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7773发布日期:2022-04-13 17:3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闸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闸机。


背景技术:

2.现阶段人脸识别设备一般固定设置在闸机的顶部,需要通过闸机时,用户需要站立在闸机前,识别成功后,闸机门开启,整个过程为,用户靠近闸机
‑‑
识别
‑‑
闸机门开启
‑‑
用户通过,导致用户需要停下脚步,使用体验不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阶段的识别设备识别效率越来越高,但是识别所需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在疫情期间,识别设备不仅需要识别用户身份,还需要联网获取用户的健康情况、疫苗注射情况以及体温等数据,导致识别设备依旧需要一定的时间后才能够开启闸机门,并且,闸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有些场景需要厂家定制不同的设备,导致设备类型增加,生产量较小的情况下,设计不同类型产品成本较高,并且,发货时,还要对产品进行分类发货,降低发货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发明的一种闸机,包括至少三个闸机主体,相邻所述闸机主体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闸机主体上安装有位于所述通道内的闸机门组件,所述闸机门组件包括动力组件、转轴和模块门,每个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模块门,所述模块门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同一个所述转轴上的所述模块门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通道内的至少一个模块门上安装有识别组件,中间的所述闸机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均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模块门连接的连接件。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供所述模块门插入的插槽。
7.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显示组件和人脸识别组件。
8.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为投影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为显示屏。
10.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均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模块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模块门在所述转轴上的安装高度可调。
12.进一步地,所述闸机主体上设有卡识别机构。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可移动长度为所述通道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14.进一步地,所述闸机主体上设有指示灯。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在人流量不多时,由三个闸机主体构成的两个通道可仅开放其中一个通道,人员通行时,识别组件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跟随人员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识别,识
别完成后,闸机门开启,此识别组件向入口方向返回,在前一个用户通行的过程中,后侧的用户(用户二)可与前一个用户保持一定距离下跟随前行,另一个识别组件对用户二进行识别,从而实现人员的无停顿识别进入,并且在上一个用户通过闸机的过程中,下一个用户无需等待上一个用户完全通过,只需与上一个用户保持一定的距离,跟随通过即可,从而在人流量较小时仅开启一个闸机的情况下,提高了通过体验感和通过效率,降低了另一个闸机的使用量,相当于延长了闸机组的整体使用寿命;
17.传统操作中,为了实现对上述多个场景的覆盖,一般厂家需要开发多套产品线,每个应用场景之间会存在不同的零部件,根据客户需要组装相应的零部件实现客户需求,这就导致了零部件类型较多,不论是生产还是采购均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同时物流发货的闸机一般为发货到使用场所后现场进行组装,这就需要厂家在发货时需要选好符合用户需要的零部件进行打包发货,产品线较多的情况下,出错概率较大,拣货成本较高,而本发明中,通过模块门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可通过调整模块门的安装数量以及安装位置,继而实现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覆盖,比如儿童较多的场景、常规场景、通道较宽场景、通道较窄场景等,还可调节离地间隙以及门高度,从而实现了多个场景一套设备覆盖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厂家的产品类型数量,降低了厂家的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由于不同应用场景下设备零部件均相同,使得拣货、发货过程中出错概率大大降低,同时也简化拣货和发货流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闸机的第一种使用情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闸机的第二种使用情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闸机开启一个通道时的人员通行的俯视示意图;
