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8032发布日期:2022-02-12 12:0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情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课堂或者一些重要会议中,通常会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有着限制,目前通常做法都是在开始前提醒参与者把智能终端调成静音或者飞行模式,但是通常在这类场景中,依然会有人拿出移动终端进行使用,影响了课堂或者重要会议的正常进行。
3.针对这类情况,目前有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的方案,然而这种方案具有以下不足:其对于移动终端的收纳装置,一般仅仅能够识别收纳装置内是否有物品,而无法设置放入其内的物品是否为移动终端,导致部分人可以采用鱼目混珠的方式不把移动终端放入,影响了管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能够避免收纳装置内不放入手机所导致的鱼目混珠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机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盒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识别单元,所述盒体设置有用于锁住所述盒盖的锁住机构,
7.所述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盒体内物品的类别,并把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机;
8.所述锁住机构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机的指令锁住或者解锁所述盒盖。
9.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单元包括转接模块、识别件以及信号收发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锁住机构、所述识别件均与信号连接;
10.所述转接模块用于外接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移动终端并为移动终端充电,在充电时识别移动终端的类型;
11.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与所述主控机进行信号交互;
12.所述识别件用于识别所述盒盖是否盖住所述盒体,并把识别结果经所述信号收发模块。
13.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收发模块包括蓝牙模块,所述主控机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蓝牙连接的方式实现信号交互。
14.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机设置有联网模块。
15.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模块包括数据线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所述锁住机构以及所述数据线供电,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和开关管,所述数据线的数据端经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开关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均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
16.更进一步的,所述锁住机构包括驱动件、放大管和第二电阻,所述驱动件用于对所述盒盖进行固锁或解锁,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经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放大管的基极,所述放大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放大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放大管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动作。
17.更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隔层,所述移动电源设置于所述隔层内,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锁,所述弹性锁用于在受到按压时切换状态以使得所述盒盖被锁住或打开。
19.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弹性锁被按压时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传感器被触发次数,所述计数器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电路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内部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主控机,2-盒体,3-盒盖,4-识别单元,5-锁住机构,6-转接模块,7-识别件,8-信号收发模块,9-信号指示灯,21-隔层,22-活动盖,23-弹性锁,51-驱动件,52-放大管,53
ꢀ‑
第二电阻,61-数据线,62-供电装置,63-第一电阻,64-开关管,71-压力传感器,72-计数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机1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2、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2的盒盖3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2内的识别单元4,所述盒体2设置有用于锁住所述盒盖3的锁住机构5,
29.所述识别单元4用于识别所述盒体2内物品的类别,并把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机1;
30.所述锁住机构5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机1的指令锁住或者解锁所述盒盖3。
31.实际使用时,多个收纳盒可分别放置在各座位处,让使用者仅在需要时把移动终端(下以手机为例)放入,识别单元4识别放入的物品是否为手机,并把识别结果发送至主控机1进行收集,让管理人员能够获取对应信息;在所有人都把移动终端放入以后,管理人员通过主控机1发送命令,控制锁住机构5对收纳盒进行锁住,避免使用者在不许使用手机期间打开收纳盒,从而达到了管理效果。
32.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机1对收纳盒的控制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即可以单独控制某一收纳盒的锁住或者解锁,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收纳盒;而收纳盒的设置方式,还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把多个收纳盒集成于一个柜子内,让使用者在走向座位时即可把手机放入对应收纳盒,在主控机1收到信息以后由管理者控制该对应的收纳盒进行锁住,从而让管理更为灵活。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单元4包括转接模块6、识别件7以及信号收发模块8,所述转接模块6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信号连接,所述锁住机构5、所述识别件7均与信号连接;
34.所述转接模块6用于外接放置于所述盒体2内的移动终端并为移动终端充电,在充电时识别移动终端的类型;
