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的租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0410发布日期:2022-12-21 00:5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的租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的租赁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能耗也逐渐加剧,为解决人们随时随地的充电需求,共享移动电源租赁设备应运而生。现有的移动电源租赁设备中,除了实现移动电源的取放外,无其他附加功能,而且在整体的外观也相对单调,并无过多的灯光显示或者灯光显示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的租赁设备,旨在解决移动电源租赁设备功能单一、且外观单调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的租赁设备,包括发光组件、机箱,所述机箱包括主控机箱、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池仓机构的功能机箱,所述主控机箱与功能机箱之间或两个功能机箱之间可拆卸地堆叠连接,所述主控机箱和功能机箱内部均设有电源模组,相邻所述机箱的电源模组相互连接,所述发光组件连接在机箱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发光组件连接机箱内的电源模组,相邻所述机箱堆叠时发光组件露出于机箱之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纤带、导光件,所述机箱的顶部或底部边缘设有发光槽位,所述导光件连接在发光槽位内,所述光纤带嵌入导光件中,所述光纤带的接脚连接电源模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顶部设有凸台、其底部设有凹腔,相邻所述机箱通过凸台和凹腔的配合进行堆叠。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机箱包括主控箱体、控制主板、扬声器、显示组件、透光罩,所述控制主板、扬声器、显示组件均位于主控箱体内并连接电源模组,所述控制主板连接并控制扬声器和显示组件,所述透光罩连接在主控箱体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位于透光罩内侧,所述主控箱体设有扬声孔,所述扬声器位于扬声孔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电源接孔,相邻所述机箱的电源模组通过电源接孔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经所述电源输入端的电流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机箱的电源输入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机箱包括功能箱体,所述电池仓机构连接在功能箱体内,所述电池仓机构包括机芯模组、锁扣模组、驱动模组,所述机芯模组内设有主板、至少两个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所述主板连接在电池仓的底部,所述电源模组连接在主板上,每一所述锁扣模组对应一个电池仓,所述锁扣模组锁止或解锁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锁扣模组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电机和摆臂,所述摆臂连接在电机上,两个相邻的所述锁扣模组位于摆臂的摆动区域内,所述电机驱动摆臂按压一个锁扣模组,解锁一个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设有卡扣通孔,所述锁扣模组包括锁扣挂钩,所述锁扣挂钩的一端设有与卡扣通孔配合的卡扣部,所述锁扣挂钩的另一端向摆臂的摆动区域延伸设有挤压面,解锁移动电源时所述摆臂按压在一个锁扣挂钩的挤压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模组包括锁扣转动轴,所述锁扣挂钩通过锁扣转动轴连接在电池仓上,所述锁扣挂钩的卡扣部和挤压面分别位于锁扣转动轴的两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模组还包括挂钩弹性件,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挂钩弹性件配合的弹性件导柱,所述挂钩弹性件一端连接在锁扣挂钩上、另一端连接在电池仓的弹性件导柱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通孔设置在电池仓侧壁的中部,所述卡扣部的端部设有圆锥形的锁头,移动电源的侧边中部设有与锁头配合的圆形锁孔,锁止移动电源时所述锁头穿过卡扣通孔后卡入锁孔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在每个锁扣挂钩的挤压面下方均设有第一感应开关,当所述摆臂按压挤压面至触发第一感应开关时,所述电机停止驱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面的末端设有感应骨位,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为光栅感应开关,所述光栅感应开关设有光栅槽,按压挤压面时所述感应骨位位于光栅槽内触发光栅感应开关。