23.图4是模块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转轴和模块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7.本发明的一种闸机,包括至少三个闸机主体1,相邻闸机主体1之间形成通道100,闸机主体1上安装有位于通道100内的闸机门组件20,闸机门组件20包括动力组件、转轴21和模块门2,动力组件包括控制系统以及电机,转轴21与电机连接,每个转轴21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模块门2,模块门2与转轴21可拆卸连接,如图5,转轴21上设有插槽,模块门2具有螺丝孔的一端插入插槽中,然后通过螺丝22实现固定,转轴21上竖向排布有若干个螺丝孔,从而使模块门2在转轴21上的安装高度可调,并且模块门2安装的数量也可调,实现对闸机门
高度的自由调整,安装在同一个转轴21上的模块门2之间可拆卸连接,模块门2为四边形,其至少两个边上具有与其他模块门2连接的连接结构5,连接结构5可以是卡扣结构或螺丝连接结构,每个通道100内的至少一个模块门2上安装有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包括显示组件和人脸识别组件4,识别组件与控制系统和移动组件6均电性连接,中间的闸机主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移动组件6,移动组件6为电动滑轨,移动组件6上均安装有用于与模块门2连接的连接件7,连接件7包括基座71和转动座72,转动座72可转动的安装在基座71上,转动座72上设有供模块门2插入的插槽,当模块门2安装在转动座72上时,将模块门2具有螺丝孔的一端插入转动座72中的插槽中,然后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28.通过在模块门2上设有识别组件,使本发明的闸机具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模块门2均安装在通道中,如图1,从而使识别组件位于门上,此时用户通行时,注视门上的人脸识别组件4即摄像头即可,从而使通行者的视线集中于前进方向,能够方便的得知门是否开启,避免了向侧面转头识别时没有注意到门是否开启导致的碰撞和其他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识别组件位于门上,使得识别组件的位置较低,适合幼儿园、小学、游乐场等儿童较多的场所,识别组件的具体高度可通过安装不同数量的模块门2实现调节。
29.第二种:如图2,将安装有识别组件的模块门2安装在连接件7上,从而可像常规闸机一样使用,适合公共场所、办公楼等儿童较少的位置。
30.传统操作中,为了实现对上述多个场景的覆盖,一般厂家需要开发多套产品线,每个应用场景之间会存在不同的零部件,根据客户需要组装相应的零部件实现客户需求,这就导致了零部件类型较多,不论是生产还是采购均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同时物流发货的闸机一般为发货到使用场所后现场进行组装,这就需要厂家在发货时需要选好符合用户需要的零部件进行打包发货,产品线较多的情况下,出错概率较大,拣货成本较高,而本发明中,通过模块门2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可通过调整模块门2的安装数量以及安装位置,继而实现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覆盖,比如儿童较多的场景、常规场景、通道较宽场景、通道较窄场景等,还可调节离地间隙以及门高度,从而实现了多个场景一套设备覆盖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厂家的产品类型数量,降低了厂家的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由于不同应用场景下设备零部件均相同,使得拣货、发货过程中出错概率大大降低,同时也简化拣货和发货流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31.在上述第二种应用场景下,本发明还具有下述有益效果,在人流量不多时,由三个闸机主体构成的两个通道可仅开放其中一个通道,人员通行时,识别组件在移动组件6的作用下,跟随人员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识别,识别完成后,闸机门开启,此识别组件向入口方向返回,在前一个用户通行的过程中,后侧的用户可与前一个用户保持一定距离下跟随前行,另一个识别组件对后侧用户进行识别,从而实现人员的无停顿识别进入,并且在上一个用户通过闸机的过程中,下一个用户无需等待上一个用户完全通过,只需与上一个用户保持一定的距离,跟随通过即可,从而在人流量较小时仅开启一个闸机的情况下,提高了通过体验感和通过效率,降低了另一个闸机的使用量,相当于延长了闸机组的整体使用寿命,而在人流量较多的情况下,闸机组中的两个通道均开放,识别组件分别识别一个通道,作为普通闸机使用。
32.实施例一:显示组件为投影结构3,投影结构投影系统,模块门作为投影面板,从而在能够显示通行人员信息的同时,还保留模块门2一定的透明度,便于用户观测门后情况,
同时,由于闸机门经常会出现碰撞的情况,投影机构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碰撞而导致的无法显示,相较于显示屏成本更低、使用更稳定。
33.实施例二:显示组件为显示屏,相较于投影机构,显示屏显示清晰,可在户外强光条件下使用。
34.有益地,识别组件均可拆卸的安装在模块门2上,从而制作模块门2时统一生产即可,后期加装识别组件。
35.有益地,闸机主体1上设有卡识别机构5,用于识别ic卡、身份证等磁卡。
36.有益地,连接件7的可移动长度为通道100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当需要使通道的另一端作为入口时,可使识别组件运动至通道的另一侧。
37.有益地,闸机主体1上设有指示灯200,用于指示通道开启情况。
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