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281发布日期:2022-01-26 22: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包括智能公共阅览箱(1)、阅览显示屏(2)、电子屏(3)、广播喇叭(4)、鼠标触控板(5)、操作区(6)、收纳箱(7)、安全门(8)、电磁锁(9)、转轴(10)、便捷支撑板(11)和图书读物(1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公共阅览箱(1)的一侧安装有阅览显示屏(2),所述阅览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区(6),所述操作区(6)内安装有电子屏(3)、广播喇叭(4)和鼠标触控板(5);所述智能公共阅览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箱(7),所述收纳箱(7)共有八个,每个所述收纳箱(7)的一侧均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一侧安装有安全门(8),所述收纳箱(7)的内部放置有图书读物(12);每个所述收纳箱(7)的一侧安装有磁吸块(701),每个所述收纳箱(7)内部的一侧连接有便捷支撑板(11),所述安全门(8)上连接有透明观察板(801),所述安全门(8)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锁(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公共阅览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和主控制器,所述阅览显示屏(2)固定安装在智能公共阅览箱(1)一侧的上端,所述主控制器为cpu、ram、rom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的mcu芯片级计算机,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相适配的蓄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6)固定安装在智能公共阅览箱(1)一侧的中部位置,所述鼠标触控板(5)固定安装在操作区(6)下端的中部位置,所述电子屏(3)固定安装在操作区(6)上端的中部位置,所述广播喇叭(4)固定安装在电子屏(3)下端的中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阅览显示屏(2)、电子屏(3)和广播喇叭(4)均与智能公共阅览箱(1)内部的主控制器相适配,所述阅览显示屏(2)、电子屏(3)和广播喇叭(4)的输入端分别与智能公共阅览箱(1)内部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收纳箱(7)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在智能公共阅览箱(1)的一侧,每个所述磁吸块(701)均固定安装在收纳箱(7)一侧的中部位置,所述收纳箱(7)另一侧的两端均与转轴(10)的两端适配固定,所述转轴(10)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相适配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一侧与安全门(8)一侧的中部位置适配固定,所述安全门(8)通过轴套转动连接在收纳箱(7)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板(801)由pc材料制成,所述透明观察板(801)固定安装在安全门(8)的中部位置,所述安全门(8)外侧一端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弧形把手凹槽,所述电磁锁(9)固定安装在安全门(8)内侧一端的中部位置,所述电磁锁(9)与收纳箱(7)的磁吸块(701)相适配,所述安全门(8)通过电磁锁(9)与收纳箱(7)的磁吸块(701)磁吸连接,所述电磁锁(9)的输入端与智能公共阅览箱(1)内部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便捷支撑板(11)的一侧设置有抗疲劳弹簧(1101),所述抗疲劳弹簧(1101)的一端与便捷支撑板(11)一侧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抗疲劳弹簧(1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收纳箱(7)内部的一侧适配固定,所述图书读物(12)设置在便捷支撑板(11)的另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驿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公共服务驿站,包括智能公共阅览箱、阅览显示屏、电子屏、广播喇叭、鼠标触控板、操作区、收纳箱、安全门、电磁锁、转轴、便捷支撑板和图书读物,所述智能公共阅览箱的一侧安装有阅览显示屏,所述阅览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区,所述收纳箱共有八个,每个所述收纳箱的一侧均安装有安全门和电磁锁,所述收纳箱的内部放置有图书读物。该智能公共服务驿站,通过八个收纳箱,能够分别放置不同种类的图书读物,达到了分类放置报刊和课外读物的效果,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学习兴趣的人群;通过安全门和电磁锁,既能够对图书读物起到安全可靠的保护作用,还能够将图书读物提供给真正有兴趣的人群。人群。人群。


技术研发人员:成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瑞丽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