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还设有第二感应开关,每个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均设有第二感应开关,当移动电源锁止在电池仓内时,移动电源的底部触发第二感应开关。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还设有充电探针,每个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均设有一组充电顶针。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电源顶针、顶针弹性件,所述电源顶针的中部设有顶针凸圈,所述电池仓底部设有顶针通孔,所述顶针弹性件一端顶在电机上、其另一端套在所述电源顶针的一端并顶在顶柱凸圈上,所述电源顶针的另一端穿过顶针通孔后延伸至电池仓内部,移动电源弹出电池仓时,所述顶针凸圈卡在顶针通孔外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箱的上设置专用的槽位放置发光组件,机箱在堆叠时不会阻挡到发光组件的光线,使整机外观更加丰富。增设了控制机箱,不仅对整机共享移动电源的租借进行控制,还可以作为广告投放的设备及实现其他灯光显示、音频播放的功能,增加了租赁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共享移动电源租赁设备的整机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共享移动电源租赁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机箱的结构爆炸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机箱的结构爆炸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底部视角的结构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仓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仓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仓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仓主板的结构图;
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扣挂钩的结构图;
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顶针的结构图;
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电源的第一结构图;
32.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电源的第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共享移动电源8的租赁设备,包括发光组件2、机箱1,机箱1包括主控机箱3、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池仓机构5的功能机箱4,主控机箱3与功能机箱4之间或两个功能机箱4之间可拆卸地堆叠连接,主控机箱3和功能机箱4内部均设有电源模组12,相邻机箱1的电源模组12相互连接,发光组件2连接在机箱1的顶部或底部,发光组件2连接机箱1内的电源模组12,相邻机箱1堆叠时发光组件2露出于机箱1之间。
36.如图3和图4所示,发光组件2包括光纤带21、导光件22,机箱1的顶部或底部边缘设有发光槽位11,导光件22连接在发光槽位11内,光纤带21嵌入导光件22中,光纤带21的接脚连接电源模组12。
37.机箱1的端面专门设置有发光槽位11来连接导光件22,保证了光源部分充分地露出在机箱1的外表面,展示整机的灯光效果。导光件22内嵌在发光槽位11中起到固定的作用,光纤带21固定在发光槽位11内部作为主要的发光源,导光件22将光纤带21的光源扩散到设备外部。导光件22和光纤带21都可以是环形结构,环绕在机箱1的顶部或底部,光纤带21由电源模组12供电,同时控制主板32也连接光纤带21,通过控制主板32与电池仓主板52之间连接关系,可以控制多层之间的光纤带21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可以实现统一显示同种颜色的效果,或者在多层光纤带21之间逐渐变色的效果,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的特性。如图13所示,移动电源8上也设有电源灯板83,当移动电源8位于机箱1的电池仓51内时,移动电源8与电池仓主板52接触,控制主板32可以控制电源灯板83与光纤带21达到同步变色的效果。
