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577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习惯的坚固的门、锁、窗栅的单一的安防措施或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安防要求,因而根据当前对人们生命及财产的安防要求,国际社会安全行业,开发研制出了综合化、智能化的联网报警中心系统,这种系统极大地增强社会性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保服务业实力和公安干警指挥处置重大盗窃、治安、消防、急救及各类突发事件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前,联网报警中心系统基于电话线进行信息传输,即通过电话线将各个被保护点(用户端)的报警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报警指挥中心,使警备人员能够及时指挥处置现场的各类突发事件。但是,现有的报警系统中报警信息的传输路径单一,仅通过电话线传输报警信息,而电话线在传输信号过程中自身存在不稳定性,并且电话线极易在恶劣环境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被破坏,当电话线被破坏之后将无法向联网报警中心传输报警信息,因此采用电话线传输各个保护点的报警信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进而导致现有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另外,当现有的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位于报警中心的工作人员无法对用户端的警情进行真伪判别、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系统及报警信息传输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报警信息传输路径单一、以及公共电话网存在的传输缺陷造成的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的问题,提高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差,同时解决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报警系统,包括:警情探测器;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警情探测器和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警情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息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生成的图像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报警控制器;与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可将所述报警控制器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传输至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语音报警模块;与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可将所述报警控制器输出的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向无线网络发射的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所述PSTN与所述语音报警模块连接的语音接收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可接收所述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报警提示的接警平台。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接警平台包括:可分析接收到的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获取当前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和当前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的分析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的报警提示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可显示所述分析模块输出的信息的显示模块。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报警控制器包括:与所述警情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警情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息的报警信息接收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输出的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报警信息接收单元、图像信息接收单元、语音报警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连接,用于处理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输出至所述语音报警模块、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输出至无线发射模块的警情信息处理单元。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报警控制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警情信息处理单元连接、在所述警情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开启的控制单元。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报警提示模块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警情探测器为入侵探测器、气体监测仪、烟尘监测仪或医疗救助呼叫器。优选的,在上述报警系统中,所述无线网络为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CDMA(码分多址)网络。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报警信息的传输路径,当警情探测器监测到警情时,同时通过PSTN和无线网络这两条传输路径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因此当电话线发生传输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完成报警信息的传输,两个传输路径的设置保证了报警信息可以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至接警平台,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中进一步设置了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对监测区域内进行拍摄,当发生警情时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采集装置生成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用户端的图像信息来判断该用户端是否发生了警情,解决了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报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报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的说明、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报警信息传输路径单一、以及公共电话网存在的传输缺陷造成的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的问题,提高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差,同时解决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其基本技术思想为:当警情探测器探测到警情时,报警控制器同时通过PSTN和无线网络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报警信息传输路径单一、以及公共电话网存在的传输缺陷造成的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的问题,提高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差;另外,在报警系统中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对监测区域内进行拍摄,当发生警情时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片信息或视频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从而判断该用户端是否发生了警情,以解决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本发明中的报警系统可应用于小区安防,厂矿异常情况报警、公安报警监控、消防和医疗救助等场景。具体执行过程以及系统结构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警情探测器11、图像采集装置12、报警控制器13、语音报警模块21、无线发射模块22、语音接收模块31、无线接收模块32和接警平台。其中,警情探测器11可以采用入侵探测器、气体监测仪、烟尘监测仪或医疗救助呼叫器,实施中根据报警系统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例如:当报警系统应用于小区安防时,警情探测器11采用入侵探测器,由入侵探测器对其防护区域进行监测,当发现有不法入侵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传输至报警控制器13 ;当报警系统应用于煤矿或矿井时,警情探测器11采用气体监测仪,由气体检测仪监测某种有害气体(如瓦斯)的浓度,当监测到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传输至报警控制器13 ;当报警系统应用于火灾防护时,警情探测器11采用烟尘监测仪,由烟尘监测仪对其防护区域内的烟尘浓度进行监测,当烟尘浓度超过某上限阈值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传输至报警控制器13 ;当报警系统应用于医疗救助时,警情探测器11采用医疗救助呼叫器,病患在需要救助时可以按下医疗救助呼叫器上的按键,由医疗救助呼叫器生成报警信息并传输至报警控制器13。图像采集装置12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端的现场状态,并生成图像信息。该图像采集装置12可以长期开启,也可以仅在警情探测器11监测到警情时开启。实施中,图像采集装置12可以为数码摄像机或数码照相机。报警控制器13分别与警情探测器11和图像采集装置12连接。当报警控制器13接收到警情探测器11输出的报警信息后,获取图像采集装置12生成的图像信息,之后对接收到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可以在各种传输路径传输。语音报警模块21分别与报警控制器13和PSTN连接,可以接收经报警控制器13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并将该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传输至PSTN。语音接收模块31分别与PSTN和接警平台连接,可以接收经过PSTN传输的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并将该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无线发射模块22与报警控制器13连接,可以接收经报警控制器13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该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向无线网络发射。实施中,该无线网络可以是GSM网络或者CDMA网络,当采用GSM网络传输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时,该无线发射模块22采用GSM无线模块,当采用CDMA网络传输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时,该无线发射模块22采用CDMA无线模块。