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物印章及物品管控的保管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8752发布日期:2023-05-31 19: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物印章及物品管控的保管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管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物印章及物品管控的保管柜。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于存放的物品采用rfid识别的方法,但是由于rfid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特点不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由于特点不同对物品识别存在一定不准确的影响以及对于验证的参数的调整不精准对于保管柜以及物品保管安全性的影响。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886144a。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保管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含管理系统,以及若干个分别与该管理系统连接的保管柜;每个所述的保管柜包含:中控模组,与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若干个保管箱,分别与中控模组通信连接;每个所述的保管箱包含:控制模块,与中控模组通信连接;若干个资料盒,每个资料盒上均设置有rfid标签;第一rfid标签读取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读取保管箱内的各个资料盒上的rfid标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识别保管柜系统的工作方法。由此可见,所述智能识别保管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多个数量物品存放时物品的标签识别存在安全风险以及验证参数调整不及时对于物品保管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物印章及物品管控的保管柜,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多个数量物品存放时物品的标签识别存在安全风险以及验证参数调整不及时对于物品保管存在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物印章及物品管控的保管柜,包括:外壳,其上设置有用以对使用者行为和保管柜外界环境进行监控的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下方设置有用以对物品保管情况进行显示的显示屏;电控模块,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包括用以对使用者指纹进行识别的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一侧的用以向设置于物品上的rfid标签发射高频信号的高频发射单元以及设置于远离所述高频发射单元一侧的向rfid标签发射超高频信号的超高频发射单元,所述高频发射单元和所述超高频发射单元通过对rfid标签发射信号以对弹开的抽屉进行识别;保管模块,其与所述电控模块相连,用以对待保管的物品进行存放,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以对物品进行存放的若干抽屉柜,其中每一抽屉柜下方设置有用以对存放物品进行竖直方向上的rfid信号发射的第一信号发射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板上方的远离抽屉柜打开方向一侧的以对抽屉柜中存放的物品进行水平方向上rfid信号发射的第二信号发射板;中控处理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靠近所述若干抽屉柜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监控摄像头、所述电控模块以及部分保管模块相连,用以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定是否给与使用者开启抽屉柜的权限,并在对物品的放入和取出时控制监控摄像头对弹出的若干抽屉柜进行对应时长的监控以及将对应保管柜参数调节至对应值。

3、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靠近监控摄像头一侧的供电电源和设置于所述供电电源下方的供电开关,其中,所述供电电源用以提供电控模块和保管模块运行所需的电能,所述供电开关用以控制供电电源的运行和关闭状态。

4、进一步地,所述单个抽屉柜包括若干方格,其中每一方格存放物体时,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板和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板同时向物品中预先布置的rfid标签进行rfid信号发射。

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控制设置于所述电控模块的高频发射单元对标签的返回信号进行解码和识别并根据高频发射单元的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s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其中,中控处理器设有预设第一信号接收延迟时长s1和预设第二信号接收延迟时长s2,其中s1<s2,

6、若s≤s1,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符合要求;

7、若s1<s≤s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存在一级风险,计算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与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的差值△s,并根据△s将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至对应值,设定△s=s-s1;

8、若s>s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存在二级风险,控制弹出组件将存放该物品的抽屉柜弹出并发出针对该编号物品的风险排查通知。

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条件根据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与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的差值将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至对应初始标签验证次数s’,设定s’=s0×αi,αi为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系数,设定i=1,2,中控处理器设有预设第一信号接收延迟时长差值△s1、预设第二信号接收延迟时长差值△s2、预设第一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系数α1、预设第二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系数α2以及预设初始标签验证次数s0,其中,△s1<△s2,1<α1<α2,

10、若△s≤△s1,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全部物品仍然按照s0对待存放物品进行验证;

11、若△s1<△s≤△s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α1对所述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进行调节;

12、若△s>△s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α2对所述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进行调节;

13、其中,所述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条件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高频发射单元的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s满足s1<s≤s2。

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完成对于初始标签验证次数的调节完成时根据所述物品的实际保管时长t判定是否增加对后续人员取物时的监控时长,设定使用者验证通过后设定的预设保管时长为t0,

15、若t≤t0,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实际保管时长在预设保管时长范围内并控制监控摄像头按照预设监控时长对使用者的取物过程进行监控;

16、若t>t0,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实际保管时长超出预设范围,计算实际保管时长与预设保管时长的差值△t,并根据△t将取物监控时长调节至对应值,设定△t=t-t0。

1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预设保管时长条件根据实际保管时长与预设保管时长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调节至对应取物监控时长t’,设定t’=t0×(1+βj),βj为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其中,所述中控处理器设有预设第一保管时长差值△t1、预设第二保管时长差值△t2、预设第一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β1、预设第二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β2以及预设取物监控时长r0,其中,△t1<△t2,1<β1<β2,

