设置在隔间1内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遮蔽板6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前壁面板24折叠,当被向外侧拉拽时,如图8中箭头a所示,从正面以外的位置难以看到图像形成装置100。此外,在想要从隔间1的外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在前壁面板24的第二开口部40的上部显示有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在的引导显示101(参照图2),因此识别其存在。
[0095]
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配置在空调室外机17的上方。如图9所示,空调室外机17被遮蔽部件70覆盖,空调室外机17的进气(参照图9中箭头x1)、排气(参照图9中箭头x2)、水蒸气不会流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侧。
[0096]
如图9的(a)所示,空调室外机17被设置成朝向左壁面板25的外侧面25b排气(参照图9中箭头x2),该排气与由排泄水产生的水蒸气一起沿着左壁面板25的外侧面25b流通,从设置于里壁面板27的排气口27a向外部排出(参照图9的(a)中箭头y1)。由此,空调室外机17产生的气流不会对图像形成装置100造成影响。
[0097]
(2.2)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
[0098]
图10的(a)是表示隔间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图11的(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从第一开口部30被操作的状态的立体图,(b)
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从第二开口部40被操作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说明向纸张托盘120靠近的立体图。以下,参照附图对隔间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和操作进行说明。
[0099]
如图10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配置在隔着左壁面板25而与配置有桌子11、椅子12、空调室内机16等的空调空间s1相邻的空间s2中。
[0100]
如图10的(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配置在如下位置:能够自隔间1的内部通过形成于左壁面板25的第一开口部30进行操作、且能够自隔间1的外部通过形成于前壁面板24的第二开口部40进行操作的位置。
[0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分别通过将第一门31、第二门41移动到打开位置而将第一开口部30以及第二开口部40打开,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参照图10中箭头)。
[0102]
图19是概略地表示隔间1的预约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例子的图。
[0103]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隔间1的第一门31以及第二门41的上锁、开锁中使用包含开锁钥匙信号的电子钥匙,电子钥匙被储存于便携式的预约者终端sp。作为便携型的预约者终端sp,设想为智能手机,但作为便携型的预约者终端sp也可以是所谓的可穿戴终端或可听式终端,只要具有与因特网的通信功能即可,可以是游戏终端。
[0104]
在将预约者终端sp用作电子钥匙的情况下,在确定预约后,从预约管理服务器sv向预约者终端sp发送电子钥匙。使用者通过对接收到电子钥匙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或者使接收到电子钥匙的预约者终端sp靠近第一门31和第二门41,能够使第一门31和第二门41成为开锁状态。另外,也可以读取隔间1中显示的二维码图案,利用预约者终端sp中存储的电子钥匙使其成为开锁状态。另外,也可以代替密钥而使用使用者即预约者的认证,可以将预约者的认证作为电子钥匙的补充手段来使用。由此,能够阻止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违规利用。
[0105]
图11的(a)表示从隔间1的内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并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第一开口部30和第二开口部40。如图11的(a)所示,针对第一开口部30,能够通过将第一门31移动到打开位置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
[0106]
在使用者在预约了隔间1的使用的阶段预约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的情况下,第一门31能够通过由使用者对预约了隔间1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使该预约者终端sp靠近该第一门31、以及读取隔间1所显示的代码的一例即二维码图案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而被移动。在该第一开口部30开放并且使用者从隔间1的内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如图11的(a)所示,第二门41不开放,无法从隔间1的外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
[0107]
图11的(b)表示从隔间1的外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并进行操作时的第一开口部30和第二开口部40。如图11的(b)所示,针对第二开口部40,能够使第二门41移动到打开位置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
[0108]
在使用者预先预约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的情况下,第二门41能够通过由使用者对预约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而被开锁和移动。在该第二开口部40打开且使用者从隔间1的外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如图11的(b)所示,第一门31不开放,无法从隔间1的内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
[0109]
针对第二开口部40,通过打开第三门42,能够从隔间1的外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张托盘120。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若使第三门42向近前旋转(参照图12中箭头),
则成为能够从隔间1的外部操作纸张托盘120的状态,能够向近前抽出(参照图12中箭头)纸张托盘120而补给纸张p。
[0110]
在以此方式而构成的隔间1中,在没有向纸张托盘120补给纸张p从而执行的打印作业因纸张用尽而未完成的情况下,不进行收费,而是将指定的打印作业数据转送到其他隔间的图像形成装置。而且,在纸张用尽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显示部150显示打印作业被转送的其他隔间的设置场所。
