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可触按终端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2345发布日期:2022-01-05 10:3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保护可触按终端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可触按终端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许多公共场合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可按触终端,例如商场、超市向客户提供pos机,以便顾客输入密码等信息。这样做很可能传播细菌和病毒,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依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连接件与一组可撕拉防护膜,其中,所述连接件能够将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连接到可触按终端,以使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中的一张或多张可以被翻转并覆盖所述可触按终端的所述可触按部分。
4.可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用于承托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
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固定件,其中,
6.所述第一连接件被固定在可触按终端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件被固定在所述托板的a面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是可分合的连接组件。
7.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托板的边缘和被置于所述托板的b面的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的边缘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是魔术贴的毛面,所述第二连接件是魔术贴的勾面。
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是订书钉。
10.可选的,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是一叠可撕拉的透明薄膜。
11.可选的,所述可触按终端是pos机。
12.可选的,所述可触按部分包括按键或触摸屏的一项或两项。
13.可选的,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外还套有包裹袋,所述包裹袋上设置有可抽出一张或多张可撕拉防护膜的开口。
14.本技术提供的方案将一组防护膜以特定方式连接到可触按终端,每人触按该可触按终端前都将一张或多张可撕拉防护膜翻转并覆盖到可触按终端的可触按部分上,并在触按完成后撕掉覆盖的防护膜。通过“一人一换”的防护膜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附图说明
15.图1a到图1d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触按终端的防护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17.图3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可触按终端的一种示意图
18.图4a到图4f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技术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技术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技术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2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任务”可以指任何一种可执行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进程、线程、模块或其集合。
2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装置。
22.首先,参照图1a到图1d对防护装置100进行说明,其中,图1a示意了防护装置100的侧视图。图1b示意了防护装置100的俯视图。
23.防护装置100至少包括连接件101与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连接件101能够将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连接到可触按终端200,以使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中的一张或多张可以被翻转并覆盖可触按终端200的可触按部分。
24.这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可以是使用固定件103穿刺固定的一叠透明薄膜。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一叠薄膜中每张薄膜的其中一个边缘对齐,然后在这个边缘附近穿入固定件103,将这一叠薄膜穿刺固定。固定件103可以是订书钉、打挂孔、每页打虚线孔、缝纫机缝、铆钉和挂环(类似活页夹)等。
25.防护装置100还可包括用于承托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的托板(或托条)104(例如硬纸板)。该托板(或托条)104的尺寸通常可以小于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的尺寸,并可以通过上述固定件103与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固定在一起(例如:固定件103从一叠薄膜处穿入,依次穿过一叠薄膜102和托板/托条104。
26.如图4a到图4f所示,防护装置100可以被连接在可触按终端200的六个面(上、下、左、右、顶、底)中的任意一个面,也可以被连接在可触按终端200的支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装置100的连接件101可包括第一连接件101a和第二连接件101b。第一连接件101a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1b是可分合的连接组件(例如魔术贴的可分合的勾面和毛面)。其中,第一连接件101a被固定在可触按终端200,第二连接件101b被固定在托板104的a面的边缘。并使用上述固定件103将第二连接件101b、托板104和被置于所述托板104的b面的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的固定连接(例如:固定件103从第二连接件101b处穿入,依次穿过第二连接件101b、托板104和被置于所述托板104的b面的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
27.使防护装置100连接到可触按终端200的连接件101可以是魔术贴,也可以是系绳(鞋带),挂钩,挂孔,胶水等。
28.将防护装置100与可触按终端200连接后,针对每个使用可触按终端200的用户,均可翻转一张或多张薄膜覆住盖可触按部分(按键201和/或触摸幕202),待用户触按完毕后再撕掉这张薄膜。这样可以减少不同用户通过同一可触按终端200传播细菌和病毒的几率。
29.接下来,结合对可触按终端200的防护方法,对防护装置100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3:
