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0917发布日期:2022-02-08 00:2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小区便民服务也必然走上一条智慧化、科技化的道路。以往小区的传统门禁系统是在单元门口采用传统的金属钥匙,每次出门都必须随身携带,并且遗失补配麻烦,而且钥匙本身容易被复制,安全性差。
3.门禁设备是各类社区、学校重要安防设备,传统门禁设备的开门方式是通过钥匙、门卡。现有的门禁管理大多为各个社区单独管理,缺乏同一检测技术,且无法与公安系统等政府部门系统相配合,门禁的检测效果较差。无法提升门禁管理效率以满足各类政府或安全部门对公共门禁数据管理的要求,且现有技术中的门禁大多无法进行单人检测单人进入的功能,行人在进入时容易发生尾随现象,导致无法对每个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
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包括有第一门禁系统、第二门禁系统、控制中心、身份识别系统和云平台系统,第一门禁系统和第二门禁系统依次设置在小区入口处,身份识别系统位于第一门禁系统外侧,控制中心位于小区内部,第一门禁系统、第二门禁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控制中心与云平台系统信号连接,第一门禁系统包括有第一门禁、第一开门机构、第二门禁和第二开门机构,第一门禁设置在小区入口处,第一开门机构设置在第一门禁下方,第一开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门禁传动连接,第二门禁位于第一门禁靠近小区内部的一侧,第二开门机构位于第二门禁的下方,第二开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门禁传动连接。
8.优选的,第一门禁包括有均设有两个的第一立柱、第一双开门和第一转轴,两个第一立柱竖直设置在第一门禁系统的两侧,两个第一双开门沿第一门禁系统竖直面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内,两个第一双开门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通过两个第一转轴分别铰接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上,第一开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9.优选的,第一开门机构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开门机构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的下方,第一开门机构包括有第一旋转驱动器和第一保护罩,第一保护罩位于第一立柱下方,第一旋转驱动器位于第一保护罩内,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第二门禁包括有均设有两个的第二立柱、第一铰接门和第二转轴,两个第二立柱竖直设置在第一门禁系统的两侧,两个第一铰接门沿第一门禁系统竖直面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内,两个第一铰接门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通过两个第二转轴分别铰接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上,第二开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
11.优选的,第二开门机构设有两组,两组第二开门机构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的下方,第二开门机构包括有第二旋转驱动器和第二保护罩,第二保护罩位于第二立柱下方,第二旋转驱动器位于第二保护罩内,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第一门禁系统还包括有两个过道护栏,两个过道护栏均设置在第一门禁和第一开门机构之间,两个过道护栏分别位于第一门禁系统两侧,两个过道护栏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13.优选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有身份检测系统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身份检测系统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身份检测系统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门禁小区外侧的两侧。
14.优选的,身份检测系统包括有第一安装架、人脸识别系统、第一补光灯和刷卡系统,第一安装架竖直安装在第一门禁外侧,人脸识别系统、第一补光灯和刷卡系统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的顶端为倾斜检测面,人脸识别系统和第一补光灯安装在倾斜检测面上,第一补光灯位于人脸识别系统的上方,刷卡系统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中部。
15.优选的,人员跟随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架、形态检测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第二安装架竖直安装在第一门禁外侧,第二安装架的顶端为倾斜检测面,形态检测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均安装在倾斜检测面上,第二补光灯位于形态检测摄像头的上方。
16.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身份识别系统对进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当确认进入人员身份信息后,第一门禁和第二门禁同步开启,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小区内部,在进行身份识别时,还能够检测单次进入小区内的人员数量,当检测超出一个人后,则第二门禁关闭,需要后一个人退出第一门禁外,才重新开启,由此做到单次进入人员只有一个人,从而对所有进入小区内部的人员均进行记录,保证对所有进入人员信息的记录与检测,并将身份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系统,将身份信息与通缉犯信息等进行比对,提高小区内部的安全,且能够将身份信息通过云平台同步至当地公安局内,进一步提高身份识别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
18.2.通过过道护栏能够将第一门禁和第二门禁之间的空间封闭,使得进入人员在通过第一门禁后,只能继续向前通过第二门禁进入小区内部,进而可以配合身份识别系统进行单次进入人员数量的检测和控制,保证每个进入人员均进行检测,并实现单人检测、单人进入的功能,提高检测效果和小区安全性。
