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0521发布日期:2021-12-01 11:5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门禁装置也随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常规的智能门禁装置本质上还是普通门附带智能系统,容易被蛮力强行破开,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趁之机。
3.如申请号为cn20181062439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控制装置,其通过在连接柱的底部端面内设置顶部末端与第一滑腔相连通设置的锁滑槽,连接柱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向右侧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第一滑腔右侧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能实现自动控制安全供电以及稳固的锁定连接工作。但是,该装置防护能力不强。
4.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正面通过销轴铰接有门主体,所述门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信息输入中心,所述门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闭合结构,所述门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上锁结构,所述门框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门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中心,所述门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独立电源,所述门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
8.进一步的,所述闭合结构包括连接轴、第一滑槽和两个第二滑槽,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门框的背面,且连接轴的前端贯穿门框的背面并延伸至门框的前方。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和两个第二滑槽均固定连接于门主体的背面,所述连接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盘,所述连接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每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条,且两个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
11.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结构包括双轴电机和两个第三滑槽,且双轴电机和两个第三滑槽均固定连接于门主体的背面,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与第二齿轮相匹配的第三齿条,且两个第三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承、第二传动轴承、中介轴承和两个传送带,且第一传动轴承、第二传动轴承和中介轴承均转动连接于门框的内壁,所述第一传动轴
承与中介轴承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承通过两个传送带与中介轴承传动连接,所述中介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等距离排列的顶杆。
13.进一步的,所述门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槽,且四个第二卡槽分别与四个顶杆相匹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闭合结构,能够对门主体进行关闭和开启并固定,通过设置上锁结构和智能控制中心,能够通过智能控制中心对门主体进行智能操控上锁或开启,并利用智能控制中心对人员信息进行检验,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够在智能控制中心发出警告指令之后对门主体进行加强固定,防止门主体被蛮力破开导致人员或者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门框、2门主体、3信息输入中心、4闭合结构、401连接轴、402第一滑槽、403第二滑槽、404操作盘、405第一齿轮、406第一齿条、407第二齿条、5上锁结构、501旋转电机、502第二齿轮、503第三滑槽、504第三齿条、6加固结构、601第一传动轴承、602第二传动轴承、603中介轴承、604传送带、605顶杆、7智能控制中心、8独立电源、9第一卡槽、10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楼宇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包括门框1,门框1的正面通过销轴铰接有门主体2,门主体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信息输入中心3,信息输入中心3能够在必要时对经过门主体2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
22.参见图1和图3,门主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闭合结构4,闭合结构4可在不需要对经过人员戒备时,进行单纯的开门关门操作,闭合结构4并不具备上锁功能。
23.其中,闭合结构4包括连接轴401、第一滑槽402和两个第二滑槽403,连接轴401转动连接于门框1的背面,且连接轴401的前端贯穿门框1的背面并延伸至门框1的前方,第一滑槽402和两个第二滑槽403均固定连接于门主体2的背面,连接轴4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盘404,连接轴4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05,第一滑槽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405相匹配的第一齿条406,且第一齿条406与第一齿轮405啮合,每个第二滑槽40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405相匹配的第二齿条407,且两个第二齿条407均与第一齿轮405啮合。
24.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转动操作盘404带动第一齿条406和第二齿条407运动,将第一齿条406和第二齿条407送入门框1之上的限位结构之中,实现限位,将门主体2关闭。
25.参见图2,门主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上锁结构5,在这里,上锁结构5受到设备智能系统的直接控制。
26.上锁结构5包括双轴电机501和两个第三滑槽503,且双轴电机501和两个第三滑槽503均固定连接于门主体2的背面,双轴电机501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2,两个第三滑槽503的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与第二齿轮502相匹配的第三齿条504,且两个第三齿条504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502啮合;智能中心开启或关闭双轴电机501,实现将第三齿条504插入或拔出于门框1内壁之上的凹槽之中,实现对门主体2的上锁功能。
27.参见图2,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6,加固结构6包括第一传动轴承601、第二传动轴承602、中介轴承603和两个传送带604,且第一传动轴承601、第二传动轴承602和中介轴承603均转动连接于门框1的内壁,第一传动轴承601与中介轴承603啮合,第二传动轴承602通过两个传送带604与中介轴承603传动连接,中介轴承6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等距离排列的顶杆605。
28.第一传动轴承601与第三齿条504啮合,第三齿条504可带动第一传动轴承601转动,在第三齿条504运动过度时,带动第一传动轴承601转动,第一传动轴承601同通过中介轴承603将动力反转后传输至第二传动轴承602之上,带动顶杆605向门主体2靠拢,对门主体2背部施加压力,防止门主体2被强行破开。
29.参见图2,门主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中心7,门主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独立电源8,此处智能控制中心7为设备的智能中心,且上锁结构5、智能控制中心7、独立电源8之间相互电连接,同时智能控制中心7与信息输入中心3也电连接。
30.图2和图3,门框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9,第一卡槽9为设备的限位机构且与第一齿条406和第二齿条407均相匹配。
31.同时,门主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槽10,且四个第二卡槽10分别与四个顶杆605相匹配,能够在顶杆605作用于门主体2的背面时对顶杆605进行限位,时顶杆605有更大的作用力作用于门主体2的背面。
32.将设备安装于建筑的主要通道时,在不需要对经过人员进行戒备时,单纯使用闭合结构4便可将门主体2进行关闭或开启,详细的位操作盘404通过连接轴401带动第一齿轮405旋转,第一齿轮405带动第一齿条406和第二齿条407进入第一卡槽9的内部,实现对门主体2的关闭,开启时反转操作盘404便可,在需要对经过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时,开启智能控制中心7,智能控制中心7对信息输入中心3中的输入进的信息进行处理,匹配之后,智能控制中心7控制上锁结构5脱离门框1之上,实现门主体2的解锁,解锁方式具体为:双轴电机501通过第二齿轮502带动第三齿条504复位,脱离门框1,结束第三齿条504对门主体2的限位,若多次不匹配或信息输入中心3遭到侵入时,智能控制中心7带动上锁结构5中第三齿条504继续深入门框1的内部,第三齿条504通过第一传动轴承601和中介轴承603带动第二传动轴承602旋转,将顶杆605转至门主体2的背部,实现对门主体2的加强固定,防止不法人员强行破开门主体2进入建筑内部。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