38.如图4和图5所示,机箱1顶部设有凸台13、其底部设有凹腔14,相邻机箱1通过凸台13和凹腔14的配合进行堆叠,使机箱1间更容易拼接堆叠。
39.如图3所示,主控机箱3包括主控箱体31、控制主板32、扬声器33、显示组件34、透光罩35,控制主板32、扬声器33、显示组件34均位于主控箱体31内并连接电源模组12,控制主板32连接并控制扬声器33和显示组件34,透光罩35连接在主控箱体31的一侧,显示组件34位于透光罩35内侧,主控箱体31设有扬声孔36,扬声器33位于扬声孔36处。
40.主控机箱3即是整机设备的控制单元,也兼顾广告机箱的作用。控制主板32内设有无线模块,可以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网络通讯,并且控制主板32也与多个功能机箱4的电池仓主板52连接,根据用户传输来的指令,控制对应的电池仓机构5对仓内的移动电源8进行开锁或锁止的操作。控制主板32还可以控制扬声器33和显示组件34的方式,使整个主控
机箱3作为广告平台来使用,显示组件34为灯杯,透光罩35连接在主控箱体31的一侧,灯杯位于透光罩35的内侧,通过控制灯杯内灯源的成像,将广告信息成像在透光罩35上,同时将对应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33发出。
41.机箱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电源接孔15,相邻机箱1的电源模组12通过电源接孔15连接,电源模组12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经电源输入端的电流从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机箱的电源输入端。电源接孔15可以给机箱1之间的电线连接提供空间,上一个机箱1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到下一个机箱1的电源输入端,实现多层机箱1的同时供电。其中一个机箱1的侧面设有插座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电源模组12同时供电给多个其他机箱1。
42.共享移动电源8的租赁设备还包括面盖6和底座7,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堆叠多层机箱1,本实施例中,每个功能机箱4内有四个电池仓位,通过堆叠多个功能机箱4,可以组成八口、十二口、十六口等不同数量的共享移动电源8租赁设备,在功能机箱4的最顶端可以设置一个主控机箱3,面盖6可以卡扣连接在主控机箱3的顶部,起到美观和保护的作用,底座7可以卡扣连接在最底层的功能机箱4底部,底座7底部还设有防滑垫71。主控机箱3的堆叠位置不唯一,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在整机设备的最顶端、最低端、或者在多个功能机箱4中间也行。
43.实施例二:
4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功能机箱4包括功能箱体41,电池仓机构5连接在功能箱体41内,电池仓机构5包括机芯模组、锁扣模组、驱动模组,机芯模组内至少设有两个放置移动电源8的电池仓51、电池仓主板52,电池仓主板52连接在电池仓51的底部,每一锁扣模组对应一个电池仓51,锁扣模组锁止或解锁电池仓51内的移动电源8,每两个相邻的锁扣模组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模组,驱动模组包括电机53和摆臂54,摆臂54连接在电机53上,两个相邻的锁扣模组位于摆臂54的摆动区域内,电机53驱动摆臂54按压一个锁扣模组,解锁一个电池仓51内的移动电源8。
45.电池仓主板52设有电机控制模块,驱动模组包括电机53和摆臂54,摆臂54连接在电机53上,电机控制模块连接电机53,电机控制模块控制电机53的驱动步数使摆臂54按压一个锁扣模组。
46.在电池仓51的前端还连接有仓口盖511起到保护以及美观的作用。电机53通过固定座531固定在电池仓主板52上,并通过压盖532与固定座531连接包在电机53外侧起到保护作用。
47.电池仓51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多个仓位的结构,如图1中采用的是四个电池仓51的结构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电池仓机构5,每个电池仓51都对应有一个锁扣模组来锁止和解锁移动电源8,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驱动模组,每个模组分别对应电池仓51一侧的两个相邻锁扣模组,两个相邻的锁扣模组位于摆臂54的摆动区域内,通过电机53驱动摆臂54在两个锁扣模组之间摆动,且每次开锁时摆臂54会摆动到按压其中一个锁扣模组,从而开锁一个电池仓51内的移动电源8。
48.如图8和10所示,电池仓51的侧壁上设有卡扣通孔512,锁扣模组包括锁扣挂钩55,锁扣挂钩55的一端设有与卡扣通孔512配合的卡扣部551,锁扣挂钩55的另一端向摆臂54的摆动区域延伸设有挤压面552,解锁移动电源8时摆臂54按压在一个锁扣挂钩55的挤压面552上。锁扣模组包括锁扣转动轴553,锁扣挂钩55通过锁扣转动轴553连接在电池仓51上,