35.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用于与所述主控机1进行信号交互;
36.所述识别件7用于识别所述盒盖3是否盖住所述盒体2,并把识别结果经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
37.以课堂使用为例,由于目前的部分课堂是需要通过手机配合来实现的,而为了避免学生在不需要使用手机时不自觉地偷偷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可实现上述的管理。具体为:在需要使用手机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操作手机;而在不需要使用手机时,则把手机放入盒体2内,并由转接模块6插入手机实现对手机的充电,在充电时,转接模块6能通过通信协议或者其他方式获取进行充电的物品是否为手机,然后通过信号收发模块8发送至主控机1,让老师能够获知盒体2内放置的物品是否为手机;当需要锁住时,学生把盒盖3盖上,老师通过主控机1收到盒盖3盖上的信号以后,发送锁住命令至锁住机构5,从而控制锁住机构54对盒盖3进行锁住,从而避免了学生上课时玩手机,达到了收纳手机并进行管理的效果。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单元4还包括多个信号指示灯9,多个信号指示灯9均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信号连接,信号指示灯9用于反馈所述盒体2内是否放有移动终端以及用于反馈所述盒盖3是否合上。即信号指示灯9可显示转接模块6是否对手机进行充电,并在充电时根据协议识别是否为手机;而在主控机1发送锁住命令以后,当盒盖3被锁住时,也可以通过信号指示灯9的显示进行反馈,让老师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判断本实用新型是否处于锁住状态,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管理。此外,由于主控机1可通过手机下达指令,即信号指示灯 9能够让管理者在离开主控机1走动时也能够识别收纳盒的状态,从而便于管理者通过手机下达正确的指令。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包括蓝牙模块,所述主控机1 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通过蓝牙连接的方式实现信号交互。蓝牙具有信号范围适合、灵敏度高的优点,使得主控机1能够及时获取对应范围内所有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以便于进行提醒和控制;此外,在使用区域小的场合,可采用nfc模块进行信号交互,一样能够实现控制效果。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机1设置有联网模块。即该主控机1可为电脑,通过控制软件对各收纳盒进行管理;而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主控机1进行连接,通过手机获取主控机1上关于收纳盒的信息,并通过手机下达锁住或者解锁的指令,从而使得管理更为方便。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模块6包括数据线61和供电装置62,所述供电装置62用于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所述锁住机构5以及所述数据线61供电,所述数据线61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63和开关管64,所述数据线61的数据端经所述第一电阻63
连接于所述开关管64的基极,所述开关管6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均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该数据线61优选为具有多种接头,使得多种款式的手机均能够接上进行充电;而供电装置62则用于对手机进行供电;若识别到为在充电的物品为手机时,则开关管64因接收到信号而打开,使得信号收发模块8能够收到该信号反馈,并把该信号传输至主控机1,从而实现了识别功能。当然,作为优选的,可采用专门能够识别协议的芯片与数据线61进行连接,即该芯片通过获取手机的信号来判断手机类型,并把识别结果发送至主控机1,此类芯片属于常规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2.具体的,所述锁住机构5包括驱动件51、放大管52和第二电阻 53,所述驱动件51用于对所述盒盖3进行固锁或解锁,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经所述第二电阻53连接于所述放大管52的基极,所述放大管52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件51连接,所述放大管52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装置62连接,所述放大管52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51动作。驱动件51优选为电机,可在盒盖3上设置有一个槽,并在驱动件51 设置有钩子,当信号收发模块8收到主控机1的锁住命令时,该锁住命令触发放大管52动作,经放大该锁住命令的信号以后传输至驱动件51,由驱动件51控制钩子勾入槽内实现对于盒盖3的固锁;同理,当收到解锁命令时,该解锁命令也是经放大管52方法以后传输至驱动件51,驱动件51根据该命令进行反向动作,从而实现了解锁。具体的,该驱动件51也由供电装置62进行持续供电,以保证驱动件 51在动作以后,能够状态不变,以避免被通过人为控制而导致方向动作。
43.具体的,所述供电装置62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盒体2底部设置有隔层21,所述移动电源设置于所述隔层21内,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数据线61电连接。该移动电源用于为本实用新型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其供电电压为5v或者3.3v,使得各用电部件均能够在工作电压下进行工作。
44.优选的,所述隔层2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22,所述活动盖22 用于开合所述隔层21。该活动盖22用于打开隔层21,使得移动电源可与外界连通并进行充电,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放置在无其他电源供电的位置进行使用,并在使用完毕以后移动至专门的插头处进行充电即可,使得使用更为方便。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3与所述盒体2之间设置有弹性锁23,所述弹性锁23用于在受到按压时切换状态以使得所述盒盖3被锁住或打开。该弹性锁23为常规的结构,即在需要合上盒盖3时,只需把盒盖3盖上并触发弹性锁23,即可让弹性锁23切换状态而进行锁住;在需要打开时,同样只需按一下盒盖3,触发弹性锁23回弹一下以后即可打开,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46.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锁23的设置,保证了当盒盖3合上时的前提下才会进行盒盖3的锁住,避免了驱动件51误动作而影响了使用效果。
47.具体的,所述识别件7包括压力传感器71和计数器72,所述压力传感器71用于在所述弹性锁23被按压时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计数器72 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传感器71被触发次数,所述计数器72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信号连接。也就是说,该盒盖3在合上/打开时,均会触发计数器72进行计数并发送至信号收发模块8,例如当计数为奇数时,该次数可设置为“盒盖3处于盖上状态”,此时主控机1才能够发送锁住信号至本实用新型进行驱动件51的控制;而当计数为偶数时,可设置为“盒盖3处于打开状态”,使得主控机1在此情况下无法控制驱动件 51动作,保证了驱动件51的锁住动作必然是在盒盖3合上时进行的。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