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8905发布日期:2022-11-23 01:0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属于etc车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etc又称电子不停车收费,是高速公路或桥梁自动收费,并将设置有etc一段路为etc车道,同时通过短程通讯、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其中etc车道上一般会安装识别配套装置,为识别提供安装载体。
3.现有技术中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一般安装在户外,在长时间使用后,装置的功能面易附着灰尘等杂质,所以一般会设置电动的清理设备来对装置的功能面进行清理,会使设备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达到减速作业与清理作业之间产生联动的目的,一方面提升功能设备使用质量,另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包括中空龙门架,所述中空龙门架下端安装底盒并延伸至底盒内部底端,所述中空龙门架内部顶端等距设置多个倒u型板,所述倒u型板下端安装功能设备且功能设备延伸入倒u型板内部,所述中空龙门架内设置拱形块,所述拱形块下端安装矩形块且矩形块处在中空龙门架内,所述矩形块下端滑动连接底盒并延伸入底盒内部,所述拱形块下端安装气囊且气囊处在底盒内部底端,所述中空龙门架的中空腔内设置倒u形管,所述倒u形管的两个端口均穿过中空龙门架并与气囊连通,所述中空龙门架前端上侧等距设置多个软管,多个所述软管均穿过中空龙门架并与倒u形管的横向部连通,所述软管背离中空龙门架一端设置在倒u型板上端前侧边缘位置,所述倒u型板内部顶端前侧安装倾斜布置的喷头且喷头穿过倒u型板并与软管连通,所述喷头的喷口面向功能设备方向布置。
6.进一步地,所述拱形块的拱形外端等距安装多个凸条且凸条沿着拱形块长度方向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下端开设矩形凹槽,所述底盒内部底端安装矩形筒,所述矩形筒上端滑动连接矩形凹槽并延伸入矩形凹槽内,所述矩形筒内设置气囊。
8.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内部底端对称安装两个第一磁条且第一磁条处在矩形筒外侧,所述矩形块下端对称设置两个第二磁条且第二磁条处在矩形筒外侧,所述第一磁条安装在第二磁条正下方且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相互排斥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筒上端安装第一保护件且第一保护件处在矩形凹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条上端粘接第二保护件且第二保护件处在第二磁条下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件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
13.1、在车辆的车轮进入到拱形块上端时,会对车辆进行减速处理,并且会使拱形块以及矩形块向下移动,并使气囊内气体沿着倒u型板、软管进入喷头,并通过喷头向功能设备的功能端面进行吹气,从而对功能设备的功能端面进行清理处理,达到减速作业与清理作业之间产生联动的目的,一方面提升功能设备使用质量,另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
14.2、在底盒上安装矩形块以及拱形块,可对行驶在etc车道上的车辆进行减速,一方面加大车牌识别器等功能设备对车辆检测的时间,提升功能设备使用质量,另一方面有效降低车辆发生危险概率,安全性好。
15.3、会在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之间的排斥力作用下,会使第二磁条向上移动,进而使矩形块与拱形块向上返回原位,并使气囊返回原样,便于后续输气作业。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中中空龙门架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中底盒、拱形块、矩形块以及气囊的装配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中底盒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中矩形块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中功能设备、倒u型板以及喷头的装配图。