19.3.通过在第一门禁系统的外侧设置身份检测系统,可以对进入人员进行身份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传输至云平台系统中进行匹配,完成匹配后,控制中心控制第一门禁系统开门,实现自动智能的检测开门操作,人员跟随检测机构能够对待检测区的人员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进入人员数量和体态进行后续控制操作。
20.4.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出进入人员是否为小区内住户,当检测出为业主时,直接控制第一门禁系统放行,当检测为租客时,需要通过刷卡系统
辅助进行身份确认,当刷卡系统刷卡通过后,控制第一门禁系统放行,当检测为来访人员后,将身份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门卫对来访信息进行登记后放行,当检测信息为无关人员或可疑人员时,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系统和控制中心内,通过物业对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当无法确认信息时,则对其进行驱离,并拒绝放行,从而保护小区内部安全。
21.5.形态检测摄像头能够对待检测区内的人员进行检测,检测并记录进入人员的数量和体态,确认单次身份验证后是否为单人进入,并对后续进入人员的行为状态进行分析,当检测出有行为不轨人员时发出警报,并将信息传输至小区内部的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内操作人员确认情况,并选择是否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系统中求援,进而提高了小区的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区安全系数。
22.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开门机构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开门机构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的旁侧,第一开门机构包括有直线驱动器、滑块、缓冲连接杆和铰接座,直线驱动器水平设置在地面上,地面上设有水平导轨,滑块能够滑动的设置在水平导轨上,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铰接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双开门上,缓冲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缓冲连接杆和滑块铰接。
23.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第一开门机构增加了缓冲设置,能够保证人员在进入或退出过中不会被第一双开门夹住造成损伤,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7.图3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8.图4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29.图5是实施例一的第一门禁系统和身份检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实施例一的第一门禁系统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实施例一的第一门禁和第一开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实施例一的第二门禁和第二开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实施例二的第一门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实施例二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中标号为:
36.1-第一门禁系统;2-第二门禁系统;3-控制中心;4-身份检测系统;5-人员跟随检测机构;1a-第一门禁;1a1-第一立柱;1a2-第一双开门;1a3-第一转轴;1b-第一开门机构;1b1-第一旋转驱动器;1b2-第一保护罩;1b3-直线驱动器;1b4-滑块;1b5-缓冲连接杆;1b6-铰接座;1c-第二门禁;1c1-第二立柱;1c2-第一铰接门;1c3-第二转轴;1d-第二开门机构;1d1-第二旋转驱动器;1d2-第二保护罩;1e-过道护栏;4a-第一安装架;4b-人脸识别系统;4c-第一补光灯;4d-刷卡系统;5a-第二安装架;5b-形态检测摄像头;5c-第二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
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8.如图1-5所示:
39.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包括有第一门禁系统1、第二门禁系统2、控制中心3、身份识别系统和云平台系统,第一门禁系统1和第二门禁系统2依次设置在小区入口处,身份识别系统位于第一门禁系统1外侧,控制中心3位于小区内部,第一门禁系统1、第二门禁系统2和身份识别系统均与控制中心3信号连接,控制中心3与云平台系统信号连接,第一门禁系统1包括有第一门禁1a、第一开门机构1b、第二门禁1c和第二开门机构1d,第一门禁1a设置在小区入口处,第一开门机构1b设置在第一门禁1a下方,第一开门机构1b的输出端与第一门禁1a传动连接,第二门禁1c位于第一门禁1a靠近小区内部的一侧,第二开门机构1d位于第二门禁1c的下方,第二开门机构1d的输出端与第二门禁1c传动连接。
40.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第二门禁系统2用于车辆进入,第一门禁系统1用于人员进入,身份识别系统对进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当确认进入人员身份信息后,第一门禁1a和第二门禁1c同步开启,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小区内部,在进行身份识别时,还能够检测单次进入小区内的人员数量,当检测超出一个人后,则第二门禁1c关闭,需要后一个人退出第一门禁1a外,才重新开启,由此做到单次进入人员只有一个人,从而对所有进入小区内部的人员均进行记录,保证对所有进入人员信息的记录与检测,并将身份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系统,将身份信息与通缉犯信息等进行比对,提高小区内部的安全,且能够将身份信息通过云平台同步至当地公安局内,进一步提高身份识别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
41.在工作时,进入小区人员站在身份识别系统检测范围内,通过身份识别系统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3,并通过控制中心3传输至云平台系统,通过云平台系统分析后得出是否开门的指示,当确认身份信息正常后,控制第一开门机构1b打开第一门禁1a,人员进入第一门禁1a内,同时,身份识别系统检测进入人员后方是否有人员跟随,若无人员跟随,则通过第二开门机构1d打开第二门禁1c;若有跟随人员,则第二门禁1c关闭,并且通过喇叭等形式提醒跟随人员后退至检测区等待,当跟随人员后推至指定位置后,第二开门机构1d输出带动第二门禁1c打开,已经完成检测后的人员进入小区内部。
