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多功能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234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殖场多功能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报警系统种类繁多,但大多应用于公司、家庭、汽车等,较少专门应用于养殖场,并且价格较高,难以普及到农村小型养殖场,因此无法满足野外养殖场的报警需求。因此农村小型养殖场大多数没有安装防盗报警系统,经常出现牲畜被偷、被咬、走失等情况,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报警系统,对受控制的多个点进行实时检测、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养殖场多功能报警系统,包括89C51单片机,89C51单片机、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红外探头、共阳极七段数码管、蜂鸣器分别与+5V电源对应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同相放大器75451分别与89C51单片机对应电连接,蜂鸣器与同相放大器75451对应电连接。每个红外接收器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当红外探头检测到有人或动物经过时,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发送至89C51单片机,89C51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报警,同时89C51单片机控制还触发同相放大器75451从而控制蜂鸣器发声报警,并通过共阳极七段数码管显示报警地点,起到了声、光报警作用。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实用性强,能够广泛应用于农村小型养殖场,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89C51单片机,发光二极管I、发光二极管2和发光二极管3 —端接入+5V电源,另一端分别与89C51单片机P32、P33和P37脚电连接;红外接收器I、红外接收器2、红外接收器3 —端接入+5V电源,另一端分别与89C51单片机P30、P31和P36脚电连接;红外探头I、红外探头2并联的一端与+5V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89C51单片机GND脚电连接;共阳极七段数码管一端接入+5V电源,另一端a g段二极管分别与89C51单片机PlO P16脚电连接。同相放大器75451的3脚、5脚分别与蜂鸣器负极、89C51单片机P35脚电连接,蜂鸣器正极、89C51单片机VCC脚接入+5V电源。如图I所示,红外探头I、红外探头2将检测到的有人或动物经过的报警信号,通过红外接收器I、红外接收器2、红外接收器3分别输入信号至89C51单片机P30、P31和P36脚,分别表示了门I、门2、检测点3三个不同的报警地点,再分别通过89C51单片机P32、P33 和P37脚输出信号至发光二极管I、发光二极管2和发光二极管3发光报警;同时通过89C51单片机P35脚经同相放大器7 5451触发蜂鸣器发声报警,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上通过a g段二极管亮或不亮的组合代码来显示不同的报警地点门I、门2、检测点3。
权利要求1.养殖场多功能报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89C51单片机,89C51单片机、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红外探头、共阳极七段数码管、蜂鸣器分别与+5V电源对应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同相放大器7 5451分别与89C51单片机对应电连接,蜂鸣器与同相放大器7 5451对应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报警系统,对受控制的多个点进行实时检测、报警。养殖场多功能报警系统,包括89C51单片机,89C51单片机、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红外探头、共阳极七段数码管、蜂鸣器分别与+5V电源对应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同相放大器75451分别与89C51单片机对应电连接,蜂鸣器与同相放大器75451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实用性强,能够广泛应用于农村小型养殖场,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G08B13/19GK202495122SQ2012201413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4日
发明者王二中, 王淮鑫, 蔡少婷, 陈楚云 申请人: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