锁扣挂钩55的卡扣部551和挤压面552分别位于锁扣转动轴553的两侧。
49.本实施例中,每个锁扣转动轴553同时连接两个锁扣挂钩55,且锁扣转动轴553的两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电池仓51底部的槽位内,锁扣转动轴553作为锁扣挂钩55摆动的杠杆中心,当锁扣挂钩55的挤压面552被摆臂54按压时,另一端的卡扣部551会被带动翘起使电池仓51内的移动电源8解锁。
50.如图8和10所示,锁扣模组还包括挂钩弹性件554,电池仓51设有与挂钩弹性件554配合的弹性件导柱513,挂钩弹性件554一端连接在锁扣挂钩55上、另一端连接在电池仓51的弹性件导柱513上。在解锁时,摆臂54按压挤压面552时,会将挂钩弹性件554压缩,当在摆臂54脱离锁扣挂钩55时,挂钩弹性件554回弹释放弹力,将锁扣挂钩55复位,同时卡扣部551也会重新与卡扣通孔512配合。
51.卡扣通孔512设置在电池仓51侧壁的中部,卡扣部551的端部设有圆锥形的锁头555,如图12所示,移动电源8的侧边中部设有与锁头555配合的圆形锁孔81,锁止移动电源8时锁头555穿过卡扣通孔512后卡入锁孔81内。卡扣通孔512设置在电池仓51侧壁的中部,同样的移动电源8的锁孔81也会设置在中间部位,相比于传统的移动电源8锁孔设置在底部会造成容易脱销的问题,本实施例在锁头555与锁孔81连接时,由于力臂的作用,锁住移动电源8的中间部位会更加牢固。同时圆锥形的锁头555和圆形锁孔81在卡接时,更容易相互配合,避免出现相互卡扣不上或者卡扣错位的问题。
52.如图9所示,电池仓主板52在每个锁扣挂钩55的挤压面552下方均设有第一感应开关561,电池仓主板52还设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连接电机53控制模块、第一感应开关561,当摆臂54按压挤压面552至触发第一感应开关561时,电机53控制模块收到检测模块的反馈并控制电机53停止驱动。
53.第一感应开关561用于检测摆臂54是否摆动到位并使移动电源8解锁,同时当第一感应开关561被触发时,检测模块会反馈信号,通过电机53控制模块时摆臂54停止转动,达到精确控制的效果。在移动电源8归还时,第一感应开关561也作为第一级的判断条件,当第一感应开关561不被触发时,即说明锁扣挂钩55已经复位并锁入电池仓51内的移动电源8,判断移动电源8已归还。
54.电池仓主板52还设有第二感应开关562,每个电池仓51的底部均设有第二感应开关562,第二感应开关562与检测模块连接,当移动电源8锁止在电池仓51内时,移动电源8的底部触发第二感应开关562。在移动电源8归还时,第二感应开关562也作为第二级的判断条件,当第二感应开关562被触发时,即说明移动电源8位于电池仓51内并挤压到第二感应开关562,判断移动电源8已归还。
55.挤压面552的末端设有感应骨位556,第一感应开关561为光栅感应开关,光栅感应开关设有光栅槽,按压挤压面552时感应骨位56位于光栅槽内触发光栅感应开关,挤压面552向下被按压时,感应骨位556会顺势被压入光栅槽内,由于光栅感应开关的感应部位收到感应骨位556的阻挡,触发了光栅感应开关,反馈信号,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时摆臂54停止转动,或者移动电源8在归还时瞬间带动了锁扣挂钩55的移动,触发了光栅感应开关。
56.如图7和9所示,电池仓主板52还设有充电探针563,每个电池仓51的底部均设有一组充电探针563。充电探针563为电池仓51对移动电源8进行充电的通道,同时检测单元可以根据充电探针563的电流情况来检测移动电源8是否在电池仓51内。
57.传统的电池仓51结构,当把移动电源8瞬间插入电池仓51后立刻拔出时,可能会触发归还判断开关,使电池仓51误认为移动电源8已归还,但实际移动电源8并未在电池仓51内的情况。使单一的判断条件存在隐患,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感应开关561和第二感应开关562从两个方面对移动电源8的归还进行判断,必须两个条件均达成才可判断为归还成功,两级的判断过程减少了误判的风险。如图12所示,同时在移动电源8归还时,移动电源8的充电接触部82与充电探针接触563,检测模块也会通过充电探针563对移动电源8充电的电流情况,来判断移动电源8是否在电池仓51内,进一步减少了误判的风险。
58.如图7和11所示,该电池仓机构5还包括电源顶针571、顶针弹性件573,电源顶针571的中部设有顶针凸圈572,电池仓51底部设有顶针通孔,电池仓主板52也增设了供电源顶针571穿过的通孔,顶针弹性件573一端顶在电机53上、其另一端套在电源顶针571的一端并顶在顶针凸圈572上,电源顶针571的另一端穿过顶针通孔后延伸至电池仓51内部,移动电源8弹出电池仓51时,顶针凸圈572卡在顶针通孔外部。
59.当移动电源8位于电池仓51内时,会加压到电源顶针571,使顶针弹性件573被压缩,顶针弹性件573为弹簧件,在锁扣挂钩55解锁移动电源8后,由于失去锁扣挂钩55的固定,顶针弹性件573回弹,通过弹力作用到电源顶针571时移动电源8弹出一小段距离,方便用户取拿。
6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