42.进一步的,如图5-7所示:
43.第一门禁1a包括有均设有两个的第一立柱1a1、第一双开门1a2和第一转轴1a3,两个第一立柱1a1竖直设置在第一门禁系统1的两侧,两个第一双开门1a2沿第一门禁系统1竖直面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1a1内,两个第一双开门1a2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通过两个第一转轴1a3分别铰接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1a1上,第一开门机构1b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a3传动连接。
44.在第一立柱1a1工作时,通过第一开门机构1b输出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a3转动,第一转轴1a3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双开门1a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一双开门1a2的开合操作,第一立柱1a1用于将第一门禁1a安装在小区入口处。
45.进一步的,如图5-7所示:
46.第一开门机构1b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开门机构1b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1a1的下方,第一开门机构1b包括有第一旋转驱动器1b1和第一保护罩1b2,第一保护罩1b2位于第一立柱1a1下方,第一旋转驱动器1b1位于第一保护罩1b2内,第一旋转驱动器1b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a3的底端固定连接。
47.在工作时,第一旋转驱动器1b1输出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a3转动,实现第一开门机构1b的门开合驱动功能,两个第一旋转驱动器1b1反向输出,实现两个第一双开门1a2的开启或闭合操作,第一保护罩1b2用于保护第一旋转驱动器1b1。
48.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
49.第二门禁1c包括有均设有两个的第二立柱1c1、第一铰接门1c2和第二转轴1c3,两个第二立柱1c1竖直设置在第一门禁系统1的两侧,两个第一铰接门1c2沿第一门禁系统1竖直面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1c1内,两个第一铰接门1c2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通过两个第二转轴1c3分别铰接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1c1上,第二开门机构1d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c3传动连接。
50.在第二立柱1c1工作时,通过第二开门机构1d输出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c3转动,第二转轴1c3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铰接门1c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一铰接门1c2的开合操作,第二立柱1c1用于将第二门禁1c安装在小区入口处。
51.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
52.第二开门机构1d设有两组,两组第二开门机构1d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柱1c1的下方,第二开门机构1d包括有第二旋转驱动器1d1和第二保护罩1d2,第二保护罩1d2位于第二立柱1c1下方,第二旋转驱动器1d1位于第二保护罩1d2内,第二旋转驱动器1d1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c3的底端固定连接。
53.在工作时,第二旋转驱动器1d1输出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1c3转动,实现第二开门机构1d的门开合驱动功能,两个第二旋转驱动器1d1反向输出,实现两个第一铰接门1c2的开启或闭合操作,第二保护罩1d2用于保护第二旋转驱动器1d1。
54.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
55.第一门禁系统1还包括有两个过道护栏1e,两个过道护栏1e均设置在第一门禁1a和第一开门机构1b之间,两个过道护栏1e分别位于第一门禁系统1两侧,两个过道护栏1e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a1和第二立柱1c1固定连接。
56.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通过过道护栏1e能够将第一门禁1a和第二门禁1c之间的空间封闭,使得进入人员在通过第一门禁1a后,只能继续向前通过第二门禁1c进入小区内部,进而可以配合身份识别系统进行单次进入人员数量的检测和控制,保证每个进入人员均进行检测,并实现单人检测、单人进入的功能,提高检测效果和小区安全性。
57.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
58.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有身份检测系统4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5,身份检测系统4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5均与控制中心3信号连接,身份检测系统4和人员跟随检测机构5分别设置在第一门禁1a小区外侧的两侧。
59.基于上述实施例一,通过在第一门禁系统1的外侧设置身份检测系统4,可以对进入人员进行身份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3,由控制中心3传输至云平台系统中进行匹配,完成匹配后,控制中心3控制第一门禁系统1开门,实现自动智能的检测开门操作,人员跟随检测机构5能够对待检测区的人员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进入人员数量和体态进行后续控制操作。
6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
61.身份检测系统4包括有第一安装架4a、人脸识别系统4b、第一补光灯4c和刷卡系统
4d,第一安装架4a竖直安装在第一门禁1a外侧,人脸识别系统4b、第一补光灯4c和刷卡系统4d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4a上,第一安装架4a的顶端为倾斜检测面,人脸识别系统4b和第一补光灯4c安装在倾斜检测面上,第一补光灯4c位于人脸识别系统4b的上方,刷卡系统4d安装在第一安装架4a的中部。
