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架构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8169发布日期:2022-08-02 23:5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架构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智能座舱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架构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2.《行车记录仪系统》专利号cn201821643327.0《行车记录仪音视频回放系统及行车记录仪》专利号cn201220075180.6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信息的设备,行车记录仪存储的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行车记录仪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做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
3.如我国专利cn201821643327.0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系统,行车记录仪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用于拍摄视频和图片,并将所拍摄的图像和/或视频进行发送;tbox,用于接收行车记录仪所拍摄的图像和/或视频,并且发送图像和/或视频,其与行车记录仪通信连接;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tbox发送的图像和/或视频,其与tbox通信连接;can总线,其连接行车记录仪以及tbox;其中,tbox通过can总线将tbox作为热点时的热点名称和密码发送给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接收到热点名称和密码后与tbox通信连接。本技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能够高效且便利的实现行车记录仪与tbox的联网,方便用户操作。
4.又如我国专利cn201220075180.6揭示了一种行车记录仪音视频回放系统及行车记录仪。该系统可包括:行车记录仪及一个或以上的车载音视频播放设备;所述行车记录仪将进行音视频回放的音视频信号,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车载音视频播放设备;所述车载音视频播放设备播放接收的所述音视频信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行车记录仪将音视频回放进行共享,实现在车载音视频播放设备可同步观看行车记录仪的音视频回放,可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
5.由此可见,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技术方案是行车记录仪硬件盒子实现主要功能,然后将图像显示在中控屏幕上。作为车载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该外置盒子的方案缺陷也尤其明显,一方面硬件成本高,另一方面在用户体验上,由于行车记录仪的功能都是由盒子实现,因此如界面启动、界面切换、视频播放、视频浏览都会有较大延迟,用户在操作上可以明显感觉得出来,抱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架构及实现方法,省去了行车记录仪的外置硬件盒子以降低成本,同时将外置盒子的所有功能全部移植到车机系统内部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
车记录仪架构,包括,应用层,用于以app的形式实现内置行车记录仪的逻辑控制;native层,用于以服务的形式实现内置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所采集数据的处理;所述应用层在获取指令后,通过代理层向native层发送请求,native在收到该请求后,通过系统api获取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根据该请求对所述数据进行对应处理。
8.作为优化,所述应用层的app对内置行车记录仪的逻辑控制包括界面切换、拍照、视频播放、sd卡监听。
9.作为优化,所述应用层通过与用户交互获取拍照或录制视频指令。
10.作为优化,所述应用层与用户交互包括点击或语音交互。
11.基于上述架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通过点击或语音交互向应用层发送拍照或录制视频请求;s2、应用层通过代理层向native层的相关服务发送对应请求;s3、native层收到该请求后,通过系统api对摄像所采集的画面进行处理。
12.作为优化,步骤s3中,首先判断摄像头的当前视角是否为四合一视角,若是,则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帧取出,并进行合成处理。
13.作为优化,还包括步骤s4,对处理后的画面添加水印。
14.作为优化,所述水印包括时间、经纬度、adas、速度、档位、油门、刹车、左右转向灯、安全带状态。
15.作为优化,还包括步骤s5,将添加水印后的画面存储至sd卡中。
16.作为优化,还包括步骤s6,应用层的显示界面定格预设时间后,通过弹窗或声音提示拍照或录制视频成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将外置行车记录仪盒子的预览、拍照、录制、浏览、视频播放等等软件功能全部移植到车机系统内部实现,硬件上sd卡直接接到车机,摄像头同样也直接接到车机。与外置方案比较起来,无论从成本、性能还是体验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利用android系统本身就支持的系统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的开发而不用关心偏底层的实现细节。由于少了外置盒子和车机之间的硬件隔离,那么行车记录仪可以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清的摄像头画面传输,usb的读取和写入之间的切换因为少了信号传递环节,会比外置快很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架构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以拍照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架构,包括,
应用层,用于以app的形式实现内置行车记录仪的逻辑控制;所述应用层的app对内置行车记录仪的逻辑控制包括界面切换、拍照、视频播放、sd卡监听。
22.native层,用于以服务的形式实现内置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所采集数据的处理;所述应用层在通过与用户交互获取拍照或录制视频指令后,通过代理层向native层发送请求,native在收到该请求后,通过系统api获取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根据该请求对所述数据进行对应处理。所述应用层与用户交互包括点击或语音交互。
23.具体的,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本软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以app的形式负责行车记录仪的整体逻辑控制实现存在于应用层,另一个部分以常驻服务的形式存在于native层独立负责摄像头相关的处理。
24.应用层的app独立实现包括界面切换,逻辑控制,视频播放,sd卡监听等功能。当需要对摄像头画面进行合成或者视频存储的时候,如循环录制或者预览时,那么只需要通过代理层向native层的服务发送消息,由native层服务负责预览画面的绘制,并通过系统api获取鱼眼摄像头画面帧进行(合成)处理转成一段一段的视频,再通过系统api存到挂载在车机的sd卡上。
25.基于上述架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内置行车记录仪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通过点击或语音交互向应用层发送拍照或录制视频请求;s2、应用层通过代理层向native层的相关服务发送对应请求;s3、native层收到该请求后,通过系统api对摄像所采集的画面进行处理。首先判断摄像头的当前视角是否为四合一视角,若是,则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帧取出,并进行合成处理。
26.s4,对处理后的画面添加水印。所述水印包括时间、经纬度、adas、速度、档位、油门、刹车、左右转向灯、安全带状态。
27.s5,将添加水印后的画面存储至sd卡中。
28.步骤s6,应用层的显示界面定格预设时间后,通过弹窗或声音提示拍照或录制视频成功。
29.具体的,如图2,以拍照为例,当用户点击界面上的拍照按钮,或者语音控制拍照时,首先判断当前视角是四合一视角还是单一视角,如果是四合一视角,那么立即向native层的服务发送消息,该服务受到app的请求后,将当前多路摄像头的画面帧取出,先进行合成处理,然后添加录制状态,时间经纬度等水印到该图片上,然后存储到sd卡上。
30.应用层app在执行完成后,先定格1秒,然后弹出拍照成功提示框,并调用声音接口驱动功放鸣叫。
31.到此,一个拍照的处理流程就基本完成。
32.本发明将外置行车记录仪盒子的预览、拍照、录制、浏览、视频播放等等软件功能全部移植到车机系统内部实现,硬件上sd卡直接接到车机,摄像头同样也直接接到车机。与外置方案比较起来,无论从成本、性能还是体验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利用android系统本身就支持的系统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的开发而不用关心偏底层的实现细节。由于少了外置盒子和车机之间的硬件隔离,那么行车记录仪可以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清的摄像头画面传输,usb的读取和写入之间的
切换因为少了信号传递环节,会比外置快很多。
3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