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9084发布日期:2023-12-25 07:2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解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解锁,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无钥匙进入是近年来比较创新的一种汽车设计,可以大大便捷车主使用车辆的整个过程。车主不需要从身上拿出钥匙,就可以完成解锁、上锁、启动车辆等功能,这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与舒适性。

2、现有的无钥匙进入方法只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门把手触发来唤醒控制器,而两者都有缺点。若采用门把手触发,需要驾驶员接触门把手后,车辆才开始一系列验证流程,导致车辆不能主动提前调整好状态迎接驾驶员,用户体验感较差。若采用人脸识别,对于摄像头的要求较高,车辆成本增加,且在夜间光照极低的情况下,成像质量不好,通过率降低,会出现无法进入车辆的情况。故,一种便捷且低成本的车辆解锁方法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无接触对车辆解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解锁体验。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解锁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3、根据阈值范围内的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

4、根据唤醒信号唤醒主控制器,并控制主控制器触发天线发射天线验证信号;

5、获取钥匙反馈的对应天线验证信号的钥匙验证信号;

6、根据钥匙验证信号确定钥匙的钥匙身份开启目标锁具。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解锁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8、唤醒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阈值范围内的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

9、验证信号交互模块,用于根据唤醒信号唤醒主控制器,并控制主控制器触发天线发射天线验证信号;

10、钥匙身份确定模块,用于获取钥匙反馈的对应天线验证信号的钥匙验证信号;

11、目标锁具开启模块,用于根据钥匙验证信号确定钥匙的钥匙身份开启目标锁具。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

13、至少一个处理器;

14、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15、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车辆解锁方法。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车辆解锁方法。

17、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阈值范围内的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根据唤醒信号唤醒主控制器,并控制主控制器触发天线发射天线验证信号,获取钥匙反馈的对应天线验证信号的钥匙验证信号,根据钥匙验证信号确定钥匙的钥匙身份开启目标锁具,实现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即可实现车辆解锁。同时,通过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进而唤醒主控制器触发钥匙验证,避免主控制器长期保持唤醒状态,减少车辆能源的消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阈值范围内的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唤醒信号唤醒主控制器,并控制主控制器触发天线发射天线验证信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主控制器唤醒所述钥匙,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钥匙反馈的对应所述天线验证信号的钥匙验证信号,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钥匙验证信号确定所述钥匙的钥匙身份开启目标锁具,包括:

8.一种车辆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解锁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车辆解锁方法,包括:根据阈值范围内的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根据所述唤醒信号唤醒主控制器,并控制主控制器触发天线发射天线验证信号;获取钥匙反馈的对应所述天线验证信号的钥匙验证信号;根据所述钥匙验证信号确定所述钥匙的钥匙身份开启目标锁具。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即可实现车辆解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解锁体验。同时,通过人像数据生成唤醒信号,进而唤醒主控制器触发钥匙验证,避免主控制器长期保持唤醒状态,减少车辆能源的消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廷,尹光雨,廖波,焦育成,吴茜,李海波,王宗罡,宋金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