18、若△t≤△t1,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不对取物监控时长进行调节;

19、若△t1<△t≤△t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β1对所述取物监控时长进行调节;

20、若△t>△t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β2对所述取物监控时长进行调节;

21、其中,所述预设保管条件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于是否增加对后续人员取物时的监控时长且物品的实际保管时长t满足t>t0。

2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完成对于取物监控时长的调节时根据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d判定是否对第二信号发射板的信号发射频率f进行调节,中控处理器中设有预设第一信号发射频率f1和预设第二信号发射频率f2,其中f1<f2,

23、若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小于等于一个小柜宽度,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在允许范围内并控制第二信号发射板按照预设第一信号发射频率f1进行发射;

24、若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为两个小柜宽度,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超出允许范围,将第二信号发射板的发射频率调节至f2。

2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完成对于所述取物监控时长的调节时根据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e判定物品的保管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中控处理器设有预设第一验证次数e1和预设第二验证次数e2,其中e1<e2,

26、若e≤e1,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保管风险低于允许范围并发出;

27、若e1<e≤e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保管风险低于允许范围,计算实际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与预设验证次数的差值△e,并根据△e将取物监控时长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取物监控时长,设定△e=e-e1;

28、若e>e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物品的保管风险在允许范围内并控制监控摄像头按照预设取物监控时长进行监控。

2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预设验证次数条件根据实际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与预设验证次数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取物监控时长t”,设定t”=t’×(1+βg),βg为取物监控时长第二调节系数,设定g=3,4,其中,中控处理器设有预设第一保管时长差值△e1、预设第二保管时长差值△e2、预设第三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β3以及预设第四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β4,其中,△e1<△e2,1<β3<β4<β1,

30、若△e≤△e1,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将所述取物监控时长调节至to;

31、若△e1<△e≤△e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β3对所述取物监控时长进行调节;

32、若△e>△e2,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β4对所述取物监控时长进行调节;

33、其中,所述预设验证次数条件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e满足e1<e≤e2。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监控摄像头、电控模块、保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通过设置的指纹识别单元、高频发射单元和超高频发射单元对使用者进行识别以及对标签识别信号进行发射,提高了对于保管柜内的物品的精准盘点能力;通过设置的第一信号发射板和第二信号发射板对抽屉柜中存放的物品进行盘点,提高了对于不同区域的多个物品的精准盘点能力和准确性;通过设置的中控处理器中的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预设保管时长、预设验证次数、通过根据识别的信息的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与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的差值将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至对应初始标签验证次数,降低了由于对非安全性物品对保管柜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根据实际保管时长与预设保管时长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调节至对应取物监控时长,降低了由于保管时长的变化反映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于保管柜安全的影响;通过根据实际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与预设验证次数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取物监控时长,降低了由于使用者验证次数过多反应的安全风险对于保管柜其他保管物品的影响,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35、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供电电源和供电开关,通过对电控模块和保管模块的供电进行精准控制,降低了在发生危险情况时难以对供电情况进行控制导致的保管柜和保管的物品的安全性的降低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36、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的抽屉柜中的方格,通过第一发射板和第二发射板分别对方格中布置的标签进行识别,提高了对于物品标签的精准识别能力,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37、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关联性信息占比和预设第二信号接收延迟时长,通过根据识别的信息的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判定存放物品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降低了由于非关联性信息反映的物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保管柜安全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38、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信号接收延迟时长差值、预设第二信号接收延迟时长差值、预设第一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系数、预设第二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系数以及预设初始标签验证次数,通过根据信号接收实际延迟时长与预设信号接收延迟时长的差值将初始标签验证次数调节至对应初始标签验证次数,降低了由于对初始标签验证次数的调节不及时导致的保管柜出现安全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39、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根据所述物品的实际保管时长判定是否增加对后续人员取物时的监控时长,降低了由于保管时长的过短反映的可能存在的取物安全隐患对于取物过程中的物品安全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40、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保管时长差值、预设第二保管时长差值、预设第一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预设第二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以及预设取物监控时长,通过根据实际保管时长与预设保管时长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调节至对应取物监控时长,降低了由于保管时长的变化反映出的安全取物风险对于保管柜安全运行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41、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根据物品的放置位置距离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d判定是否对第二信号发射板的信号发射频率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物品存放位置距离第二信号发射板的距离过远导致的对于物品精准识别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42、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预设第一验证次数和预设第二验证次数,通过根据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判定物品的保管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降低了由于验证次数过多反映出的使用者安全风险对于保管柜安全运行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43、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保管柜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保管时长差值、预设第二保管时长差值、预设第三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取物监控时长调节系数,通过根据实际使用者通过验证所用次数与预设验证次数的差值将取物监控时长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取物监控时长,降低了由于对取物监控时长的调节的不精准对于物品取出过程中存在的物品被盗安全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物品保管安全性的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