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169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尤指一种棒体可发射出明亮均匀的光线,且棒身为一实心柱体具有强固的结构可兼作防卫警棍使用,并于底端设有一照明部可供照明手电筒使用的指挥棒。
背景技术
按,指挥棒的运用于目前相当的普遍,无论是警察执勤或是警卫、工程人员等于指挥交通时都需使用它,尤其于夜间视线不佳时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配备;而于市面上所见的指挥棒构造种类繁多,其构造不外乎设计包括有握持主体,于握持主体内具有容置电池组,其外缘设控制开关,并结合于内部的电路控制装置,以提供所需电力及操控,于握持主体尾端锁合一底盖,该握持主体前端结合有中空透光管,该中空透光管内设有结合于电路控制器的多个LED或灯泡等发光元件及折光板,发光元件的光源藉由折光板的折射光线并由中空透光管透射而发亮。如是,该等指挥棒构造虽可产生明亮的警示效果,但于中空透光管中装设有多个发光元件,该等设计导致使用时所耗电量极大,以致于需时常更换电池组,且LED或灯泡等发光元件的使用数量多,其损坏率相对的增加,导致更换频率增大而造成维修成本的提高。
该等指挥捧的设计,其发光管体为一中空透光材质所制成,因无法承受外力的冲击,使用者于使用时常因不慎而造成外壳破裂损,此等指挥捧当然无法作防卫警棍使用,又管制人员于夜间执勤时,常需检验受检人的相关证件,而该等指挥捧皆无法提供足够光线供检视,故管制人员需另行携带一手电筒来提供光线,造成执勤上的不便。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积极研究经多次试验,期能开发出一种多功能指挥捧,亦可作为防卫警棍及照明手电筒,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是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构造,具有强固结构的棒身,可承受外力冲击而不损毁,且于棒身后端具有一照明构造,使其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使用的多重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主要是于一握持部内容设一装有电路控制板的内套,且于外缘装设有二控制钮,于内套二端分别设有发光元件与电池槽,于槽内设有一导电弹簧,并使发光元件及导电弹簧电性相接至电路控制板,且于外缘两侧设有相反方向的纵槽,于纵槽内分别装置有与电路控制板相接的弹簧开关及电源线,并于电池槽内装置一电池座藉以提供电力来源;一导光部是于实心透明柱体内部植设多条光纤条,于端部套固一端座与多个O型环,并套设于衔接罩锁固于握持部的前端;一照明部是于连接环内部装设一灯座,于灯座底部设有一导通板,并于灯座端套设一环套,且锁设一装有镜片的灯罩,另一端则锁固于握持部的后端,使导通板上所设的接触点与电池座及弹簧开关相连通,藉此,可使该指挥棒具有强固结构的棒身与照明设备,进而达到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使用的多重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部的横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照明部组合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范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脚座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脚座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合脚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参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握持部10、一导光部20、一衔接罩30、一内套40及一照明部50所组成。
握持部10为一中空的筒体,于内部设有一容室11,可供一内套40容置装填其中,于外缘设有二孔12,于孔内装设有控制钮13,并于握持部10的两端外侧缘设有外螺纹14、15,于前端外螺纹14的底部设一环槽16,于该环槽16内套设一环垫17。
导光部20是于一实心透明柱体21内部植设多条光纤条22,如图4所示,于端部套固一端座23,并于端座23前端与外缘分别套设至少一个O型环24。
衔接罩30于罩体顶面设一通孔31,底端内侧缘设一与握持部10的外螺纹14相对应的内螺纹32,参图3。
内套40于其上装置一电路控制板41,于该电路控制板上设有二个与握持部10的控制钮13相对应的开关42,于内套40二端分别设有发光元件43与电池槽44,于槽内设有一导电弹簧45,并使发光元件43及导电弹簧45电性相接至电路控制板42,且于内套40外缘两侧设有相反方向的纵槽401、402,于纵槽401、402内分别装置有与电路控制板42相接通的弹簧开关46及电源线47,并于电池槽44内装置一电池座48,且于电池座48内装设多个电池49,藉以提供电力的来源。
