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5368发布日期:2024-04-08 13: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书智能管理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图书管理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现有的图书借还管理系统建设成本较高、体积庞大,特别是系统后期维护和升级工作量大,因此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未得到普遍应用。且现有基于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借书还书过程缓慢,工作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现有图书管理系统建设成本高、体积庞大、维护困难、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用以解决图书借还系统建设成本高、体积庞大、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包括:感应识别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屏显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3、所述感应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借阅证或人脸信息获取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借阅信息以及根据图书标识获取图书属性信息、图书状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图书管理模块;

4、所述图书管理模块,用于当系统为借书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图书状态信息,判断图书是否为可借阅状态;若图书为可借阅状态,则根据用户借阅信息判断用户借阅书籍数量是否达到上限;若未达到上限,则借阅成功,向屏显模块发送借阅成功指令,将该图书的图书状态信息更新为不可借阅且可预约;若用户借阅书籍数量达到上限,则借阅失败,向屏显模块发送第一失败指令;若图书为不可借阅状态,则判断该图书是否为可预约状态;若图书为可预约状态,则向屏显模块发送预约询问指令;若用户选择预约图书,则记录用户预约信息,向屏显模块发送预约成功指令;若图书为不可预约状态或用户选择不预约图书,则向屏显模块发送借阅失败指令;当系统为还书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图书属性信息、图书状态信息,判断图书是否可归还,若可归还,则归还成功,向屏显模块发送归还成功指令,将该图书的图书状态信息更新为可借阅;若不可归还,则归还失败,向屏显模块发送归还失败指令;将操作更新后的用户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

5、所述屏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借阅成功指令后,显示“借阅成功”;当接收到第一失败指令后,显示“借阅数量已达上限”;当接收到预约询问指令后,显示“预约”与“不预约”选项,将用户预约选择信息传输至图书管理模块;当接收到预约成功指令后,显示“预约成功”;当接收到借阅失败指令后,显示“借阅失败”;当接收到归还成功指令后,显示“归还成功”;当接收到归还失败指令后,显示“归还失败”并显示下一步操作;

6、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以及图书信息。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借阅证,用于携带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借阅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联系方式,所述用户借阅信息包括用户借阅书籍信息、用户借阅书籍数量、用户借阅书籍日期;以及

8、所述图书标识,用于携带图书属性信息、图书状态信息,所述图书属性信息包括图书书名、图书类别、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图书位置,图书状态信息包括可借阅、不可借阅且可预约、不可借阅且不可预约。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借阅证与所述图书标识包括发射天线;

10、所述借阅证与所述图书标识,用于当贴近感应识别模块时,发射天线将携带的编码信息经调制后发射。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子模块、接收子模块;

12、所述接收子模块,用于当借阅证或图书标识贴近时,接收编码信息并发送至识别子模块;

13、所述识别子模块,用于对编码信息进行解调解码,对应获取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借阅信息或图书属性信息、图书状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图书管理模块。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子模块采用非接触式读卡芯片tsc1907。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借阅证与所述图书标识采用iso14443_a协议。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识别模块采用串行外围接口与图书管理模块进行通信。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同步传输的方式进行同步串行总线与图书管理模块通信。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采用串行外围接口与所述图书管理模块进行通信,各时钟周期传输一个数据位,频率为0~30mhz,选片cs引脚低电平有效。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串行外围接口总线使用2通道传输数据,通过从机发送数据到主机的引脚向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并以主机发送数据到从机的引脚读取存储信息。

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包括感应识别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屏显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过感应识别模块获取图书信息与用户信息,通过图书管理模块对用户操作进行处理,通过屏显模块显示操作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并实时更新用户信息与图书信息,这样,实现了图书馆智能数字化图书管理,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劳动量,便于用户操作,解决了图书借还系统建设成本高、体积庞大、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21、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识别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屏显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借阅证,用于携带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借阅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性别、用户联系方式,所述用户借阅信息包括用户借阅书籍信息、用户借阅书籍数量、用户借阅书籍日期;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借阅证与所述图书标识包括发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子模块、接收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子模块采用非接触式读卡芯片tsc19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借阅证与所述图书标识采用iso14443_a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识别模块采用串行外围接口与图书管理模块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同步传输的方式进行同步串行总线与图书管理模块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采用串行外围接口与所述图书管理模块进行通信,各时钟周期传输一个数据位,频率为0~30mhz,选片cs引脚低电平有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串行外围接口总线使用2通道传输数据,通过从机发送数据到主机的引脚向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并以主机发送数据到从机的引脚读取存储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馆智能化自动识别借还系统,用以解决图书借还系统建设成本高、体积庞大、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感应识别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屏显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过感应识别模块获取图书信息与用户信息,通过图书管理模块对用户操作进行处理,通过屏显模块显示操作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并实时更新用户信息与图书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冯翔宇,郝琪,张国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