30.在步骤s201中,将可分合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101a固定于所述可触按终端200;
31.该可触按终端200可以是pos机、现金收款机、签字板、触屏录入终端、密码录入操作键盘。可触按终端200的可触按部分是所述终端的按键和/或触摸屏、签字板、电子签字笔。具体参见图3,是具有按键和触摸屏的pos机的示意图。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黏性材料(例如双面胶,胶水等)将可分合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101a固定于所述可触按终端200的合适位置,参考图4a到图4f,通常会固定在可触按终端200的边缘,例如上边缘或顶部边缘;也可以是固定在可触按终端200的支架204、固定框/托盘203、底座205的边缘。
33.在步骤s202中,将可分合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件101b固定于托板104的a面;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黏性材料(例如双面胶,胶水等)将可分合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件101b固定于托板104的a面,通常可以固定在a面的边缘。托板104可以选用硬纸板,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材质。
35.该可分合的连接组件可以是魔术贴,第一连接件101a和第二连接件101b分别是魔术贴的两个部分,即魔术贴的勾面(硬面)和毛面(软面)。或可以是类似魔术贴的其他粘合件,例如强力粘贴、鞋粘扣贴、毛刺贴、粘条粘扣带和衣服雌雄贴、子母扣等。
36.在步骤s203中,使用固定件103将所述第二连接件101b、所述托板104和被置于所述托板104的b面的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固定连接,以使所述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中的一张或多张可以被翻转并覆盖所述可触按终端200的可触按部分。
37.仍旧参考图4a到图4f,将第二连接件101b和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分别置于托板104的两面(a面和b面)。然后使用固定件103将第二连接件101b、托板104和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固定在一起。具体而言,可以将托板104、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和第二连接件101b叠放在一起,托板104的一个边缘和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的一个边缘对齐,然后将三者通过固定件103穿刺固定。
38.该固定件103可以是订书钉。在固定时,可以使用订书机从第二连接件101b这一侧钉入,并依次钉穿第二连接件101b、托板104的上边缘和被置于所述托板104的b面的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的上边缘。
39.该一组可撕拉防护膜102可以是一叠透明的薄膜,例如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张,印有对应可触摸按键图案的不透明的软质纸或人造棉布。其中位于外层(更贴近托板104的薄膜可以视为一叠薄膜的内层,更远离托板104的薄膜可以视为一叠薄膜的外层)的一张或多张薄膜可以被翻转到可触按终端200的正面,并覆盖所述可触按终端200正面的可触按部分。
40.经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可触按终端200防护装置100,针对每个使用可触按终端200的用户,均可翻转一张或多张薄膜覆住盖可触按部分,待用户触按操作完毕后再撕掉这张薄膜。这样可以减少不同用户通过同一可触按终端200传播细菌和病毒的几率。
41.下面以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使用的具体物品对本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
42.将魔术贴的毛面(第一连接件101a)使用双面胶粘贴在pos机(可触按终端200)的合适位置上,例如可以粘贴在pos机的顶部边缘或pos机的背面边缘。将魔术贴的勾面(第二连接件101b)使用双面胶粘贴在硬纸板(托板104)的上边缘。
43.所选用的魔术贴的尺寸应与pos机相对应。为牢固耐用起见所选用的魔术贴相重
叠粘粘的部分的长度最好大于第一连接件101a将要固定的可触按终端200的边的长度的三分之一,通常勾面和毛面是等长度位置居中。
44.参见图1a到图1d,使用订书机的订书钉(固定件103)从魔术贴的勾面钉入,将魔术贴的勾面(第二连接件101b)、硬纸板(托板104)的上边缘和一叠pe薄膜(一组可撕拉的防护膜102)的上边缘依次钉穿,以固定连接。
45.所选用的硬纸板和pe薄膜的尺寸也应与pos机相对应,以保证薄膜的尺寸足以覆盖pos机的可触按部分。例如:一实施例所制作的本防护装置100的pe薄膜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可触按终端200的需保护的上表面的长度和宽度,使薄膜能够自然下垂防护可触按终端200侧边。所选用的硬纸板尺寸可以等于或略小于该pe薄膜宽度,主要作用是支撑这一册/本薄膜展开,不折角,以便于使用。
46.如图4f所示,防护装置100的pe薄膜的长度和宽度小于可触按终端200的上表面的长度和宽度,只覆盖终端工作表面,如薄膜只覆盖需要防护的触按部分,不覆盖其他不需触按部分。
47.经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具有防护功能的pos机。进一步的,还可在一叠pe薄膜的外面套一个包裹袋(例如自封袋),以避免污损薄膜,也可避免薄膜飘动。在自封袋靠近顶部(硬纸板)的一面做一个v开口,远端保持封闭便于抽出pe薄膜(类似纸抽)又可以保护薄膜尾端清洁不受环境污染。
48.在使用上述具有防护功能的pos机时,将魔术贴的毛面和勾面贴合在一起,以便将pos机的上边缘与已经钉起来的硬纸板和一叠pe薄膜的上边缘通过魔术贴相连接。魔术贴可以反复贴合和分离,用户可以在使用完一册/一本薄膜后从魔术贴处分离托板104,更换新的一册/一本薄膜继续使用,而不必更换第一固定位置的魔术贴。也可以在需要时贴合魔术贴以应用防护装置100,在不需要时分开魔术贴单独使用pos机。
49.以收银pos机为例,在顾客触按pos机之前,收银员或顾客可将一叠pe薄膜中最外层的一张翻转到pos机的正面,以覆盖住pos机的正面的可触按部分(一般是pos机的按键或屏幕)。在顾客触按pos机结束后(例如密码输入完成后),收银员或顾客将这张覆盖住pos机正面的pe薄膜从订书钉处撕下来丢弃。
50.在需要使用公用签字笔、触屏笔、手写笔的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这张pe薄膜操作完键盘密码后,撕下这张pe薄膜用这张薄膜覆盖/包裹公用签字笔、触屏笔、手写笔,签名后抛弃,避免了直接触摸公共使用的签字笔、触屏笔、手写笔的交叉感染病菌病毒的机会。
51.上述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简易的方式(除pos机外,只需要一叠薄膜、硬纸板、具有订书钉的订书机、包括勾面和毛面的魔术贴)即可为pos机的键盘输入和签字过程提供防护。针对每个顾客更换单独的隔离薄膜,避免大量不同顾客直接接触同一终端设备而造成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5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技术还可以包含各种修改和变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作的修改和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