照明部50是由一灯座51、连接环52、环套53、镜片54及灯罩55所组成,该灯座51于底面设一导通板511,于导通板511上设有二接触点a、b,并使a、b接触点分别与灯座51的第一电极512及第二电极513相接通,并装设于连接环52内部,且灯座51的第一电极512亦与连接环52相接通,于连接环52灯座端外侧缘设有外螺纹521,另一端内侧缘设有相对应握持部10后端外螺纹15的内螺纹522,一环套53于外缘设一凸片531,且于凸片531上设有一穿孔532,并套设于连接环52的外螺纹521端,一镜片54装置于灯罩55内,于灯罩55内侧缘设有内螺纹551,并锁固于连接环52的外螺纹521。
请同参图1、图3、图5所示,于组装时将内套40的开关42对应握持部10的控制钮13套设于容室11内,并将电源线47与握持部10相接通,且内套40的弹簧开关46凸于握持部10的端面,如图5所示,将导光部20套固于衔接罩30的通孔31内,使端座23前端与外缘的O型环24分别抵顶于衔接罩30顶部内面与罩体内侧面,再将衔接罩30螺锁于握持部10前端,并将照明部50的连接环52螺锁于握持部10后端,并使照明部50内的导通板上接触点a与电池座48相接通,接触点b亦与弹簧开关46相接通,藉此,以构成一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1。
请参图2、图6所示,于环套53的穿孔532内穿设一绳体533,并可将该绳体533套于使用者手腕上,当该指挥棒1作防卫警棍使用时,可防止歹徒将其抢夺。
请参图7~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要是设有一枢接座60,于该枢接座内部设一枢孔61,外缘凸设有三处枢接耳62,于枢接耳62下方设有枢轴63,三支杆体70于顶部设一接合部71,于接合部71适当处设有与枢接座60的枢轴63相对应的轴孔72,且于接合部71顶面设一抵顶面73,并将三支杆体70分别装设于枢接耳62的枢轴63,以构成一脚座2,于使用时将杆体70向外打开,使接合部71的抵顶面73抵顶于枢接耳62的底面,如图8所示,并将该脚座2放置于地上,再将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棒1穿插于枢孔61内固定,藉此,可使该指挥棒1当一警示架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确可达到所预期的目的,且具有实用价值无疑,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主要是设有一握持部、一导光部、一衔接罩、一内套及一照明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握持部为一中空的筒体,于两端外侧缘设有外螺纹,内部设有一容室,可供一内套容设,于外缘设有二孔,于孔内装设有控制钮;导光部是于一实心透明柱体内部植设多条光纤条,于端部套固一端座,并于端座前端与外缘分别套设至少一个O型环;衔接罩于罩体顶面设一通孔,底端内侧缘设一与握持部的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并将导光部套固于该衔接罩锁固于握持部前端;内套于上装置一电路控制板,于该板上设有二个与握持部的控制钮相对应的开关,于内套二端分别设有发光元件与电池槽,于槽内设有一导电弹簧,并使发光元件及导电弹簧电性相接至电路控制板,且于内套外缘两侧设有相反方向的纵槽,于纵槽内分别装置有与电路控制板相接通的弹簧开关及电源线,并于电池槽内装置一电池座,且于电池座内装设多个电池,并套于握持部的容室内,藉以提供电力的来源;照明部是于连接环内部装设一灯座,于灯座底部设有一导通板,于导通板上设有二接触点,并于灯座端锁设一装有镜片的灯罩,另一端则锁固于握持部的后端,使导通板上所设的接触点与电池座及弹簧开关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照明部的连接环与灯罩间可套设一装有绳体的套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指挥棒可套装于一脚座上,当警示架使用。
专利摘要一种可作为警棍及照明手电筒的指挥棒,主要是于一握持部内容设一装有电路控制板的内套与二控制钮,于内套二端分别设有发光元件与电池槽,并使发光元件及电池槽内所设的导电弹簧电性相接至电路控制板,并装置一电池座藉以提供电力来源;一导光部是于实心透明柱体内部植设多条光纤条,于端部套固一端座与多个O型环,并套设于衔接罩锁固于握持部的前端;一照明部是于连接环内部装设一灯座,于灯座底部设有一导通板,并于灯座端锁设一装有镜片的灯罩,另一端则锁固于握持部的后端,使导通板与电池座及电路控制板的弹簧开关相连通。
文档编号G08B5/36GK2824177SQ20052004399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日
发明者陈正喜 申请人:陈正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