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9260发布日期:2022-02-08 10:0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门禁通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it机房普遍采用门禁系统,但因机房设备众多,为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许多关键区域强制要求双人同时在场才可进入,但此规定在实际执行的时往往被人为原因打破,现有技术一般门禁系统采用单台采集器刷两次卡或者刷两次指纹的方式进。此技术存在一种缺陷,即可以采用复制指纹和借用他人门禁卡的方式实现在只有一人的情况进入机房的,这就导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审计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门禁设备,包括:
4.第一指纹采集模块、第二指纹采集模块,设置在通道两侧,分别用于同时采集不同通行人员的指纹数据,所述通道处于常闭状态;存储模块,与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存储所述指纹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数据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指纹数据都匹配时,控制开启所述通道。
5.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显示当前流程信息,以对所述通行人员进行提示。
6.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警报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出警报。
7.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感应模块,与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当感应到所述通行人员靠近时,开启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
8.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所述处理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之前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模块、5g模块、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9.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监控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用于采集所述通行人员的面部数据。
10.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面部数据对所述通信人员进行人脸识别,以判断是否开启所述通道。
11.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临时储物箱,设置在所述通道两侧。
12.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红外模块,设置在所述通道两侧,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联,用于判断所述通行人员的人数。
13.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消毒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纹采集模块、所述第二指纹采集模块内,用于间隔预设时间段对指纹采集区域进行消毒。
14.通过本技术提出的设备能够保证必须在有两位通行人员同行的情况下,才可以通过门禁,从而达到进行强制监管的目的,避免人为逃避监管的情况,从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增强了门禁系统的安全及易用性。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门禁设备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第一指纹采集模块,2、第二指纹采集模块,3、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20.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2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门禁设备,身份校验方式主要以指纹验证为主。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存储模块、处理模块、解锁模块。
24.其中,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与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分别设置在通道3两侧,这里的通道3指的是通行人员需要通过的道路,当然,也可以是玻璃门、闸门等阻碍措施。在无人时,通道3处于常闭状态,也可以说闸门处于常闭状态。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与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分别用于采集两个通行人员的指纹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单个指纹采集模块可以同时采集单人左右手的指纹,两个通行人员需要将各自的双手手指分别置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以及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上,才能够将指纹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指纹采集模块可以使用光学指纹采集器,或是热敏式传感器,或是采用生物射频指纹识别技术,对指纹进行提取。
25.存储模块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相连,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存储模块中提前存储有各个通行人员的指纹数据,在进行身份校验时,是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与提前存储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
26.处理模块,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存储模块相连,用于处理数据,当两位通行人员分别将各自的双手手指放置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以及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上之后,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与存储模块汇总提前存储好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进行指纹采集的两位通行人员是否具有通行权限。处理模块还能控制通道3的开启,如果处理模块判断两位通行人员同时进行了指纹采集,并且两位通行人员都具有通行权限,就开启通道3,使得门禁系统解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人员可通过此门禁。当一段时间过后,处理模块再将开启的通道3关闭,开启时间可以是5秒,10秒。
27.在一个实施例中,门禁设备还包括与处理模块相连的显示模块,在应用实例中,显示模块可以是一块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通行人员的应做事项或是注意事项。例如,在采集指纹数据之前,显示模块上可以显示“请两位通行人员将双手手指放在指纹采集模块上”字样,以对通行人员进行提示。在通道3开启后,也可以显示通道3剩余的开启时间,如显示“通道即将关闭,请在10秒内通过”的字样。
28.在一个实施例中,门禁设备还可以包括与处理模块相连的警报模块,警报模块用于进行警示或报警,例如,当发现通行人员的指纹数据不具备通行权限、只有一名通行人员进行指纹采集时,可以进行警示,警示方式可以通过声音,或是通过显示模块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当发现通行人员未经过指纹采集或指纹数据不具备通行权限,仍然想强行进入通道3时,或发现门禁设备遭到损坏时,警报模块可以进行报警,以使周围工作人员及时阻止通行人员的违规行为。
29.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电力、算力的浪费,当没有人使用门禁设备时,可以使门禁设备进入休眠,以降低门禁设备的电力消耗。基于此,可以在门禁设备上增设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通行人员的靠近,感应方式可以是红外感应、热感应等方式。当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接近到一定范围内之后,再唤醒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既不耽误门禁设备的正常使用,还降低了门禁设备的资源消耗。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某些大型公司经常会有员工出差的情况,仅仅通过门禁设备内部的存储模块可能出现无法识别外地员工的情况出现,或是由于公司人员过多,导致门禁设备内部的存储模块无法存储过多指纹数据情况的出现。基于此,可以在门禁设备中增设与处理模块相连的无线通讯模块,主要用于处理模块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交互,无需铺设专线即可完成数据交换,节省了成本。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4g模块、5g模块、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支持多种无线通讯方式,网路安全方面有严格的防火墙访问策略,以使处理设备能够及时地与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交互,避免了有外地员工需要通行时还需临时录入指纹的情况,提高了门禁设备的工作效率。在此之外,处理模块还能通过云端服务器查看员工离职情况,从而删除存储模块中离职工作人员的指纹数据,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
31.在一个实施例中,仅仅通过指纹数据进行认证还有可能遇到采用复制指纹实现进入机房的情况,基于此,可以在门禁设备中增设与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相连的监控设备,用于采集通行人员的面部数据。同时,通过监控设备采集到的画面还可以储存在存储模块中,监控画面中包含了通行人员的人数、出入时间、通行次数、进出时长等关键信息,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以调用存储模块中的监控画面作为证据。
32.进一步地,在采集到通行人员的面部数据之后,处理模块还可以通过将面部数据与存储模块或是云端存储的面部数据进行匹配,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有复制指纹的操作或是
通行人员是否具有通行权限。
33.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两个通行人员需要将各自的双手手指分别置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以及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上,才能够将指纹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如果通行人员手上有文件,可能会面临无处放置文件的情况。或是门禁有不允许带入背包、危险品等规定,通行人员的私人物品可能会面临丢失的情况。基于此,可以在门禁通道3两旁增设临时储物箱,用于存放通行人员的私人物品。
34.在一个示例中,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不具有通行权限的人员跟在通行人员身后,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门禁的情况,进而导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审计风险。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通道两侧增设红外感应模块,专门用于感应通过通道3的人数,一旦检测到在门禁开启时间内,通行人员数量大于两位,就发出警报。从而避免人为逃避监管的情况,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增强了门禁系统的安全及易用性。
35.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与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的指纹采集区域需要经常接触通行人员的手指指纹,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染的情况。基于此,可以在第一指纹采集模块1、第二指纹采集模块2内增设有消毒装置,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就对指纹采集模块的指纹采集区域进行消毒。这里的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使用频率自行设定,可以是十分钟一次,一小时一次。通过增设消毒装置,可以及时清洁指纹采集区域,减少该区域的细菌病毒。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