23.图中:1-中空龙门架、2-底盒、3-拱形块、4-矩形块、5-功能设备、6-倒u型板、7-软管、11-倒u形管、21-气囊、22-矩形筒、23-第一磁条、24-第二磁条、31-凸条、41-矩形凹槽、7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etc车道识别配套装置,包括中空龙门架1,中空龙门架1下端安装底盒2并延伸至底盒2内部底端,利用底盒2为中空龙门架1等部件提供安装载体,中空龙门架1内部顶端等距设置多个倒u型板6,利用倒u型板6为功能设备5等部件提供安装载体,倒u型板6下端安装功能设备5且功能设备5延伸入倒u型板6内部,功能设备5分别采用车牌识别器、照明器以及x光检测器等。
26.具体地,先启动车牌识别器、照明器以及x光检测器等设备,当车辆在etc车道并朝向中空龙门架1方向进行行驶时,照明器会对行驶的车辆进行照明,并利用车牌识别器对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同时利用x光检测器对车辆内进行扫描检测,功能性好。
27.如图1和图3所示,中空龙门架1内设置拱形块3,利用拱形块3来实现减速作业,拱形块3的拱形外端等距安装多个凸条31且凸条31沿着拱形块3长度方向布置,在拱形块3上
设置凸条31,一方面增加拱形块3的强度,另一方面加大摩擦系数,拱形块3下端安装矩形块4且矩形块4处在中空龙门架1内,利用矩形块4为拱形块3通过安装载体,矩形块4下端滑动连接底盒2并延伸入底盒2内部,具体地,在底盒2上安装矩形块4以及拱形块3,可对行驶在etc车道上的车辆进行减速,一方面加大车牌识别器等功能设备5对车辆检测的时间,提升功能设备5使用质量,另一方面有效降低车辆发生危险概率,安全性好。
28.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拱形块3下端安装气囊21且气囊21处在底盒2内部底端,利用气囊21向倒u形管11内输送气体,中空龙门架1的中空腔内设置倒u形管11,利用倒u形管11为软管7提供安装载体,矩形块4下端开设矩形凹槽41,底盒2内部底端安装矩形筒22,利用矩形筒22为气囊21提供安装空间,能对气囊21进行保护,矩形筒22上端滑动连接矩形凹槽41并延伸入矩形凹槽41内,矩形筒22与矩形凹槽41配合使用,能对矩形块4移动进行导向,矩形筒22上端安装第一保护件且第一保护件处在矩形凹槽41内,利用第一保护件有效矩形筒22上端与矩形凹槽41内部顶端之间发生直接撞击,第一保护件可采用框式橡胶垫,矩形筒22内设置气囊21,倒u形管11的两个端口均穿过中空龙门架1以及矩形筒22并与气囊21连通。
29.具体地,当车辆的车轮行驶到拱形块3上端时,拱形块3会对车辆进行减速处理,并在车辆的重量作用下,会使拱形块3向下移动,进而使矩形块4沿着底盒2向下移动,并使矩形筒22沿着矩形凹槽41进行移动,同时矩形块4下移会对气囊21进行压缩,从而使气囊21内气体被挤入倒u形管11内,实现向倒u形管11内输送气体。
30.如图3所示,底盒2内部底端对称安装两个第一磁条23且第一磁条23处在矩形筒22外侧,矩形块4下端对称设置两个第二磁条24且第二磁条24处在矩形筒22外侧,第一磁条23安装在第二磁条24正下方且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相互排斥布置,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配合使用,可使矩形块4以及拱形块3返回原位,第一磁条23上端粘接第二保护件且第二保护件处在第二磁条24下侧,利用第二保护件有效避免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之间发生直接撞击,第二保护件可采用橡胶垫,第二保护件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在第二保护件上设置多个通孔,用于保证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之间产生的排斥力。
31.具体地,在矩形块4向下移动过程中,会使第二磁条24向下移动,进而使第二磁条24与第一磁条23相互靠近,因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相互排斥布置,所以第一磁条23与第二磁条24之间会产生排斥力,当车辆的车轮离开拱形块3时,会在排斥力作用下,会使第二磁条24向上移动,进而使矩形块4与拱形块3向上返回原位,并使气囊21返回原样,便于后续输气作业。
32.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中空龙门架1前端上侧等距设置多个软管7,利用软管7使倒u形管11与喷头71连通,多个软管7均穿过中空龙门架1并与倒u形管11的横向部连通,软管7背离中空龙门架1一端设置在倒u型板6上端前侧边缘位置,倒u型板6内部顶端前侧安装倾斜布置的喷头71且喷头71穿过倒u型板6并与软管7连通,利用喷头71向功能设备5的功能端面进行吹气作业,喷头71的喷口面向功能设备5方向布置。
33.具体地,在车辆的车轮进入到拱形块3上端时,会对车辆进行减速处理,并且在车辆的重量作用下,会使拱形块3以及矩形块4向下移动,矩形块4会对气囊21进行下压,并使气囊21内气体沿着倒u型板6、软管7进入喷头71,并通过喷头71向功能设备5的功能端面进行吹气,从而对功能设备5的功能端面进行清理处理,达到减速作业与清理作业之间产生联
动的目的,一方面提升功能设备5使用质量,另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