无线接收模块32与接警平台连接,可以接收经过无线网络传输的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该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接警平台从语音接收模块31获取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同时从无线接收模块32获取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根据该报警信息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图像信息判断该发出报警信息的用户端是否真的发生警情。接警平台的结构可以如图1中所示,包括分析模块41、报警提示模块42和显示模块43。其中,分析模块41存储有多个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和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该分析模块42可以分析接收到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根据报警信息在预存的多个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和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中,获取当前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和当前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报警提示模块42与分析模块41连接,当分析模块41接收到报警信息时,报警提示模块42可以在分析模块41的触发下向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发出提示,该提示可以是报警灯光提示、报警声音提示或者两者的结合。相应的,该报警提示模块42可以为报警灯、蜂鸣器或者两者的结合。显示模块43与分析模块41连接,可以显示分析模块41输出的信息,即显示当前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当前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和图像信息。另外,还可以在接警平台中设置与分析模块41连接的查询模块(图中未示出)。该查询模块可以接收查询条件并将其发送至分析模块41,分析模块41利用该查询条件进行检索,并将与查询条件匹配的查询结果在显示单元43显示。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模块,可以根据警情类型、时间、用户类别以及操作人员处理结果等查询条件灵活的进行查询。图1所示报警系统中,警情探测器11、图像采集装置12和报警控制器13构成用户端设备,语音报警模块21和无线发射模块22构成发送设备,语音接收模块31和无线接收模块32构成接收设备。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接警平台实际上可以为PC机系统。具体的分析、显示和报警提醒都可以通过该PC机系统完成。具体应用为:PC机系统中的分析软件在进行报警信息的分析之后,可在显示屏幕上跳出有关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固定报警点详细资料(包括固定报警点名称、具体位置、联系电话等)等相关信息,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产生颜色和声光提示,使报警中心的警备人员能够及时、直观、准确地观察到事发位置。点击此时出现警情的用户资料,能够调转出对应当前警情事件预先设定的预处理方案(不同警情事件对应不同的预处理方案),为警备人员准确地处理和调度提供了文字依据。此外,在警情被确认后,将有关的警情资料进行自动存档。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把有关重要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利用相关软件中的模糊查询功能,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了多条件组合查询方式,即根据警情类型、时间、用户类别以及中心操作人员处理结果等条件进行资料汇编、打印,能够进一步为之后整个系统的管理提供便捷。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报警信息的传输路径,当警情探测器监测到警情时,同时通过PSTN和无线网络这两条传输路径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因此当电话线发生传输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完成报警信息的传输,两个传输路径的设置保证了报警信息可以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至接警平台,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中进一步设置了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对监测区域内进行拍摄,当发生警情时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采集装置生成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用户端的图像信息来判断该用户端是否发生了警情,解决了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实施中,报警控制器13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报警信息接收单元131、图像信息接收单元132和警情信息处理单元133。其中,报警信息接收单元131与警情探测器11连接,用于接收所警情探测器11输出的报警信息。图像信息接收单元132与图像采集装置12连接,用于接收所图像采集装置12输出的图像信息。警情信息处理单元133分别与报警信息接收单元131、图像信息接收单元132、语音报警模块21和无线发射模块22连接,用于处理报警信息接收单元131接收到的报警信息,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传输至语音报警模块21,还用于处理图像信息接收单元132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无线发射模块22。优选的,报警控制器13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控制单元134(如图3所示)。该控制单元134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12和警情信息处理单元133连接,当警情信息处理单元133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控制单元134控制图像采集装置12开启。如果图像采集装置12 —直处于开启状态会浪费大量的电能,并且也加速了图像采集装置12的老化,从而缩短了图像采集装置12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报警控制器13中设置控制单元134,可以保证图像采集装置12仅在警情探测器11发出报警信息时开启,在节省电能的同时,延缓了图像采集装置12的老化,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为了保证两个传输路径的畅通,进一步提高报警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在报警控制器13中设置通信监测单元(图中未示出)。该通信监测单元分别与语音报警模块21和无线发射模块22连接,可以同时监测两个传输路径的通信状态,当一个传输路径的通信中断时,通过另一个传输路径向接警平台发送警告信息。例如,当通信监测单元监测到语音报警模块21和语音接收模块31之间的通信中断时,控制无线发射模块22通过无线网络向接警平台发送警告信息;当通信监测单元监测到无线发射模块22和无线接收模块32之间的通信中断时,控制语音报警模块21通过PSTN向接警平台发送警告信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警情探测器; 图像采集装置; 分别与所述警情探测器和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警情探测器生成的报警信息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生成的图像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报警控制器; 与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可将所述报警控制器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传输至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语音报警模块; 与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可将所述报警控制器输出的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向无线网络发射的无线发射模块; 通过所述PSTN与所述语音报警模块连接的语音接收模块; 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 分别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可接收所述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报警提示的接警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警平台包括: 可分析接收到的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获取当前用户端的警情类型、防区设置状况和当前用户端所处位置的固定报警点信息的分析模块; 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的报警提示模块; 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可显示所述分析模块输出的信息的显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器包括: 与所述警情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警情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息的报警信息接收单元; 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输出的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接收单元; 分别与所述报警信息接收单元、图像信息接收单元、语音报警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连接,用于处理所述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输出至所述语音报警模块、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输出至无线发射模块的警情信息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器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警情信息处理单元连接、在所述警情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开启的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提示模块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情探测器为入侵探测器、气体监测仪、烟尘监测仪或医疗救助呼叫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为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CDMA码分多址网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警系统,包括警情探测器、图像采集装置、报警控制器、语音报警模块、无线发射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接警平台。本发明公开的报警系统,同时通过PSTN和无线网络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两个传输路径的设置保证了报警信息可以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至接警平台,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报警系统中进一步设置了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对监测区域进行拍摄,当发生警情时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采集装置生成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接警平台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用户端的图像信息来判断该用户端是否发生了警情,解决了基于现有报警系统无法准确获知警情是否发生的问题。
文档编号G08B25/00GK103093587SQ2011103391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康新力 申请人:郑州康联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