62.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第一安装架4a用于安装人脸识别系统4b、第一补光灯4c和刷卡系统4d,人脸识别系统4b和刷卡系统4d的安装位置符合人体工学,能够便于进入小区人员进行操作,第一补光灯4c能够在人脸识别系统4b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进行补光,使得人脸识别系统4b能够在各种光线条件下均能起到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4b对进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出进入人员是否为小区内住户,当检测出为业主时,直接控制第一门禁系统1放行,当检测为租客时,需要通过刷卡系统4d辅助进行身份确认,当刷卡系统4d刷卡通过后,控制第一门禁系统1放行,当检测为来访人员后,将身份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3,通过门卫对来访信息进行登记后放行,当检测信息为无关人员或可疑人员时,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系统和控制中心3内,通过物业对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当无法确认信息时,则对其进行驱离,并拒绝放行,从而保护小区内部安全。
63.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64.人员跟随检测机构5包括有第二安装架5a、形态检测摄像头5b和第二补光灯5c,第二安装架5a竖直安装在第一门禁1a外侧,第二安装架5a的顶端为倾斜检测面,形态检测摄像头5b和第二补光灯5c均安装在倾斜检测面上,第二补光灯5c位于形态检测摄像头5b的上方。
65.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第二安装架5a用于安装形态检测摄像头5b和第二补光灯5c,形态检测摄像头5b能够对待检测区内的人员进行检测,检测并记录进入人员的数量和体态,确认单次身份验证后是否为单人进入,并对后续进入人员的行为状态进行分析,当检测出有行为不轨人员时发出警报,并将信息传输至小区内部的控制中心3,由控制中心3内操作人员确认情况,并选择是否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系统中求援,进而提高了小区的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区安全系数。
66.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如图9-10所示:
67.第一开门机构1b设有两组,两组第一开门机构1b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1a1的旁侧,第一开门机构1b包括有直线驱动器1b3、滑块1b4、缓冲连接杆1b5和铰接座1b6,直线驱动器1b3水平设置在地面上,地面上设有水平导轨,滑块1b4能够滑动的设置在水平导轨上,直线驱动器1b3的输出端与滑块1b4固定连接,铰接座1b6固定安装在第一双开门1a2上,缓冲连接杆1b5的两端分别与缓冲连接杆1b5和滑块1b4铰接。
68.基于上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开门机构1b增加了缓冲设置,能够保证人员在进入或退出过中不会被第一双开门1a2夹住造成损伤,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69.在工作时,通过直线驱动器1b3输出带动滑块1b4沿着水平导轨滑动,滑块1b4在滑动过程中带动与之铰接的缓冲连接杆1b5运动,缓冲连接杆1b5带动与之另外一端铰接的铰接座1b6运动,铰接座1b6运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双开门1a2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对第一双开门1a2开合的驱动功能,缓冲连接杆1b5为铰接座1b6和滑块1b4的连接传动处提供缓冲功能。
70.本技术所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71.在工作时,进入小区人员站在身份识别系统检测范围内,通过身份识别系统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3,并通过控制中心3传输至云平台系统,通过云平台系统分析后得出是否开门的指示,当确认身份信息正常后,控制第一开门机构1b打开第一门禁1a,人员进入第一门禁1a内,同时,身份识别系统检测进入人员后方是否有人员跟随,若无人员跟随,则通过第二开门机构1d打开第二门禁1c;若有跟随人员,则第二门禁1c关闭,并且通过喇叭等形式提醒跟随人员后退至检测区等待,当跟随人员后推至指定位置后,第二开门机构1d输出带动第二门禁1c打开,已经完成检测后的人员进入小区内部。通过第一开门机构1b输出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a3转动,第一转轴1a3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双开门1a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一双开门1a2的开合操作,第一立柱1a1用于将第一门禁1a安装在小区入口处。第一旋转驱动器1b1输出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a3转动,实现第一开门机构1b的门开合驱动功能,两个第一旋转驱动器1b1反向输出,实现两个第一双开门1a2的开启或闭合操作,第一保护罩1b2用于保护第一旋转驱动器1b1。通过第二开门机构1d输出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c3转动,第二转轴1c3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一铰接门1c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一铰接门1c2的开合操作,第二立柱1c1用于将第二门禁1c安装在小区入口处。第二旋转驱动器1d1输出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1c3转动,实现第二开门机构1d的门开合驱动功能,两个第二旋转驱动器1d1反向输出,实现两个第一铰接门1c2的开启或闭合操作,第二保护罩1d2用于保护第二旋转驱动器1d1。
72.本技术所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门禁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
7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直线驱动器1b3输出带动滑块1b4沿着水平导轨滑动,滑块1b4在滑动过程中带动与之铰接的缓冲连接杆1b5运动,缓冲连接杆1b5带动与之另外一端铰接的铰接座1b6运动,铰接座1b6运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双开门1a2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对第一双开门1a2开合的驱动功能,缓冲连接杆1b5为铰接座1b6和滑块1b4的连接传动处提供缓冲功能。
7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