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8478发布日期:2023-11-16 10:5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施封锁,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机场、海关、边检、出入境等公共场所,需要对转关货物进行安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货物标记为安全货物与可疑货物,为保证可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会采用施封锁锁住货物,通过施封锁自身携带的定位系统实现对货物的远程监管。

2、由于货物量大,会由专门的自动化施封设备来控制施封锁完成对货物的施封动作,施封上锁过程中由于全程自动化操作,难免会出现锁扣上锁不到位的情况,进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锁扣容易被解开,导致货物监管异常。然而在正常解锁时,需要由工作人员用有权限的nfc卡刷卡或者由基站发送解锁命名到施封锁,由施封锁内部的电机执行解锁动作,但是为防止施封锁被人为暴力恶意解开,通常解开锁扣需要较强的动力,因此电机常会发生走步现象,长期使用会使得电机堵死,导致解锁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使用施封锁过程中存在的上锁不到位及解锁异常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

3、控制板,设置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

4、基座,内设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锁舌;

5、锁扣,位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锁舌卡接;

6、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主动端与所述锁扣抵触,且被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抵触;

7、直线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抵触,且解锁端靠近所述锁舌;

8、其中,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导电体。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为导电弹性件。

10、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设置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基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三引脚为导电紧固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导电紧固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锁舌设置旋转轴、压板、第一复位弹性件以及凸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锁扣内,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与所述基座抵靠,所述压板靠近所述直线动力单元的解锁端。

13、优选的,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直线步进电机。

14、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端与所述被动端。

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施封锁,包括:

16、卷芯机构;

17、棘轮,与所述卷芯机构同轴设置;

18、施封带,其一端缠绕于所述卷芯机构上;

19、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锁扣与所述施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棘轮抵触。

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检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步骤:

21、实时读取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的电平信号;

22、检测到第一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若第二引脚为低电平,则判断解锁正常,若第二引脚为高电平,则判断解锁异常。

2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固件更新方法包括:

24、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固件更新接口,所述固件更新接口与所述第二引脚并联;

25、固件更新前先对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进行解锁,解锁后通过所述固件更新接口输入固件更新程序。

26、本申请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控制板根据第一引脚的电平变化实现上锁到位检测,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待机时长;通过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变化检测所述直线动力单元回归零点,提升解锁动作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减少解锁异常情况。

27、本申请提供的施封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28、本申请提供的自检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29、本申请提供的固件更新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为导电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基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脚为导电紧固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导电紧固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设置旋转轴、压板、第一复位弹性件以及凸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锁扣内,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与所述基座抵靠,所述压板靠近所述直线动力单元的解锁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直线步进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端与所述被动端。

8.一种施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自检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0.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件更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控制板,设置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基座,内设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锁舌;锁扣,位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锁舌卡接;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主动端与所述锁扣抵触,且被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抵触;直线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抵触,且解锁端靠近所述锁舌;其中,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导电体。本申请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通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可以起到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待机时长的作用,提升解锁动作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减少解锁异常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宏,赖时伍,彭锦文,杨守凯,曾焕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