[0111]“变形例”[0112]
图13的(a)是表示隔间1中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侧面示意图。
[0113]
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打印好的纸张p的取出方向朝向第一开口部30的第一排纸托盘140a、和打印好的纸张p的取出方向朝向第二开口部40的第二排纸托盘140b。
[0114]
第一排纸托盘140a是在图像形成部110的上方且图像读取装置130的下方的主体内空间st形成的排纸装载部,隔间1的内部的使用者通过打开第一开口部30的第一门31来使用该第一排纸托盘140a(参照图13的(a)中箭头),能够取出打印后的纸张p。
[0115]
第二排纸托盘140b设置在第一排纸托盘140a的排纸方向上的前端侧,被图像形成部110形成了图像的纸张p通过第一排纸托盘140a而被输送并被装载到第二排纸托盘140b。隔间1的外部的使用者通过打开第二开口部40的第二门41使用第二排纸托盘140b(参照图13的(a)及图13的(b)中的箭头),能够取出打印后的纸张p。
[0116]
另外,,通过由使用者操作预约者终端sp而对第一门31及第二门41进行开锁从而打开第一开口部30、第二开口部40,从而能够使用第一排纸托盘140a、第二排纸托盘140b。
[0117]
在像这样构成的隔间1中,从隔间1的内部和隔间1的外部均能够使用设置于隔间1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而且,在从隔间1的外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无法从隔间1的内部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在从隔间1的内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下,无法从隔间1的外部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
[0118]“第二实施方式”[0119]
图14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a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图15是说明从隔间1a的内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说明从隔间1a的外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0120]
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间1的不同点在于,配置有使用方向朝向第一开口部30的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00a和使用方向朝向第二开口部40的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00b。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间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21]
如图14所示,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00a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00b是具备图像形成部110、纸张托盘120、图像读取装置130、排纸托盘140、操作显示部150的相同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分别从第一开口部30、第二开口部40进行操作(参照图14中箭头)。
[0122]
如图15示意性所示,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00a配置成纸张托盘120、图像读取装置130、排纸托盘140、操作显示部150朝向设置于左壁面板25的第一开口部30。
[0123]
隔间1a的内部的使用者能够通过对预先进行了隔间1a的预约的预约者终端sp进
行操作、使该预约者终端sp靠近、以及读取隔间1a所显示的代码的一例即二维码图案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使第一门31移动至打开位置从而能够从第一开口部30操作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00a(参照图15中箭头)。
[0124]
如图16示意性所示,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00b配置成纸张托盘120、图像读取装置130、排纸托盘140、操作显示部150朝向设置于前壁面板24的第二开口部40。
[0125]
隔间1a的外部的使用者通过对预先预约了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00b的使用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对第二门41进行开锁,能够操作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00b(参照图16中箭头)。
[0126]“第三实施方式”[0127]
图17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b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c的配置的俯视示意图,(b)是主视示意图,图18是说明取出图像形成装置100c中的被打印的纸张p的图。
[0128]
本实施方式的隔间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间1、第二实施方式的隔间1a的不同点在于,内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0c,该图像形成装置100c具有装载打印完毕的纸张p的多个收纳箱160。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间1、第二实施方式的隔间1a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29]
如图17的(b)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c具备在处于图像形成部110的上方且图像读取装置130的下方的主体内空间st中装载打印完毕的纸张p的收纳箱160。
[0130]
如图18所示,收纳箱160由能够从隔间1b的内部使用的第一仓161和能够从隔间1b的外部使用的第二仓162构成。
[0131]
隔间1b的内部的使用者能够通过对预先进行了隔间1b的预约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将该预约者终端sp靠近图像形成装置100c、和读取隔间1b所显示的代码的一例即二维码图案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将第一开口部30打开,并对第一仓161进行开锁,取出被打印而装载于第一仓161的纸张p(参照图17、图18中箭头r4)。
[0132]
隔间1b外的使用者能够通过对预先预约了图像形成装置100c的使用的预约者终端sp进行操作将第二开口部40打开,并且对第二仓162进行开锁,能够取出被打印并装载于第二仓162的纸张p(参照图17、图18中箭头r5)。
[0133]
像这样,具有装载打印完毕的纸张p的多个收纳箱160,并且收纳箱160通过操作预先预约了隔间1b的使用的预约者终端sp或者预先预约了图像形成装置100c的使用的预约者终端sp而被开锁使用,能够防止分别在隔间内以及隔间外打印的打印物被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